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的官场生活

第079章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079章

    雪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提名人选民主测评在市委第一会议室进行。这次测评,没有具体到某几个人,而是在符合条件的所有副市级干部中产生,可见现在的干部任用制度的确是越来越健全了。

    海选结果,我和江副市长以相同的得票数,上报省委。

    我知道,有这个结果,《雪州日报》的报道功不可没。

    当晚,我正在家里收看市电视台播出的《雪州新闻》,门铃响了。

    慧琳开了门,“小谢来了!”

    我抬头向门边望了望,见谢峰已换了拖鞋朝我走来,叫了一声:“李书记!”

    “坐!”我指了指沙发。

    “李书记,今天是不是该先祝贺您啊?”

    我摇摇头,仍盯住电视画面。

    “我是想,江副市长是雪州人,在这里的关系盘根错节……”

    我转过头盯住他。

    “我的意思,还是要防患于未然。从这次海选的情况看,您提出的倾力打造‘观音故里’还是有益的,我想加大这方面的宣传。除了在报纸上,我还想到了网络……”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几分明白了。这个谢峰,可能会在尚不规范的网络媒体上“甩”出一枚于我有利的“重磅炸弹”。便轻描淡写地说:“搞好宣传,那是你的本职工作!”

    谢峰愣了愣,马上就心领神会了。

    我想问问阿依这几天同他联系过没有?但想了想,什么也没问。

    他却主动向我谈起了他们报社的事,说胡春华对他很关照,“当然,这还不是看在您李书记的面上。可我听说,市委最近要调整报社班子,胡总的意思……”

    我将目光投向他,他便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了。但他没说完的话,我心里很清楚。

    报社的总编辑55岁,年龄到“点”了,如果不在其他县级干部中考虑,胡春华接班就是顺理成章。可一个市的县级干部多啊,很多正县级干部还在闲位置上呆着,何况胡春华还只是一个副县级,难怪他心里会着急。

    我那轻轻一瞥,之所以让谢峰难为情,自然还关系到他。报社班子调整,作为总编助理,他也有可能再进一步,弄个副总编辑来干,所以说,他也心急。

    那一瞥的含义不知他读懂没有,至少包含了:有我在,他的“进步”只是迟早的事。此前,他也向我抱怨过,这总编助理当着啊,上不沾天,下不着地,说话不及副总算数,甚至还不及一个部门主任手中的权力实在,真不是人干的。

    当时,我也是那么看了他一眼,他就不再往下说了。

    追求进步是好的,阿依说得好,什么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谢峰,要上一个台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正科到副县,那是一个“坎”,既然是“坎”,哪有轻易就能迈过的。

    就像我,在副厅位置上熬多少年了。

    还有同我一起调雪州任职的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郑小京,这次不是还巴望着我去市『政府』后,空一个副书记位置,他也想顺利接任啊。有鉴于此,郑小京近来对我格外客气,那客气就是一种表示,表示他的心里是向着我的。

    郑小京在省里也是有背景的,从副厅到副厅,都是如此小心翼翼。据说,这位老兄当过县长、县委书记,然后到省里的一个厅任厅长助理,调到雪州,已经就是升迁了。如果能从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走到分管党务的副书记位置上,虽然都是副厅级,但对他来说,无疑是在向高处迈进。

    毫无疑问,雪州的政局正在发生着变化,在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明了。

    在人代会前夕,《雪州日报》开出了“打造‘观音故里’大家谈系列栏目”,连篇累牍地刊出了一系列调研文章,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雪州新闻网上,有不同的网名在发贴子谈打造“观音故里”对雪州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一时跟帖如云,甚至有网友在贴子中说:“雪州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盼来一位博士书记,又将盼来一位博士市长了!”

    看了这种倾向『性』很明显的贴子,我知道是谁在背后『操』纵着。

    一开始,我也觉得这样做于竞争对手不公平。可又一想,这也只能算是在宣扬我的施政方针,在国外的竞选中也是允许的。再后,听说江副市长那边以老乡关系网罗了一大批人助选,就觉得谢峰这样做,不但没什么,相反,还是完全应该的。

    关键在于,通过这几个月的调研,我找到了适合雪州未来发展的路子,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雪州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380万雪州人民就能提前进入小康。

    如何才能做到“坚定不移”?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我能够顺利当选,作为市长,我完全可以为雪州人民做更多的事。到了这样的关口,谁不与争?

    同时,这也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雪州各方紧锣密鼓为选举造势的当口,省长刘一亭到本市调研来了,因潘泓铮在北京跑项目,刘一亭的调研活动,由我全程陪同。

    一时间,省市电视台、报纸纷纷聚焦雪州。我也跟着沾光,在新闻图片和电视画面上出现。

    我知道,刘一亭在这个关键时刻来雪州,对我好处多多,这次随他一起来的省报记者居然还是阿依。

    一见阿依,我就什么都明白了,刘一亭此行,大概也是由她鼓捣来的。

    当晚,在康元大酒店会议室,我代表在家主持工作的市领导作了汇报,当刘一亭听说雪州将以打造“观音故里”为契机,实现商旅兴市的工作思路时,他赞不绝口:“这个思路好,这个思路好!”

    看得出来,刘一亭这次并没有其他什么重要事宜。换届选举前,省上的主要领导都会分片下来走一走,看一看,几乎成了一个惯例,目的当然是落实省委意图,保证换届选举顺利进行。

    听了汇报,刘一亭除重复说过“这个思路好”后,就什么也没有说了。

    这倒让我有点纳闷。

    刘一亭下基层,一般不会特别召见某一个人。吃过晚饭,会在园子里散步10分钟,只有*潢色 秘书远远地跟着,其他任何人不得打扰。10分钟后即回房间看电视节目,当然也是任何人不得打扰的。

    这条“规矩”,是他任省委副书记时定下的。所以,除了正常的工作汇报,一般情况下,地方干部都是离得远远的,不敢去坏了那个“规矩”。

    用过晚饭,从餐厅出来,阿依便扯了扯我的衣襟,示意离开。

    我看了看自顾去园子散步的刘一亭,略显迟疑,只听阿依轻声说了一句:“别管他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