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随我来
庞莫云等人住进城内逍遥派分舵,庞莫云处理了逍遥派天山灵鹫宫座下九天九部中专负责通信,密探的鹫天部转过来的逍遥派内事务,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司职各有奖惩,火漆封口,交由鸾天部秘探送回到灵鹫宫再由苏星河按章办理。
庞莫云处理完了连日积压的事务,便已过了两天。这两天内,阿紫更是把梅,兰,竹,菊等四姝打成一片,梅,兰,竹,菊等四女天真烂漫,自然被阿紫哄得极为开心,当下便求了庞莫云把阿紫收入九天九部当中,同时也把逍遥派总部天山灵鹫宫座下的九天九部各部职司都讲给了阿紫听,钧天部,昊天部,阳天部,赤天部,朱天部,成天部,幽天部,玄天部,鸾天部各项职司人数,下属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等等排场,直把阿紫听得大眼睛瞪得溜圆锃亮,就差没流口水了,心中暗道:以前只觉得星宿派传人之位,在星宿派中二代弟子、三代弟子数百人之众,除了师父一人之外,算我最大,心中还有十分得意。可是比起逍遥派来,可真是小巫见那个什么大巫啦!
又过了两日,庞莫云才联同众女去城主府与萧峰相见。
南京城方三十六里,共有八门。东是安东门、迎春门;南是开阳门、丹凤门;西是显西门、清晋门;北是通天门、拱辰门。两道北门所以称为通天、拱辰,意思是说臣服于此,听从来自北面的皇帝圣旨。南京为南院大王萧峰的封地,南院大王王府在城之西南。府第修得极为宏大,屋内陈设也异常富丽堂皇。萧峰一生贫困,其实哪里住过这等府第?当初与阿朱一起在塞外无意中救了辽皇,又助其平反,种种机缘之下,被封为楚王,在上京住进楚王府时,便觉得府内太过铺张,当时极为不惯,只进去走了一遭,便命部属在城外军营中竖立了一个营帐,他与阿朱平日里便去城外居住,起居简朴,一如往昔。每日轻车简从,在市街各处游观。
然而,当萧峰被派往封地南京时,已官居南院大王,燕云十六州固然属他管辖,便西京道大同府一带,中京道大定府一带,也俱奉他号令。威望既重,虽然不惯如此奢华,却也只得搬进了王府。初来乍到,他视事数日,便觉头昏脑胀,深以为苦,见南院枢密使耶律莫哥精明强干,熟习政务,便将一应事务都交了给他。
然而做大官究竟也有好处,王府中贵重的滋补圣品不计其数,阿朱在为萧峰诞下小萧鼎之后,便一直气血亏虚,平日里便把那些无比贵重的药品都拿来当饭吃。如此调补,她原本产后嬴弱的体质一日强似一日。
这一日天空飘了小雪,阿朱穿了一身貂裘长裙,自端福宫来到萧峰理政的宣教殿,说道:“夫君,今日鼎儿百天,我们去为他打个银锁吧!晚宴时我想亲手为鼎儿戴上。”
萧峰听阿朱这么说,心下甚喜,当即命部属备马准备出城去驻军之地的铁匠处,想亲手为孩儿打造一把长命锁,本来南京未被辽国占领之时,城内便有数家打铁铺,也不乏能工巧匠,只是被辽国占领之后,为了控制民间武装,自然把所有铁匠都聚在城外驻军之所,以便掌控。
萧峰一向轻随简出,便只带了数名随从服侍阿朱,又恐百姓大惊小怪,当下换了寻常军士所穿的羊皮袍子,跨了匹骏马,便和阿朱出清晋门向西驰去。
他们夫妇二人刚出清晋门,庞莫云等人便来到王府求见。守门府兵见对方穿着华贵,气宇轩昂,又见拜贴上书明来人与萧大王为结拜兄弟,便直说萧峰去处,让进王府客室奉茶。
众女下了马车,进了王府会客厅,不一刻便有管家来陪,庞莫云才知萧峰与阿朱已结为夫妻,并有了儿子,而今天也正是萧峰之子的百天。要知道中华民族向来有给宝宝过百天的,取意长命百岁。庞莫云这时听到此事,心中格外高兴,立即着庞一庞二回逍遥分舵取礼品。
再说萧峰与阿朱快马加鞭,在从驻军之地回来之时,正碰上辽皇耶律洪基、皇太后、皇后、众嫔妃、众公主下来对小萧鼎的赏赐,以及文武百官的馈赠,在府外一一唱喏,王府库房当真堆积如山。
萧峰与阿朱进府,得知庞莫云等人到了,当下大喜,立刻吩咐人摆了酒席,一叙别情种种,一行人一直喝到晚上的萧峰专门为小萧鼎准备的百天宴席都上了座。
辽国数十个部族的族长一一派来使者前来贺礼,什么乌隗部、伯德部、北克部、南克部、室韦部、梅古悉部、五国部、乌古拉部,凡是在南京供值的便都亲来,不能亲来的,也都派了使都前来。跟着是皇帝所部大帐皮室军军官,皇后所部属珊属军官,弘宁宫、长宁宫、永兴宫、积庆宫、延昌宫等各宫卫的军官纷纷派人前来送贺礼。辽国的属国共五十九国,计有吐谷浑、突厥、党项、沙陀、波斯、大食、回鹘、吐蕃、高昌、高丽、于阗、敦煌等等。各国有使馆设在南京的,得知萧峰爱儿百天大宴,对于这个掌握军国重权的南院大王,都是敬服有加,俱来赠送珍异器玩,恭喜小萧鼎长命百岁,对萧大王极尽讨好结纳。
萧峰本身对那些个军官,部族便不待见,皆因与他们相交,眼中所见,尽是金银珍宝,耳中所闻,无非谄谀称颂,天长日久不由得甚是厌烦。这个时候与庞莫云喝得兴起,便也不去会晤宾客,更别提去接见部属,所有一切事务便都由王府管家代理,萧峰只管与庞莫云等人一起喝酒。近两年来,阿朱何曾见过萧峰如此快活过,些时见他如此痛快畅怀,心中竟然比自家开心还要高兴。
庞莫云与萧峰饮酒,举杯就干,喝得极为豪迈。一众女眷中只有公孙小怡,阿朱和阿紫陪到了最后,其余的人皆不胜酒力,到了中途都去看虎头虎脑的小萧鼎,逗弄了一会便被俾女引去歇息。公孙小怡喝得不比庞莫云及萧峰少,阿朱和阿紫却是滴酒未沾,与庞一庞二一起在旁伺候。
庞莫云问及当日别后种种,才知道萧峰与萧远山到少林寺后发生的事情。
却说萧峰及萧远山直奔少林寺,一路未曾耽误。到了少林寺山下,萧峰安顿好阿朱,才与萧远山一同上山。
萧远山与萧峰从后山进入,走在前边道:“峰儿,随我来!”说罢沿着一条林间小径,径向西北,转了几个弯,眼前突然开朗,只听得水声淙淙,山溪旁耸立着一座楼阁,楼头一块匾额,写着“藏经阁”三字。萧峰心道:“我虽自幼在少林习艺,却对寺内布置也没有这般熟悉。少林寺藏经阁虽名闻天下,萧峰又在少林学武,但却是从未进过。”
少林寺藏经阁始建之初便唯恐寺中失火,毁了珍贵无比的经典,是以藏经阁临水而筑,远离其他房舍。萧峰及萧远山武功之高,当世能超过他二人之人屈指可数,这时候有备而来,直至藏经阁门口,竟无人发觉。
萧峰正自疑虑,也不知父亲带自己来藏经阁做甚,正好开口相问,却听萧远山森然笑道:“峰儿,他们既然把少林武学看得如此之重,你我父子就一不作,二不休,断了他的根吧!”萧远山从怀中取出火折子,迎风一晃,又取出一块油布点燃,黑烟滚滚,萧峰见父亲的脸被黑烟半掩着,那惨淡的笑便显得有些狰狞,萧峰心中一阵唏嘘,从父亲那忧郁深遂的眼神,略微佝偻的身躯,以及眼角额头那风刀霜刻的皱纹中,萧峰想像不出,也不敢想像父亲这些年内心要承受多少的熬煎,想要伸手阻挡父亲的举动,却只动了动嘴,终于没发出半点声音,抬起的手慢慢缩回。
眼看父亲就要把燃烧正炽的油布扔进藏经阁,萧峰缩回去的手又终于把萧远山作势欲扔的手一把抓住,轻声道:“父亲,算了,我们还是先去找大恶人给母亲报仇去吧!”
萧远山大怒,斥道:“你老子我这些年生受着盗书的冤枉,这回作实了岂不是好!”说罢,一手推开萧峰,萧峰不敢与之拉扯,便道:“父亲,孩儿虽未进过藏经阁,但也知道里面所藏经书,实以布世度人之佛法居多,武功秘笈乃小乘耳,占其比例不过九牛之一毛,父亲这一把火下去,岂不要成千古罪人!”
萧远山心中固执,岂肯听劝,待要动手,忽听得窗内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藏经阁内佛法能得以流传全仗萧居士菩萨心肠。”
萧峰父子二人一听,都是吃了一惊,怎地窗内有人居然并不知觉?而且听此人的说话口气,似乎在窗内已久。萧远山带萧峰从小道绕上来,到得此间时虽未进阁探查,但以他二人之武功,天下又有几人能无声无息的藏在阁内而不被发现呢?
萧远山当下喝道:“是谁?”不等对方答话,左手砰的一掌拍出,两扇长窗脱钮飞出,落到了阁内。右手上的油布向里一扔,跟着人也窜了进去,呼地又是一掌,却是击向油布下方,防止对方阻拦燃烧正炽的油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