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山贼的日常生活

第123章 给罗艺安排任务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曹旺说着还有袖口抹了一下眼泪。
    楚阳看着曹旺的表现,感觉他不去演戏,简直是白瞎了这么好的演技。
    “行了,走了。”楚阳说完就翻身上了马车。
    楚阳觉得曹旺是演的,但曹旺还真不是演的,他是个比较感性的人,别看文化不高,感情还挺丰富。
    他在山寨门口站着,直到看不见马车了才进的山寨。
    楚阳的车队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
    他已经派出了部分警卫连先行探路。
    在长孙无垢的要求下,楚阳和岳母还有高明月坐在了一辆车里,她则和秋韵与杨妃坐一辆。
    中午他们在泾州吃过午餐后,直接北上。
    马车内,岳母见车队北行,疑问的看向楚阳。
    “小楚,这条路去定襄,有些绕了吧。”
    “不是的岳母,我先去临泾办点事。”
    岳母高氏点点头,自己这女婿事业心太强了,其实她觉得目前的日子挺好的,也不是要干好大的一番事业,但她一个女人家,不可能去要求楚阳躺平。
    傍晚,
    泾州,临泾县。
    临泾客栈内,楚阳和罗艺,莽娃子三喝着小酒。
    “师叔,你不去后隋不行吗,这传国玉玺让我们下面的人寻找就行了啊。”
    罗艺这话说得相当好听,他到不是担心楚阳的安全,而是想表表孝心,凭楚阳的本事,他不觉得有人能杀掉楚阳。
    “去是要去的,还有一些别的事。”楚阳喝了一口酒道。
    听楚阳说还有别的事,罗艺就不好意思问了,晚辈怎么能瞎打听长辈的事呢,万一是楚阳看上萧皇后呢。
    还别说,罗艺还猜对了一点点,楚阳说的别的事,就想去看看着萧皇后长什么样,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带劲吗?
    “对了师叔,你去后隋,为什么折道来临泾了呢?”
    临泾隶属于泾州,在泾州偏北。
    后隋在泾州东北方,相聚一千几百里,近两千里了。
    正常来说从明月寨到后隋,要先到泾州城,由泾州城到宁州,再从宁州到庆州,庆州东行几百里就是定襄。
    准确来说楚阳,也没走错,大方向也差不多,是直线到达目标和曲线到达目标的区别。
    罗艺的部队常年驻守在临泾,此地是泾州的重要关口,此关口通向原州和会州,这两个州是通向西域的要塞。
    楚阳突然来临泾自然有他的道理,泾州要发展,就要把这些要塞之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小罗啊,师叔有任务带给你,这件事关系到天下苍生,你一定要完成。”
    “师叔,您说,我一定完成的。”罗艺一下坐得笔直。
    “你多与原州和会州的守将联系,将他们策反过来。”楚阳面带微笑的看着罗艺。
    “这个……师叔这不会被李二猜忌啊?”罗艺担心道。
    “你怕他做什么,我保着你呢,别怂就是了。”
    楚阳说完,顺手对着空中一抓,手上出现了一小瓶药丸。
    他这招,把罗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谁要是敢说楚阳不是神仙,他跟他急。
    看着发愣的罗艺,楚阳用手摇了他一下。
    “别发愣了,这是解酒丸,喝酒前,吃一颗,千杯不醉。”
    罗艺一下回过神来。
    “哦哦,好的师叔,我保证完成您交代的事。”
    “你办事,我放心,还有,你这个开销可找秦贵给你报,同时,还要做好明月寨的宣传工作。”
    其实楚阳对罗艺办这事,这真不放心。
    楚阳说相信罗艺,是为了鼓励他,给罗艺些信心。
    就罗艺这性格,真不行,也就在楚阳面前跟个孩子似的。
    这全靠楚阳的忽悠技术好,不然还忽悠不了罗艺。
    给罗艺安排完工作后,楚阳一行人在临泾住了一晚。
    第二天接着赶路,他们由临泾进入宁州的丰义,向着庆州行去,在庆州的洛源出关,正式向着定襄出发。
    定襄郡,既有草原,也有小山,南边不远就是雁门郡,这里有一个重要关口,那就是雁门关,西面为黄水河。
    整个建筑风格与中原差不多,在隋时为定襄郡,唐建立后称为云州,萧皇后逃亡东突厥后,处罗可汗攻下云州,帮助萧皇后复国,后隋复国后,仍称为定襄。
    第十天后,
    楚阳的车队,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定襄郡。
    中午,未时,
    定襄城,一间客栈门前,店小二正帮着楚阳的车队搬行李,他们是装作商人,到定襄购买羊皮,长孙无垢等人已经先去了厢房。
    客栈外的街道上,到处是贩夫走卒,街道两边有许多小摊,卖这各种各样的东西,空气中有着羊杂汤味。
    街的地面不像长安那样有石板,而是压实了的黄土。
    整个城内还是非常热闹。
    这时,店小二扛着箱子,正爬着木楼梯,他突然定下脚步,转过身来看落后楚阳,吃力的道:
    “公子,你们从哪里来啊,听你们口音不像这边的。”
    “洛阳来的,听说这面的羊皮好。”
    楚阳提着手提箱,望向他。
    “好什么啊,都差不多。”店小二说完回过身,接着道:“公子,现在大唐怎么样啊,你说这年年打仗,苦的还不是咋老百姓,真羡慕你们富家公子啊。”
    店小二的意思是,卖命的用远是穷人,像楚阳这种富家公子,根本没什么影响。
    “你这话有道理,这人啊都是争名夺利的,不过想要翻身得学会借势。”
    楚阳觉得这店小二很有灵性,不像别的人,没有想法。
    或许还可以发展一下,纳入明月寨来。
    “借势?公子你们读书人又文化,能不能给小的指一条路。”店小二又停下脚步,回身看向他。
    楚阳听了店小二的话,瞬间确定了心中的想法。
    果然是一个可造之材。
    “你可听说过明月寨?”
    “没有,这明月寨很有名吗?”
    “在长安周边非常有名,走,去把行李放好后,在慢慢聊。”
    “公子你还真是个好人,好些公子哥啊,根本看不起我们这些草民。”
    也就是楚阳才给他说这么多,毕竟楚阳是接受了教育普及的,思想上没有那种趾高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