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特种匪

175大辽国师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寻英见这人自称童贯,心想自己本来只是无意间被迫混了进来,却藉此机会见识了北宋六大奸臣中的两个。想到这里,又瞟了一眼坐在弹射座椅里的宋徽宗,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埋怨,只觉感慨不已。

    赵佶见身为枢密使的童贯站了出来,问道:“童爱卿又有何事要奏?”

    童贯道:“今有辽国两位国师宝相禅师及弘羽真人来我朝觐见,现已在宫门外候旨听宣,望陛下降旨召见。”

    “哦?”赵佶听说有辽国国师觐见,颇觉意外,问道:“这两位辽国国师来我朝所为何事?”

    童贯道:“奴才昨日去都亭西驿探访两位辽国国师时,其随侍言称两位国师因路上过于劳顿,已早早睡下,不便打扰,故奴才未能问得究竟,望陛下恕罪!”言毕,跪下请罪。

    赵佶看着童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恕你无罪,请起吧!”想了想,对立在阶前的杨公公说道:“传朕旨意,召两位辽国国师觐见。”

    杨公公道:“奴才遵旨!”转身去,神情威严地对寻英说道:“传圣上口谕!”

    寻英见杨公公要自己传口谕,立时有点懵了,他不敢确定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传口谕,是走去告诉大殿门口的太监?或者是需要自己去宫门前传口谕?又或者是像古装片那样,站在阶前高喊一声传某某觐见,然后再一个个传下去?他觉得古装片里传口谕的方式比较靠谱,可他又觉得古装片里也有许多人为臆想的成分,万一搞错了,那可就露馅了,因此有些犹豫。

    杨公公见寻英还站在那里,小声责备道:“你怎么回事?还不快传皇上口谕!”

    寻英连忙应道:“是是是!这就传!”装模作样地向前缓缓走上两小步,就这两小步的时间,猛地想出一个两全之策,定了定神,作势向殿外走去。

    杨公公见寻英不传口谕,却向殿外走去,觉得有些蹊跷,碍着早朝上不便明说,只好急忙跟上去悄悄扯住寻英的衣角,小声叫道:“叫你传皇上口谕,你出去干嘛?”

    寻英听见杨公公如此一说,立刻明白过来,自己应该像古装片那样传口谕,却转过身去,哽着嗓子对杨公公说道:“禀公公,小人今天嗓门坏了,喊不出来,只能小声说话,所以只好去外面传口谕了。”

    原来,寻英假装向外走的举动是为了试探杨公公的反应,如果杨公公不来制止自己,则说明自己就应该出去传口谕,如果自己的行为受到杨公公的制止,则说明应该像古装片那样传口谕。而且,他的动作之所以那样缓慢,其实是为了给杨公公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但他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的行为,这个理由就是“嗓门坏了”。

    杨公公听寻英说嗓门坏了,无奈地鼓了鼓眼睛,不耐烦地说道:“算了,一边呆着。”一把拨开寻英,扯开喉咙向大殿前门喊道:“宣二位辽国国师觐见!”

    大殿门口的太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