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队员被分为四个作战小坐,第一小组坐镇抵抗最激烈的福冈,这里是游击队的大本营;第二小组坐镇佐贺县;第三小组坐镇熊本县;第四小组坐镇宫崎县。
死神小组被分到第一小组,他们要与最多、最凶残的游击队作战,来自福冈、佐贺、长崎等地的武装分子继承了祖先凶悍好杀的本性,这里也是陆军损失最大的地区。
“筑紫野地区发现一支游击队,估计人数为一百五十人,但被运输队击退,请求支援!”来到福冈的第二天第一小组就接到了求援信息,按照计划,陆军将派出一个连支援受袭击运输队,第一小组随同前往,之后陆军连队护送运输队返回,第一小组追踪游击队并将其消灭。
福冈前往筑紫野的车队很快抵达被袭击地点,姜茂盛观察了一下现场,运输队十五辆卡车被摧毁三辆,全部被地雷炸伤,正在熊熊燃烧。护送运输队的十名士兵有两名受伤,其余人将车队围成一圈,组成简易的防御工事。游击队一百多名敌人袭击十名士兵,应该是机枪和手榴弹发挥了作用,而且福冈离这里很近,可以使支援迅速抵达,这应该是游击队撤退的主要原因。
“敌人只有步枪,部分是单发步枪,但没有机枪等重火力,手榴弹也很少,被我们打死十几人,其余人向西南方向逃跑。”
根据守卫士兵的描述和地面上的痕迹,第一小组迅速向敌人逃窜的方向追击。队员们没有步行前进,随卡车而来的三十辆军用自行车成为第一小组的机动工具。九州岛福冈附近为筑紫山地,低矮平缓,多盆地、平原,道路虽然是土路,但足以让自行车快速运转。
游击队没有马匹,也没有自行车这种洋气的交通工具,只能步行,从第一小组抵达现场到开始追击,游击队离开了也就三十分钟左右。但根据陆军的经验,他们很可能躲到一处村庄,经过化妆后躲避华军的追捕。
陆军不可能对每一个村庄的平民都全部杀光,起码得找到游击队藏到哪个村庄里,而这一点正是第一小组所擅长的,即使是石板路,姜茂盛也能根据草木倒伏的痕迹、游击队留下的零星物件推测出准确的路线。当然,陆军在之前也调运了一批军犬,但这里河流纵横,小河无数,军犬很容易失去敌人的踪迹。
十五公里外,第一小组潜伏在一处村庄外围两千米处,通过望远镜可以发现,这个村庄显得无比安详,妇人和男人穿着粗糙的衣物在农田里干活,几名孩童拿着木剑在村子里道路上玩耍,甚至还能看到一处村属小学在开课,恐怕教师也不知道有几名孩童逃学了吧。一条小河绕村而过,四周一片空旷,人口大约在五百人左右,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日本村庄。
但这就是问题,那支游击队的痕迹在这里消失,很明显藏进了那个村庄,说不定农田里干农活的男人就是游击队的一员。村庄一点都不慌乱,这说明这个村庄的村民早已习惯了游击队的进出,而且部分队员就出自这个村庄。
绝对不是良民!但如何消灭那支游击队非常棘手,就这三十人也不能把所有的平民全部杀光吧,反正宋浩对那些孩童下不去手,至于搭档姜茂盛,应该也不会吧,宋浩不是很肯定。
“狙击手,开枪引出敌人。突击手随我在村子外设伏,咱们把他们一网打尽。”队长的安排很简单,如果不是配合默契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姜茂盛和宋浩转身离开,慢慢靠近村口,在大约两百米左右的地方设置简易狙击点,宋浩作为观察员为其指引目标。(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五章 毫不怜悯
“目标左前方,距离二百零一十五米,风向,东南,风速米每秒。”宋浩拿着望远镜的手有些微微颤抖,他和姜茂盛都明白队长的话是什么意思——将农田里的男女击杀,从而将游击队引出!但宋浩明明看到这对夫妇身边还有一名最多不超过三岁的孩子,这个意味着什么在明显不过了。
“我是杀人机器,小鬼子都是畜生,我是杀人机器,小鬼子都是畜生。”姜茂盛的自我心理暗示甚至说出了声,但狙击步枪终于变得沉稳,眼中的目标也不再是两个种地的农民,只是目标罢了。
在这里他们才是最不受欢迎的人,姜茂盛开始怀念在缅甸的日子了,在那里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英国人才是受排斥的一方,不像现在自己这些人就像突兀的出现在腹部的一把刀,那么的不协调,让人竭尽全力的想去排斥、挤压。
子弹飞出,穿越两百米的距离准确命中那名弯腰耕作的男子,随着男子倒在水田里,女子的尖叫没有持续几秒钟,就一起躺下去。但姜茂盛的枪口却无法向那名幼儿瞄准,我是机器,我不是魔鬼。
村庄里传来惊声尖叫,大人掩着孩童向房屋里跑,正在上课的小教室也陷入混乱。可惜,这两条人命没有让游击队现身。
“正前方三百一十五米,木板后的男子。”宋浩也在坚定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敌人不出现,狙击就不会结束。
三百多米的距离让姜茂盛开了两枪才击中目标,再远恐怕会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这还是换下b1900型狙击步枪,换上射程和精准度更好的98k狙击步枪后才取得的战果。
三条人命让热血的游击队忍不住了。死神勾起了小鬼子的怒火,村庄道路两旁的房屋内钻出来几十名身穿普通衣物的游击队员,手持步枪和武士刀、竹枪等冲出村口。四声枪响为其指明了方向,敌人就躲藏在村外两百多米处的草丛中,杀了他们!
吸引敌人的目的完成,姜茂盛将步枪中剩余的子弹打出后就和宋浩转身往回跑。宋浩在跑动中还不忘转身打出几发机枪弹,不求击中敌人,只是为游击队指明方向。
游击队倾巢而出,加入伏击阵地后在喘息中姜茂盛换上弹夹,通过瞄准镜看了一下,游击队后面竟然跟着几十名妇人和半大孩童!
第一小组设置了宽达三百米的伏击圈,每一个队员都要负责一片区域,游击队在盲目的冲锋,他们没有任何战术。只凭一身悍勇。当后面的妇人和半大孩童也进入伏击圈后,攻击终于开始。
队长b1900步枪射出的子弹就是信号,这种射速惊人的手动步枪可以发挥出近似冲锋枪的火力,尤其是在特战队员这种顶级步兵的手里。在距离较远时,步枪和机枪可以发挥出最大威力,宋浩最喜欢这种屠杀式的射击,没有任何压力,他可以发挥出最佳的射击水平。
前面瞬间倒下十几名队员。这让游击队的攻击为之一滞,他们立刻趴下或半蹲着反击。然后慢慢向后转移。前面是个硬茬子,而且看火力点不止两个人,应该有十人左右。但左右两侧随之传来的枪声,在带走二十名游击队员的同时,也让游击队的首领知道中了圈套,必须立刻撤回去!
即使后面的妇人和孩童也知道前面有危险。在首领下达命令后所有人都往回跑,而首领则带着二十名队员呆在原地反击,试图用自己的牺牲换来其他队员和妇孺们的生存。
“啪!”又是一个弹夹打完,姜茂盛的枪下已经倒下了八名敌人,他杀人的效率毫无疑问在小组中是最高的。原地反击的敌人全部趴在了地上。草丛的遮掩让姜茂盛失去了目标,他开始关注远处逃亡游击队的场景。
四名特战队员绕道游击队后翼,他们是截断敌人后路的,刚刚到位就发现敌人已经开始撤退,拉动枪栓,更强大的火力随之喷射而出。
c1900冲锋枪(芝加哥打字机)在七八十米左右的距离上发挥出最大威力,队员们可以尽情的扫射,通过火力压制代替精准度,三十发弹夹很快打光,近百名游击队员和彪悍的妇人、半大孩童有三分之二倒在地上。
强壮的身体可以让队员们压制冲锋枪巨大的后坐力和枪口的上扬,他们对这把枪的熟悉程度超过了自己的老二,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训练,他们把玩冲锋枪的时间远远超过把玩老二的时间。
这种冲锋枪并不适合国人使用,甚至包括b1900在内的许多枪支都不适合,它们完全改自西方在二战时期的成熟枪械,针对的是西方人的身体特点。在重量、后坐力等方面并不适合东方人相对矮小的身体,但特战队员不同,他们强壮的身躯完全可以掌控这种暴躁的枪械。
敌人趴在地上躲避弹雨,但紧接着就是一轮爆炸在身边炸开,这是特战队装备的03式掷弹筒,作为补充特战队火力不足的一种武器,掷弹筒只有在他们手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陆军认为这种武器是一个鸡肋,他们拥有迫击炮、轻重机枪、步兵炮,远中近三层都有压制性的火力。
但特战队不同,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支援火力,因此将掷弹筒这种武器玩的非常顺溜,宋浩使用掷弹筒可以随手就精确打击敌人目标,这是几千次练习下得来的手感。
在掷弹筒和手榴弹的掩护下,队员们从隐藏处窜出,弯腰以射击姿势不行前进,穿过烟雾后找到每一名趴在地上的敌人,然后用子弹或者军刀解决其性命。
负责断后的四名队员遇到了麻烦,他们的目标中有十几名妇人和孩童,手里也只是菜刀等简单武器,实在下不了手!
解决其他人,队员们围在那十几名妇人和孩童周围,那些人不停的苦恼、嘶吼,试图用这种方式发泄心中的恐惧。敌人根本就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这么一会所有的勇士都死了!
一名十五六岁的男孩突然拿着竹枪冲向一侧的队员,眼中的狠辣让人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小孩,反而给人一种受到威胁的感觉。果然是彪悍的九州人,即使是年幼的孩童都不能让人轻视啊!
孩童冲击的方向正好是宋浩的方向,他瞬间踢出右腿,将吼叫的孩童踢倒,然后再也爬不起来。处于战斗状态的宋浩可不管敌人是孩童还是女人,一旦出击就用尽全力,那名孩童很可能活不下去了。
队长挥挥手,队员们明了,慢慢后退后离去,这些妇人和孩童不值得弄脏手,等孩童们成长起来后再找我们报仇吧!
第一小组的钓鱼战法持续了三天时间,这三天中有四支大小游击队被消灭,战果丰硕。游击队袭击运输队的疯狂暂时得到遏制,总部分析这是游击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钓鱼过程中击杀平民的事情无法隐瞒,也没有人想隐瞒,照实上报,没人会在意。
也仅过了三天,华军通过击杀平民勾引游击队出战的事情就传遍了福冈,游击队和平民的反应很快,他们应该有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第四天,没有发生游击队袭击运输队的事情,第五天同样没有,当第一小组试图主动出击寻找游击队的踪迹时,第六天终于传来运输队遭袭的求援。
海洋性气候让日本列岛雨水充沛,这让水稻可以在日本这个温带国家成为主要作物,但湿润的气候没有让日本人养成温和善良的性格,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一如既往的极端、凶悍。
福冈东北三十五公里左右的位置,一个中型城镇——田川矗立在此,这里有华军一个团的驻军,但同时也是九州游击队的大本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六章 谋略
田川大街上,一队华军士兵步行巡逻,两侧是投射仇视目光的田川平民。小贩松岛太郎推着小车停在路边,低着头等巡逻士兵过去后才继续往城外走,十分钟后松岛太郎离开田川,然后消失在旷野之中。
田川以北三公里左右的小村庄里,松岛太郎走进一个小院门口,有节奏的扣了几下门,门内闪出一个壮年,左右看了一下外边,然后帮松岛太郎把小车推进去,然后紧闭大门。
在大部分是土木房屋的小村庄,松岛太郎进入的石质小院算得上是大户人家,从外边看不出任何异样,但小院内部,几十名大汗在院外活动,很明显这里是一处游击队营地。
“报告少将,松岛太郎返回。”
“叫他进来。”
高崎少将自从宇都宫死后就成了第十四师团的最高军官,率领部队突围后抵达福冈,然后在上级的指示下组织九州游击队。短短时间里高崎就将游击队迅速开展并壮大,这也让东京没有继续往这里调派领导人。
高崎并不主张与华国谈判,在他看来九州大部分掌握在他的手里,华国人只不过在城市和主要道路两侧嚣张,只要坚持游击作战,华国人一定会被游击队拖死、累死。只是那些政客根本不管军队勇士的想法,一意孤行的谈判,政府被这样的政客领导,就连天皇也被蒙蔽,日本早晚得在他们手里灭亡!
像高崎这样的极端军国主义者不在少数,只是这股势力相对弱小,元老级政客威望极大,之前日本在几场战争中接连胜利让山县有朋等人的地位不可撼动,但这次日本的失败终于让中下级军官动摇,他们试图寻找新的出路。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打击九州华国驻军,尤其是田川的那一个团的部队,田川是九州游击队获得补给的重要中转点,华军的存在让高崎非常不舒服,必须拔掉!
“少将阁下。松岛太郎侦察归来,前来汇报。”
前人让开,松岛太郎走近一些,敬礼后说道:“福冈游击大队侦察分队队长松岛太郎向您汇报!”
高崎点点头。松岛太郎接着说道:“田川方面,华军这五天内一直呆在城内,没有出动。据内线侦察,华军军营已经六天没有运输队前来,华军很有可能等待补给。然后进行下一次围剿。”
“第三游击中队的战况如何?”
“第三中队已经彻底截断田川西侧的交通线,半个月内袭击运输队四次,战果辉煌。但是,据第三中队回报,福冈附近出现了一支奇怪的华军部队,人数三十人左右,他们根据袭击点的痕迹跟踪撤退的游击队,找到藏身村庄后,通过射杀平民的方式勾引游击队出村作战。现在已经有四支小队损失在他们的手里。另外在熊本、佐贺、大分等地区都发现了类似的华军小队。”
“愚蠢!”高崎一拍桌子,愤怒的说道:“再明显不过的战术。那些小队都是些蠢猪吗,怎么能轻易的上钩?”
“报告少将,小队成员大部分来自附近的村庄,那里有他们的亲人,这应该是导致他们愤怒的原因。”
“帝国的命运风雨中飘摇,他们还有闲心关注亲人的死活!如果可以,所有人都要为帝国献身!”高崎稍微平静一下,然后说道:“这支华军小队应该是专门应对游击队组成的队伍,传令所有的游击队,暂时停止福冈地区的袭击行动。”
“有必要因为三十人的行动就停止所有袭击吗。会不会让华军趁此机会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就等两天,这两天我们要策划一个周全的计划,将那支华军小队和田川的华军全部消灭!”
“前往田川的运输队再次遭袭,请求第一小组支援!”闲了两天的第一小组终于再次接到战斗任务。先是乘坐卡车抵达袭击地点,然后第一小组单独机动,力争快速追上敌人的尾巴。
奇怪的是敌军并没有躲进村庄,而是向东北方向持续逃窜。
从土路到田间小路,再到山路,第一小组只能放弃机动车辆。步行追击。
“队长,小鬼子会不会有什么花样?从开始追击到发现他们,再到进入山林,已经有四十分钟。他们不进村庄可以理解,但进入山林我怕有埋伏。”宋浩快步走到队长面前说道。
“逢林莫入吗,如果所有敌人都改变策略,那我们就永远找不到他们了。随机应变吧,我们有无线通信设施,可以随时呼叫支援。”
队长都这么说了,那就继续追吧,再说咱们是特种兵,那些虾兵蟹将还难不倒咱们!山林中第一小组的速度反而更快,这里与缅甸山林相比那就是天堂,更是特种兵们的天堂。呈战术队形追击的他们很快靠近了游击队。
“快点!”松岛太郎呼呼的喘着粗气,这支游击小队共七十五人,由自己率领。后面的敌人追的太快,他们有自行车这种工具,对于完全步行的游击队来说优势太大。虽然进入山林,但游击队也跑了近一个小时,再强的体力也差不多消耗光了,但离设置好的伏击圈还有两千多米!
进入射程,第一小组相继开火,几名敌军被击中,但他们仍旧一个劲的逃跑,没有停下反击。飞驰的子弹让游击队员们爆发出最后的体力,队员们一个个倒下,但游击队消失在山头后面时,已经有三十多名队员被击中。
姜茂盛爬上山头,下面是一大片山谷,松林茂密,游击队下山后消失在山坡上的丛林里。队长命令继续追击,姜茂盛感觉到有些不妙,但没有多想,随之冲了下去。
“轰!”快接近山谷底部时,一声巨响让第一小组陷入困境,一名队员被突然炸上天!反步兵地雷!
在当初的广州之战时,振**针对日军的防守就使用了防步兵地雷,然后被日本仿制。这种廉价、高效的兵器随之传遍世界,并被英法德美等军事大国仿制。日俄战争中地雷被大量应用,俄军在旅顺四周布置了广阔的雷场,让攻击的日军吃亏不小。
地雷的出现让队长意识到不妙,没有看到敌人,不知道雷场的大小,不能继续前进了,这肯定是敌人的圈套!
“撤退!”第一小组简单收拾一下死亡队员的残骸,然后立刻原路返回。趴在山坡上喘息的松岛太郎看敌人果断撤退,知道等不到他们全部进入伏击圈,立刻下令开火。
前方传来的枪声证实了队长的判断,但来时方向也有枪声说明敌人将这里包围了!紧接着两侧也传来枪声,是的,这是个包围圈。
“东北方突进!”队长观察一下后下令,宋浩与姜茂盛对视一眼,那个方向三千米处是一个最高的山崖,队长这是要固守待援啊,为什么不选定一个方向突破包围圈?
东北方是绝路,敌人没有在这个方向设置军力,第一小组边撤边打,密集的丛林阻拦了飞舞的子弹,这给第一小组争取了时间,也让撤退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哈哈哈哈,干掉他们,干掉侵略者!”松岛太郎兴奋的喊道,之前被****的华军追得要死,现在换成他们逃窜,而且方向是不可能逃掉的悬崖,这不是找死吗!
“立刻通知高崎将军,敌人被我军包围在悬崖处,无处可逃!”松岛太郎没有忘记正事,高崎少将那边的大部队才是此次作战的主力,那里有一万士兵,都是从福冈、佐贺各地抽调的游击队主力,高崎为了此次作战准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而第一小组正好为此次作战提供了条件。(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战
“要西,松岛做的不错,现在就看田川的华军会不会出动了。”一处山谷集结地,高崎满意的对通信员说道。
为了打破华军对田川的占领,也为了鼓舞九州民众抗战的士气,高崎决定发动一场大战。调兵囤积物资截断田川华军运输线都是为了此战的准备,而华军运输队遭袭后能够迅速通知增援,这说明敌人拥有大量的无线通信设施,可惜的是截至目前游击队还没有缴获一台完整的设备——华军在是不可为的情况第一时间销毁电台等重要设施reads();。
要知道在日本陆军中无线通信只装备到师团一级,其余部队仍旧采用马匹等陈旧的方式。羡慕归羡慕,高崎从这之中发现了战机,所以才有了这一次诱敌行动。
“姜茂盛宋浩阻击,其余人准备单兵防御工事。”第一小组抵达山顶后队长立刻令,这里只是草地,没有林木和石块,对于防守来说并不利,但好在草地松软,有利于迅速挖掘单兵掩体。
战友挥舞着工兵铲挖掘掩体,姜茂盛和宋浩找到一处低矮掩体,山坡上的敌人已经进入两百米距离,但是山坡上林木茂盛,很难捕捉到敌人的身影。
“啪!”子弹终于出膛,将一名钻出山林的敌人击倒。后面的敌人迅速躲在大树后面,从山坡的丛林到山顶位置大约有一百米,这一百米的距离就是第一小组最好的掩体——敌人要想靠近就得冒着弹雨冲过这段距离。
此时宋浩等队员才发现队长的英明之处,敌人太多了,丛林中到处都是摇摇晃晃的敌人的身影,目测估计超过两千人,如果当时直接突围,很可能在山林中陷入重重包围。现在好歹只要面对一个方向的进攻。还有地利优势。
“汇报弹药情况。”情况当然不会太乐观,第一小组携带的弹药有限,即使挡住敌人的进攻。也不可能永远呆在这里,还得想办法突围。
“通信兵。向福冈发求援电报。”敌人这么多,也是将其集中歼灭的好机会,第一小组不会太重视所谓的特种兵的尊严,他们不是无敌的军人,只是受过专业训练,对特种作战方式熟悉,单兵素质较强而已。面对阵地战时特种兵一样会头疼,一样需要大量的火力支援。再说,阵地战本来就不是特种兵擅长的作战方式。
敌人五分钟后就发动了第一次试探性进攻,一百多名敌人向山顶猛冲,后面是躲在树后火力掩护手持步枪射击的敌军。第一小组战士立刻躲进挖了还不到一半的单兵掩体,机枪和火箭筒掷弹筒在节约弹药的原则没有开火,手持步枪的战士开始发挥魔鬼训练的成果,子弹的精准度惊人!
不用队长提醒,所有人都知道现在才刚刚开始,支援抵达至少还要两个小时。敌人太多,根本不用提供观察支持。手里的机枪暂时不能开火,所以宋浩可以趴在地上合理的享受休息。
敌人火力集中在山顶小小的阵地上,即使没有连射火力和火炮。日军的步枪扔给队员们造成不小的威胁。经过一百米的距离子弹的穿透力依然强劲,一颗子弹穿过泥土组成的简易掩体,击中了姜茂盛的左臂,血滴贱到身旁宋浩的脸上。这让宋浩严肃起来,立刻为姜茂盛进行包扎。
敌人不是愚蠢的英军,他们中有一部分曾今是第十四师团训练有素的士兵,队员们不但要击退进攻的敌人,还得躲避对射而来的子弹。简单包扎后姜茂盛左手持枪继续开火,精准度没有受到伤势的影响。但这样的局面不能持续去。
“啪!”又一个敌人滚落去,姜茂盛打出了状态。纳粹屠刀在姜茂盛的手里成了死神镰刀,每一颗子弹都能带走一名敌军的生命。但这样的作战方式让姜茂盛感到别扭。以往的作战中他从不在一个地方开三枪以上,而且狙击步枪五发弹夹显得有些少,需要不断更换。
松岛太郎有些咬牙切齿,可恶的敌人枪法太准,居高,上百人的进攻还没有爬到一半就倒了四十多人,太不划算了,撤!
第一波进攻被打退,第一小组迅速修补阵地挖掘未完工的掩体reads();。与以往相比,敌人的进攻并不疯狂,反而有些畏畏缩缩,这种情况被队员们解释为游击队与正规军不同。
福冈的第一军第一师得到求援电报后立刻命令最近的田川第三团支援,田川离战斗地点只有三十分钟左右的路程,要比福冈出发近得多。田川的三团接到命令后,团长谷子山随即召集队伍,达指令,并亲自带着主力部队前去支援,只留三团三营和团部防守田川。
谷子山当兵的时间比乐非还要早,他是吕梁当初从棉纱厂招收的护卫队员之一,后来因为头脑灵活学习训练用功被提拔,后来编制成振*后进入军校学习,并随着第一军南征北战,五年后升任第一师三团团长。
与那些文化人出身的军官不同,谷子山的性格更贴近普通士兵,带兵方式也更受士兵欢迎,而且战术上除标准的操典式战术外,还带有农民式的狡黠,让人防不胜防。原因是谷子山原本就是来自山东的农民,后来作为学徒跟随商队来广东经商,并被高工资吸引,成为振*的一员。
谷子山带着三团在田川多次主动出击,不但将游击队赶出田川城,还对小鬼子的运输通道造成巨大威胁,这也是高崎为什么一定要铲除三团的原因。出发后谷子山坐在吉普车上一脸焦急,一是特战队人数太少,一旦被围,肯定死伤不小,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二是三团已经半个月没有得到后方的补给,此次出击每个战士只携带了150发步枪弹和两个机枪弹匣(每名步兵都要携带机枪弹匣),如果遇到更大规模的战斗,这些弹药不一定够用。另外为了机动方面,只携带了十门步兵炮,这也是因为道路狭窄崎岖,让卡车很难通行,即使谷子山自己乘坐的吉普车也有可能在半路上就被抛弃。
从田川出发不到十五分钟,道路就变得非常狭窄,几乎就是田间小路,两侧不远处就是低矮的山林,行军队伍变成了两人成排的长蛇型,这让谷子山感觉不妙,令侦察连扩大侦查范围,前出三千米,左右两侧一千米的距离都要纳入侦查范围。在敌国境内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而谷子山的谨慎让三团免于一场大灾难。
“报告少将,华军三团离开田川,向这边快速前进。”
“距离多远?”
“大约八公里。”
“人数呢?”
“超过一千五百人。”
高崎听着侦察兵的汇报,不禁揉揉脑袋,随着兵员的损失,士兵的素质也在不断降,当初逃出来的第十四师团正规兵只剩三千人左右,分布在九州各地担当主力,自己身边的大部分是新招募的平民,素质不敢恭维,更别说那些平民组成的游击队员了。即使再好的战略也需要士兵来执行,高崎不禁对此次作战的前途产生了一丝阴影。
“命令做好战斗准备,一定要等待命令才能开枪,我不想因为士兵的原因导致伏击失败。”高崎说完带人向伏击阵地走去。
为了消灭田川的这只华军部队,高崎为其精心准备了伏击场,在通往悬崖战场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处空旷的山谷,长一千三百余米,平均宽度为两百二十余米,呈喇叭状北宽南窄。左右两侧的山地平均高度为一百三十米左右,日军的伏击场就设在这里。对日军不利的是两侧山地太过低矮,战斗发生后很容易被敌人突破,所以需要布置大量兵力,并要求士兵们拼死作战,可以预见,伏击战打响后自身的损失肯定不小,但这都是值得的。上万名士兵埋伏在左右两侧,谷地中央埋设了七百多枚反步兵地雷,只等敌人乖乖进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伏击失败
敌人肯定有侦察部队,肯定不会按照高崎的想法乖乖进入伏击圈,所以需要一支部队诱敌深入。所以第一场战斗在离伏击圈三千五百米左右的位置打响。
团藏少校带领的福冈第一游击大队一千八百名士兵在必经之路上设置狙击阵地,很快日军的防御情况被侦察兵探知并回报谷子山,谷子山团长看看地图,道路两侧都是低矮的山地和茂密的丛林,倒是可以绕过去。
“敌人阵地左右两侧有没有小鬼子?”谷子山曾经试图学习文化人那种文绉绉的说话方式,后来自己和别人都觉得别扭,也就继续采用传统的方式,也就是白话、粗话加脏话。
“阵地左侧是一条宽十米左右的小河,可以徒步趟过,但对岸发现有敌人的身影,没有发现事先构筑的工事;右侧是一座矮山,长五千米左右,在山坡上也发现了敌人的防御工事,但没有发现火炮等重火力。”侦察兵的汇报非常详细。
谷子山摸了摸胡茬子,心想他娘的,小鬼子的防御面长达十公里,虽然兵力薄弱,但山林掩盖了侦察兵的视线,很可能还有大量兵力,时间不等人,来不及试探两侧的防御力度,直接从中间突破!
决心已下,谷子山立刻安排攻击,他决定放弃试探性进攻,从情报和以往的经验看,敌人应该没有火炮、机枪等重火力,而且特战队急需支援,来不及试探防御阵地的强弱。
“一营主攻,炮连火力掩护,二营做好出击准备,给我一口气拿下那块阵地!”谷子山一项干脆明了,作为陆军主力军中的主力师,主力师中的主力团,一个小小的游击队阵地要是拿不下来,谷子山干脆自杀算了。
事实证明三团占据着绝对优势,在十门步兵炮的掩护下。一营发动迅猛攻势,日军主阵地立刻陷入一片爆炸之中。轻重机枪的扫射让一营可以放心大胆的冲锋,部队以锲形推进,从两百米外开始交替掩护前进(日军步枪射程短、没有机枪)。加之迫击炮、机枪的掩护,在冲锋中同样能给日军造成大量的伤害。
一营二连从左翼进攻,正面吸引日军大部火力后,二连侧翼火力加入,日军少校团藏看是不可为。知道现在是撤退的好时机,立刻下令全军后撤,第一游击中队负责殿后。
殿后意味着什么即使是游击队也非常清楚,第一游击中队在一营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左翼的二连率先冲进日军阵地,并向中央位置的第一游击中队阵地突破,最后在手榴弹的冲击下阵地崩溃,游击队员不顾殿后的命令纷纷逃跑。
这时部队最喜欢的时刻到来,谷子山将此时的打法叫做“捅屁股”,当然一些文范点的士兵和军官喜欢称之为“采菊花”。逃跑的士兵将后背留给敌人,这是战场上最不理智、最不科学的一种行为。
“报告团长。日军全线崩溃,全部向后方逃走,一营正组织追击。”
“看到了,捅屁股了吧,过不过瘾?”谷子山就呆在一营的出发阵地上,看到敌人崩溃后立刻带人向阵地走过来。
“命令一营追击,还有,侦察连别忘了继续侦查,我怕一营得意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