王博站了起来,试着他说的方法转了两圈,身上没有发热,只是头脑发昏。
“三哥,你可真逗,就这样转还发热?”这方法绝对不可取,要不然,这憨子三哥就不是常人。笨啊,自己,他当然不是常人,会吃会睡,身体倍儿棒,别说三五圈,转上个十圈八圈也不会头昏。
王博想到这儿,也不再理会王渊,在端了张破凳子提了油灯到了正屋,准备开始了一天的晨读。
“少爷,你又起这么早啊!”阿生听得这么有说话声,连忙也起来了,自己的少爷可不能被人欺负了,这徐家的两位姑爷貌似不是什么好鸟,噢,不是什么好人“你饿了没,等会儿让郑嬷嬷给肉馅包子,要乖乖听话啊!”
肉馅包子,乖乖听话,听听这句话王博就醉了。肉馅包子吃再多也白吃,只能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转转转,热热热!”王渊回答阿生的还是那几个字。
“好了,少爷,我知道,你冷的时候就转转,然后就热了,阿生知道了!”阿生小声笑道“少爷,这可是你的秘密噢,千万别告诉别人,知道吗?还有啊,要小心的转,别转厉害了,会转坏了!”
什么转,什么热?还小心的转,会转坏?这什么跟什么,乱七八糟的,主子是憨子,奴才是傻子,一憨一傻说话都这么没头没脑的。王博摇摇头,自顾自的摇头晃脑读起了文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王博朗朗的读书声引起了王渊的注意,见他从屋子里出来王博并没有理会,继续诵读:“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一本书完,王渊还傻傻的站在面前。
“三哥,你想读书吗?”王博走过来轻声问道?王家因为王星南的崛起很是重视诗书文化的教育,王家子弟以御宅屋之家自称。而这个王渊,据说小时候不憨时也请有夫子教的,只是,七八岁小儿学的还真正是小儿科。
“吃书!”一把抢过王博手中的书就往嘴里送,王渊高兴的喊道:“肉包子,书,好吃!”
“唉,不能吃,不能吃!”王博急了,读书之人惜书如命,自己也是笨的,和这个憨子说什么想不想的,连忙上前抢夺“快给我,三哥,这书没有肉包子好吃,快停下!”
“少爷!”韩江这时候也醒了,听到叫喊声连忙起来,见王渊和王博在那儿抢夺书,想着昨天的经历他还有心有余悸“徐家二姑爷,我家少爷脑子不清醒你多多原谅,只是这书,你还是暂时别抢了,越抢他越闹得凶,若再哭起来,可没人治得了!”一哭惊天地,大清早的再来上一遭,你们受得了我可受不住。
“我真是、、、”被韩江这么一说,王博心里纵然有千万个不乐意也不方便再抢了。当然,要抢他也抢不赢。
同样是一个早上,赵扬收获是喜悦,他发现在山中晨练胜过在校场武馆;而王博,是心有怨却不敢言。吃着郑嬷嬷做的肉陷包子脸色也不太好看。
“二姑爷,你怎么了?是昨夜没睡好?”可儿是一个有心之人,大姑爷二姑爷故意来看小姐的笑话,自己现在却还真的看到有人的笑话了,真是太好了!
“呵呵,小妹陋室简仆,二位姐夫当然不习惯!”来吧,谁玩谁还不一定呢。只不过昨夜没有王渊在身边自己盖了两床棉被还觉得冷,甚至,有点失眠的感觉。习惯真的是一个可怕的东西,自成亲一来算得上是不离不弃没妥开过一天,骤然分开了就成了这样。可儿说的没睡好,不仅仅是他们,还有自己呢。
“习惯,习惯!”赵扬咽下一口肉包子高兴说道:“三妹妹要是不嫌弃,姐夫我可以住到过年!”
过年?
不仅王博,连娇娘都吓住了,这家伙玩出瘾来了?还准备玩到过年?笑话就有这么好看,胜过他的荣华富贵使奴唤婢。
“呵呵,大姐夫说笑了!”你愿意留本小姐学不愿意招待了呢:“我这儿只有几间茅草屋你们也是知道的,你们一来,我们吃住都在韩老伯家里了。这三五两天还行,长久住下去我都不宄意思了!”
“三妹妹放心,为兄今天就走!”鬼才想多住,王博连忙接话,他确实是一刻钟都不想再呆下去了。
“二姐夫这样说就好像是娇娘在撵客一般!”玩吧,咱大家玩“说好的三天,再怎么着也得三天,不然,你回去说起二姐还会怪罪娇娘怠慢了姐夫!”
黑的白的都是你说了算,王博看对面的女子时心里又多了几分异样,这样的女子要什么样的儿郎才配得上!当然,不是自己,更不是王渊这样的憨子。
“住,一定住满三天!”赵扬拍了拍王博的肩膀“王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今天就走?这可不是你的性格!”自认很了解王博的赵扬当众指责道。
真是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个赵扬,就是莽夫一个,比起娇娘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轻易的就钻进了她下的圈,而且还心甘情愿,真是服了他了。王博无奈的在心里重重叹了口气。
山间好练功,这韩家人的厨艺也不错,穷日子也过出了新滋味,要是晚上睡觉不这么挤就更好了。当然,自己是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样想着,赵扬就上了床,看了眼最里的王博蒙头盖了就觉得好笑。半夜里,小动作依旧进行,而且,还是神不知鬼不觉,怪谁呢,当事人王渊都不知道呢。其实,他睡地上和睡床上没什么两样,鼾声依旧响亮,并且,这地上还宽敞,最适合他熜身不过!
最先只是赌气装睡,但真正是什么时候睡着了也不清楚,再睁眼时又一天。
睡下时是三人同床,醒来又只有两人。
那个憨子三哥呢!
今天早上还转还热吗?
赵扬今天没有等他喊就起了床,走到屋外时笑道“三妹夫,你属火的,天天晚上睡醒了都喊热?”
果然,还热。
“三哥,你怎么了?”王博觉得不可思议了,难不成王渊解决寒冷都是靠的这个转吗?
“转转转,热热热!”王渊不停的扇着破扇子,一边不停的喊道。
“三哥,你转的是什么,怎么会这么热?”事情反常必有妖!王博有些不确定“你什么时候起来转的,转什么才会这么热?还有,是谁教你转的?”这里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说用什么方法去转头才不会昏之类的。
“睡觉,冷,奶奶,转!”王渊边说边转动着手中的一个物件“转啊转啊,热啊热!”
睡觉,冷,奶奶,转,转啊转,热啊热!
没有书看的王博整整一天脑海里都在回响着这么一句话。怎么理解呢?
如果串起来的话,应该是这样,王渊在睡觉时觉得冷,奶奶告诉他说起来转,转得久了就热了!老夫人,当年的老夫人确实很睿智,这大宅院内里妇人们手中掌握着一些偏方倒也是真的。
觉得自己很天才的王博想了又想,觉得这种可能性为零。毕竟,王家是知府,寒冬腊月里有的是银丝炭来烧,谁还会冷得打转转。再有,为什么王渊睡觉总会在深更半夜里消失,难道是被冷醒的,然后起来转?也不对啊,老夫人都搬出来了,一定不是简单的转转。
“睡觉半夜发冷?”赵扬晨练完回来,听王博说起王渊,笑得不行,左右看了看,四下里没人,这才凑进王博的耳朵如此这般说了。
“啊?”王博早过了捉弄人的年代了,听赵扬这么这说时他惊讶极了,这小子满肚子的坏水,半夜将人推下床,难怪是每天清晨都只有两人了。
搞清楚了王渊喊冷的原因,王博决定弄明白他为啥转了不头昏,还决定这天晚上起床来偷看偷学一下。结果,等他寅时醒了出门看时,王渊还是在原来的地方喊热扇风。
“三哥,奶奶告诉你怎么转就可以发热的?”倚着王渊坐下,王博仔细看他的一举一动,这人解释肯定是不行的,得结合语言行动才成。不揭露出答案自己誓不归家。
“转,转,转!”王渊没有理会王博,只是手上的动作一直没停下过,这让王博很是纳闷。
☆、91 王家秘密
王博发誓,这次是自己从来没有过的耐心,耐心总算有了回报。仔细的将王渊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想了又想,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却是让自己都不可置信。
王渊手上有一个不起眼的戒指,这应该是知府老夫人留给他的传家宝。王渊说感觉到冷的时候就转动,然后就会使身体发热。
一般世家大族都会有传家宝,作为知府的王家也不例外,之所以会传给王渊,王博用脚指头都能想到:王渊是唯一的嫡子,而且不受林氏待见,老夫人心疼他,临终前给了他。
一想到这种可能,王博自己浑身发热。
君子不夺人所好,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宝贝留存在一个憨子手中,那绝对的是暴殄天物。而自己,作为一个有正义的王家子弟,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个宝贝寻找更光明的栖身之处,发挥它的作用。
结束了三天的野外之旅,赵扬神清气爽连打马都更有精神,反观王博,却是连貂皮大衣都没了,人精神气好,但却冷得他连头都缩进脖里子了。
“王兄,你真是一个好兄弟!”到水口山也是一时兴起,并没未备有礼物,没想到,王博还这么大方,最后一夜居然将价值不菲的貂皮大衣都脱下给了王渊“这人靠衣裳马靠鞍,他一穿上确实好看了不少,不过,你说这人脑子不够使的确实好笑,居然舍不得脱掉他的那个褂子,生生的将你的貂皮变成了狗皮!”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为了换下王渊手中的宝贝,自己不仅给了他一个玉扳指,还脱下了身上的貂皮。不管他穿上身像什么,自己肯定会将宝贝一代代的往下传。只是,没了大衣防身还确实有点冷,要不,将戒指拿出来戴上。也不行啊,赵扬虽然个性粗鲁但眼力好,王渊身上出现过的东西在自己手上他会多疑询问,到时候又怎么解释,不行,冷就冷一点吧,马打慢点儿,回去熬点姜汤喝了就好。
“小姐,二姑爷心好!”可儿边洗着衣服边道“大姑爷可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白吃白住三天,啥也没送点!”
“这丫头,哪有肖想别人礼物还这么理直气壮的!”娇娘笑了“王博舍得给你姑爷貂皮大衣还真是出人意料,可能是看到咱家太穷了吧,呵呵,一笔难写出两个王字,再说了,当年知府还昌盛时他们家可没少得过好处!”
“小姐,也就你聪明,装穷装得这么好!”可儿一想到此笑得腰得直不起来了“亏得两位姑爷自诩聪明,二姑爷还说是考状元,就那脑子,真是笑死我了!”
“得了便宜还卖乖!”娇娘瞪了可儿一眼,自己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可惜我那两个好姐姐没来,要来了,看见我过今天的日子心里指不定多舒坦!”
“但是,太太要知道了会更伤心!”可儿瘪着嘴道“太太一直觉得亏欠了你,想要各种补偿,又怕大小姐二小姐有怨言,真是难为她了!”
“是啊,娘真是不容易!”要应对徐富贵那一摊子破事,要焦心徐家的产业,要护住徐渭的地位,要真心待三个女儿又想要诚意的给自己一点补偿。
“少奶奶,少爷这件貂皮大衣是王博给的?”胡嬷嬷识货,翻看了一下王渊身上穿的大衣问道。
“是啊,有何不妥?”胡嬷嬷一直不管王渊的吃穿,在她看来,有自己这个当人妻子的正主在她再插手就不好了,奇怪的是今天还问起了这件“难得他大方了一次!”
“少奶奶有所不知,这顶多算是物归原主吧了!”胡嬷嬷却不以为然“早些年,十房夫人罗氏最爱带了博少爷在老夫人面前尽孝,次次都赏他不少好东西。虽然只是个远房,却比亲房所得还多,为此也招过不少族亲的妒恨。老夫人说这博少爷聪明,日后定有所作为,因此也喜爱的紧。那次冬,正遇上庄上送年货,其中就这些纯貂皮,那罗氏不停的说若制了大衣做课业就不会受冻什么的,老夫人一高兴就全赏了他,这倒是个有心计的,一直留到现在知府没落了才制成大衣,少爷穿起来虽然有些紧凑,却是比棉袄耐寒!”
“呵呵,府中旺盛时打秋风的自然不少,获罪没落时有多远离多远!”娇娘叹了口气“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啊,无论在哪朝哪代都一样!”
“少奶奶这话说得在理,只是,有些人就是给他再多也不会记挂你一分好。就像十房这位少爷,这次和赵扬一同前来也没安什么好心,少奶奶这么刻意的安排,以后怕是再不会来了!”胡嬷嬷嗤笑道:“得貂皮大衣那次,老夫人还赏了一个玉扳指给他,这次老爷获罪,王家的族亲全都躲得远远的,真是可惜了老夫人平日的喂养,全是白眼狼了!”
“嬷嬷不必挂心!”由盛至衰,再由衰到盛,自然会见识很多人的各种嘴脸“人只要开心就好,咱们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好坏自知即可!对了,嬷嬷说的玉扳指,可是他指上戴的这个?”娇娘指了指王渊的手道。这次是真的奇了怪,之前可儿说赵扬小家子,王渊手指上却有了一个玉板指,不是赵扬给的,那就是王博,这个王博受什么刺激了?
“少爷手上?”这一点还真的没注意,细看一下“可不,正是呢!”
“呵呵,嬷嬷刚才还说喂了狼,如今看来,是吃了的东西,一样样的都给吐回来了!”娇娘笑道:“王渊也是好运气,送出去了的东西还有还回来的机会!”
“算他们还有点良心!”胡嬷嬷有些伤感“少奶奶,府中的好东西悉数抄没了,这个玉扳指也算是老夫人留给你们的一点儿念想了!”
“嬷嬷,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等咱们作坊铺子有起色不愁王家不兴旺!”娇娘开解道“人还在,心若在梦就在,一切慢慢来!”
“少奶奶,老奴听郑嬷嬷说了作坊的事,如果批量生产咱们的铺子是不是趁过年也开张了?”提起作坊胡嬷嬷想了想道“精布要不要老奴跑一趟昌州?”
“不了!今年出精布量少,咱自家人先做衣裳,正月里再捎带些回家给送给娘。能售卖的量少!”有胡嬷嬷出马以一顶俩,娇娘是一点儿不愁精布的销路“嬷嬷,你年纪大了,老让你奔波娇娘也余心不忍,你看阿生和韩清谁头脑灵活一点儿,你带一个人出来!”女子中已决定让可儿跟着学了,行商走远路自然是男子。
“少奶奶!”胡嬷嬷想了想还是决定说了“前两天幺弟在给我说,韩江想要学识字进铺子,你看?”
“嬷嬷,只要是不怕苦,人忠心,头脑灵活,他们中的谁都行!”娇娘先前之所以没有说韩江,是觉得一个会被妇人左右头脑的男人不能重用。但若是他自愿提及,韩家人愿意给个机会,自己也不便做恶人,再则,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反,受过罪的人做起事儿应该更谨慎,毕竟他不愿意重蹈覆辙。
娇娘的一席话无形之中改变了韩江的人生。
“我说,韩江,一日为师终生为傅,我这算不是算也是你的师傅了?”阿生其实识字也不多,但教韩江是绰绰有余了,这小子用大字不识一箩筐来形容一点儿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