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恶男种田记

恶男种田记_分节阅读_67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刀豆看呆了,“张谨?挺好听的啊,齐二叔笑啥咧?”

    “二哥叫你以后少说话!”小牛道。

    二牛睨了他一眼,“张谨是你的名字,刀豆叫张玦,美玉也。”

    “二哥,不带这样咧!”小牛好想哭,捂着脸道,“我不要叫张谨!”

    二牛根本不搭理他,面无表情的问,“齐冬,想好了么?”

    齐冬点点头,很是艰难的说,“我,我愿意。”

    二牛点点头表示知道,小牛见他站起来就想拉他,二牛斜着眼扫他一下,张小牛乖乖的坐回去,眼巴巴盯着二牛的背影恨不得盯到他心里,然后让他改变主意。

    “二叔,二牛忘了给我起名字。”萌萌委屈地瘪瘪嘴。

    “你的名字爷爷已经起好了,叫张昱,吃好饭二叔教你写。”齐升道。

    等他仨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二牛已经到村里了。

    刚下驴车就被张蓝氏堵个正着,二牛也是晕了。

    “大娘,齐冬同意了。”他话音刚落,张蓝氏拔腿就跑,二牛呆了呆,“大牛又上吊了?”

    “没有。听说从昨儿到现在连一口水都没喝。”

    二牛哼笑,“真会作!”他给大牛出馊主意就没想过大牛会用,张蓝氏夫妇多么疼大牛,张家村里凡事长个眼的都能看到。

    “快别搁这儿站着了,何东家等你半天了。”广角说着夺过他手里的缰绳,“驴给我,赶紧回屋吧。“

    二牛疑惑,“你咋这时候来了?”

    “听说那三个皮小子都被你送书院里了?”何平不答反问。

    “对,怎么了?”

    何平摇头,“没事,就是有时候忒看不懂你。”

    二牛可不想他继续说,搞不好他就会露底,“我还得回家看看,有啥事你快说。”

    “知府大人下个月就要启程去京都,皮蛋好了么?”

    “还没有,怎么这么快就走?”二牛问。

    “听说京都从六月份就开始闷热,当今是位孝子,不想太后她老人家受罪便把寿宴提前了一个月。”何平忙问,“那现在怎么办?”

    “你先带回去,千万别启封,到了京都自然可以吃。”

    何平担心地说,“我不看看不放心啊。”

    二牛白他一眼,“特意给你做两坛子皮蛋,就是为了你到京都时把好的挑出来,忘了?”

    何家做那么多年的生意,家中所卖的东西第一次被临安知府选为贡品,又允许他跟船去京都,何平能不激动么,一激动就给忘了。

    而二牛表现的又太过自信,何平也没再说皮蛋的事,“听说你要盖新房,我到时候也不能过来祝贺你乔迁新居,回头让人给你送一船青瓦过来,可好?”

    “当然好了!”如果小牛在此一定会乐的跳起来。

    就在二牛家的房子一点点建造时,张蓝氏也忙着给大牛起屋子,房子落成齐冬就低调的嫁给了大牛。可能是她以前张扬的性格让她吃足苦头,也可能齐管家拖着年迈的身子赶来茅岭县,跟她说了什么。

    齐冬嫁给大牛后像换了一个人,每天跟村里的年轻媳妇一起做事,说话也不咋咋呼呼的了。

    而这时,萌萌三个也进了书院,齐升怕三个孩子不适应,每天都到书院门口接他们。

    小牛一看到他就抬腿疾走几步。街上人多,齐升怕他碰到自己,忙喊,“慢点,看着路。”小牛反而跑的更快了。

    ☆、第70章 县令到来

    齐升到家就问小牛,“你今儿又怎么了?”

    “齐二哥,能不能打个商量,以后别去接我们了,好不好?”小牛扭着手指盯着他说。

    “为何?”齐升一边给萌萌洗手一边问。

    小牛摸摸鼻子,很是不好意思说。刀豆替他回答,“同窗说我们是小孩子。”同时,刀豆很疑惑,同窗也没说错啊。

    “哦,原来是嫌我给你们丢人啊。”齐升明白了。

    萌萌甩着小手,脆生生的说,“换成二牛就不嫌。”

    “小混蛋!下午就不去送你们!”齐升道。

    “啊?”小牛没想到他答应的这么快。齐升挑挑眉,才不会跟他们说是二牛嘱咐他必须去接送孩子咧。

    仗着二牛此时正卷起裤脚撅着屁股在田里插秧,齐升趁机卸下了接送孩子的任务。

    村民们一边帮二牛插秧一边问,“芋头跟莲藕能种了么?”

    二牛抬起胳膊蹭掉脸上的汗水,心里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嘴上说,“等稻子都种下去就种莲藕和芋头,天气暖和了,鸡鸭也能放出来了。”说着一顿,“大家商量好了么?是另外出钱买鸡苗鸭苗,还是把大家的鸡鸭放出来?”

    “另外买吧。”张李氏道,“咱们自己养的鸡鸭留着添菜。”

    二牛看向帮忙挑稻苗的几位老人,“老大哥,鸡鸭还需要你们来看着,你们看呢?”

    老人说,“我看可行,啥时候去买幼苗,咱们都闲一冬天了。”

    村里人共同决定先养一千只鸡鸭试试,这么多幼崽到哪里去买也是个事,“这样吧,你们到别的村里问问谁家有幼苗,让他们送过来,价格跟县里的一样。”

    “这可不成!”和二牛家的地相邻的一个年轻媳妇说,“县里的幼苗可贵了,小牛说你不懂过日子还真没说错!”

    二牛一噎,“这活儿都是你们女人干的,非要我做,我能做的来么?”

    对方一想也是,嘿嘿笑道,“那这事你别管了,等着到时候掏钱吧。”

    “掏啥钱,走公账!”张李氏忙说,“别又想着让二牛垫钱!”

    “婶子也忒厉害了,人家二牛都没开口咧。”

    “别以为你那些小心思能瞒得过我。”张李氏很是得意的睨了她一眼,“二牛以后跟齐当家成亲了,齐家的钱也是人家萌萌哩。你们天天嘀咕二牛快要成地主老财了,以为我没听见啊。”

    “哟呵,还有这事?”二牛稀奇,“我咋没听说过哩?”

    他前世娶个白富美,除了结婚前有人说他一跃成为凤凰男,等他婚后进了公司,哪个不说他妻子眼光独到,愣是在鱼目里面找到珍珠。没想到重活一世,还能听到类似言论。

    对方脸色微变,以为二牛生气了,忙解释,“我们那是开玩笑,开玩笑哪能当真。”

    二牛没当真,似笑非笑地睨向她也只是吓唬吓唬她。自从平均每五六天出一次货,家家户户的收入稳定增长后,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又不老实了。

    她们不敢把方子外泄,可嘀咕起别人来个个是把好手,二牛每次到工坊里去都能听到她们小声说什么村长老眼昏花,什么广丹定亲定的太早,搁到现在定亲,一定能嫁到一个大户农家去等等。

    正在插秧苗的众人一听全都停住手,看向那个多嘴的年轻媳妇,眼中尽是指责。

    二牛见她的脸色慢慢变白,觉着差不多了才说,“以后别这么多嘴,小心我大兄弟把你休掉。”见她不以为意,二牛笑问,“你可知道七出是指哪七样?”

    “不就是无子、不孝、偷盗善妒么。”年轻媳妇才不怕咧,她哪样都没犯。

    “错了错了。”二牛摇头,“大伙儿都在,我来给大家讲讲吧,七出第一是指不顺父母,第二是无子,这不错,接下来是淫、妒、有恶疾和偷盗,其中还有一条,那就是多言。”

    “啊?还真有这一条?”不知道谁叫道,“多说话还能被休掉?难怪那些大户人家的姑娘媳妇都像个撅嘴的葫芦。”

    张家村的人就是这么可爱,无论多么严肃的话题,他们都有能耐把它歪到九霄云外。

    二牛叹气,“老大夫懂的多,回头问问他就知道我有没有胡说八道。”

    张家村的媳妇以前才不怕被休掉咧,但今时不同往日,人有钱了腰板硬了,年轻媳妇一听二牛的话,忍不住开始检讨最近有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

    毕竟张家村的路快修好了,等到过年家家户户差不多都能盖上一片新房.....瞧瞧齐冬,那还是齐大管家的孙女咧,家住青州府,被休过后不照样嫁给大牛那个浑人,换做她们,到时候岂不知要嫁个什么癞头怪物哩。

    有几个比较彪悍的媳妇忍不住打个冷颤,被她们旁边的公婆看到,村里的老人们偷偷冲二牛竖起拇指。

    二牛嘴角抽搐,无奈又好笑。

    在张家村热火朝天的种藕种芋头时,临安知府亲自押运一船船贡品启程去了京都,前往送行的州县官员此时才知道,“一蛋值百文”的皮蛋和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源自茅岭县。

    茅岭知县面上接受同僚们的羡慕,心里止不住嘀咕,他怎么不晓得张家村那帮刁民有这份能耐。

    县令老爷回到家换掉官服就让人找车。

    赶车的小哥并不知道他载的人是谁,听说他要去张家村,啧啧道,“张家村是个好地方!”

    县令撇嘴,骗鬼呢。二十郎当岁的好后生连媳妇都讨不到,好什么,张家村的人心好这点倒是有可能。

    不过,想起码头上那一幕,县令故意问,“你说的张家村跟我去的是一个地方吗?”

    “你难道不是去三面环山一面水的张家村?”县令点头,对方说,“那就对了。我姐姐是张家村的媳妇,张家村的人我都认识,你要找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