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祖师爷赏碗饭吃吧!

第119章 战略要地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直到了这时候,失了军心、将心的贾庸早就大势已去。
    杨镇似乎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终于喊出了这句话:“兄弟们,连我也已经投降杜公了,你们又何必保这无才无义的贾庸呢?”
    只是寥寥几句,效果却意外地好,杨家军的士兵全都把武器扔在地上,解下铠甲,不再抵抗。
    贾庸被这番变故打击得失去了思考能力,只能傻在原地,杨镇大喊一声:“将他拿下!”
    几名军官一起动手,把贾庸打下马,牢牢地按在地上。
    贾庸挣扎了几下,眼神茫然四顾,竟然连开口求饶都忘了。
    杨镇刚打算走过去,跟自己的部队会合,却被杜书贤拦了下来。
    烟袋在空中画了一个指令,杜书贤身后的士兵立刻行动,把杨家军包围了起来。
    杨镇大惊失色,把右手握住佩剑的剑柄,左手按在崩簧上:“杜书贤,你要干什么!”
    可杜书贤并没有动手的打算,而是告诉他:“杨将军请稍安勿躁,我并不打算与你为敌。”
    杨镇这才放松一些,缓缓插回了自己的佩剑。
    杜书贤走到队伍前面对杨家军喊话:“你们大家都是杨镇将军带出来的兵吧?”
    全场鸦雀无声,数千杨家军没有一个敢应答的。
    杜书贤继续说:“可是你们当中却有人背叛了杨将军的栽培,反而要对杨将军发难,难道说你们是想杀了自己的长官吗?”
    杨镇分开众人跑到杜书贤身边:“不,不怪他们,我就是这么教他们的。从一开始我就教他们,我们的长官是宰相贾姒道,贾庸是贾相爷的话事人。所以他们听贾庸的话并不是在与我为敌,反而是在忠实地执行我的命令,遵从我的教诲啊。”
    杨镇越说越激动,哽咽道:“求杜公对他们网开一面,如果要责罚,就请责罚我吧。”
    杨家军里跑出来几十个军官,纷纷跪倒在杨镇面前:“杨将军,我们不是人,我们不该听信谗言,投靠张千李万。是我们让杨将军受委屈了,如果要责罚,就由我们来承受吧。”
    八千杨家军一起跪倒,纷纷喊道:“我们愿意替杨将军受罚!”
    杜书贤十分不解,问道:“贾姒道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能够对贾庸这样的人如此忠心?”
    杨镇答:“我当初不过是个贫穷的军户,是贾相爷,呃,是贾姒道发现了我,当时的他还只是户部的侍郎。他保举我做了百夫长,然后才有我后来登台拜将的机会。”
    杜书贤唏嘘不已:“好吧,我明白了,就这点恩情让你记到现在,可你知道贾姒道、贾庸是个什么人吗?你对他们如此忠心,可你知不知道,你的军饷开支、粮草军械都来自百姓的税款,他们才是你的衣食父母。”
    杨镇被说得低下了头,杜书贤继续说:“我杜书贤兴仁义之师,就是为了让普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你若不信,可以在我三府之地随意观看,若有虚言,天人共戮!”
    杨镇被说得涕泪横流:“我信!感谢杜公教诲,我知道错了。”
    杜书贤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过你明白了可不够,其他人还有不明白的。我今天必须拿一个人开刀,给其他人长长记性,你们谁愿意替杨镇去死?“
    所有杨家军无论兵将齐声高呼:“我来!”
    有一个军官跑到前面,拔出佩剑:“别为难杨将军,我自己来!”
    说完就把剑横在自己的脖子上,作势就要刎颈。
    杜书贤身法极快,一脚蹬出就已经蹿到对方面前,用烟锅勾住宝剑。
    剑刃在烟锅上滑过,发出一阵脆响,脖子上倒是毫发无伤。
    杜书贤问:“你叫什么,是何官职?”
    对方回答:“我叫周成,是个百夫长。”
    杜书贤点点头,回过头对杨镇说:“周成可升作先锋官,另赏赐黄金十两,美酒十坛。”
    杨镇用力地点点头,杜书贤高声喊道:“我刚才说了一定要有一个人开刀,我看这个人不妨就选贾庸,大家是否有意见?”
    所有人高声喊道:“没有意见!”
    贾庸回过神来以后,看见杜书贤和杨家军闹了矛盾,还在想着能趁机开溜。
    可此时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立刻被吓得魂不附体。
    也不等他求饶,立刻就有人过来将他五花大绑,按在军前跪好。
    杜书贤拿过青龙偃月刀,手起刀落,红光迸现,士兵们发出一阵叫好声。
    是日,大排庆功宴,众兵将开怀痛饮,多有致醉争斗者,一律免于处罚。
    第二天,杜书贤宣布新的任命:原贾庸手下官员一律免职,查抄家产并判五至十年劳役;民怨深重者,斩。
    清除了旧人,自然重新提拔了一批曾经被贾庸打压排挤的官吏,这些多是实干之才,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
    另外,命杨镇带领杨家军镇守唐古关。
    这和贾庸让他守祁门关不同,祁门关依托山势而建,只是用于防范边境流民和山中野兽。
    而唐古关可是个真正的战略要地,关口建立于平原之上,向南扼守沱沱河,是大江的源头,南北分界的起点。
    唐古关的东侧是梅素的地盘,此人也是个狠角色。
    梅素原本是酉阳府的府台,自从贾姒道篡权以来,梅素迅速吞掉了旁边的青州府,杀了府台赵烨。
    拿下青州府之后,梅素每日除了练兵,就只能对着地图喝闷酒。
    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周围相邻各府,不是姓贾就是姓梅,自己被夹在中间无法动弹。
    一旦要是让梅素知道丰台府易主的消息,一定会第一时间发兵攻打。
    再加上沱沱河对岸的贾伦,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可以说,唐古关是个真正的三战之地,把杨镇放在这里,才能算得上是人尽其才。
    果然,自从听说带兵进攻丰台府,梅素激动地派出了几十个路斥候探听消息,随时掌握情况。
    可是贾庸败得实在太快,再加上消息延迟,当梅素知道贾庸取回杨家军,夺回丰台府的时候,杜书贤其实已经在庆功了。
    当梅素得到确切消息,终于决定发兵的时候,杜书贤已经完成了人事调动,驻防部队早已经安排完毕了。
    梅素率领大军逼近唐古关,斥候来报:“城楼上的将旗已经更换,现在高挂的是‘杨字旗’。”
    闻言,梅素心中震惊不已,连忙亲自上前查看,果然见数十面杨字旗迎风飘摆。
    观望守关士兵们的气象,梅素终于确定:这就是杨镇的杨家军。杜书贤不只是收服了杨镇,并且还将他调过来镇守唐古关了。
    梅素气愤地拔剑砍倒了一棵树,只得下令:“收兵!”
    副将梅柔持问道:“我们不打了吗?”
    梅素指着远方城池,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那杨字旗吗?战机已失,南路从此已经走不通了,回去从长计议吧。”
    灰溜溜地走在回城的路上,梅素在心中骂道:“可惜啊,多好的人才,被贾庸这蠢材毁了,白白送与了杜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