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山水三叠

第六章 风雨归途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张富顺虽然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商人,但那经得起这般忽悠啊!虽然还没搞清楚眼前的这个行为怪异的行无疆到底是何妨神圣,就冲他危难时刻肯出手相救,早就不怀疑他的人品了。又见他身手敏捷,战斗力强悍,身上带着诸多宝贝,还舍的把贵重的云南白药用在狗身上。简直就把他当成大侠来崇拜了。

    听完救命恩公这样一番话,忙拉住行无疆的手:“兄弟说那里话来,是你救了我们性命,又不惜千金难得的良药救治卓玛,这份大恩大德,让我这辈子都难以报答啊!兄弟不嫌弃我是个做小生意的,以后我们就是亲兄弟。天明我们便往家赶,一定在哥哥这儿多住些日子,你我兄弟好好亲近亲近。今天结识了兄弟,哥哥实在是太高兴了!”

    行无疆一看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又见人家如此坦诚,对自己刚才耍的小计俩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也真心真心实意地和张富顺聊了起来。两个从经商聊到时局,再聊到天文、地理、数术、技艺。渊博的知识加上大打感情牌,870多年后的白领,把个张富顺时而感动得稀里哗啦,时而听得如痴如醉,完全找不到东南西北了。身边的齐老三和一干扒眼凑热闹的马帮众人,除了几个伤势较重起不来的,全都觉也不睡了,聚在这听新鲜。

    还有几个长眼力的用篝火烤了些狼肉,行无疆吃着烧烤,喝着小酒,和众人胡吹海侃。在说“与狼共舞”时的那份那种轻松写意,让所有人都忘记了刚才还命悬一线,也忘记了紧张和疲劳。

    篝火晚会在行无疆显摆出他的德国视得乐夜鹰5211 望远镜时达到了高潮。最后众人一致认为:这就是神话传说中的千里眼,上天仙界传下的宝物。怕惊世吓俗,行无疆没再敢拿出mp4、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

    通过这次篝火晚会,行无疆也了解了很多南宋时期的基本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性,更和每个人都熟悉了起来。这对行无疆来说很重要,他十分清楚,要在陌生的环境下求得生存,首先就要了解、融入这个环境。

    天逐渐亮了,觉一点没睡,吃了烧烤,早饭都省了,众人被行无疆刺激的兴奋异常。普次锅头(前边提到用铁棒打狼的汉子,也是藏獒的主人,普次是藏族名字,锅头是对马帮头领的称呼)领着众人剥下二十几张狼皮后,商队备鞍装垛准备起程。

    受伤的人和狗都不能骑马,在行无疆的带领下,一行人做了五副担架。抬着受伤的三个人和两头雪獒,走了一个多小时才上了官道,大家就在路边等着伙计雇车回来拉伤员,毕竟还有40多里路,靠人抬不是办法。

    据普次锅头说,这条茶马古道是偶尔有狼出没,但很少,从来没听说过有群狼,更别说袭击马帮了。离此不远的山上就是皇家茶园,罗绳茶马司至名山,名山至严道皆有官道,但罗绳和严道相互往来多走此路。所以这条茶马古道也时常有人走动,并非荒芜人烟。

    行无疆暗思:“如果狼群是受地震影响,从别的山区窜到这里,那这里就不是震中。按昨天下午的情景,这次地震应该在7级以上,不知道蒙山、雅安还有名山等地方怎么样了?”昨天下午发生的事,让行无疆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想到这,他忧心重重,不管是800年前还是800年后,行无疆都不愿意看到灾难降临人间,可他现在能做的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行兄弟!怎么了?我看你很不开心啊?”张富顺见到行无疆脸色不对,马上问道。

    “大哥,我担心昨天的地震会给周围的百姓带来灾难。我们可能雇不到车了。”行无疆故意把地震灾害和雇车联系在一起,这样说一是不敢断定这次地震的范围有多大,是否给张富顺的家乡造成危害,但也不想瞒着张富顺;二是让张富顺有个思想准备,一旦有什么不测,心里不至于太突然。至于能否雇到车,到不是什么大事。

    十二个人,抬五付担架,徒步20公里,在行无疆看来并不是多艰难的工作。

    “兄弟别担心,就是雇不到车,今天也赶得回去,最多晚二个时辰,午后即可到家。这些马帮兄弟都是吃得苦的人,抬这五个担架不费什么力气。”

    “恩!” 行无疆应了一声,不再言语,找了块石头,坐在上面默默的抽烟去了。他想拿出望远镜,找个高处,看看名山是否无恙,可看到这灰蒙蒙的天,也只能作罢。快要下雨了,看来雅安从古至今都是名副其实的雨城啊!

    果然不出行无疆所料,骑着快马去名山县雇车的齐老三很快就回来了。

    “二东家:名山县昨天也和我们遇到的情况一样,突然天生异相,地动山摇。倒了些房屋,还死伤了些人。到现在官府县民还乱做一团,买卖店铺全都关门了,根本雇不到车。”齐老三还没下马,就急三火四地向张抚顺报告。

    大家都很关心名山县的情况,特别是行无疆,仔细询问了详细情况,齐老三告诉他,名山县倒塌了一些房屋,听说死了十几个人,伤的更多。众人担心身在雅州的家人,心急如焚,马上起程赶路。张富顺又让齐老三赶紧骑快马先赶回雅州了解情况。

    “西蜀漏天” 雅安自古就有“雨城”之名,而蒙山更以“雨雾蒙沫”而得名。一阵急风刮过,豆大的雨点砸向大地。人言春雨贵如油,可在这片土地上,从来就不缺雨水。

    泥泞的官道上,艰难地行进着一队人马。顶着大雨,十个人抬着五付担架走在队伍的前面,后面跟着两个人一前一后照顾的二十几匹驮马。

    行无疆和普次抬着卓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卓玛虽然只是一条狗,可它一点都不比人轻,将近一米四的身长,足有60多公斤。加上背后20多公斤重的60升蹬山包,让行无疆苦不堪言。他怕卓玛的伤口淋雨受到感染,早把冲锋衣盖在了它身上。自己在t恤上喷的衣物防水剂在这种大雨里根本没起作用,从里到外早就淋透了。让他唯一感到幸运是脚还是干爽的,雨水沿着裤管流下,没灌到鞋里。他脚上的这双meindl蹬山鞋,是他趁春节打折时和户外店老板狂砍了二十分钟,最后1980买下的,这次出门还是第一次穿。这鞋好处就是舒适、结实并且防水和抓地性能特别出色,只要不从鞋口罐进去水,无论在水里泡多久,里面也是干爽的。

    其他人可没行无疆这么好的条件,脚上的皂靴早就灌包了,在泥泞的路上抬着担架,可谓是举步为艰。有的干脆脱下靴子,打起赤脚。

    行无疆看了下时间:11:30,整整3个小时,才走了20里,众人都已疲惫不堪。要说徒步,行无疆并不打怵,他在驴友当中是出了名的变态,曾经创下负重25公斤一天暴走了52公里的驴行记录。否则,他也没胆量孤身穿越藤格里沙漠。他身后的张富顺等一干众人,也都是徒步高手,马帮走的多是山区古道,从来不用车辆。马到是不少,但多是驮货用的,人基本是牵着马徒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成年累月靠两支铁脚板量地球。

    但是,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了,这些人昨晚与群狼打斗,不但一夜未睡,还几乎各个都有伤在身,只是轻重不同。他们可不像行无疆一样有云南白药、纱布以及医用胶布。土制的草药用布一包,就算处理伤口了。现在被雨水一浸,伤口钻心的疼,还要抬着担架在泥水里跋涉,包括行无疆和身体健壮的普次,几乎集体崩溃了。

    担架只能抗在肩上,只要自己不倒下,众人就不会把同生共死的重伤兄弟放泥水里。由于盖着蓑衣和冲锋衣,受了重伤的三个人和两头巨獒并没淋到多少雨水。早上的时候,行无疆还给他们各吃了两片抗生素,伤情基本都比较稳定。但要是粘上泥水造成伤口感染,可就危险了。所以,刚一变天,行无疆就告知众人:“想保住这三人两犬的性命,就不能让他们沾到泥水。”

    看到众人的都已无法坚持,行无疆掏出了一把干辣椒,每人一棵,让他们在嘴里嚼。

    这是行无疆从老驴那学来的野外生存技巧,在体能快要崩溃或寒冷难耐的时候,嚼上一棵干辣的小朝天椒。不用多说,各位也知道是什么效果。

    “啊。。。啊。。嗬。。嗬。。。。。行。。行。。行兄弟!这是啥!啥啊?嗬!嗬!。。”

    “嗬。。。嗬。。。啊!行。。行。。行大哥!这嘴。。嘴里像把刀。。。刀在刮啊。。嗬。。嗬。。。”

    “是救命的东西,嗬。。。嗬。。。必须嚼碎嗬。。。嗬。。咽下去,才能支持下去!嗬。。。嗬。。。”行无疆嗬着大嘴鼓励众人,他也怕辣啊!

    宋朝的时候还没有辣椒,辣椒原产于南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传入欧洲,到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如果不是行无疆穿越时空来到南宋,四川人吃辣椒,最早也要等到清朝嘉庆年间了。

    行无疆的一棵辣椒可把众人害惨了,口里冒火有如刀绞,集体张嘴哈气,头上大汗淋漓。但很管用,一股热流自丹田生起,身上立刻又有了些力气。

    这辣椒的妙用,一是刺激神经让身体发热,短时间内恢复些体能,二是转移注意力,只顾着嘴里辣,忽略了其他行为。

    行无疆趁着大家的辣劲,和普次加快了脚步,嘴里大声高唱:

    傲气面对万重浪

    热血像那红日光

    胆似铁打 骨如精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