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水兵相互询问,现实让他们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从军官到水兵,根本没有人知道敌人在那里。
士兵们迅速跑向防空阵地,一颗颗照明弹在斯卡帕湾的天空升起,就像茫茫大海上求救的游轮一样无助。大功率探照灯也根据第一怀疑对象——空袭而在空中搜索,水兵们紧张的启动战舰,已经有速度快的驱逐舰离开泊位,大型战舰上的烟筒也在冒出浓烟,这是遇到袭击后海军官兵们的第一反应,首先离开固定泊位,然后才有反击的机会。
当第三艘战舰发生爆炸时,终于有人意识到偷袭可能来自海底,这也是最不可能的一个方向。不过熊熊燃烧的战列舰猎户座级征服者号证明,没有其他方向的敌人,除非是战舰发生事故——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嘿,三艘主力舰,这下我们赚大了,立刻返航!”邓尼茨咧着嘴离开潜望镜,回头对大幅笑着说道,他无法看清击中的目标是哪些战舰,但绝对是主力舰,就算他们被击沉、回不到德国,也能赚回票价。
u34潜艇宛如幽灵一般潜入水下15米左右,然后缓缓离开这片水域,并开始加速。等待他们的将是湍急的海流、密布的沉船和系缆,当然还有发疯一般寻找它们的英国战舰。至于能不能回到德国,回到亲人身边,关心的人不多,起码身在威廉港的雷德尔最关心的不是他们的人身安全,而是u34号潜艇是否取得战果——这关系到公海舰队下一步的计划。
三艘主力舰、超过六万吨的战绩,足够邓尼茨等人逍遥一段时间,前提是能够安全返回德国。就像从英国人身上剜下一块肌肉,u34潜艇让英国人痛彻心扉,随之而来的是大范围的搜捕。得到军港遇袭、三艘战列舰沉没而且无法修复的消息,舰队司令卡拉汉顿时昏厥过去,手下狠狠心用冷水帮他恢复神智——没办法,现在舰队需要司令官主持大局,也需要司令官向伦敦方面做出解释。
消息很快传遍了伦敦政府和军队高层,首相命令封锁消息,有关人员和报社等都收到了封口令。如果让民众知道英国海军遭受如此重大的打击——而且还没有找到并消灭罪魁祸首,恐怕执政党和议会都要遭受巨大的责难。他们的打算是消灭那艘潜艇后再向民众公开,这样还能减轻政府和军方的压力,不过,在此之前他们需要一个替罪羊,海军必须拿出一个人来承担其失误。
这个人很好找,他必须身居高位,这样才能平息怒火。而一直坐镇斯卡帕湾的本土舰队司令官卡拉汉就是最好的人选,英国海军高层推出卡拉汉后逐渐平息了内部的不满情绪,不过他们被要求尽快消灭德国海军,这样才是最好的结局。
“海军必须消灭德国公海舰队,我们再也无法忍受坐拥优势海军却无所作为的现状,海军方面必须对斯卡帕湾偷袭事件作出解释,必须给德国人更大规模的还击!”
议会里叫嚣的声音让首相阿斯奎斯很无奈,悲惨的现实也让他的解释显得软弱无力,斯卡帕湾事件是海军的失误,但作为首相,阿斯奎斯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除此之外,他还要承担来自英国皇室的压力,虽然皇室的声音不像议会那样直接,但要求击败德国人、尽快结束战争的意思他还是听得很明白。
“所以,我们只能加快战争的脚步,封锁北海的计划非常优秀,却不符合现实的需要。英国人民需要一场胜利来坚定战争的信念,我们也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来之不易的地位,先生们,怎么做你们来执行,我只需要你们带来好的消息!”理所当然的,阿斯奎斯将压力转移到海军头上,第一海军大臣费舍尔和第二海军大臣丘吉尔只能咽下这枚苦果,并向本土舰队下达了主动出击、尽快歼灭公海舰队的命令。
卡拉汉被迫辞职后舰队副司令官约翰-杰里科海军中将成为新的舰队司令,刚刚就职的他甚至羡慕辞职的卡拉汉,因为他不用继续面对这个烂摊子——逃走的德国潜艇还没有被找到,搜寻舰队已经进入了北海,几次摸到了那艘潜艇的行踪,却一直没有传来击沉对方的好消息;事故调查行动已经展开,针对德国潜艇如何进入斯卡帕湾的调查进展缓慢,海军军官、情报官和工程师组成的调查组百思不得其解,得出的结论是内部存在间谍,泄露了斯卡帕湾的水纹、海流、洋流和沉船分布情况这些机密信息;三艘主力舰的损失让本土舰队主力舰的数量下降到一个危险的水平,与德国公海舰队的差距缩小,也进一步加大了海战失利的可能性;伦敦方面的督促迫使杰里科制定出击计划,用现有的战舰与公海舰队决战。
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让杰里科心绪不宁,按照他的想法,将公海舰队彻底堵在威廉军港和不莱梅港,是最好的战术,即使进行舰队决战,也要等到后续主力舰下水服役、本土舰队数量上占据绝对上风再开始。1911年末或者1912年中都是比较完美的时间,但绝对不是现在。
可惜战争从来不仅仅是士兵与士兵之见的对抗,也不仅仅是战舰与战舰之见的对轰,它是政治的延续,一切战争行为都服务于政治目的。协约国在陆地战场上的不利局面要求海军在英吉利海峡提供支援,近三十万英国远征军需要海量的作战物资,他们需要完全控制英吉利海峡和北海的制海权。大西洋上英国运输船也需要分兵保护,航线对于英国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那三十万远征军,伦敦迫切的需要海军击败公海舰队,抽出力量来保护脆弱的航线,降低德国潜艇的威胁。最后,俄国人被孤立在东欧,一天不打破波罗的海航线,俄国人一天得不到支援,所谓的同盟关系将因为没有英法的协助而变得岌岌可危,俄国人在德奥联军的打击下面临失败的危险,东线如果崩溃,西线也好不到哪去。
就在英国人因为斯卡帕湾焦头烂额的时候,u34号潜艇终于摆脱了英国驱逐舰的追博,进入北海德国控制区域。这段经历是邓尼茨人生中最悲惨的一段时间,他相信以后的日子里也不会有比这段经历更难熬的了。身后是无数英国军舰,自己要使出浑身解数,不断的计算、观察,至少有五次被英国驱逐舰发现,但都被艺高人大胆的邓尼茨躲了过去。按照邓尼茨的说法,能够成功回来,运气的成分占到了九成以上。
“给基地发电,汇报战果和我们现在的位置,记住,一定要用最高级密码,我可不想即将回家的时候被英国人击沉!”邓尼茨对身边的大幅道。
终于进入安全区域,u34潜艇可以放心大胆的上浮,清新的空气涌入艇舱,将说不出什么味道、令人作呕的浊气挤走。艇员们纷纷爬出来感受真实世界的美好,他们胡子拉碴、面目憔悴,海军军装上沾满机油和污垢、看不出本来的颜色,就像在厕所里生存了一个月一样——他们距离精神崩溃也只有一步之遥。
三天后的上午,威廉军港上站满了身穿军装的军人,让人回想起了四艘德意志级战列舰抵达军港时的场景,德国海军在不断地成长,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让人更加坚定了战胜英国海军的信念。迎接人群中最受人尊敬的无疑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他身边的军人们将星熠熠,提尔皮茨、海茵里希、舍尔、希佩尔等等,而今天的主角之一——潜艇部队长官雷德尔只能靠边站。
不过雷德尔一点埋怨的心思都没有,因为今天注定是他最辉煌的一天,自己的手下——邓尼茨率领的u34号潜艇三天前发回密电,偷袭斯卡帕湾行动成功,击沉三艘英国主力舰——这一点德国间谍也从英国得到了不少线索。雷德尔将消息上报海军参谋部,经过核实,可以确认密电的准确性。于是开心之下威廉二世决定亲自到港口迎接德国的英雄。
“欢迎回家,我的勇士们!”威廉二世站在邓尼茨等人面前久久不语,他紧握着邓尼茨的双手,潜艇兵们邋遢的样子和奇怪的味道都没有引起威廉二世的反感,比起击败英国海军,比起击沉三艘战列舰,这一点点味道算什么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五章 撕碎所有英国战舰
ps:巨舰大炮的轰鸣,撕开水面形成美丽的水涡,这是小白君写这本书的原动力之一,小白君对巨舰大炮的狂热不减,最大规模的海战即将拉开帷幕。重炮轰鸣,让钢铁溅射的更猛烈一些吧!
一艘轻型战舰在芬兰湾迅疾地驰骋,五月的温暖覆盖了这片北欧海域,坚冰消融,海面上再也看不到移动的冰山,这让英国轻型巡洋舰“马格南”号可以肆无忌惮的加速。这艘使用蒸汽轮机为动力的新式巡洋舰可以跑出最大30节的航速,是英国巡洋舰分队中速度最快的一型,当然,速度也是马格南号的最大依仗,它出现在芬兰湾的原因是收集德国人在北海活动的情报,为本土舰队出击做好情报支持。
在大海上讨生活的人都有点迷信,因为大海太广阔、太神秘,太多的未知神秘现象无法用科学来解释。比如海底礁石,在这个年代绘制的海图并不精确,就算在后世的海图也无法精确到每一处海底礁石。狂奔突进、享受速度快感的马格南号就不幸遭遇了这样一处没有标注在海图上的海底礁石。
钢铁与岩石激烈碰撞,很显然轻薄的巡洋舰装甲无法抵挡礁石的切割,难以置信的速度加强了这个切割的力度,一个长达四米的口子出现在马格南轻巡的水线以下。海水像找到了母亲的蝌蚪,迫不及待的冲进了船舱,战舰下沉的速度超过了英国水兵的想象,只有三十多人跳船逃生,其余全部随战舰沉入冰冷的大海。
就在英国水兵浸泡在冰冷的海水里等死的时候,转机出现了,几百米外的海水突然高涨,一艘潜艇像座头鲸一样钻出水面。幸运的是英国水兵可以离开冰冷的海水,不幸的是那是一艘德国u型潜艇。
u51号潜艇艇长厄尔曼从这些哆哆嗦嗦的英国水兵口中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水底下有一艘相对完整的英国轻型巡洋舰,相信那艘军舰上还保存着不少值钱的玩意。权衡一番后厄尔曼决定派遣潜水员下水搜寻一番,风险是这里处于俄国海军控制范围,待在水面太久很可能遭遇俄国水面舰艇,有利之处是这里水深很浅,打捞作业应该耗费不了多少时间。
事实证明厄尔曼的运气不错,潜水员打捞上来的物品价值非凡,厄尔曼立刻将这些宝贵的物品送回港口,并上交海军参谋部。提尔皮茨得到此物后放声大笑,夸张的姿态让贵族军官们暗暗不耻,不过当他们得知那是什么物品后也顾不上保持贵族的姿态了。
英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德国海军部轻而易举的破解了英国人的无线电密码,并借此得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情报——本土舰队新任司令官杰里科的作战计划。
5月30日下午,德国海军公海舰队司令舍尔海军上将接到一份来自柏林的绝密情报:“英国本土舰队将于明日出航。”获悉情报后,舍尔和希佩尔都感觉到英国人有意外的行动,舍尔连夜制定出一个与杰里科如出一辙的作战计划: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前卫舰队从不莱梅军港出发,于31日下午到达挪威以东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以期与英军舰队相遇。舍尔则亲自率主力舰队从威廉军港出发,也于31日下午到达希佩尔舰队东南方向60海里处的海域,如果此刻希佩尔与英军舰队交上火,在主动示弱后,他应将对方引向舰队主力的方向,这样舍尔庞大的舰群就会出现在英舰的侧后。
杰里科计划在丹麦的西部海面上设置了一个包围圈,在外围部署了大量高航速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企图延缓德国海军的逃跑速度,而一旦拖住了德国舰队主力,游弋在不远处的战列舰还有战巡就会赶过来击沉被缠住了的德军战舰。沉寂了许久的大洋海军,这一刻终于成为了战争的急先锋,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日德兰半岛这个关键海域,硝烟和鲜血将继续滋养欧洲的海洋。
战前,德国舰队共79艘战舰(13艘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6艘前无畏舰,8艘轻巡洋舰,46艘艇),分为两个编队,由南向北行驶。英国舰队共117艘战舰(22艘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6艘装甲巡洋舰,22艘轻巡洋舰,58艘驱逐舰,1艘布雷艇),也分为两个编队,由北向南航行,双方相向运动。从数量上看英国人占据绝对优势,不过三艘战列舰被潜艇偷袭后只剩19艘战列舰,这个时代崇尚战列舰对决胜负,其数量是关乎胜败的关键之一,英国本土舰队因为斯卡帕湾事件导致数量优势降低,这也是杰里科犹豫的原因之一。
5月30日中午,公海舰队司令舍尔接到海军部的报告,声称英国本土舰队将有所行动,于是他命令公海舰队做好战斗准备。
当天下午17:40,希佩尔率领的舰队离开不莱梅港,率先驶向预定海域,他在旗舰上发出了“以22节航速前进”的命令。他率领分别由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组成第一侦查分队(希佩尔中将亲自指挥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包括旗舰“吕佐夫”号、“德弗林格尔”号、“塞德利茨”号、“毛奇”号和“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第二侦察分舰队(伯迪克少将指挥,包括旗舰“法兰克福”号、“威斯巴登”号、“雷根斯堡”号、“格劳登茨”号、“斯特拉尔松德”号、“斯特拉斯堡”号轻型巡洋舰)与第二、第六、第九驱逐舰(艇)分舰队出港。
除此之外希佩尔的舰队还包括两艘水上飞机母舰,利用老式巡洋舰而成的水上飞机母舰由华国工程师协助设计,可以搭载十五架侦察机。两艘共三十架侦察机将成为希佩尔舰队侦查力量的有力补充。 ,o
几乎在同时,舍尔率领的公海舰队主力也离开威廉军港,当战列舰本队驶过威廉二世眼前的时候,热泪布满脸颊。挑战英国祖母的愿望终于在这一天付诸实施,希望自己这些无比珍贵的战舰能带来胜利的消息。
第三战列舰队:舍尔亲自坐镇旗舰“德意志”号战列舰,以下分为两支分队,分别是由诺曼少将的旗舰“德国皇帝号”号及其率领的“普鲁士”号、“巴伐利亚”号战列舰。这四艘德意志级战列舰将是战列舰本队主力,被威廉二世、舍尔和全部海军官兵寄予厚望。另外巴恩克少将的旗舰“国王”号及其率领的“大选帝侯”号、“边境总督”号、“威廉王子”号战列舰。
第一战列舰队:包含两个战列舰分队,分别是由施密特少将率领的“东弗里斯兰”号(旗舰),“赫尔戈兰”号、“图林根”号、“奥尔登堡”号战列舰,以及英格哈特少将率领的“波森”号(旗舰)、“拿骚”号、“威斯特****”号、“莱茵兰”号战列舰。
第二战列舰队:包含两个战列舰分队,全部由前无畏舰组成,负责火力支援。这些战舰分别是毛夫少将率领的“多特蒙德”号(旗舰)、“波美拉尼亚”号、“黑森”号;以及里希特菲尔斯少将指挥的“汉诺威”号(旗舰)、“西里西亚”号、“荷尔斯泰因-石勒苏益格”号。
第四侦察舰队:由鲁伊特准将指挥的“斯德丁”号(旗舰)、“斯图加特”号、“慕尼黑”号、“汉堡”号、“弗劳恩洛布”号、“罗斯托克”号轻巡洋舰,携执行掩护任务的第一、第三、第五、第七驱逐舰分舰队,在舍尔的舰队前方排成警戒队形。
被完全蒙在鼓里的杰里科按照计划,在德国公海舰队出发四个半小时后才离开港口,贝蒂将军率领的舰队从洛赛思出发,杰里科率领的本土舰队主力则离开斯卡帕湾,准备与贝蒂汇合后前往预定海域。
英国海军出战的仓促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杰里科没有派出充足的侦查力量,他手里的潜艇航程不足以抵达日德兰海域执行侦查,对潜艇的忽视让英国人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德国,几款服役的潜艇只能当做近海侦查力量使用。除了潜艇,英国人还没有水上飞机母舰,要知道飞机经过华国推广不到五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只有华国将飞机送到战舰上,而德国也因为与华国合作享受到了飞机侦查的好处。也就是说,英国人只能靠他们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来获取情报、进行侦查。
第四百三十六章 前锋舰队的交战
日俄对马海战和远征舰队覆没之战都证明了海战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火炮口径不统一造成的精准度相互影响、火力不强,采用两种口径主炮射击时因弹道、射速不同,弹着点观测、火力控制都不能统一,使主炮射速和命中率都受到影响。五岳级战列舰横空出世,让世人认识到全重火力战舰的强大,于是五岳舰时代开启,前五岳舰沦为炮灰一般的存在。
还是泰山号让战列舰制造直接进入超级战列舰时代,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增加到-15英寸,火炮有效射程不断增大,主炮炮塔都布置在舰体水平纵向中轴线上,减少或取消舯部的主炮塔,排水量增加到2,5000吨以上。所有人都能看出这种布局结构的先进之处,可惜很少有人能做到那一点,即使海上老大哥的英国也不能。舰炮、装甲、弹药和动力系统都是制约因素,各国只能从小到大一点点成长。
不过德国没有给英国人更多的改型时间,这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年轻人觉得自己的胳膊足够粗壮,华德秘密合作又像给德国打了一剂强心针,四艘德意志级战列舰更像是吃了大补药。所以他觉得是挑战英国海权的时候了,而且比起英国来,德国的准备更加充分。二十五艘潜艇被派出去寻找英国舰队的踪迹,十艘大型“齐柏林”飞艇升空在丹麦外海上空游弋,两艘水上飞机母舰也释放了大量侦察机,沿着舰队外围侦查搜索。
五点三十分,舍尔收到u23号潜艇的报告,报告指出发现发现战列舰两艘,巡洋舰两艘和数艘驱逐舰正向东南行驶。
06:30舍尔接到一架侦察机的报告——八艘战列舰在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护航下正向东北方向运动,舍尔此后仍决定保持舰队航向不变。
08:00舍尔将公海舰队主力保持在希佩尔舰队战列巡洋舰分队后五十海里处,公海舰队除“国王”号,“图林根”号以外的所有主力舰只都已加入。
在这个关键时刻,英国本土舰队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有效情报,国内情报部门发来的报告还造成了舰队指挥官的混乱。杰里科和贝蒂收到海军部通告,通告称舍尔舰队主力并未出港,而情报部门却指出舍尔舰队已经出发。
贝蒂舰队和希佩尔舰队相距50海里,两舰队处于并行态势,准确掌握并测算贝蒂舰队位置的希佩尔命令所有战列巡洋舰提速到24节。直到希佩尔舰队即将进入攻击位置时贝蒂还不知道敌人已经近在咫尺,英国人寄予厚望的侦查舰只效率低下,它们只能依靠肉眼观察海平面上升起的烟雾,当然不如天空中的飞机和水面下的潜艇效率高、隐蔽性强。
发现德国舰队出现的贝蒂大惊失色,不过英国人传承百年的海军从不惧怕挑战,即使在弱势的情况下也要主动进攻,强大舰队为后盾让英国海军官兵们勇气十足。向杰里科的主力舰队发电后贝蒂命令舰队迎击敌人,后方杰里科的主力舰队开始提速,自认为找到德国人主力的杰里科万分的希望贝蒂能拖住敌人,坚持到主力舰队赶到。
11:49贝蒂和希佩尔舰队间的海上决斗开始。初期战场态势对希佩尔十分有利,他的舰队出现在海战t字位,不仅背对太阳而且被一层薄雾笼罩,而随风飘动的煤烟和炮口硝烟的混合物更降低了英国方面的能见度。英国方面还出现了火力分配失误,结果造成“狮”号和“皇家公主”号向同一目标开炮,而实力最弱的“不倦”号却被派出与“冯德坦恩”号对决。最要命的是,英国舰队尽管拥有6:5的数量优势,却对德军中实力强劲的“德弗林格尔”号视而不见,于是该舰得以从容调动12英寸重炮射击英军。
12:51“吕佐夫”号开炮命中“狮”号,“毛奇”号击中“虎”号两次,“皇家公主”号命中“吕佐夫”号。而“虎”号的反击全部偏出2000米开外,落在侧翼担任警戒的“雷根斯堡”号轻型巡洋舰附近,令该舰十分疑惑——区区一艘轻巡洋舰为何招致如此厚待。
13:53“皇家公主”号被“德弗林格尔”号发射的两枚12英寸炮弹击中,射击指挥仪被毁,射击命中率瞬间与眼神儿不好的“虎”号一致了。
为了赢得时间、转变不利态势,贝蒂命令驱逐舰进行鱼雷攻击。“玛丽女王”号击中“塞德里茨”号,使其一座炮塔失灵,“玛丽女王”号此时已经完全侧射。“玛丽女王”号命中“德弗林格尔”号,但也被命中一弹。
“狮”号被命中q号炮塔,q号炮塔瞬间失灵,火焰径直窜向******存放库,如果该处的70吨火药爆炸,“狮”号的结局可想而知。唯一幸存的炮塔军官哈维上尉不顾个人安危,下令向弹药仓注水才得以避免弹药殉爆。
14:00杰里科再一次命令战列舰本队提速。14:05“不倦”号右舷被“冯德坦恩”号用11英寸火炮命中三次,失火退出战斗,在撤离过程中前炮塔附近又被击中两次,短时间内发生大爆炸。其上的1026名官兵仅有几名幸存。
希佩尔仅用二十分钟就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此时的贝蒂不得不用四艘伤痕累累的战列巡洋舰迎战希佩尔的五艘尚未严重受创同类舰只。但贝蒂坚信,第五战列舰队即将赶来,下令向左转过两个罗经点(约度),拼命截住希佩尔的前进路线,试图等与战列舰队合围希佩尔。
但希佩尔的任务不是与贝蒂纠缠,占得便宜后希佩尔立刻下令舰队转向,离开交战区域。由于主力舰受损严重,等第五战列舰队赶到时希佩尔舰队已经加速离开。贝蒂与第五战列舰队汇合后立刻展开追击,试图再次将希佩尔舰队拖住。
杰里科得知前锋部队与敌人遭遇并陷入苦战,随即下令大舰队提速,经过三次提速后21艘战列舰竟然驶出了24节的航速。之后杰里科派遣胡德少将率领第三战列巡洋舰分舰队(旗舰“无敌”号、“不屈”号、“不挠”号战列巡洋舰)脱离主力舰队,率先前往支援贝蒂。
贝蒂疯狂追赶,杰里科加速支援,英国人希望在主力决战中一举消灭德国舰队的愿望非常明显,也许杰里科和贝蒂相信了情报部门提供的德国主力并未出海的情报,也许伦敦方面带来的压力太大,也许英国海军的百年传统渗透到他们的骨髓。他们选择了继续攻击。
德国人为英国本土舰队准备了一个巨大的陷阱,准确掌握英军位置的舍尔率领公海舰队主力守候在某处,等待恰当的时机出现在战场上。作为诱饵的希佩尔舰队没有与贝蒂舰队拉开距离,若隐若现,让贝蒂就是追不上。而在陆地上,德国人最大的底牌蓄势待发。
日德兰半岛、丹麦希茨海尔斯以东十五公里处,一片巨大的黑森林将这里包围,中心处则是面积宽广的空地,上百架双翼飞机被推出机棚,上面的铁十字标志清晰可见——这是德国人的军用机场!
华国承诺的双翼飞机终于在五月初运抵德国,这105架飞机是威廉二世同意公海舰队出击的主要原因,横须贺事件让大部分人相信了飞机能够威胁到战列舰,其中就包括威廉二世。而华国专门为德国生产的双翼轰炸机和双翼鱼雷攻击机,拆成零件后通过运输船运抵德国,避开了英国开始检查华国运输船和商船的时间点。德国人挑选了一百多名优秀飞行员进行俯冲轰炸和鱼雷攻击培训,不过因为保密的需要,没有时间进行海上攻击训练,这是最大的遗憾。(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意气风发的追击
英国人庞大的战舰数量就是个无解的命题,起码对于德国人来说是这样,提尔皮茨曾经派大量潜艇、艇和飞艇到北海骚扰英国舰队,试图用偷袭式攻击降低英国本土舰队的数量,但效果并不好。邓尼茨的冒险行动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三艘主力舰不能参加决战足以使英国人伤筋动骨,如果这一百多架飞机能够发挥作用——只要能造成本土舰队几艘、甚至一两艘主力舰不能参战,舍尔就有信心击败英国人。
所以德国人绞尽脑汁的从华国新式攻击机,所以德国人不惜代价的寻求可以起飞降落这些飞机的地点。作为中立国,在原来的时空中丹麦并不是德国人攻击的目标,荷兰、丹麦这两个低地国家都有不错的军事实力,在施利芬的计划中,右翼镰刀需要集中大部分兵力,如果分兵攻击这两个低地国家得不偿失。另外,欧洲皇室之见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可能也是上一个时空威廉二世没有对这两个国家动兵的原因。
不过这个时空不同,施利芬手里兵力足够,较早的开始动员、几百万华人劳工是能够拿出更多军队的原因。攻击荷兰和比利时几乎是同时开始的,截断英国本土到荷兰之见的运输线,就能减少德国的麻烦。攻占日德兰半岛就能彻底封锁北海和波罗的海之见的,并进而向挪威和瑞典扩张势力范围,那里的优质铁矿等自然资源是德意志战车急需的物资。荷兰被攻破后其皇室逃亡英国伦敦,就在施利芬陈兵德国与丹麦边境线时,丹麦皇室宣布投降,成为德国的仆从国。好处是施利芬手里多了战斗力还不错的九个师的丹麦仆从军,还可以轻松地在日德兰半岛设置空军基地,也使海战整体计划更加完美。
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时间并不长,按照航空指挥官凯瑟琳的说法,飞行员们能够熟练的操控两款飞机——毕竟他们之前就有丰富的双翼机飞行经验,但不一定能适应海上攻击。面对高速航行中的战舰,投掷和都不是陆地上的训练可以模仿的,好在华国教官了成熟的攻击编队模式、攻击模式和高度速度数据等等,这些理论性的知识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得出,珍贵程度不低于那一百架飞机。
现在德国海军临时航空兵大队大队长殷麦曼上尉就觉得自己满脑子里都是数据和理论知识,它们在自己的脑子里来回晃荡、难以消化,幸运的是他们有一名华军教官,而且这名教官也将随大队一起升空,负责指挥工作。(基因人军官,不做详细介绍)
“队长大人,西线再次爆发大规模空战,波尔克队长的战绩都上升到20架了,你的也有14架,可我只有可怜兮兮的11架。咱们可说好了,我到海军航空队只是临时的,之后还是会回到陆军航空兵。相比对战舰攻击,我还是更喜欢空战!”第三轰炸机小队队长里希特霍芬少尉向殷麦曼抱怨。
海军航空兵大队抽掉了大量有实战经验的优秀飞行员,其中战绩排名第一的殷麦曼担任大队长,里希特霍芬也在其中。不过被抽调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训练、学习,就是没有对空作战任务,这让里希特霍芬有些着急。
“放心好了,不只是你,我也要回到陆航。此战之后空军占据海战主流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的主要对手还是法国空军。现在,去做好战斗准备,我们去击沉英国人的战列舰!”
“击沉战列舰!”
“击沉战列舰!”
简报室里所有的飞行员高声回应,然后跑向地勤人员早已准备好的飞机,和已经安装完毕。一番检查后飞行员向塔台汇报,得到出发命令,准备就绪后等待自己的出发顺序。被称为“黑森林机场”的军用机场面积广大,第一攻击波25架轰炸机和33架攻击机在最短的时间内起飞,第二波47架飞机将在半个小时后起飞。
根据侦察机和潜艇的侦查报告,海航机群乌泱泱的飞向预定目标海域,希茨海尔斯军用机场位于日德兰半岛顶端,距离交战海域较近,攻击机群的油料足够往返并滞空攻击相当长一段时间,当然,条件是能够按照计划找到英国舰队。
果然,千算万算还是出现了误差,机群先导侦察机根据之前的情报向预定海域搜索,却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舰船,这些飞行员原本就是陆航飞行员,在缺乏参照物的大海上很容易迷路。由于没有发现英国舰队,攻击机群只能在附近空域滞留,等待进一步的侦查信息。
大队长殷麦曼心急如焚,长时间滞空会消耗宝贵的燃油、降低攻击事件,而且现在已经是下午14:30,如果没有找到英军舰队,回到机场加注燃油后再次起飞,那时就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攻击了。
运气还是站在了德国人这一边,也许上天都对英国人的狂妄嚣张看不下去,一架编号为066的侦察机远远地发现了海平面上的烟柱,逐渐靠近后烟柱变得密集起来,然后侦察机飞行员就看到数量庞大的舰队、巨大身躯的战列舰——那是英国人的主力舰队!
以超高航速航行的本土舰队主力编队还有三十五海里就能与贝蒂舰队汇合,舰队司令杰里科的心情也随着距离的接近而紧张起来,虽然后方情报部门的信息说明德国公海舰队并没有出港,希佩尔舰队的逃窜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杰里科心里就是有些忐忑。如果这是德国人的阴谋怎么办?公海舰队主力如果出港并埋伏起来怎么办?本土舰队要不要与公海舰队主力决战?
高速航行的战列舰在风浪巨大的北海上都有些颠簸,杰里科的心情随着战舰的波动而忽上忽下,这种以一百多艘战舰为赌注的大决战实在太考验指挥官的心脏承受能力。
就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