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第102章 《悯农》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等马亮等四人进到帐中,大帐里,包括杨广和后宫嫔妃以及那些伺候的太监宫女们在内,足足四五十号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他们。
    四人面圣。
    山呼万岁。
    “草民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广的目光,直接落在了何牧的身上。
    他见何牧看上去虽然不过八九岁的小孩童的模样,但是,却学着大人的样子,像模像样的跟着大人作揖打躬,嘴巴里也十分清脆悦耳的说着参拜之词:“草民何牧,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广不由笑了。
    这个小孩,伶俐。
    看他的穿衣打扮,以及那一对滴溜溜乱转的大眼睛就知道了。
    只见他。
    圆圆的娃娃脸,点缀着一排好看的刘海;刘海之下,嵌着一双不断眨动的黑葡萄大眼,光泽晶莹剔透,鼻梁笔直,可见倔强,长长的睫毛,倒恰如蝴蝶的翅膀。
    身上穿的虽然是粗布麻衣,可是,衣扣整齐,下摆干净利索,脚上,一对小小的黑布鞋,恰如两只小小的船儿,载着一对嫩藕。
    说话。
    清脆悦耳。
    打躬。
    像模像样。
    不要说杨广了,就连坐在他旁边的萧皇后那些嫔妃们,看到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子,一个个也稀罕的不得了,若不是因为杨广在场,恐怕,她们早就争先恐后的将何牧叫到自己的身边,抓盘中的那些果子给他吃了。
    杨广微微笑道:“好……免礼,小娃娃,过来,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在学堂,都学会了什么东西?会不会背诵诗歌?”
    何牧身边,马亮与何牧的父母,一个个都将目光落在何牧的嘴上,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了,他们真怕何牧怯场,回答不出皇上的话。
    不过。
    他们多虑了。
    何牧立刻朝前走了几步,蹬腿攥拳,又朝杨广揖了揖,说起话来,也如同铁锅炒豆子一样嘎嘣脆:“禀告陛下,学生何牧,今年8岁,今已学到《大隋扫盲初级读本》第12课,《锄禾》。”
    杨广眼睛一亮,他笑眯眯道:“是嘛?那好,那你就背这一首锄禾给寡人听一听,让寡人看看,你背的怎么样?好不好?”
    何牧点了点头:“好。”
    “悯农……作者:杨广,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天呐!
    想不到杨广贵为大隋朝的堂堂天子,居然堂而皇之的盗取唐代诗人李绅的大作,而他身居高堂之上,居然脸不红,心不跳,甚至还摇头晃脑,跟着何牧一起吟诵起来。
    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可是。
    没办法,此朝此代,离李绅的出生,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这错乱的穿越,若是让了解内情的人知道了的话,一定会弄个啼笑皆非。
    此诗。
    其实。
    还要待过若干年之后才能现世。
    那应该是许多年之后的某一个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之时的事。
    因为,他们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于是就饮酒叙旧盘桓一日。
    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李逢吉是想说,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
    而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
    他远远的看到了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万千,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大概,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这首悯农,主要是因为此诗并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绝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此诗通过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表现手法上亦是相互对比,前后映衬,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让人一遍读过之后,立刻难忘。
    而今日。
    此时。
    通过何牧的口中将它吟诵来后,纵然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会背这首诗歌了,可是,仍然还是被诗歌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给感染了。
    许多太监和宫女也轻轻的跟着吟诵着。
    “……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杨广并没有脸红。
    不论他抄袭也好,剽窃也好,他的最终目的,却绝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大隋朝所有的百姓子民。
    他自认为。
    自己把从现代社会所学到的知识,通过比较通俗易懂的课本编写出来在整个大隋朝推广普及的作法,其实,也不过就是把一些后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提前拿过来与前人们分享罢了。
    分享!
    对。
    杨广自认为分享这两个字,定义非常精准,是没有问题的。
    何牧吟完。
    杨广带头鼓起掌来:“好,不错,不错,那么,寡人再考一考你,九九乘法表你可曾背过?”
    何牧点点头:“已经背熟了。”
    “好,那么你将99乘法表背来给寡人听一下,如何?”
    何牧立刻遵旨,声音清脆地将99乘法表背了一遍。
    杨广见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子竟然背的丝毫不差,心中甚喜。
    他想考一考何牧,于是就问道:“9x8=几?”
    “72。”
    “2x3再乘5等于几?”
    “2三得6,5 六 30,等于30。”
    不错。
    杨广见这个孩子算术学的不错,故意想考一个难的,于是就道:“好,那寡人考你一个难的……3x15等于几?”
    这……
    何牧不会了。
    他还没有学过两位数的乘法,所以并不敢妄言。
    不过。
    他并未怯场,而是朝着杨广抱拳一揖:“启奏陛下,学生还未学过,所以不会。”
    “哈哈哈哈……”
    杨广哈哈大笑。
    他笑。
    倒不是因为难住了何牧,而是他看到何牧像个小大人一样老成,不由心中感叹,这些生活在古代的先辈们,果然自有他们独特的风采。
    就说这小孩,看他说话的时候对答如流,像模像样,认真的样子,也绝对不敢让人小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