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辛亥之钢铁基地

第 29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另外一个需要加强的是机场,飞机需要机场作为载体,但目前空军只拥有三个秘密机场,根本无法满足空军的训练和新型飞机的试飞任务。可惜,空军上层向吕梁争取后被驳回,现阶段并不需要大规模扩充,一段时间内也没有空军的作战任务,只要继续训练飞行员、增加飞行员数量即可。空军司令吕空当然无条件服从命令,但就苦了手下的飞行员们。

    “白翟中尉,沈岭中尉!基地命令,你们需要在半个小时内到基地指挥大楼三楼会议室集合,基地司令官将做任务发布说明!”正说着,通信员过来通报,两人马上整理着装,向指挥大楼走去。一路上看到基地运输客车接连驶入,两人对视一眼,新兵来了,看来还真的是训练新兵!

    因为空军需要的飞机数量多,战时消耗大,所以必须从工厂里生产。海军的情况有些不同,他们的两艘南海级巡洋舰都是从钢铁基地中生产,只有驱逐舰是从造船厂生产,但负责生产军用战舰的惠州造船厂里也有一半人属于基因人,这才保证了先进战舰的制造进度和质量。战舰不同于飞机,他不是新生事物,外界拥有的强大战舰数不胜数,振**海军必须拥有领先时代的战舰才能取得海战优势。

    即使到了现在,惠州造船厂、包括整个工业系统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仍旧不能完全使用普通人生产那些先进的战舰。在惠州造船厂的船台上,第三艘巡洋舰正在舾装,第四艘正在建造。还有三艘驱逐舰、五艘近海巡逻艇、五艘鱼雷艇在建。惠州造船厂不断的扩充规模,在自然条件并不优秀的情况下,仍旧把所有的军舰放在这里建造,就是为了安全、保密和靠近工业中心和钢铁基地。

    不过,如此庞大的制造规模,里面仍旧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基因人,这是无法避免的。要想快步超越,只能用基因人填补高级技术工人的缺口,加上汕头造船厂、湛江造船厂,已经培养了超过五万名造船工人,这个数字对于雄心勃勃的吕梁来说还是太少。

    除了造船工人外,水兵的训练同样效果显著,采用一岗双人的制度上舰训练,使合格水兵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一艘巡洋舰需要的水兵人数就在一千人以上,还有尚未下水、在钢铁基地离正在建造的第一艘战列舰,同样需要海量的水兵。

    看似强大不少的振**海军与空军一样,被吕梁的命令压制在近海地区无法动弹,最远的训练也只是在南海而已。不过,吕海知道,首长的禁令会在一年多以后解除,到时就是海军爆发的时候!

    海军中还有一批人,与战舰上的水兵和军官不同,他们意气风发,虽然每次训练结束后都显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但他们还是受到了所有水兵的羡慕嫉妒恨。他们就是海军潜艇大队。

    潜艇大队拥有四十艘潜艇,出海训练的时候只要事先注意,就不会引起外界的怀疑,所以他们的训练显得有些肆无忌惮。贵重的鱼雷和废弃的靶船被他们当做玩具一样,这让所有的水兵愤愤不平。与潜艇大队的训练强度相比,战舰水兵的训练强度明显低一个档次,受制于保密需要,所有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需要在夜间通过繁忙的水道才能不被人察觉,开始训练时还得战战兢兢,生怕被不明身份的船只察觉导致泄密。

    空军和海军的中下层官兵不知道上级的战略,一个劲的叫屈,但基因人上层知道,首长这么做,一切都是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全歼那个敌人。甚至现阶段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那次战斗做准备,陆军的扩充同样有这样的考虑,吕梁甚至希望在1904年初开始第七军的组建。对马海峡和海参崴啊,这将是打破远东乱局,顺利崛起的最佳机会!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后的手段

    夏雨倾盆,苏州一处豪华的宅院里,一位女子站立一旁,身边是坐在上座的一名老者。窗外雷声阵阵,密集的雨声连成一片,老者似乎听到了买办团遭受敌人攻击时的那恐怖的子弹声,肩膀抖动一下又恢复了正常。

    老者名叫徐润,被称为矿产大王、房产大王,盛名传遍江南,积攒的财富不可估量。其实,徐润本质上就是一个大买办,要不也不会如此积极的组织买办团剿灭振国党势力。此人年轻时就在洋行工作,见多识广,他知道,振国党是挡在自己路上的最大障碍,必须将其搬开,绕不过去。

    明面上的暴力对抗失败,那就来阴的,要让吕梁那个暴发户知道,江南大族、买办富商积累的能量不是他可以任意拿捏的!自己还是老糊涂了,买办团耗时耗力,自己亲自组建了三千人的买办团,结果还不是损失殆尽,家族财富缩水将近一半,竟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当时自己意气风发,想要亲自上战场看着振**被消灭,结果回来后自己一个多月没有从尸山血海的恐怖中走出来。

    徐润紧了紧拳头,微微合上眼睛,低声道:“嘉丽,一个月之内,我要看到吕梁的人头!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总之,我只看结果。从四岁开始你跟了我十三年,没有学别的东西,我让人只教你如何杀人,别让我失望。”

    名叫嘉丽的女子点点头,看徐润不再说话,转身走出房门。从现在开始,她就要谋划刺杀吕梁的计划了,这个面无表情、打扮普通,甚至长相一般的女子,看起来就是个伺候人的下人,谁能想到这是徐润培养多年的刺客?

    刺杀行动并不仅仅需要嘉丽一人,她扮成一名下人,与一个商队一起乘坐海运公司的轮船抵达广州。然后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收集情报,根据吕梁的行动线路制定合适的刺杀方案。

    吕梁的行踪不好掌握,根据混在自强商会里的内线提供的情报,吕梁一直在广州总理府和惠州振**总部之间行动,出行时间和规律都无人知晓,在吕梁身边的下人和守卫的底细也查不到,他们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而且吕梁身边至少有两百人的武装守卫力量,没有合适的理由,很难近他的身。

    时间已经到了1903年的九月初,吕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北伐之前的准备之中。从武装起义开始,振**每年都会有大小规模不一的战斗,虽然将士兵的素质提升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但对于广东和闽、桂三省的平民来说,经常有战争发生毕竟不是什么好事。许多军属家庭要提心吊胆,经商的商人要担心战争影响生意,农民要担心振****如果失败,日子会不会再变回以前那样。

    尤其是日军侵略广东的那次战役,惨烈的战斗就发生在身边,即使振**将战争时间压缩到最短、损失减少到最低,还是有三十多名平民在这场战斗中遇难。而其战斗引起的恐慌需要临时政府采取多种手段才将其压制,好在,接下来的北伐是在三省以外,这对初步稳定、正在建设、好日子就要到来的广西和福建两省的民众来说不算太坏的消息。

    战争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对,临时政府并没有掩盖北伐的消息,相反还在内部大肆宣传。首先回应的是积聚在三省的上百万知识青年,他们大部分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当地青年,也是振国党预备党员,对临时政府的政策最为拥护,他们之中有军人、工人、教师、政府官员、商人等等。这些青年不仅仅因为理念上的契合才拥护振国党,还因为他们的前途、他们的家庭都与振国党紧密相连、利益休戚相关。

    与振国党连成一体的还有自强商会超过三千名会员,他们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扩张地盘将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劳动力。他们身后还有几百万利益共同体,包括工厂的工人、流通商品的商人、提供资源的农民等等,这是一个系统,吕梁成功的将三省几乎所有人都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当初自己的事业初步开始,自己将大部分轻工业工厂的股份交换出去,还有人嘲笑自己是傻子。现在看来,自己的志向根本不在于赚钱,谁是谁非一目了然。

    团结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并带动了他们身后无数的人是吕梁最骄傲的一件事,因此他很重视与自强商会里那些人的交流。当自强商会理事,拥有广州皮革加工厂、肇庆猪鬓加工厂、佛山水泥厂、云浮建材厂等四家大中型企业的肇庆资本家徐发邀请自己到广州自强大酒店赴宴时,一向讨厌酒席的吕梁没有拒绝。

    北伐准备工作也需要自强商会的参与,徐发的那几个工厂都有军队的订单,是振**后勤部重点关注企业之一,自己的这个姿态有助于稳定商会成员的心态,自己也可以借徐发的口将某些事情说出去。

    宴席在大酒店最豪华的包间里,酒店管理人员在调查局的监督下特意将包间附近清场,对于扰民之忧,吕梁只能表示无奈了,到了他现在这个高度,有些事情不得不随大流。

    陪同赴宴的还有自强商会的两名副会长,吴石敏和梅德龙,这两个人对于吕梁的事情最热心,他们相信,不论吕梁做什么事情,都会给商会带来发财的机会。

    四人落座,寒暄过后,一名女服务员开始上菜,在这种场合,吕梁不介意开开玩笑,当然,以他的地位,如果不说些轻松的话,另外三人也会放不开。

    “徐老板,听说广州自强大酒店有你三成的股份,酒店经理也是你的人。我不得不承认你经营有方,吴老、梅老,你们看看,像徐老板这样传统的人也知道用美女来服务啦!”

    “哈哈哈哈!”不管好不好笑,起码几人笑起来都是真心的样子。吴石敏接着说道:“老朽没有老徐那样的精力,开了四个大厂后还要插手酒店生意,还能经营的非常不错。我听说自强连锁酒店里广州店是经营的最好的一家啊,徐老板功不可没!”

    “经不得各位的夸赞啊,要不是吕总理领导有方,咱们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买卖做,想当初,咱们再土地上刨食,一年能有多少收入?还不是吕总理领导咱们广东之后才发的财!来,老朽敬总理一杯,希望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振国党越来越兴旺,咱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大!”徐发的敬酒吕梁只是轻轻的在嘴唇上点了点,知晓底细的人都知道,吕梁不饮酒,现在的样子已经是给徐发面子了。

    “各位,徐老板,有件事不得不嘱咐一下,也需要通过你们向商会里的老板们通通气。北伐势在必行,长江以南以及四川地区我们势在必得,到时候半个中国都将光复。但是,那些地方不比福建和广西,福建当地的豪绅富商跟着朝廷离开,广西没有大的地方势力,这是你们能够顺利发财的重要原因。但其他地区不同,两江地区的地方势力非常庞大,而且也很配合振国党前一段时间的行动。将来的蛋糕分配,不可能和现在一样被我们广东商人全部瓜分,也要让出一块来给他们。”

    吕梁的话让三人的表情稍微一滞,然后立刻恢复正常,纷纷表示支持吕梁的决定。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云贵还差一点,两江地区地方上的财富惊人,不比积攒了三年多的广东资本家差,到时候临时政府肯定会吸收那些资本进入新兴工厂等领域。不过,自强商会是咱们广东商人组建的,咱们是地头蛇,有开办工厂的经验,那些地方财主想要超过广东,不是光有钱就行的,到时候公平竞争就是了。

    酒过三巡,女服务员在一边倒酒服务,一切都显得非常正常。嘉丽为吕梁倒上酒,她一点都不着急,既然经过精心策划,是自己可以进入包间为众人服务,那么刺杀就成功了一半。现在,就等吕梁将戒心降低到最低,可惜的是,此人并不饮酒,自己看到了,他只是做做样子,甚至嘴唇都没有沾到酒,那么第一方案,毒就被放弃了。

    不过,吕梁的守卫都在门外,另外两个老头根本没有威胁,那就采用第二方案,至于得手后自己能不能逃走,嘉丽根本没有策划逃跑方案,到这里来就不准备回去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湖

    嘉丽的内心里没有一丝柔软的地方,身为孤儿的她,自从四岁被徐润收养,就开始接受最严苛的刺杀训练。与她一起的,还有三名同样大小的孩童,那三名男孩都已经死在徐润的任务中,为老爷的事业做出了贡献。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一想到能为老爷献身,嘉丽就激动不已,看向吕梁的眼神也变得炙热起来。

    端着茶壶,嘉丽绕到吕梁的身后,酒席上的轰筹交错似乎全部消失,她的眼神中只有吕梁一人。

    茶壶是特制的,壶把被嘉丽折下,弯曲的壶把一头锋利而尖锐,乌黑的尖头表明上面染着剧毒。自始至终,目标人物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异常,时机成熟!

    “嗤!”细小的声音微不可闻,尖头刺向近在咫尺的吕梁,嘉丽似乎能看到目标的脖子被自己刺穿的样子。

    “砰!”嘉丽仰面摔倒在后面的墙上,额头上的鲜血洒在洁白的墙壁上,手中的壶把掉落,细嫩的手无力的垂下。

    吕梁确实没有察觉身后有一名刺客,不过,这个房间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窗外酒店内的小公园里,早有一名狙击手隐藏在这里,枪口一直指着这个包间内。子弹穿过玻璃窗,直接命中刺客的眉心,隶属于吕梁保卫团的士兵表现出了精锐的素质,在嘉丽动手的那一刻果断开枪,命中目标!

    “duang!”房门被撞开,几名护卫冲进来护住吕梁,另外几人将吴石敏、梅德龙和徐发控制住并带出房间,另外两人查看女刺客的情况。事件发生的太突然,即使吕梁也没有反应过来,短短几秒钟时间,竟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

    五分钟后,一百名全副武装的保卫团士兵抵达酒店,护卫着吕梁等人回到总理府。紧接着,大批身着黑色衣服的调查局特工就将酒店接管,调查随之展开。

    “吕梁,你怎么样?真的没有受伤吗?”。吴月关切的看着吕梁,眼泪流满双颊,身体还一直颤抖。吕梁不得不上去抱住吴月,低声安慰。

    “没事,一点伤也没有,岳父大人也没有受伤,刺客被击毙了,没事了,不要害怕。”房间里就他们两个人,可以说些亲密的话。吕梁和吴月已经按照传统习惯订婚,按照吕梁的意思,要在光复全国后才结婚,但吕梁的年龄让他不想继续忍受单身生活,于是干脆在总理府设置了一处房间,用于两人的生活。这么说吧,即使吴石敏知道,也不敢对两人的同居生活说什么,当然,这是在吕梁几次劝说后吴月才答应的。

    吴月的心情在吕梁的劝说下稍稍平复,这才问道:“怎么会有刺客呢?他是如何靠近你的?幕后黑手是什么人?”

    “你问的这些也是接下来调查局要做的,不过,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封锁我被刺杀的消息,不能让外界因为此事受到波动。至于幕后黑手,朝廷、买办、日本人、法国人、英国人,我的敌人太多了,哪一个都有可能。”

    整个事件很快被查清,嘉丽作为服务员进入包间服务是经过调查局特工检查的,身上没有携带任何利器。但调查局不可能调查、深究一名服务员的真正来历,而这,正是敌人趁机利用的地方。

    负责酒店管理的人是徐发的手下,显然,徐发的嫌疑最大。而事后徐发的表现也让人无法不怀疑,他从酒店回到调查局的审问室后一直处于紧张非常的状态,一天后,吴石敏和梅德龙都被排除了嫌疑。此时,徐发也在调查局的审问攻势下交待了全部经过。

    原来,徐发本来是徐润的远房表弟,两人此前一直有书信来往。据徐发交代,他一直希望徐润能来广东做生意,而徐润也试图说服徐发进入买办阵营。后来徐润诱惑徐发,说干掉吕梁后朝廷会将广东五分之一的工厂交给徐发,条件就是协助刺客混进酒店,并想办法创造刺杀机会。

    徐发成功的将吕梁引到了酒店,并让刺客进入包间,可惜,功亏一篑,他想不到竟然会有狙击手时刻呆在吕梁的附近。

    事件清楚,徐发被判处叛国罪,处以极刑,所有家产被临时政府没收,并组织公开拍卖。事件终了,已经是1903年的九月底,距离事先制定的北伐日期越来越近了。

    针对刺杀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调查局紧随其后组织了对幕后黑手的报复行动,不久之后,徐润就被发现死在了自己的床上,浑身上下没有发现一个伤口,看迹象,很像是心脏病发导致的猝死。这对调查局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吕梁没有继续关注这件事,对他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去解决。一年多以来,临时政府和两湖之间的秘密交流越来越多,蔡元培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让张之洞对自己的戒心越来越低。在1902年的年底,张之洞甚至收到了来自吕梁的亲笔书信,他从中看到了吕梁的诚意,还有两湖如果投靠革命,张之洞和身后的那些人会受到怎样的对待,这也是张之洞利益集团最关心的事情。

    按照吕梁的承诺,两湖如果易帜、投靠革命,张之洞将担任临时政府的副总理,他的手下那些高层愿意加入行政机关的,经过培训、考试后酌情分配,另外,邀请张之洞等人加入自强商会,拥有在两湖开办新式工厂的优先权,商会会对他们的工厂提供最大的帮助。两湖的行政权肯定要收归临时政府,而且新军第八镇也要进行改编,加入振国军陆军的行列。原先两湖地区洋务运动的成果将在临时政府的组织下进行整改,比如汉阳铁厂,会进行现代化的改进、机器更新,还有人员的重新聘用,管理制度的更新等等,所有权也会收归国有。其他轻工业企业不在收归国有的范畴之内,比如湖北织布局,将成为张之洞个人的产业。

    这些条件可以说非常优厚,不过,让张之洞到1903年的9月仍没有下定决心的,就是权力。他知道,投靠革命政府后,自己虽然担任副总理,其实不会有多少实权,而且临时政府自成体系,与朝廷完全不一样,自己岁数这么大,不可能再去适应新的政权。他的手下也分成两派,各自争论不休。

    两湖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两省地处中国的中心位置,湖北承接中原与江南,进可攻退可守,武汉被誉为中央之地,正好处于国土的中心和长江的中游。湖南深入南方腹地,左右两侧分别是贵州和江西,控制湖南就可以获得战略优势。而且两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武汉和长沙都是长江上的开放口岸,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如果北伐之前能控制两省,对于振国军而言非常有利。

    1903年9月二十五日,粤汉铁路通车,这条铁路被朝廷上下认为是张南皮私通乱党的最有力证据。所有人都知道,通往乱党地盘的铁路线能通车,里面如果没有猫腻,谁也不会相信。在这个风雨欲来的时候铁路通车,成了局势变化的导火索,各大势力都被这条铁路牵动。

    首先是东面的江西、安徽两省,魏光焘命令第七镇和第九镇向边境地区移动,直接武力威胁两湖。西边的丁振泽也派出第十九镇一个步兵协向贵州和湖南边境移动,要不是受制于兵力不足和临时政府的巨大威胁,说不定朝廷已经向两湖进军、剿灭张南皮这个叛党了。

    促使张之洞下定决心的,是北边的动静,段祺瑞担任统制的北洋第三镇移动到了河南信阳。两湖局势紧张万分,似乎战争一触即发。张之洞可以对魏光焘和丁振泽不屑一顾,但对北洋军队不能不重视,魏光焘和丁振泽是狐狸,段祺瑞的第三镇就是猛虎,他不认为自己的第八镇可以对抗三面围攻。

    朝廷已经翻脸,接下来的工作变得顺理成章,张之洞只剩下投靠临时政府这一条路,剩下的,就是如何让两湖顺利进入临时政府的统治范围。

    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

    政治,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两字。李经羲因为自身安全和家族利益,投靠振国党,现已成为临时政府税务局局长。吕梁如此安排,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瓦解满清汉族官员的抵抗之心。

    张之洞的最终决定,也是利益导向的结果。振国军席卷江南之势谁都看得清楚,试图反抗只能是螳臂当车,他不是迂腐的人,不会为满清陪葬。犹豫至今,在其他省份的压迫下,张之洞倒向了临时政府一方。魏光焘与丁振泽,再加上袁世凯,也许是在振国军的强压下过于紧张,下了一步臭棋,竟成全了吕梁。

    “香帅,辜先生过来了。”自张之洞的态度日益趋向于南方后,赵凤昌待在他的身边的时间就越来越多,另一名超级幕僚辜鸿铭来的越来越少。

    辜鸿铭进来后脸色阴沉,径直走到张之洞身边,没有理睬上前迎接的赵凤昌,直截了当的说道:“香帅,不可被局势所迷惑啊!朝廷固然有不对的地方,但作为臣子,尤其是您这样的封疆大吏、国之支柱,理应竭尽全力,改良朝政、促进维新,方可使国家走上正途。中华之正统还是要靠朝廷来维持,像南方之振国党,所作所为大多抛起文化之传统,视国学文化为洪水猛兽,此等政府,此等革命,要他何用?”

    “呵呵,久闻辜先生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十三个博士学位,乃现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中华国学的第一人,想不到仍旧如此迂腐!”蔡元培坐在一侧的椅子上高声回应道,辜鸿铭知道东西两侧夹击两湖之后就知道不妙,张之洞的意志肯定会因为此事彻底导向振国党一方,因此急匆匆前来劝说,完全没有注意到张之洞的客人们。

    转头看去,坐在一侧的有两个人,说话的那人他见过,正是蔡元培,另一人则是第一次见。辜鸿铭正想引经据典,用各国文字、历史文化来反驳蔡元培的观点,就看到蔡元培摆摆手,上到嘴边的话不得不咽下去。

    “辜先生,您是国学大家,跟您争论我自认没那个本事,不过,您说临时政府抛起了国学传承,那只是您的一面之词。如果您到那边看一看,就会发现咱们抛起的只是那些糟粕,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咱们一点都没有仍,而且,推翻满清建立新政府后,国家特别需要您这样的顶级国学大师。香帅,此次来,就是为了协调两边,促使顺利交接,与辜先生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吧。”蔡元培自始至终都掌握着主动权,辜鸿铭纵使学问通天、满腹经纶,也不能毫无教养的肆意辩论。

    “汤生啊,革命乃历史之潮流,我意已决,还请先生也放下心中的执念,随我等一起加入振国党的好。”张之洞说到这里,竟然摆摆手,送客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辜鸿铭在这里吃了一肚子鳖,一甩袖子转身而去。这是他在张之洞这里第一次吃如此大的亏,受如此大的委屈。但凡如此优秀的人,自尊心都特别强,受不了半点委屈。辜鸿铭也是如此,回去后这人已经开始策划阻止张之洞易帜的计划了。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众人的谈论,坐在蔡元培身边的,正是调查局的负责人吕四。受吕梁的委托,吕四亲自过来与张之洞商量交接之事。

    “张大人,此次交接,粤汉铁路将发挥关键作用。这条铁路连接武汉、长沙、株洲,直至广州,所过之处都是两湖的腹地,振****士兵可以通过这条铁路迅速移动到两湖各地。总参计划,第八镇全部回到武汉周围,以稳定两湖核心地区的局势。振国军将派出陆军第一军进入两湖,控制各个战略要地,并出兵到边界地区,防止东西两侧的进攻。之后,第一军第一师将北出湖北与河南边界地区,以备可能出现的与北洋第三镇之间的战斗。陆军进入并基本控制局势后,临时政府的行政人员将在武装力量的配合下到各地进行政权交接。在这个过程中,张大人需要签发各项命令,配合振国军和行政人员的行动。”吕四的话直截了当,明明白白,张之洞点头同意,同时对振国党的作风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与旧政府官僚不一样,做事更加注重实际,而不是无穷无尽的虚言和饶圈。

    “铁路还真是一个好东西,我曾听鹤卿(蔡元培的字)说,吕总理认为钢铁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骨架,而钢铁组成的铁路就是这个国家的动脉,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呵呵,吕总理的话虽然直白,倒也新鲜。老夫年迈,过去后虽然担任副总理,但我希望能负责国家的铁路建设,别的,老夫也管不过来了!”此番话让吕梁动容,说实话,接收这些汉人大臣,他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的,但现实表明,国家从不缺少真心为国的人,张之洞就是其中一位。当然,也不排除他以退为进,帮助自己的手下在临时政府内部谋得好差事的可能,这一点吕梁并不反对,只要有真才实学,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的培训和考核,一样可以得到重用。

    临时政府的管理更注重的是制度,而不是个人,健全严格的制度和无处不在的监督,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最大的能力,并尽可能的减少腐败的发生。同政府内部一样,社会上各种制度无处不在,让所有的事情都有法可依,这是司法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也是辜鸿铭认为振国党抛起了国学传统的最大原因。守旧者认为以德治国才是正途,更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当然,事实证明这是需要彻底抛起的。

    辜鸿铭回去后并不像安静的等待交接,他在张之洞手下幕僚多年,虽不善长政治斗争,但手里还是掌握了一批心腹。不仅如此,他还秘密联络了不少不愿意投靠革命政府的两湖官员、军官等实权人物,在他看来,这是拯救张之洞,而不是背叛,而这,也是他联络那些人后用来说服的理由。

    不甘心投靠革命党的人不在少数,聪明人都看得明白,振国党做事与这边完全不同。在这里,掌握实权的人说一不二,甚至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做许多事都不用顾忌,他们是人上人,是站在社会顶端的那一批人。而且,体制内部贪污腐败、旧制惯例,这些人早已玩熟,并以此为自己挣取利益、大发利市。

    振国党那边不同,听说那个廉政公署无处不在,就算是贪一毛钱人家都能查出来,而且还有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还有各种规章制度,比如说不得使用公家车辆上下班,每一笔公家财产的使用都要表明去处、用途,甚至每一间办公场所都有严格的面积要求。亲娘来,咱们去还不得憋屈死!最讨厌的是官员工作日期间不得饮酒,违者就地免职!靠!不喝酒怎么办事?就凭这一点,咱们也不去啊!虽然工资和奖金很高,但再高也不如贪污来钱快!

    辜鸿铭上蹿下跳,又是派人联络魏光焘和丁振泽,又是聚集党羽组织武装力量秘密进城。暗流涌动之下,却被张之洞和吕四等人看的一清二楚。辜鸿铭这人让他将西学、国学那是一套一套的,但让他实际办事、组织阴谋,那就不行了。张之洞一开始重用他也是欣赏他的文采和借用他的名声罢了,但从没有让他实际负责过一件事情。

    吕四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证好粤汉铁路的贯通,这是成败的关键。对于辜鸿铭的小动作,他完全不放在心里,以张之洞的能力,收拾一个辜鸿铭还是手到擒来。

    在大军进入两湖之前,第一军先遣大队已经出发。先遣大队由第一军第三师的两个步兵团组成,他们的任务就是身穿平民服饰,进入铁路沿线各个要地,在张之洞手下的配合下维护铁路的安全,防止敌对分子的破坏。当然,只装备了轻武器的先遣大队也不会遇到什么重火力敌人。

    1903年10月1日,吕梁通过电台和电报发布北伐公告,广东临时政府更名为中华国民政府,振国军更名为国民军。号召全国人民为推翻满清统治而努力,创造强盛的新中华。

    同日,中华国民军第一军第一师登上北上的列车,随着火车隆隆驶出广州火车站北站,北伐迈出了第一步。

    几乎与吕梁发布公告的同时,满清两湖总督张之洞发布公告,宣布湖北和湖南两省易帜,加入中华国民政府的阵营,并请求国民军进入两湖。

    公告一出,天下震惊!第七镇和第九镇在朝廷的严令下开始进攻两湖地区,段祺瑞的第三镇也向湖北进军。北伐战争,正式开启。

    第一百一十七章 武汉三镇的枪声

    战争爆发的消息平头百姓知道的不多,利益相关者却在第一时间知晓,并开始各种各样的活动,试图在战争中幸存,或者得到一定的利益。

    武汉城外,长江边上的一处宅院,这是反对者其中一位官员提供的秘密集会点,辜鸿铭等人正在此集会。

    “武汉城里的情况如何?”

    “不容乐观,我出来时似乎有人在后面跟踪,府库、军火库、总督衙门、巡抚衙门等要地都有第八镇的士兵看守,在主要街道口也有第八镇士兵存在。好在咱们的武装都是秘密潜入,现在藏在武昌、汉口、汉阳三地的秘密宅院中,没有被发现。”

    “现在我担心的有两点,一是长江江轮都被张之洞的人控制,咱们往来移动不便;二是乱党已经从广州乘坐火车出发,预计两日内就可抵达武汉,他们一旦抵达,咱们就再也无回天之力了。”辜鸿铭说道。

    “铁路沿线有人防守,应该是乱党的人,咱们不容易破坏,那就把武汉火车站夺下来,将乱党挡在城外!第八镇里也有咱们的人,吴大头手下有三百多人可以完全听从他的命令,再加上咱们手里在火车站附近的两百多号人,应该能趁机将火车站夺取。剩下的一千多人在武汉三镇举事,攻击那些要地,只要我们坚持到第七镇和第九镇、第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