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法国银行借贷,如果法国以此为要挟,要求俄国立刻还款,可以让俄国经济立刻崩溃!而且俄国远东军队前期被日军击败,海军被全歼,要不是华国的物资支援、日军后勤断绝,俄国早已在战败条约上签字。
现在来看,俄国就是会谈中最软的柿子,可以任人拿捏。一开始拉姆斯道夫、包括背后的沙皇都非常乐观,以为利益唾手可得,没想到会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未完待续。)
ps: 恢复三更
第二百二十五章 僵局
好尴尬,拉姆斯道夫现在只有这一个感觉,他想反驳,但无话可说,外交场合一向以实力说话,在远东,俄国确实失去了发言权。
“哼,俄国还有几百万军队,一旦调往远东,胜利仍将属于伟大的沙皇俄国!”拉姆斯道夫扔下一句威胁的话,转身离开了会场。在这里明显受到排挤,不如先回去,请示国内后再作打算。
拉姆斯道夫离去,没有人阻拦,只是现在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章台炎身上。罗尔摩暗自发笑,华国人真是愚蠢,俄国是他们的盟友,盟友有难不帮忙,现在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这不是自己找麻烦嘛!
鲁维埃沉默,罗尔摩和加藤高明似笑非笑,休鲁特欲言又止。章台炎笑着说道:“休鲁特阁下,有什么想说的吗?”
“是的,调停会议需要各方参加,现在俄国代表离场,我们是不是暂时停止会议,等俄国代表决定何时继续参加后再开始?”
罗尔摩大手一挥:“不用,俄国在远东的地位看来诸位已经达成共识,相比拉姆斯道夫阁下回去请示他们的沙皇,我们可以先商量其他的事情,等拉姆斯道夫回来后再商谈有关俄国的事,毕竟,战争需要立刻结束,我们的时间宝贵。”
章台炎没意见,搞定法国,俄国暂时离开,现在只剩下了英日美华四国代表,英日站在彻底与华国对立的一方,那么,关键就要看美国人的意见了。几名代表同时意识到这一点,目光转向休鲁特。
“休鲁特阁下,华国与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咄咄逼人,同为太平洋沿岸的国家,相信美国也不愿意看到华俄两国伤害自身的利益吧。华国的舰队可以短时间内抵达菲律宾和夏威夷群岛,极大地威胁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华国的舰队必须消弱,这是实现远东和平的必要条件。”加藤高明首先发难。
罗尔摩赞赏的点点头。这个日本矮个小盟友总算恢复正常,他的话也是之前两人商量后的共识,美国的殖民地很少,美西战争中获得了古巴和菲律宾。仅有的两块殖民地肯定要保证其绝对安全,这是离间华美关系最有效的办法。毕竟,华国的超级战舰已经是众矢之的,任谁都不想看到这种战舰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晃悠。
“华国要想保有自己的超级战舰和舰队,就必须向英国、美国、日本和法国公开这种战舰的制造技术。使各国都拥有这种战舰,这样就可以使各方保持平衡。我认为这是最公平的解决方案。”罗尔摩及时插上一句,这是他蓄谋已久的打算,终于在会谈中找机会说了出来。按照购买或者战争的手段都很难获得那种战舰的制造技术,只有威胁,才能让华国乖乖交出来。来之前罗尔摩已经知道了本国正在建造跨时代的“无畏级”战列舰,本以为可以领先世界,没想到华国率先亮出此种类型的战舰,其制造时间、技术、成本等等都是不解之谜。
华国才建立几年?吕梁的振国党才成立多长时间?一艘五万吨的战列舰,不说耗费的资源。单单是时间就不可能满足现实需要。现在各列强已经派出了大量间谍潜入华国,将超级战列舰情报作为第一搜索对象,并由后方大量技术人员、专家根据所的情报进行分析,但至今没有得出任何结论,更别说列强最需要的制造技术了。所以,罗尔摩的任务除了调停战争外,更重要的是得到超级战列舰的制造技术。
罗尔摩说完,休鲁特、鲁维埃等人都直勾勾的看着章台炎,细心一点的人可以看到几人嘴角的唾液,真实的垂涎欲滴!
“华国是战胜国。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恰恰相反,我们需要从战败国身上获得补偿。罗尔摩阁下是不是脑子不灵光?把华国当成战败国了吧!再者说,华国的超级战列舰属于最高机密。是华国不受列强侵略的最强大保障。超级战列舰对于我国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印度对于英国的重要性,请问罗尔摩阁下,英国会将印度拱手让人吗?”在这一点上章台炎不能做任何的让步,其实英国已经具有制造无畏级战列舰的能力,第一艘很快就会下水。其欠缺的。只是建造更大吨位战舰、更大口径火炮的能力,即使他们得到了技术,也无法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复制五岳级战列舰。
“章先生开什么玩笑,印度怎么能与战列舰相比?一个印度比得上一百艘战列舰,它的价值不是一种兵器可以比拟的!”说道印度像是踩到了罗尔摩的尾巴,他立刻高声反驳,在激动心情的影响下,其声音甚至有些尖细而可笑。
“鲁维埃阁下,贵国会舍得放弃印度支那殖民地吗?如果可以,我们愿意以五岳级战列舰的整套建造图纸和技术来兑换。”章台炎灵机一动,反正你们得到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建造出来,而且列强的造船水平高超而成熟,认识到五岳舰(相当于无畏舰)的好处后,本国的设计师很快就会制造出属于本国的五岳舰,这样一来还不如用五岳级战列舰换些好处!
这件事并没有事先得到吕梁的同意,属于章台炎的临场发挥,不过事后吕梁对于章台炎的提议也很满意,可见章台炎已经掌握了外交谈判的精髓。
这一下让鲁维埃哑口无言,法国是很想到到五岳舰,但同样舍不得法属印度支那,那可是超过法国本土的面积,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对于法国在亚洲的战略至关重要。鲁维埃不敢就如此重要的事妄加决断。
“章先生,这件事不是本人能够决定的,我还要请示国内,不过我认为以印度支那换战舰是不可能实现的。五岳级战列舰在设计上已经被我国设计师吃透,他们同样可以设计出类似的战舰,我们对于五岳舰的需求没有那么高。”鲁维埃开始退缩了,章台炎也乐得看其退缩。
将目光转移到休鲁特,美国对于五岳舰的需求还不如法国,其战舰制造水平也比不上法国。这不是妄言,在这个时代,世界的中心还是欧洲,美国直到二战时期,很多技术还要求助于英国,小到冲锋枪、大到坦克、战舰。
“不知道美国能拿出什么来交换华国的五岳舰?”章台炎乐呵呵的问道。
看章台炎的样子,除了大片土地外,也不会对其他的感兴趣,休鲁特干脆低下头,不回答章台炎的问题。
轻描淡写的阻止了各国从战列舰上提出的诘难,章台炎也开始发威:“华国是战胜国这一点乃是铁板钉钉的事实,谁也无法更改,华国有权利提出正当的要求。为了尽快实现和平,我们华国愿意退让一步,对于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这一点可以进行更改,日本可以宣布战败,并接受华国提出的赔偿条件!”
“章台炎阁下不觉得可笑吗?日本并没有战败,在满洲还有四十多万决死一战的勇士,在本土还有几千万效忠天皇、发誓赶走华国侵略者的国民!华国不宣而战,对日本发动可耻的侵略战争,我代表天皇陛下和千万国民,严正要求华国立刻退出日本,并向日本赔偿发动战争造成的损失!”
说到这里,加藤高明嘿嘿一笑,笑容中似乎隐藏着什么阴谋。他从身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一个文件袋,然后慢慢的打开,并拿着手中的文件和照片向众人展示。
“我国伟大的西园寺公望首相遭受了无耻的袭击,这个悲剧让天皇陛下愤怒,让所有的日本国人愤怒。为了尽快的实现和平,我们不得不同意按照原计划进行会谈,但并不代表我们放弃了对首相阁下死亡的追究。”
“这是我们的调查人员收集的证据,事实充分的表明,发动袭击的刺客来自华国,策划袭击案的正是无耻的华国人!”加藤高明的一番话让众人诧异,美国政府组织的调查小组包含了各个相关国家,但到会谈开始时都没有进展,加藤高明从哪里得到的证据?(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变策略
事实上许多人都怀疑是华国组织的此次袭击,因为西园寺公望的死亡可以使日本陷入暂时的混乱,也可以使华国在谈判桌上获得主动。但事件的调查需要时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力的证据。
加藤高明看起来非常自信,他手持文件一张一张的解释着所谓的证据。
“这是我们的特工从现场逮捕的一名逃窜未遂的袭击者,包括照片、供词。”贴在文件上的照片很明显是一个东方人,被捆着跪在地上,身上有被拷打的痕迹,微抬着头,脸上不少肿胀和伤疤,根本看不出本来面目。
供词很简单,华人的名字,是旧金山的华裔,受到华国商业调查局的雇佣和训练,受命刺杀日本首相西园寺公望。行动成员有七个人,武器和情报由调查局提供,他们负责实施。其上级名叫陈晓钟,是调查局旧金山站的站长。行动成功后,他负责掩护,其余人逃脱,在掩护时躲藏在酒店五楼,没有被美国警察发现,后来被日本人搜索时逮捕。
供词可以说是漏洞百出,没有丝毫可信度,章台炎也知道刺杀那件事的真实情况,因此可以断定日本人拿出的是伪造的证据。而且调查局旧金山站站长名字是邓朝,那个陈晓钟很明显是伪造的名字。这个被捕的华裔肯定也是假的,甚至他根本不是华裔。
加藤高明又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我们逮捕的一名酒店安保,从他的供词中可以看出,调查局买通了希尔顿酒店的安保人员,让他们在事件发生时离开自己的岗位,为刺杀者提供最有利的环境。”
“这是一名旧金山警察的供词,为了保证这名证人的安全。我们不便提供他的名字、照片和职务。此人可以证明,调查局买通了警察局内部的人,使原本看守在酒店外面的警察全部离开。”
“这是美国情报协调局一名特工的证词,出于同样的考虑,我们不提供其名字、照片和职务,此人可以证明。在他们进入酒店盘查时,受到了袭击者的攻击,其中一人说的正是华语,这也是无可辩驳的证据!所有的证据都将目标指向了华国,可见华国正是此次袭击的主谋,其目的昭然若揭,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章台炎觉得加藤高明就是恶心自己的,拿出一些伪造的证据,无非是为了将脏水泼向华国。并使华国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从名誉上对华国进行谴责,吸引其他国家的同情。
加藤高明的手段险恶,但幸好章台炎有所准备,他身后的工作人员,正是调查局旧金山站的站长邓朝,在谈判开始前邓朝特意询问章台炎是否拿上关于暴风雪发动袭击的证据。为了有备无患,章台炎同意拿上。结果还真的用上了。
“加藤君所作所为只能让你表现得更加愚蠢,因为。我们华国的调查人员已经查清此次事件的真凶!”章台炎也拿出一叠文件。
事情的进展让众人越来越模糊,尤其是休鲁特,他亲自组织调查小组,尚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怎么日本和华国都宣称已经找到了?
“发动刺杀的,是一个名叫‘暴风雪’的朝鲜复国组织。其领导人名叫刘在世,成员包括金钟虢、姜席间、河东讯、李光竹、池螫针和宋知晓,这里有每人的照片和身份,甚至有每人的详细资料。预谋时的录音、发动袭击时的照片、使用的武器等等都有存档。”
相对于加藤高明的证据,章台炎拿出来的更有说服力。这无异于在加藤高明脸上狠狠扇一巴掌!
“等等,也就是说你们华国掌握了所有袭击的证据,包括发动之前?那为何没有事先通知日本方面,难道你们刻意纵容朝鲜人发动袭击?这比策划袭击更可恶!”罗尔摩立刻抓住了疑点,并向章台炎发动攻势。
“对对对,根本就是你们华国人策划的,不然怎会有录音?”加藤高明也追问道。
“我国情报工作不需要你指手画脚,另外,华日两国还是敌对的国家,谁会采取措施保证敌人的安全?”章台炎的话得到了众人的理解,确实如此,在两国敌对的情况下,不主动参与刺杀已经不错了。
以袭击案刁难章台炎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加藤高明知道继续在这上面纠缠没有什么作用,于是改变策略。谈判场上没有对与错,只有无终止的扯皮,通过前一阶段的谈判,章台炎成功的让法国和美国暂时保持中立,也让英国吃了不小的亏。现在轮到加藤高明这个牛皮膏药,从目前来看,加藤高明把握住了作为一名外交官的精髓,那就是脸皮厚、不要脸。
章台炎从事外交工作时间并不长,而且与外界的接触也不多,在加藤高明连番不断的轰炸下竟有些招架不住。
“华国是世界上最无耻的国家,华夏人是世界上最卑劣的民族,你们不配拥有如此富饶的土地,你们就像蛆虫,贪婪的吸取着土地上的营养。华夏的土地应该有更高等的民族来占有,比如大和民族、盎格鲁-萨克森民族、美利坚民族、法兰西民族。”
“战场上,我们的游击队、平民和伟大的军队将无耻的华军打得狼狈逃窜,在九州岛,每天都有上百名华**人死在游击队的打击下,侵略者将在英勇的大和子民打击下死无葬身之地,九州岛为你们准备了无数的坟墓!”
加藤高明流氓地痞般的漫骂让众人目瞪口呆,香肠般的嘴唇一刻不停的上下翻飞,橡木桌上的唾液让休鲁特感到恶心,即使盟友罗尔摩也对加藤的无礼有些反感。至于那些话,罗尔摩还是很赞同的,碍于绅士的身份,他不能明目张胆的对外宣称华人是蛆虫,但从加藤高明的嘴里说出来就让人比较舒畅了。
“大日本帝国不会屈服于侵略者,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华国不仅要赔偿日本的损失,还要割让广东省、福建省,我们还要拥有整个辽东半岛!华人是天生软弱的民族,你们在匈奴人的打击下屈服,在蒙古人的打击下屈服,在满族人的打击下屈服,在英国人的打击下屈服,也必将在日本人的打击下屈服!难道你们还敢还手吗,你来打我啊,来打我啊!”
加藤高明越说越亢奋,嘴皮翻飞、手舞足蹈,他高昂着头颅,似乎天花板上有他最敬爱的天皇陛下。章台炎一言不发,双手放在桌下,突然,他猛地跃起,一手支撑窜到桌子上,另一只手握着一个不明物体,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扇向滔滔不绝的加藤高明。
“啪!”众人反应不及,就看到章台炎蹲在谈判桌上,一手薅住加藤高明的头发,另一只手挥舞着不明物体猛烈的扇动加藤的猪皮。
“啪啪啪啪!”接连不断的扇动下,众人终于看清章台炎拿的是什么了,那是穿在他右脚上的皮鞋!
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罗尔摩等人猝不及防,加藤高明也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章台炎抓住,遭受皮鞋的重击,剧烈的疼痛感让加藤高明有些眩晕,根本做不出任何防范动作,只能被章台炎扇的东倒西歪。
“快点阻止他,快把他拉下来!”罗尔摩立刻对身后同样目瞪口呆的工作人员喊道,会议室中每名谈判代表身后都有一名跟随人员,还有三名美国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罗尔摩的喊叫下终于反应过来,上去拉住章台炎的胳膊往后拽。
章台炎没有反抗,顺势坐回椅子,面不改色的看着双颊红肿的加藤高明,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耸耸肩对众人道:“你们都听到了啊,这是加藤高明阁下自己要求的,‘你来打我啊!’这样的要求我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听到,日本小朋友的奇葩要求我当然不会拒绝。”
“(*……&……(!”加藤高明这才反应过来,大骂一句就要上去报复,却被早有准备的工作人员抱住。
我了个去啊,真是让人兴奋的谈判,鲁维埃也激动不已。唇枪舌剑的谈判固然让人兴奋,但打斗之类的突发事件更让人激动。这就像足球比赛中,本队进球高兴,如果看到裸奔的,那才是意外之喜!
混乱的场面持续了五分多钟才平静下来,加藤高明像一头愤怒的野猪,双手撑在桌子上,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每人阻拦的话,他肯定会向章台炎发动猪突攻击。
休鲁特无奈的摇摇头,今天的会议是持续不下去了,先是拉姆斯道夫离场,后有华国代表和日本代表斗殴,令人啼笑皆非,实在匪夷所思:“我宣布,今天的会谈到此为止,三天后的早上九点再次举行。”(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洪水
武汉总统府,吕梁收到了来自旧金山的详细会议记录,还有章台炎承认错误的报告,章台炎做得很好,这没有什么可指责的,甚至吕梁要为他鼓掌。
在为章台炎点赞的同时,也不禁为会议的混乱啼笑皆非。这就是正式的外交谈判吗,怎么感觉比街头泼妇骂街差不到哪去,或许这才是国际谈判的常态,只是不为人知?
从记录上看,日本人像死猪一般硬撑,英国人一如既往的发挥了搅屎棍的功能。要想迫使日本屈服,不是简单的会谈就能办到的,想到这里,吕梁再次想到了存在于脑海已久的计划。之前为了控制战争的规模,没有下达那个命令,现在看来,不得不采取这项措施了。
旧金山谈判开始之前,吕梁已经心力交瘁,不是担心会谈是否成功,而是之前发生了一件大事。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危害巨大的洪水,上千万人的生存受到威胁!
基本控制九州岛后就不需要在那里继续驻扎大规模的部队,日军进攻九州的可能无限的降低——士兵甚至吃不饱,当地的游击队也不需要太多的部队,所以除了空军战斗/侦察第一大队外,飞艇部队、轰炸机部队全部回国。陆军保留第一军和第二军的部队,海军陆战队士兵回国。除此之外海军主力舰队回国休整,驱逐舰分队和潜艇大队继续保持对日本周边海域的封锁。这样一来,在前线的部队陆军只有六万多人,海军只有中小型舰艇,而且战斗规模很小,对于后勤方面的要求降低几倍。
吕梁迫不及待的撤回大量军队,也是出于无奈,跨海作战对后勤的需求超出了当初的预计,华国太年轻,经不起如此大量的消耗。即使能够承受,对于国家和平民的伤害也不小。对于经济发展和国力提升非常不利。这是吕梁希望结束战争的最主要原因。
1905年7月21日,海军陆战队归国并从杭州登陆,另外海空军几支部队等也相继回国,吕梁并没有扩散消息。也没有举行大规模的迎接庆祝活动,一是因为战斗还没有结束,只有在谈判结束后才能知道有没有从战争中获得最大利益;二是因为现在国内的气氛不允许进行轻率的庆祝活动,南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主要地区都面临着洪水的威胁。
迎接回国部队并进行了简单的庆祝、表彰活动后,吕梁立即赶往位于长沙的抗洪抢险指挥中心。并在这里一直待到了八月中旬。
从今年六月开始,长江中下游流域普降大雨,气候反常使汛期延长,鄱阳湖、洞庭湖等地区水位暴涨,几千万民众受到洪水威胁。
洪水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又有认为因素的原因,早在18世纪,四川盆地和川陕楚交界地带就布满了来自外省的“来人”和“棚户”,大批流民进入深山老林,刀耕火种。无土不垦,古老的植被被年复一年的遭到严重破坏,泥沙随雨尽下、故汉之石水斗泥。长江干流上游和各条支流的灾难性泥沙,垫高了江底,并在中下游地区堆成了大片大片的洲诸,而农户为了生存又在洲诸上开垦,阻塞水路。
另外晚清政治败坏、水利年久失修,长江的“血管阻塞症”越来越严重。晚清甚至城里沙田局,不管水道是否通达,专以出卖泥沙为能事。洞庭湖、鄱阳湖等地区围湖造田。使得物华天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丧失了抗旱排水的基本功能,要不洪灾,要不大旱。
北伐后,长江中下游地区被纳入华国的统治范围。由于吕梁片面的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了对地方环境的保护,使得人为的破坏更加严重。尤其是高产稻种的普及和科学种田、农业机械的推广,农村劳动力得到极大提升,大量荒地荒滩被开垦,客观上增加了洪灾的破坏性。
基因人思维呆板。普通人受时代的局限性意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唯一体验过环境保护的吕梁又过于心急。在这个时代吃饱饭是第一问题,其他的都要为此让路,国家贫弱、沉沦太久,所有人都沉醉在高速发展的喜悦中,而没有意识到灾难即将到来。
虽然没有有意识的进行环境保护,但建国一年多来南方的水利设施建设与旧社会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大小水库、堤坝、排水设施、灌溉水渠等的建成使这三省的洪灾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两湖、两江等省份的水利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农田灌溉方面,对于长江干支流堤坝的修固等工作没有被列上政府工作日程,这也是洪水到来后各地屡现险情的主要原因。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需要的投资不是个小数目,也许财政可以支撑这个支出,但国内工业所产出的资源有限,道路、铁路、建筑、军事等用途基本耗尽所有的水泥、钢材,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还是要在工业上下功夫。
抗洪抢险指挥中心内,吕梁正听着指挥部的汇报,情况倒没有恶化到无法承受的地步。二十万正轨军和三十万预备役军队正奋战在长江干支流各关键地段,当地人也被政府组织起来,青壮年组成抢险队,危险地带的平民被安全转移。主要干支流几处决堤也因为反应及时很快被堵住,目前统计数字看,受灾民众四百多万人,受灾田地面积九百余万亩,包括群众和抗洪士兵在内,洪水造成的伤亡人数为四百五十三人。
另外,沙袋、帐篷、粮食、药品等抗洪抢险物资因为近两年的发展和道路建设,得以迅速的运抵抗洪前线,但在山地等地段道路难行,许多地方被洪水塌方阻断,那里的抗洪抢险进度缓慢。部队的卡车、吉普车等运输工具发挥了巨大作用,从上海江南造船厂运来的二百艘冲锋舟也在抗洪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为洪灾,华国从政府到军队,这个不太成熟的体系通过组织和运作变得润滑起来,可以说目前没有哪个国家拥有比华国更强力的组织能力。
比起后世的1931年特大洪水、98特大洪水,1905年的洪灾规模并不太大。华夏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太多了,特大规模的灾害屡见不鲜,在封建社会,乃至民国时期,政局的混乱和对平民的忽视导致死伤人数巨大,而史书中很难见到对于灾难的详细记载。
不记载并不代表着损失不大,封建和民国统治者可以对巨大的自然灾害视而不见,但吕梁不能,华国政府不能。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有对统治者要求保护的权利,当一个国家的民众在灾害发生时能团结起来,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被轻易击垮!
洪灾发生以来,宣传机关暂时减少了对于战争的报道,转而长篇累牍的报道洪水、洪灾和抗洪事迹。吕梁没有隐藏自己的错误,在官方报纸上专门刊文承认洪灾发生的原因,并着重指出人为的因素,将大部分责任揽到自己忽视身上。另外对于洪灾造成的伤亡也完全公开,包括抗洪的每一个步骤、每一处险情都没有隐瞒。
政府的坦诚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民众的知情权,民众不但没有将不满倾泻到政府身上,反而爆发出巨大的热情,华国各地随处可见向受灾群众捐款捐物的自发行为,无数的普通人自发的加入到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包括各大财团在内的企业家不但大量捐献抗洪资金,还组织起大量的物资运往前线。
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商业城市,人口最多的城市,建国前依靠列强的殖民地贸易而昌盛,成为买办、洋人的乐园,黑帮的沃土。全国的资源被列强用各种手段掠夺,然后汇集在上海,再有列强的商船运走,搭载商船而来的是列强的工业产品,用高价的工业制成品换取廉价的资源,这种经济模式让华夏不断失血,同时也造就了上海(包括香港)的变态繁荣。
光复后,上海的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作为覆盖整个长江流域的大城市、大港口,上海担负起了新的责任,她成为华国经济运行的中转基地,并调配各地的资源和工业产品,相信随着国家统一和对外扩张,上海的经济会更加繁荣。大量资本看中了上海极其优越的条件,在这里开设了大量的工厂,上海也因此成为华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上百万人口的上海,支撑这个城市的是大量资本家、商人,而作为主体存在的,则是为上层人服务的工人、雇员、小商贩、服务业者和学生,而这部分人,则是上海充满活力最主要的原因。(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 军事准备
大雨同样笼罩着这个远东大城市,良好的排水系统和比邻黄浦江让上海不用忍受洪灾之苦,但报纸上关于洪灾的消息同样牵动着上海人的心。
作为最活跃的群体,上海交通大学内机械学院外面的广场上,一场学生自发组织的演讲吸引了上千学生的参与,他们似乎感受不到淋在身上的小雨,全部聚精会神的听着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源于盛宣怀督办的南洋大学,北伐战争中,盛宣怀忙于转移资产、工厂设备、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对工厂中下层职工和学校置之不理,这让振国党接收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满清留下的上海几万名工人成为上海经济飞速发展的基础,新式学校的师生则让上海的教育事业领先大部分地区。
“同学们,你可知道,在我们享受着国家带来的和平安详时,十万铁血军人正在为我们浴血奋战?你可知道,在吃穿不愁享受着安逸的生活时,上千万民众正遭受洪水的侵袭?你可知道,在我们站在广场上用幼稚的语言嘶吼时,几十万军人正用自己的身躯抵挡着洪水巨浪?”演讲者的声音越来越大,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演讲主题是南方洪水,这个新闻已经在学校掀起了巨浪,所有人都为国家受灾心急如焚,而这位演讲者则喊出了大家的心声。
身高一米八五的演讲者并不是学生,而是机械学院副教授侯树仁,他从广州大学毕业后被应聘为交通大学的讲师,并在今年晋升为副教授。
虽然是教授,但侯树仁同样是热血青年,在广州时就经常组织学生运动,在**同样没有放弃这个爱好。他慷慨激昂的继续演讲。
“教授当以教授学生为天职,学生当以努力学习为天职,军人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些职责构成了国家的结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我们不但有自己的职责,同样有一颗热血沸腾的爱国之心、民族之心!看着自己的同胞在洪灾中挣扎,我无法抑制自己跳动的心。我想做点什么,不是捐款,不是无病呻吟似的演讲,不是在看到新闻后默默流泪!”
“同学们,我想做的是到灾区去。用我的双眼,观察我们国家民族的灾难、体会民族的不易!用我的双手,掀开每一处废墟上的瓦砾、扶起每一个受难的同胞!知道吗?我们的总统将这一行为称为志愿者!他说‘志愿者是这个社会最具有责任感的人,以无偿服务他人为骄傲!’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做一名志愿者,你们愿意走出课堂前往危险的灾区吗?”
三日后,江西彭泽附近的泥泞道路上出现了三十多名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学生,这些人一看就是文化人,他们背着背包,虽然疲惫。但脸上洋溢着兴奋与热情。
“侯老大,咱们先到哪里?”一名学生向侯树仁问道,他的年纪和性格让他得到了侯老大这个亲切的称呼。
“我说,大家是不是将脸上的笑容藏起来,你们为什么不看看四周,这里并不是我们的学校,先将自己融入进这个氛围吧!”与学生们的兴奋不同,侯树仁一路上敏感的察觉自己这些人的不同,还有周围人对他们微不可查的抵触。
同学们单纯,但并代表着愚昧。很快他们就在侯老大的提醒下察觉到了什么。远处堤坝上是坐着休息的抗洪军人,他们浑身泥土缠绕,一言不发的坐着显得疲惫麻木,只有高处耸立的旗帜展示着军人的决心。
道路旁边是拖家带口、成一字形缓缓前进的平民。他们的脸上带着愁苦,那是家园被洪水侵袭、家人遭遇不幸后的悲伤。
一处空地上扎着十几顶帐篷,外面的标志表明这里是一个医疗中心,受伤的军人、平民正在这里接受救治,忙碌的医务人员同样疲惫不堪。
医疗中心旁边是一个物资发放中心,包括帐篷、粮食、棉被、药品、沙袋等抢险物资堆放在临时仓库里。几十名工作人员一刻不停的分配、发放物资。
是的,这里与学生格格不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一个人都显得非常疲惫,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有对灾难的痛恨。这里是战场,是与自然敌人作战的战场,怎能容得下嘻嘻哈哈的轻松?
严肃起来的学生们在侯老大的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