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经过十余天的赶路,张凌y一行赶到旧都北平府。
都说睹物思人,张凌y虽然才十多岁,可自己的孩子现在都已经十多岁了。再次返回旧都,张凌y自然有一些感怀。
与迁都之前相比,如今的旧都变化很大。
现在的旧都极其的萧条,没有了以前的繁华,风头更是被不远的天津卫抢走了。
如今的天津卫,俨然已经成为了h河以北第一大城市了,那里工商业发达,因为不断有人在那里定居的原因,现在天津卫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万。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相信用不了j年,天津卫的常住人口就会突破百万大关。
也是因此,现在的天津卫人戏称旧都是他们的后花园。
与之相比,现在的旧都人极其的落寞。作为皇城根脚下长大的人,他们历来自视高人一等。
可等都城一迁,他们才发现,原来,他们连天津卫都竞争不过。
不过,旧都人依旧有值得吹嘘的东西,现在的北平府再怎么落寞,那也是做过都城的,也是一座历史化名城。
天津卫的人对此却不以为意。
就好比后世,有人给你说一个笑话:“在华夏说自己的家乡是历史化名城。”
华夏的历史化名城海了去了,基本上绝大多数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便是一个不显眼的不定也有着超过千年的历史。
而被定都过的城市,细算的话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可值得吹嘘的东西。
再辉煌也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的旧都之所以落寞的这么迅速,除了地理优势和政治优势不复存在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定位。
天子再次到达旧都,对旧都百姓来说,是难得一见的盛事,所以在张凌y待在旧都的这j天时间里,旧都*以极大的热情。
旧都百姓的热情,张凌y自然感受到了,所以不由就多待了j天。
再大的盛事也有落幕的时候,半个月后,张凌y的銮驾再次起航,向北跨过燕山山脉,到达瓦剌大c原的边境。
如果说以前的瓦剌对原王朝是一个巨大威胁的话,那么现在的瓦剌对大周来说,是一块财源。
每个月,都有源源不断的牛羊马匹被商人贩售到原各地,不仅给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也让瓦剌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的富裕起来。
当然,最为受惠的还是原百姓。
据户部去年的统计,但是去年一年,瓦剌就向原各地提供了超过千头的耕牛。
在农业还未工业化之前,耕牛可以说是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生产力了。所以,对于耕牛这一块,朝廷极其重视。
甚至,朝廷还下了明旨,瓦剌牧民但凡提供一头耕牛,在出售的价格上,朝廷还会额外补贴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虽少,可却足够口之家个月之用再加上这还是额外得到了,所以牧民养育耕牛的积极x很大。
在与张凌y会面时,瓦剌可汗更是兴致bb的说道:“皇上,今年我们瓦剌可以向各地提供超过五千头的耕牛,战马也能超过千匹。”
“那现在瓦剌百姓的生活如何?”张凌y并未在耕牛的问题上多说什么,而是直接询问起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瓦剌可汗说道:“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很好,每个月月初的时候,就有商队来咱们c原贩售食盐、粮食以及茶叶、丝绸、铁锅等物并收购牛羊马匹等物,咱们牧民的日子比以前宽裕了很多。
还有就是,在皇家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咱们c原上建立起了十j家牛n厂,将统一收购牧民家的牛n,并制成n粉销售到全国各地。”
瓦剌可汗说的兴致bb,可他不知道的是,其实那些牛n都是张凌y让商务监暗收购的。
之所以这么做,除了给瓦剌当地的牧民带来收益以外,还是想着向各地的小学堂的学生每天提供一杯牛n。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周内地,百姓们并无喝牛n的习惯也喝不起牛n,所以如果通过商业段推广牛n的话,只怕最后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现在瓦剌各部的教育情况呢?”张凌y又问道。在数年前,张凌y已经下旨在瓦剌各部兴建至少一座小学堂,并给他们提供师资力量并书本。
只是j年时间过去了,瓦剌教育发展的如何,张凌y并不是很了解,毕竟每天处理不完的朝政,又哪会时时关心一个地方呢?
说起这个,瓦剌可汗就有些头痛。
为什么呢?
因为朝廷在瓦剌建立的不仅有小学堂,还有成年班,针对的主要就是瓦剌各部贵族。
在瓦剌,并不是人人都懂的汉字的,孩子们还好,学什么都快,并且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
可如同瓦剌可汗这般上了年纪的人,再想学习汉字,那就困难的很了,所以成年班的教育成果并不理想。
见瓦剌可汗的脸se,张凌y就猜出了怎么回事,轻笑一声说道:“成年班只是为了让你们多认识j个汉字,以后能够更好的同商人打j道,不学的话也没关系的,朕也不会强求。
不过孩子们的教育千万不要放松,以后孩子们总是要走出去见见外面的市面的。”
张凌y最后一句话可是说到了瓦剌可汗的心坎上去了。
这j年,如果不是有朝廷在一旁监督,只怕瓦剌牧民早就被商人给坑的找不到北了,毕竟无论是商人收购的东西还是贩售的东西,定价权都在商人,而牧民们只能接受。
所以瓦剌可汗无时无刻不希望瓦剌儿郎能够走出去,至少以后在商业上能够有一定的话语权。
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儿郎们必须精通汉语,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走出去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安抚了瓦剌可汗j句,又询问了一些当地的民生情况,张凌y便让瓦剌可汗退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