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战役,让我们认识到,日军在东北还是很有实力的,尤其是换装之后,冲锋枪的威力不逊于我们的半自动步枪由于换了冲锋枪,他们拼刺刀的“优良传统”也没有了№子也认识到,冲锋枪虽然消耗大,但是火力也猛,坚定了换装的行动,并且也开始培养一些狙击手应用步枪
在北方,尤其是草原上,一马平川,他们的空中优势更加明显,而我们的空军暂时又不能和鬼子硬拼今后真正全面作战,我们的空中起码不能占绝对劣势
另外,西北要大力发展装甲军团由于日本多山,以前的战斗,我们的装甲部队都是在没有多少空中威胁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鬼子现在对装甲还不是很重视应该抓住这一点,在大战时大量运用装甲部队并可以考虑,骑兵和装甲部队适当联合用坦克攻坚,骑兵对付步兵v进军成为第一个装甲骑兵部队
还有,日军在通辽战役后一段时间(大概一个月),对东南亚的行动降级了,对我们来说喜忧参半,但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这让中央对再次发动对沦陷区的战役,更加谨慎
再说在南京,彭总和我搞军队都挺用心,但搞建设就不太再行尤其是现在,解放区处于逆境之中,稍有政策和执行上的失误就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我在南京行营成立后不久,叫中央把刘清白调了过来
刘清白,我第一个接触的党的比较高层的人士从创建中央解放区开始,一直和我们合作←本人不太善于言辞,是个实干的人←曾经连续工作过三天三夜,由于比较注重锻炼,长期工作,并没有让他未老先衰不过,以前我还是经常劝他劳逸结合,注意身体←的回答是:“我得身体好着呢解放区里,谁不是拼命工作我好歹也是个领导干部,表率作用还是要做的要不然指挥别人的时候,我都觉得别扭”
刘清白有一句很出名的话:“一个党员,尤其是一个党员的领导干部,没有一点突出的精神,没有一点拿的出手的成绩,没有一点有口皆碑的风骨,是应该感到惭愧的”
他现在都是西南解放区副主席,地位比现在湖南省主席彭公达还要高了可还是管得很细一些和他一起工作的年轻人,都觉得精力远不如他用他们的话来说:“刘清白副主席是个工作狂人,但他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所有和他共事的人,会不知不觉被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以至于,我们连任何休息,都觉得是浪费,是奢侈”
刘清白知道后,这样说:“党的威望,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复兴,靠的是我们每一个党员,每一个中国人一点点积累≈在,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最握的时刻,也是最有消的时候我有幸赶上这个时刻,有幸为此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只感到光荣!对工作,我是乐此不疲,从没有感到过什么劳累”
但他还是过早的离开了我们,1961年,因为肝癌去世,只有63岁←去世时我大哭了一场我一生大哭的次数只有三次,一次是刘清白去世,一次是彭总去世,一次是总理去世主席去世的时候,我已经哭不出来了,只感觉仿佛心被抽空了一样,好长时间才恢复过来解放后,有一部影片《鞠躬尽瘁》,就是专门反应刘清白光荣的一生
他有二字一女,一个工程师,一个教师,一个记者』有一个从政,也没有一个出国尽管大儿子后来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声誉,但是遵照刘清白的遗嘱,没有到国外参加过任何学术会议
刘清白反复告诉他们:“记赚党和国家培养了你们,一定要把所有的知识奉献给党和国家,只有一代代的努力,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你们是我的儿女,更是党和国家的孩子,我不消你们有任何特权”
我有一句话,经吃当医生的儿子说:“我们国家有几亿人口,比你强的,比天上的星星还多你有今天的成绩,已经多多少少是沾了我的光,不能再向党和国家索取什么了一个人,物资上无论多么富有,也不过管得了几十年但是你为国家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可以让人记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他也经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的儿女这些都是后话
刘清白这个人本就在法国半工半读了两年,后来和我在一起时间长了,对我的一些“新”观点、由感到新奇到接受再到融记贯通,后来又在解放区建设初期摸索了很多经验,加上本身的组织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在搞经济建设方面是一把好手
他特别佩服“我说的”两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事求是应该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原则表现在中国的事要结合中国国情,解放区的发展要结合解放区的实际情况绝对不能把别人的经验生搬硬套”
可以说刘清白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可能比我本人还透彻←对西南解放区的大、中、小学校提了一个要求:“现在西南最缺的是两种人才,一是有经验的政府工作人员这一点由政府解决,还有一种人才是各种技术工人我们的教育应该适当加大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另外对西南解放区政府提了一个要求:“任何在政府部门或国家单位工作的人员,我们都要尽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尽量做到每个岗位都是专才负责,绝对不能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
很多政策制定之前和施行之后,他都要亲自或者派人到各地了解情况,听取百姓们和基层干部的意见←说:“我们解放区,我们国家还很穷,经不起任何浪费,一定要尽量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才能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
在37年底,中央决定加大向西南发展的步伐,努力建立与东南亚各国比较稳固的关系,38年4月又进一步完善这一政策后刘清白专门请李克农派来几个情报分析人员分析东南亚各国的情况和当地人的需要还派了一些政府人员、国企干部、在东南亚收集类似情报给一些私营或民营企业家也开了边防证允许他们带商品在边界进出这很快就搞清楚了东南亚地区的民情和需求西南解放区生产的产品运过去供不应求有时,用这些物品以物易物,其中有些文物、古董、宝石等等,这成了解放区收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来源
由于西南解放区在抗日中影响最鞋发展很快在37年底西南解放区已经包括云、贵大部乡村和四川南部在三地军阀内部,也已经有了很大影响,并且能够自给自足
要知道在发展如此之快,还要支持工农业建设、矿产开采、科技教育投资道路交通开发,军队训练等等这一系列都是相当费钱的37年前基本都是中央解放区在独自支撑西北、西南虽然有收入,但都入不敷出西南解放区能够自给自足让中央大大松了口气不然在这逆境中解放区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这也是我和彭总为什么一力要求刘清白在南京行营负责政府工作的原因本来中央打算让我们兼管一下政府工作,再派一些人辅助一下这是想到南京行营辖区关系复杂第一集团军不光是牵制上海敌人还要防范胡宗南,后面还有刘峙的威胁‖时还得准备随时北上÷一次大战役决不会比以前轻松
中央怕在这投入太大,到时损失也大u主要是搞民心工程发展建设可以维迟一两年本来也没错可我们想到就算是民心工程,也一定要高度重视我和彭总精力有限(我还要时不时管一管科技部的工作)不太可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难免在决策上失误于是想方设法把刘清白抢来西南解放区政府主席彭真还很不高兴中央让李维汉接替刘清白的工作这时西南解放区发展已经走上正轨调走刘清白影响不大
38年6月,刘清白到南京行营后,我们告诉他可以放开手干钱我们尽量想办法,但是南京行营辖区的发展建设不能等其实南京行营辖区的百姓大多经过鬼子的祸害,时间虽不长,但损失惨重≡将他们解救出来还解决了大部分人的吃饭问题的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还是非常感激和信任的有钱人大多数已经逃跑,事的老百姓基本没有什么人反对共产党大家对我们政府分配的工作,不管理不理解,做起事来都很积极很多时候,劳动也是一种享受,也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这样,发展建设的一个最主要的要求——稳定,暂时满足了我们要做的事是让这个稳定的局面持续下去越久越好
刘清白来到后,我和彭总的心思基本扑在军队建设上整天想如何提高部队战斗力,又不用增加多少投入▲他也不负我们的期望,将南京行营辖区的百姓,生产建设的积极性逐渐调动了起来
其实他的做法很简单,就是三板斧:第一打土豪分田地;第二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第三激起对日寇同仇敌忾之心,让百姓更信赖八路军和共产党这三条说来容易做来难←还是从部队抽走了一大部分政工人员害得军队各级首长又跟我们抱怨我对他们说了一句话:“我现在给你们做思想工作,你们回去也要给你们的下级做工作,支持清白同志做好地方工作,也就是给军队一个稳定的后方,也就是给部队搞建设,没有什么想不通的,而且回去后部队的政治工作绝不能放松如果还有人觉得工作不好作,我来!”
到38年9月,南京行营辖区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中央的表扬大生产方面,兴修水利,开辟了50多万亩良田,发展多种作物的种植很多穷乡僻壤,修起了简易的土路,已经可以通马车在南京上游,已经有比较固定的码头渡江,这极大增加了长江两岸的物资交流
建设上,南京及所辖各大城市基本恢复了生气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我特别对刘清白强调,城市建设一定要有规划,要看到今后几十年南京,未来可能有几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居住我们要努力一次规划到位≡此,我们找了三十来个工程师、管理学家、水电工程师等等,参考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城市建设的积极一面,靠虑到交通、绿化⌒场学校医院的位置安置、水电管道、废水处理、垃圾排放等等等等我在一边出了几个主意,比如建立城市小区,既方便管理,又避免浪费不过为了避免误导,我只是大致讲了几点毕竟我也没有经验,多半从电影里看到的应该说很多方面还有不足,但是现代化都市的雏形已经出来了中央对此很感兴趣,后来各大城市的建设都参照南京等城市进行了规划
在行政上,南京行营行营划为四大块:江北的安徽和苏皖交界处一块为皖北区,下面有19个县市,这个区,地域比较广,日军和国民政府的威胁也不大,发展比较快;江南的安徽省全部划为皖南区这一区,基础群众比较好,又靠近中央解放区,发展也比较快快;南京周边包括芜湖镇江划为南京区,是战时破坏最大,但也是老百姓最信任我们党和军队的地方,驻军也多,加上先天优势,发展最快,南京城虽没有什么轻重工业,但是商业开始发达起来;另外就是常州、无锡、苏州等地,称之为江东区这一带邻近上海,时不时有鬼子飞机经过,有时还有中、小规捻子出来搔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不怎么能正常进行,发展最慢
38年,南京行营有军队27万人,有12万在江北区其中还包括近卫军和所有的主战坦克,再加上皖鲁豫的新四军,达到26万人我们之所以如此布置,主要考虑下一次大战基本在江北发生,东北的拥有丰富资源尤其是石油,是我们绝对要拿下的到时虽然以西北解放区和先遣军为主,可我们大军到江北起码有个牵制作用
其余在江东区有8万部队,以吴显、肖劲光指挥,在南京区有两个摩托化师,两个主力步兵师,近五万人随时准备机动日军在上海、嘉兴虽然有20多万军队,但是不敢过于深入因为大战展开,对他们出兵东南亚、恢复实力并没有好处
我们在长江上还有鱼雷艇20多艘№子海军虽然在海上称王称霸,但再不敢到镇江上游耀武扬威,因为太划不来,一艘军舰和一艘鱼雷艇价值差太远开始也派了一些小艇来搔扰,可我们在沿江的炮火轻易将它们击沉了
唯一有点威胁的是来自空中但我们想了一个绝招--空中游击战,将几十架战斗机分散在5、6个简易小型机场加雷达站和观察站〃等鬼子飞机返航时出动
雷达最早出现在英国,我们的雷达是和苏联一起研制成功的,在37年9月就已经研制出相当先进的雷达,虽然不算最好,但性能已经很不错了不过由于苏联技术和资金都占大头,我们要用雷达,还得付出相当的代价——最主要的是用药物和医疗技术交换▲且,双方对一些关键的技术都有所保留
开始只有长沙、广州、福州和几个大型工业基地装有一些后来,我们的专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经过改造,成本大大下降,我们工业区生产能力大增,自己生产了一些性能稍差的雷达,才开始扩大装备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许多国家开展雷达的研究英国于1935年研制成第一部雷达,1936年装备部队,并在泰晤士河口附近部署若干对空警戒雷达站,担负警戒、引导任务此后,美、苏、德、日等国也先后研制出雷达,并组建雷达部队、分队〓战期间,交战双方已经有大量雷达部队、分队参加战斗,担负对空、对海的警戒、引导、目标指示任务,或控制高射炮、海岸炮进行瞄准射击战后,各国雷达部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联于1952年将执行对空警戒、引导任务的雷达部队扩编为国土防空军的一个兵种以后,东欧一些国家和越南也相继在防空军中成立雷达兵c着弹道导弹的出现,从60年代开始,美、苏等国组建担负弹道导弹预警任务的雷达部队,用以提供洲际、中程弹道导弹袭击)
我们将本来拔到南京的雷达,分了几部到各个秘密小机场这些小机场都很偏僻,但离鬼子飞机的航线不远跑道多是硬土地面,也有一部分是水泥,水泥上还隔一段时间,画一些伪装平时都用树枝将一部分跑道覆盖,飞机藏在洞中出动时,移开跑道的树枝,用汽车将飞机拖出来起飞
从38年5月开始,每次鬼子都有几架战斗机被这样击落积少成多,在每2-3天一次的南京轰炸过程中,一个月内损失飞机33架还不算被我们防空炮火击落的更多的飞机,大多数鬼子飞行员不是被俘就是被击毙
一时间,鬼子飞行员将轰炸南京视为畏途出动的飞机的次数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