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到误伤的场面。”高城嘱咐道,王强点点头,转身骑上一辆自行车找南文博去了。三连在此停止前进,突前的侦察兵已经传回消息,发现一只大约六百人的武装,服饰混乱,应该就是买办团,距此地大约三公里。
战斗马上就要打响,天色微亮,高城命一排正面狙击,二排和三排负责两翼攻击。对手是一支民间武装,这让身为军事学院高材生的高城感到有些胜之不武,来之前他还幻想着与第九镇过过招,现在嘛,先把这些人消灭再说。
“重火力先不要开火,轻机枪也等等,把他们吓跑还是麻烦!”高城呆在正面阵地上,趴在一处散兵坑里对四周低声命令道。短时间内构筑散兵坑成功这要归功于工兵铲这个工事修筑利器,使用上好钢材制造的工兵铲用途多样,不仅可以用于修筑工事,还可以当成单兵近战武器,比上了刺刀的步枪还好用,振国军的步兵们个个都擅长使用工兵铲近战。
命令传达之后阵地上便陷入了寂静之中,几分钟后前方几百米处出现了敌军的身影,光线太暗,只能模糊的看到,不过声音在宁静的早晨传得很远。买办团成员骂咧咧的声音、驮马的叫声、队伍沉重杂乱的脚步声,随着声音的靠近,高城也变得紧张起来。
他是军事学院步兵一期的毕业生,被分配到陆军第四军任少尉连长,其实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兵菜鸟,这也是他第一次上战场。三连一百七十多号人,全部都是没有经历过战场的雏,这场战斗能打成什么样,高城心里也没底。
杂乱的队伍在逐渐靠近一排阵地,近了,更近了,不到一百米的距离,高城感觉心跳到了嗓子眼。“啪”,一滴露珠掉在了高城的脸上。
“开火!”高城大喊一声,手里的冲锋枪横着扫出去,阵地上顿时枪声大作,一道道火线向买办团飞驰而去,钻进敌人身体后,巨大的冲击力将敌人推到,然后再也爬不起来。
十几名敌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放倒,剩下的全部趴在地上,不少人开始举枪还击,虽然准确率低得可怜,但也对一排造成了威胁。敌军的子弹飞过头上,传来的阵阵嗖嗖声让身为连长的高城都感到有些害怕,果然,一排阵地上的火力顿时变得稀疏起来。
敌军里传出一阵屋里哇啦的声音,趴在地上的敌军突然从地上弹起,向一排阵地疯狂的冲过来。
“连长,命令,我们需要命令!”一排长对高城的方向大喊,不少士兵被吓坏了,躲在散兵坑里不肯开枪,剩下的火力全部都由速射步枪组成,但距离太近,火力稀疏,敌人已经开始冲锋,眼看就要冲到阵地上了。
“全部开火,各单位,全部开火。命令,迫击炮班开火,两翼的二排和三排也包抄过去!”一排长叫醒了高城,几个命令接连下达,早已等候多时的机枪手立刻开枪,几十枚手榴弹在空中飞舞,敌军的冲锋势头为之一滞,尤其是重机枪加入之后,沉重的枪声和密集的火线让敌军扔下几十具尸体退了回去。
买办团没能安稳的撤退,两翼的二排和三排到位后立即开始火力打击,三个方向的交叉火力让五百多名买办团团员没有丝毫可以藏身的地方。三连九挺轻机枪、三挺重机枪、三门迫击炮组成的火力打击,成为了买办团的噩梦。
即使再悍勇、再不怕死,面对这种局面也无能为力,这已经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了,再多的人冲上去也会被机关筒打死,这绝不是南城团!买办团里已经有人想起了那些传言,南边振国军派出不少人进入了江西,组织对买办团的反击,难道这些人就是?
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所有人的头上,子弹的呼啸是死神收割生命的镰刀,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除了趴在地上的以外,所有人都失去了性命。即使趴在地上也不一定安全,随时会有爆炸在身边响起。
“玛德,打不过,咱们撤!”声音在枪炮声中显得很低微,但还是被附近的人听到,出声的应该是一名长官,于是命令被趴在地上的团员传下去,幸存的团员开始在地上慢慢往后爬,试图逃出这个死亡之地。
高城脸还红着呢,靠,自己还是连长呢,表现的还不如一些新兵,太丢脸了!三连的表现越来越正常,买办团成为他们渡过新兵心理期的最佳练兵对象,看到敌人缓缓后撤,高城下令迫击炮停止射击,全连压上去!
都以为战斗即将结束,敌人很快就会投降,士兵们甚至没有装上刺刀。没想到敌人站起来后没有继续后撤,反而向三连冲过来!近战不可避免,双方都没有遮蔽物,靠近之前互相射出了步枪里的子弹,然后碰撞在一起。
靠近前三连依靠高射速和装弹量大的步枪、机枪手提着握把的机枪和手榴弹占据了明显的上风,上百名买办团士兵被击倒在地。但近战开始后三连仍处于不利的境地,全连不到二百人,但买办团经过那样强度的攻击后还有近三百人。
人数上的劣势还可以通过手枪、工兵铲等优势兵器弥补,但士兵战斗的勇气就不是高城能左右的了。高城用手枪搞定了两个敌人,子弹就已经打空,来不及换上弹夹,从背后抽出工兵铲就和一名敌人扭打在一起。三连士兵拥有更强壮的身体、经过了系统的近战搏击训练,而买办团团员悍不畏死,近战经验更加丰富。这让解决掉敌人后抬起头的高城愤恨不已,三连倒下的士兵也不少,近战太吃亏,这都是自己指挥不力造成的!
与王强一起趴在不远处的小山头上的南文博完全目睹了振国军三连和买办团的战斗,三连强大的战斗力(不如说强大的火力)让他信心爆棚,这样的火力,就是来一千人也不是三连的对手啊!
接下来的战斗让他目瞪口呆,买办团死而不僵,竟然反咬一口!当三连冲上去的时候南文博就知道要坏,买办团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自己的南城团死掉的上百号人都是在近战中伤亡的,虽然也干掉了买办团几十号人,但差距明显,那些人都是些亡命徒!
果然,三连进入近战后陷入苦战,优势的装备发挥不出来,等几十名手持大砍刀的敌人加入战斗后,三连变得更加被动。这些人似乎都具有武术功底,而且搏斗经验丰富,三连的新兵们根本抵抗不住这样的冲击。
“老王,该我们上啦!”南文博嘿嘿大笑一声,抽出一把大刀,高呼着带领南城团冲进了战场。
“刷!”劈死一名敌人,南文博一甩大刀,当年混迹南城,曾经博得了‘南霸天’的威名,现在虽然老了不少,但终于重振雄风!
南城团的加入缓和了局势,三连的士兵们得以抽出空来,筋疲力尽、险象环生的高城被南文博救下,来不及说声谢谢,便对士兵们命令道:“手枪换弹夹,掩护南城团的兄弟们!”
十分钟后,最后一名买办团团员倒在地上,艰苦的战斗终于结束。南文博一手扶着大刀,蹲在地上大口喘气,高城走过来,从背包里拿出一卷纱布,帮南文博受伤的左臂包扎。
“谢谢了,老南!要不是你们,咱们三连这些新兵蛋子可要吃大亏。”
“嘿,老兄弟,你可是吓了老子一大跳。还以为你们砍瓜切菜呢,切到了石头上,别怪老哥多嘴啊,这场仗怎么打成这样呢?”
第一百零七章 百炼成钢
南文博的问题也是高城在此战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所有的原因都推到新兵身上是可耻的,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己的指挥不利。
收拾战场后,高城拿着战场统计数字,双手不停的颤抖,年轻的他终于明白了在学院时老兵的教导,战斗不是小孩过家家,会死人的,尤其死的是自己的战友、而责任在自己的时候,那样的煎熬真是难受。
南城之战歼灭买办团六百一十二人,无一人投降!这样的战斗意志让人觉得可怕,在中国竟然还有这样的军队!这也从侧面看出了买办团的强大,半个世纪的积累不仅仅体现在财力上。三连伤六十二人、战死三十五人,损失过半,这样的损失肯定会受到上级的追究调查。但这不是高城现在需要担心的,士兵士气低落,武器弹药需要补给,伤员需要救治,重伤员还需要送回福建进行救治。战后报告需要写,经验需要总结,责任需要分清,如何避免以后的战斗不会重复今天的情况,是高城最关注的事情。
整场战斗,自己有太多失误、太多慌张、太多无能,自己几年所学的军事知识全部被自己忘记,反应迟钝,最终导致了三连过半伤亡。在愧疚中,高城将作战报告上报反击组,并最终回馈到总参。
三连并不是唯一遇到战斗的部队,在江西,在浙江,在云贵,两百多支新兵连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战斗,结果和过程不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损失也不小,但都有相同的问题,那就是指挥员指挥失误,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那些连长都是军事学院一期毕业生,厚厚一摞的报告书让总参的参谋总结了不少时间,最后的报告呈交到吕梁手中,当然,最后也不会对那些军官们作出太大的处罚,总参和吕梁心里都明白,这是军队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一定程度上,振国军上层也有责任,谁也不会想到那些买办团武装会有这么强的战斗意志,问题很明显,军队中普遍存在着情敌情绪,这是这次损失的最大原因。
问题找出来了就要解决,各支队伍需要转变态度,需要重新补充新兵,需要运送伤员和补给物资。所有的事情解决之前,振国军各连队暂时停止了对买办团的进攻,后勤部门也需要集中精力,利用这段时间修补后勤计划、加大补给力度。四个省的分兵作战,所需物资数量要精确到每一支连队,这是非常大的工程,也是迄今为止对后勤部门最大的考验。
买办们的麻烦更大,振国军第一次进攻就让买办团武装损失惨重,甚至达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有四十多支队伍全军覆灭,一半以上遭受了振国军的攻击,损失人数超过了四分之一,花大价钱从洋行购买的武器装备也损失不少,那些多年培养的家族死士的死伤更加让人肉疼。
见识到了振国军的强大战斗力,是否需要继续下去已经成为了买办们考虑的问题。对此,盛宣怀专门找了一次魏光焘,不能让事态继续恶化下去了。
“魏大人,此次作战,买办团顶住了振国军强大的攻势,但死伤惨重。向当地朝廷绿营和新军求救,都遭到了拒绝。大人,这件事是您亲自组织的,不能见死不救啊!振国军正在修整,更大规模的进攻马上就会开始,如果朝廷继续放任不管,杭州和南昌附近的枪声就会传到南京!”盛宣怀言辞恳切,其实他心里并不着急,他代表的北洋集团在南方的核心利益在于轮船招商局,这段时间的折腾让广东船运公司暂时歇业,轮船招商局趁机兼并一些小型的运输公司和一家英国洋行破产后出售的船运公司,招商局业务瞬间扩大,这一次竟成了招商局扩大地盘的绝佳机会!要不是买办们到他这里求情,自己才懒得管这笔烂帐呢!南方这些废物买办督抚,绝对没有实力与振国党对抗,拯救朝廷的,非宫保大人莫属!
魏光焘沉思良久,这件事确实不像自己一开始希望的那样发展,振国党的兵力充沛的让人羡慕,根据眼线的回报,他们现在拥有五个军二十多万人,而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新占领福建和广西,还在进行大规模剿匪运动的时候,竟然还有余力向四个省派出大量兵力!这需要多人钱粮?多少弹药?振国党哪里来的这么雄厚的基础?赚钱打仗两不误,这让自己如何应对?
半年前开始的新军整编,两江两镇还没有完成,另外两个新编的镇也通过了朝廷的批准,正在组建之中,就算现在四个镇全部完成,也只是拥有近六万人的兵力,需要防守浙江、江西两省广大的区域,怎么算都是不可能的任务。
新军是自己与振国军对抗的最大本钱,如果此时就动用,很可能造成不小的损失。但不动用的话,就没有别的兵力协助买办团了,那些绿营、八旗兵?想想就算了,谁也不会指望他们作战的,与送死没有什么区别。
“新军第七镇和第九镇是朝廷在两江的根本,如果有什么差池,咱们谁也逃脱不了罪责。这样,振国军的小股部队在这几省非常活跃,这说明振国党还没有做好进军两江、云贵的准备,还不会派大规模的部队。我让第七镇和第九镇各派出一协,集中兵力,一股一股的吃掉振国军的兵力,买办团协助作战,你看如何?”
“大人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思维缜密,在下自愧弗如啊!”
“杏荪兄,你我二人还用如此客气吗?这朝廷上下谁不知道你杏荪兄是咱朝廷的顶梁柱?当年的李中堂和现如今的袁大人,都要依靠杏荪兄办事,我魏光焘可不是不识抬举的人呐!”
“哈哈哈哈,魏大人抬举在下了。依在下之见,振国军战斗力强悍,要想将小股部队完全消灭,必须集中超过十倍的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不留后患!”
魏光焘分析的很对,现在吕梁拿不出更多的精力用于光复江南其他省份。三省剿匪、平定地方反抗革命的家族势力,保守封建的地方势力并不是都愿意走出来接触新世界,他们宁愿呆在土围子里慢慢腐烂。还有宗族冲突、民族矛盾、武器收缴等等,将大量的军队限制在了各地不能动弹。
吕梁不希望北伐之前,有一个混乱的后方让自己不得安宁,所以,三省完全平定之前,临时政府没有更多的精力北伐。进入北边四省的两百多个连队未尝没有牵制满清、让其不能平稳发展的意图。
一个星期后,南城东南,福建与江西边境地区,修整完毕的三连接到了上级命令,下一阶段的作战将以游击战为主,尽量避免与敌军的正面交锋,情报表明,敌军很有可能会集中大规模的兵力,以多打少,意图消灭我军小股部队。
游击战,高城并不陌生,在军校学习时游击战作为一门必修课是所有军校生都必须通过的课程。理论是一回事,实际作战又是一回事,按照理论要求,游击战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在当地有民众基础,有较好的后勤补给来源,这些对于三连来说都不是问题。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就是自己将功赎罪的最好机会!之前的战斗责任上级只是给了一个记过处罚,等于没有!不过,战士们的军心恢复需要一个过程,高城认为,这个过程,就是部队不断胜利的过程。
比起刚见到南文博时的牛气哄哄,高城低调了很多,而老南,现在更喜欢别人叫他南团长。上次一战,彻底打出了深埋在他心底的血性,一把大刀是走到哪带到哪,还组织乡绅们出资购买了振国党三百只速射步枪,南城团的战斗力直接上升一个档次。
“南团长,情报显示,驻抚州的新军第九镇步兵第三协已经出动,具体目标还没确定,南昌附近的买办团都汇集过去,看来是想来场大的。”
“高连长,你们不是也有不少连队吗?都找来啊,咱们和他们硬碰硬,南城团都是些汉子,绝不皱一下眉头!”
“呵呵,南团长,上面的意思是避其锋芒,游击作战,你们南城团配合三连作战。我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把他们带到东边的山里,把敌军的大部队拖死、累死!”
“用得着这么费事吗?”。
“上面有上面的考虑,从全局出发,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候,怎么样?南团长愿不愿意和我们三连钻大山?”
第一百零八章 土楼对峙
时间跨过1903年,留给吕梁的时间越来越少,还有两年的时间就是日俄战争,这是吕梁规划中的第一个绝佳机会,也是第一个巨大考验。在此之前,需要准备大量的工作,军事准备、相对稳定的国内局势、后勤准备、舰船建造等等,这关系到重新崛起的第一步。
按照计划,日俄战争之前,革命政府要将光复范围扩大到整个长江以南。不过,军事行动容易,光复后的民事行动更加考验临时政府的能力。
福建古田孟家土楼,家族上千口子人都聚集在此,家主孟广元的小儿子大婚,土楼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各项事宜自有管家和族人张罗,孟广元端坐在太师椅上微笑着看着忙碌的场面,间或与路过的族人打招呼。
这样的场面在宗族中传承了上千年,从未改变过,宗族族长同时也是宗族土地的所有者,其族人都是族长的佃户。古田土地肥沃,家族里倒也不缺吃穿,不过,自从乱党打进福建之后,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孟广元想到最近发生的事,极好的心情也变得恶劣起来。古田县政府发布公告,辖内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只有执行了政府法令的家族,才能获得高产稻种。那可是宝贝啊,一亩地能多产好几倍稻谷!古田已经有好几个家族加入到减租减息的行列,都是聪明人,简单一算就会发现,种植高产稻谷后就算租子低了,收入也能增加几倍,这样的买卖谁不干?还能凝聚族人佃户的人心。
但有一批人思维僵化,不愿意改变,认为减租减息就是违背了祖制,是对传统的大不敬,这样下去,还有地主、佃户之分吗?坚决不行!孟广元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家族几名颇具权威的老人联合起来,不顾不少族人的反对,抵制政府的法令。
自古民不与官斗,更何况乱党军队强大,孟广元也是担心不已。县城传来的消息,政府准备对一些坚决抵制法令的大家族开刀,莫不是要来硬的?想到这里孟广元的心又坚定起来,什么时候古田县城以外的地方轮到朝廷说了算?这土楼高大坚固,土楼内存粮无数,还有一口水井,不虞缺水之忧,当年清军入关后在咱们福建土楼面前也得铩羽而归,我就不信乱党能破我的土楼!
“老爷,外边来了上百号人,都穿着什么鸟汉服,八成是政府的人,咱们紧闭大门,没把他们放进来。”
下人的通报让孟广元猛地坐起来,娘的,把孟家当成出头鸟了!他一甩脑袋后面的奴才辫,大声喝道:“族中青壮,都集合起来,婚事暂停!小孟哥,你去带人拿出咱们的火器,然后上楼子!”
族人齐声应和,土楼子里顿时有条不紊的进入了军事准备。这些土楼本身就是为了防范土匪袭击而建,族人应对这种紧急情况的经验很丰富,也没有慌张。不一会,三百多名族人青壮上了土楼外圈,有人抱着火枪挨个分发。
孟广元扒着土楼往外看,确实是政府的人,前面的人标准新青年的汉服装扮,昂着头看着自己。后面是两辆吉普车、四辆十轮卡,他娘的,政府的人真富裕,这十轮卡自己打听过,贵的要死,不过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抽水机、播种机等新鲜玩意要便宜一些,听说耕种水稻用的。谁用那玩意啊,几千年来都是这么种水稻的,也没见饿死多少!
让人胆寒的是,那些卡车吉普车四周都是背着步枪的军人,队列整齐、肃杀,一看就知道来者不善。不过,想要攻破咱这土楼,没有火炮绝对别想!
“孟家的人听着,我们是古田县政府土改局和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这次来是有事相商,请打开大门!”
下面的人手里拿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吆喝着,声音震耳。真他娘的奇了怪了,这新朝廷怎么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别管他,让他们吆喝,只要不来攻城,咱们就不用理他们!”孟广元对手下说道,一挥手,一个下人给递上了大烟袋。
“爹,等什么?我带人把他们全灭了,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全杀了让朝廷的人看看!”说话的是孟广元的小儿子,大家都叫他小孟哥,是孟广元唯一的儿子,跋扈的很。今天举行的就是他的婚事,他可是憋了一肚子火。
“别吵吵!等着,我让你们开枪再开枪!”
见孟家的人没有动静,商量了一会后决定采取第二方案。之前古田县政府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但武装进攻并不在计划之内,还是尽量不要恶化局势、激化矛盾,那样一来的解决办法就太血腥了!
“孟家的佃户们,政府的减租减息政策对地主和佃户都有好处,佃户的租子至少减少到三成,你们想想,几千年来有哪一个政府愿意为佃户们着想,三成啊,你们会有余粮、余钱,盖房子、娶媳妇、生娃,都不再是难事。但是,你们的族长,不愿意看到你们这些佃户提高收入、提高地位,不愿意看到自己再也不能骑在你们头上作威作福!只交三成租子,政府还会发放高产稻种,你们听说过吗?高产稻种啊!古田已经有不少家族种上了,产量高好几倍啊,还有政府指导的科学种田,政府补贴后可以购买农业机械,人家种一亩地的时间,你用了农业机械就可以种三亩!好日子就在眼前,难道你们情愿继续跟着你们的族长,继续过饥一顿饱一顿的苦日子吗?”。
政府的人越说,孟广元的脸色就越难看,挑拨离间他不怕,传统形成的权威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破的。问题是下面的人说的都是事实,摆明好处、坏处,这么说下去,神仙也会动心!不能再让他们说下去了,用眼角他就能感受到,家族里的佃户们已经不自觉的放下了火枪,人心思动,缺的只是一个带头人和一点点的勇气罢了。
“小孟哥,给我把那个大喇叭打掉!吵吵闹闹,街坊们还要睡觉呐!”小孟哥从小就喜欢打猎,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听到老爹的话后兴奋的不行,举枪就准备射击。
“砰!”一颗子弹呼啸而至,将小孟哥手里的火枪打飞,楼外的狙击手早就准备好了,遇到反抗,坚决镇压!打中小孟哥手里的火枪只能说他走运。
紧张的情绪顿时弥漫,孟广元大骂一声,扑过去看看小儿子有没有受伤,惊魂未定的小孟哥像一头傻狍子,呆呆的蹲在地上。孟广元心疼儿子,愤怒的吆喝着开枪,却想不到没有一人听从!
“老子不想跟着孟广元送死,有好日子为什么不过?小孟哥结婚咱们佃户每家都要上一份份子,比半年的租子都多!老子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兄弟们,咱们别听孟广元瞎吆喝,听政府的回家种神仙稻种!”土楼上一个衣着破烂的汉子高声说了一通,顿时赢得很多人的附和,就是,凭什么他孟广元吃香的喝辣的,都是孟家的人,他凭什么挡着咱们过好日子?
这样一来局势就变得微妙了,大部分武装青壮都隐隐把枪对准了孟广元的方向,他身边还有十几名持枪亲信,紧张的将火枪对着四周。孟广元暴怒,但也知道不能草率,不然孟家土楼就会血流成河,自己和儿子的性命也保不住!
“吱哑!”此时,有人打开了大门,楼外的士兵和政府工作人员一拥而入,孟广元再无回天之力,只能接受政府的法令,他知道,从此以后,政府将成为最大的权威和佃户的后盾,以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百零九章 国人的脊梁
与土改局相比,税务局的工作作风显得比较粗暴,他们大多面无表情,清查孟家的账本后出示税务局的文件,根据税率征收税银,并开具完税证明。相比向孟家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佃户们需要上缴的农业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按照临时政府的行政计划,将会在1905年取消农业税的征收。当然,税务局现阶段还得依靠军队的协助,才能完成征税工作,税务局所属的执法机关正在组建,名称定为税警总队,听说总队除大口径火炮外,装备不比正规军差。
1903年1月1日,临时政府发布了金融改革方案,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改变货币形式,发行纸币。新成立的中央银行负责纸币的发行,新货币被称为“华元”,制作精良、外观大方。之前吕梁一直采用大量的海底金银支撑着经济运作,和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开支,发行纸币之后,这些金银就可以作为发行货币的基础。
通过临时政府的强大控制力,和较强的经济控制能力,华元的推行进行的非常快。不管是重型工业企业,还是各轻工业企业,只要属于自强商会,都在第一时间使用了华元进行工资发放。政府组织的各基础设施建设拥有上百万人的工人队伍,这些人的工资同样使用华元,各银行网点开通了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兑换平台,自强商会下的各商店同样使用华元进行流通。新货币华元很快就在三省大范围流通,货币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云南蒙自,茂密的丛林大山中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这些人衣着破烂,佝偻着身躯,在手持步枪的洋人的监督下开山劈石,不时有劳作的人倒在地上,然后被残忍的监工扔到一旁。这里是滇越铁路的修筑工地。
1903年2月,法国与满清朝廷签订《滇越铁路章程》,取得了修筑权,这条铁路主权属于法国。其实在签订这个章程之前,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已经对这条铁路进行了几年的勘测、选线和设计,在1901年的时候总督府就与法国财团签订了《海防云南府铁路合同》,而且工程已经全线展开。
从云贵、广西、山东、四川等地招募的二十多万中国工人劳作在这条铁路线上,在原本的历史中,这条铁路修建完成后,中国劳工死亡八万多人,可以说累累血骨筑成了这条没有主权的动脉。
宋三炮原本是山东胶东地区的农民,被骗到这里后每天要完成两个立方米的土方作业,每天工作至少十个小时,遇到山体坚硬的花岗石还得披星戴月完成当天任务量。和自己一起来的胶东同乡,在这个工地上一共有三十人,现在已经死了三个。那些洋包工头一天点名两次,累坏了想休息一下就会被鞭打,吃不饱、工作累、受虐待,还有无处不在的瘴气,宋三炮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
和宋三炮一样再也受不了的不在少数,已经有五十多人秘密串联起来,准备找机会逃跑,不然谁也活不了!他们积攒了少得可怜的粮食,寻找可能逃跑的机会,当有一天开山炸石时,三十多名劳工被不慎炸死,宋三炮等人再也等不下去了,他们决定当晚就逃跑。
当天午夜,五十多人抹黑走出工棚,趁着看守熟睡,一头扎进了附近的山林中。不幸的是,队伍最末尾的一人因为体力虚弱,碰到了一块碎石,这块石头随之敲在了一件铁锹上,碰撞的声音在宁静的黑夜显得如此刺耳,洋人守卫被惊醒后发现了这批逃亡的队伍。
追杀随之展开,五十名手持步枪的洋人一路紧追,体力虚弱的逃亡者不断有人掉队,直到天明时分,筋疲力尽的众人还是没有摆脱追击。
“宋大哥,你是咱们的头,你说该怎么办?”众人气喘吁吁的半蹲在地上,看着宋三炮问道。逃亡队伍是他组织的,选择的计划、逃亡路线也是他定的,众人隐隐以他为首。更重要的是,老宋当年参加义和团,也是一个小头目,失败后才回家务农,会拳脚、有些见识。
宋三炮四处看了看,原先逃出来的五十一人,现在只剩下四十二人,其他的肯定找不回来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人全部累坏了,一夜的逃亡耗尽了所有人的体力,必须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下!
“兄弟们,洋人还在后面追,他们吃得饱,有力气,不像咱们。要我说,想活命,不如拼一把,咱们到那个林子里躲一躲。”
“宋大哥,那里面肯定有瘴气啊!还有毒蛇蚊虫,进去可不一定能走出来。咱们那些劳工里面被瘴气毒死、蟒蛇吞掉的还少吗?”。
“生死由命,在这里等死还不如进去拼一把!我去,你们去不去?”
其实已经没得选择,所有人都跟着宋三炮进了林子,而洋人的追击也到此而止。十天后,按照宋三炮选定的线路,逃亡队伍最终要跑到广西去,听说那里现在是革命党的地盘,只要肯下力气,吃得好穿得好,还能挣不少银子。劳工里的广西人要不是受到蒙骗,也不会到云南的大山里受罪!
蒙自到广西直线距离超过两百公里,但实际走起来,能有上千里!等宋三炮走进广西境内被人发现时,还也为时野人,差点没被打死。在当地的村子里休养了几天,宋三炮就被当地政府接走。从蒙自一起出发的五十一人,和自己一起活下来的只有三人,其他的,全部死在了路上。瘴气、毒蛇、饥饿、当地苗族部落等等,都是要命的存在。
消息传到了临时政府上层,引起了吕梁的重视。在这个年代,中国人就像是原始人一样被西方列强对待,在美国,在东南亚,甚至在国内,都有无数的国人遭受欺压,甚至屠杀!
“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修建的滇越铁路我们已经知晓,但我们想不到的是,法国已经开始修筑这条铁路,而且征发了大量的国人劳工参与修建,朝廷甚至主动配合法国殖民者修建这条没有主权的铁路大动脉。劳工宋三炮侥幸逃脱,他传来的消息,工地上咱们的国人同胞备受欺凌,每天都有人死在那条工地上。”
“首长,我知道你想干什么。理智的分析,现在并不是与列强之一的法国开战的时刻,这与我们的战略计划相违背,也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吕一说道。
“其实我们与法国殖民者并非没有矛盾,光复广西后就与法属印度支那接壤,我们甚至在边境地区放置了一个军的兵力,就是为了防备殖民者的狼子野心。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湛江港原本是法国的殖民地——广州湾。在1899年的时候朝廷就将其租借给了法国,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