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第92章 泰山封禅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二日。
    上朝时,杨广着重问了一下礼部关于泰山封禅之事的准备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礼部说一切都已经照陛下的吩咐搞得差不多了。
    现在。
    只需要出发了。
    那行。
    对于泰山封禅的这个决议,文武大臣并没有人跳出来反对,更没有人以头抢地,痛哭流涕的说陛下万万不可。
    那就去呗。
    ……
    ……
    前往泰山封禅这一天,杨广虽然并不想搞太奢侈的计划,铺张浪费。
    但是。
    事关皇家礼仪,一些该做的面子工程,杨广还是默许礼部将它们搞足。
    毕竟。
    不能太寒酸,小家子气。
    皇帝出行,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脸面。
    就算是县太爷出去,恐怕也要有个两人抬的轿,子前面有人鸣锣敲鼓,喊着号子。
    更何况,杨广这个一朝天子。
    从仪式和礼节上隆重一点,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并且。
    杨广认为,很多时候,行式往往更大于内容。
    只要形式做足了,给别人看了,那么,可能就会产生十分可观的效果。
    另外。
    这一次泰山出行,杨广将他的9个老婆全部都带上了。
    他认为,虽说5个手指头也有长短,但是好不容易出去一回,自己又何必让这些整天关在后宫里的可怜女人们错过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呢?
    带她们出去散散心,也是好的。
    女人们心情愉快了,回来之后,家庭才更加能够和睦。
    另外。
    最近三年以来,在杨广的不断调理之下,后宫的9个女人,倒也难能可贵的不像宫斗片里的那些后宫嫔妃们一样争风吃醋。
    因为她们自己也知道,陛下实在是万里挑一的明主,即便是自己是搞什么阴谋诡计,也未必能够一定得到陛下的欢心,所以说不如干脆恪守妇道,安分守己来的更好一些。
    更何况。
    杨广无论是在后宫,还是在前朝的声望,都如日中天。
    不但天下的臣民们对他顶礼膜拜,就连后宫的这些女人们,对他也是充满了崇拜之情。
    许多嫔妃。
    常常在睡觉的时候抚着杨广宽阔的胸膛,发达的胸肌,让那芊芊玉手划过皇帝的胸脯,双眼之中,满是柔情蜜意。
    对于她们来说,杨广既是天下老百姓的,更是她们个人的,皇帝就是这些嫔妃们的世界。
    对于这一点。
    杨广自然懂。
    所以。
    这一次泰山之行,9个老婆,他全部都带上了,除了伺候嫔妃们的太监、丫鬟外,还有侍卫们等等……
    他带上的这许多人员,加起来也足足有上千人之多。
    杨广望着蜿蜒不觉的人群,心里不由感慨。
    天子出行。
    毕竟与众不同。
    行吧。
    至于随行的文武百官,杨广自然也将朝中的那些重要大臣们,如杨素、杨玄感、裴矩等人都带在了身边。
    他倒不是担心这些文武大臣们趁自己出巡的时候在京中谋反,主要是因为许多大臣们也从来未去过泰山,所以,杨广借这次机会带他们出去玩一玩,拉拢一下他们的人心,也是好的。
    出去的时候,与在京城里办事又不一样,这就好像是搞一次团建活动,出去搞一次旅游,双方都能够放下脸上的面具,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一些。
    所以。
    杨广决定将文武大臣们能够带的那些主要官员尽可能的都带出去。
    让他们都出去放松一下,见识见识,毕竟有许多官员虽然说手握重权,可是未必却去过很多地方。
    像这样的机会。
    只要陛下点头,相信他们也是十分愿意去的。
    看他们彼此寒暄,高兴地拱手告别的模样就知道了。
    ……
    特别是老将贺若弼。
    ……
    贺若弼不顾自己年迈,他坚决要求要一起去泰山封禅。
    虽然。
    杨广有些担心他老人家的年纪大了,万一在上山的过程中,由于道路湿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很有可能就将这个戎马一生在战场上先有败迹的老将军摔死在泰山上,大隋朝从此陨落一颗将星。
    可是。
    杨广见贺若弼确实忠心耿耿,另外一个,杨广看他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模样,倒觉得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让那些随从们,将他好好的照顾着也就是了。
    所以。
    杨广也就答应了贺若弼的请求。
    他笑着对贺若弼道:“老将军,此去泰山之行,我们一不为杀敌,二不为除奸,只不过是去封禅而已,所以老将军不必穿甲胄,只需要日常的便服就可以了……
    另外。
    老将军务必选一些得力能干的随从伺候在左右,不要让寡人替老将军担心才是呀。”
    贺若弼见杨广这样关心自己,高兴地下巴上的白胡子几乎都飘起来了。
    他爽朗地哈哈大笑道:“请陛下放心就是,老臣虽然年纪大了,可是一顿饭,半条羊腿加两大碗米饭还是可以吃得进的。
    我现在的力气,比起家中的那些护卫,那些精干的小伙子们也未必差到哪里去。
    若有需要,老臣照样可以披挂上马,去替陛下冲锋陷阵,斩杀敌寇。”
    杨广见他说的豪迈,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好!
    好!
    老将军威风不减当年,寡人心里甚是欣慰。”
    话说。
    朝中大臣,有许多人还不太明白,甚至还有几分嫉妒,为什么陛下对贺若弼这个老家伙那么好?
    其实。
    他们完全不了解杨广的心思。
    对于杨广来说,他始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家有一老,如同一宝。
    且不说贺若弼也是一刀一枪熬过来的,这些年,为了大隋朝出尽了力。
    只说他在朝堂之上,凡是有点什么事情,需要替杨广出头或者挡枪子,或者说放台阶,或者说抬轿子的时候,贺若弼都是第1个站出来,替陛下分忧。
    只是说这一点,恐怕就是朝中多大臣们都做不到的。
    杨广心里面特别有数。
    相信。
    贺若弼也不傻。
    他也知道,万岁对自己的嘉许。
    另外。
    更难能可贵的是,贺若弼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绝对不会倚老卖老,仗着自己的老资格,说一些过分的话,提一些过分的要求。
    动不动,就搬些前朝的典故或者一些祖宗法制出来压制陛下。
    或许。
    这也是因为与他是个武将,性格豪爽有关。
    所以,有些时候,杨广对贺若弼非常好,甚至还引起了许多文武大臣的嫉妒。
    嫉妒归嫉妒,朝中的这些大臣们,也自问自己的资历不如贺若弼。
    除了杨素和杨林之外,绝大部分人,是比不上贺若弼的。
    所以,朝中的大臣虽也会将自己心中的那一丝丝的小嫉妒表现在脸上,但,也不过就是借的一些事情,挤兑一下贺若弼,借着他的不通文墨,让他出出洋相罢了。
    贺若弼无所谓。
    他本就是武将。
    那些吟花弄月的事情,他干不出来,也不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