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红旗漫漫

治国篇 第一章:战后10年(完)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一章:战后10年

    二战结束后,参战各国压力一下松了下来,大部分国家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战后重建上▲一部分国家则忙于扩张或者保存自己的殖民地

    比喻苏联,为了巩固在东欧各国的势力,迫不及待的扶植社会主义国家,国内的发展相对来说过于注重重工业,经济恢复和发展比较慢

    而英国、法国、荷兰忙于挽救亚洲等地的殖民地,尤其是法国不甘心放弃越南,已经着手在准备和越南开战〓战中,法国完全沦陷,战后经济基础本来就薄弱,这一下更加拖了后腿

    美国还是二战最大的赢家,战争一直没有到达美国本土,反而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还有大批的外来资金汇入国内,更重要的是,大批独当一面的科学家和学者们的加入,战后美国实力已经凌驾于各国之上c之而来的是权力欲的膨胀,他们开始努力在全世界扮演警察和调停人的角色但他们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

    他们最大的敌人,无疑是苏联,接下来就是中国了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二战当中都是出过大力气的,他们抗击了法西斯的一半以上的力量,也显示出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两个国家对外都有扩张的野心(美国人的想法),尤其是苏联,这头贪婪的北极熊竟然想要吞噬欧洲☆难对付的是,从现在看来,两国的关系还非常牢固的

    这两个国家联合起来,加上他们在东欧和亚洲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实力非常强大,事实上,现在共产主义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美洲了v巴、南美一些国家的红色革命已经开始,很显然,其中有俄国人和中国人活动的俭

    要对付两个如此强大的敌人,很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国的目的是走向全世界,但在欧洲和亚洲都不一定争得过这两个国家′然再打起来很难波及到美国本土,但是一来龟缩在美洲用处不大,二来失去了欧洲和亚洲,也就等于美国人失败了于是美国人首先想到的是要有一个组织可以约束苏中两国,起码是“道义”上的约束

    于是,1947年1月24日,联合国成立(历史上是45年10月24日)由51个国家承诺通过国际合作和集体安全维护和平制定联合国宪章根据《宪章》,联合国的四个宗旨如下: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增进对人权的尊重;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中美英苏法为五个常任理事国等等

    常任理事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三个,那时大多数加入联合国的国家也都是亲西方的为主′然联合国没有什么实际威慑力,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占多数,很多时候他们的做法和说法就显得更有理由了,就是说“合法”了

    比如法国对越南出兵,联合国虽然没有支持,但是也没有对法国通过什么制裁反而对中国在东南亚和日本的做法提出批评因为我们的强大,加上施行比较温和的社会主义,而且欧洲一些国家对我们也有好感,到还没有出现什么制裁

    而美国人对于如何保存和巩固欧洲,避免欧洲被共产主义蚕食☆为担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碰撞日渐激烈,随着华约和北约两个组织先后成立,冷战开始

    1946年,建国四周年,主席曾说过:“二战之后,苏联和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以这两个国家为首,很可能未来世界会分成两大对立阵营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搞不好,我们会把两方面都得罪,搞得好,会在夹缝当中走出一个大中国!

    我们的立场应该是‘不惹事,不怕事,支持道义,反对霸权’但我们的政策,还是要偏向苏联就像三国演义,联苏抗美,不能因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矛盾,让资本主义给各个击破了我们现在的重点国策,对内还是在于完成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大力发展经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对外韬光养晦,以巩固在亚洲包括中东的地位为主

    为了让西方国家和苏联对中国放松一点警惕,1948年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主动提出中国不称霸的口号49年6月28日(历史上是54年),中国和印度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系列行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形象,因为按现在中国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对周边国家施加压力,向苏联一样建立起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无疑等于表示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选择,让西方国家大大松了一口气

    而苏联原本也担心中国扶植出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他们争夺“老大哥”的地位≈在斯大林虽然有点不以为然,但实际上还是对中国的做法比较满意

    当然,没有几个国家完全相信中国的这些宣言,只不过无论如何,中国的高姿态还是赢得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赞扬

    与此同时,我们国内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首先是政府机构和职能的改革,尽量将机构精简,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待遇,明确政府工作者的职能和责任提出公务员的概念,着手制订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定公务员的职能和义务,完善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很空泛,但是很难细化,太长了)

    第二是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还政于民为最终目标建国后,中央已经在在全国各地,大力宣传和解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年初,在一些大队和村里开始试行选举制度,让老百姓逐步适应、接受和热衷与参政、议政,尤其是发挥其监督作用

    刚开始,产生暴露不少问题,一些老百姓不相信自己真能够影响当官的,不珍惜手中的选票,弃权或者让人代选在有些地方,一些人考虑小集体的利益,拉帮结派,每一个候选人都得不到合法的票数,让选举夭折一些候选人盲目吹嘘自己的执政能力,盲目许诺还有一些地方出现有人用财物收买选票的现象☆可气的是,一些人用暴力和威胁的手段取得选票结果是大多数地方选举不能进行下去,最后还是要上级指派人

    同时由于这些情况的出现,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下少部分老百姓以为又要变天了←们习惯于被官管,对选出来的官不以为然一些调派干部也对他们的命令和决议不理不睬

    收到试行的选举很不顺利,还暴露出建国以来少见的丑闻,让中央大为震怒‰到封建和官僚主义余毒还很深,老百姓骨子里还是认为谁当官是领导说了算,或者是有钱人当官,穷人被管☆后还是决定暂婉选的实行和推广‖时严厉惩处违法违规和投机分子

    但是到52年年底,在一些地方施政报告和先进公务员事迹当中大家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在攸县和南京有20几个村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上升,在发展自身优势和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上做得比较好这20几个村镇的突出表现,都与民选干部有关

    攸县的一个叫莲花村的大队,下面管有6个村庄,5名大队干部全部都是选举产生的,20、30岁的小伙子大队长张文殊是个伤残退伍兵——失去右手拇指其余的小伙子也基本是初中、高中毕业

    当选后,他们制订了一个短期目标和一个三年的长期目标(一届三年)年轻人冲劲足,说干就干,结合大队的特点,他们以农为主,请来专家们,发展多品种种植和饲养由于政府对开办民营企业卡得比较严,他们大力发展对其它地方的贸易为此还兴修水利和建设道路

    小伙子们一个个以身作则,成立一个青年突击队,专门到最艰苦的环境下工作‖时以突击队为骨干,开展一些读书读报、和文娱表演活动还借机宣传一些国家政策和村里的决定

    农村的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自己自己的孩子和地里的庄稼莲花大队的青年突击队既当保姆,又做农忙时的救火队员孩子们放学后,都喜欢和这些哥哥姐姐们玩一起打打球、玩玩游戏、猜猜谜语,还组织儿童团,要求学习成绩好、表现积极的孩子才能参加…家有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大队干部,是青年突击队队员

    他们将全大队的人拧成一股绳两年来,修建公路70公里,修渠筑坝开挖小河沟将近40公里全队除了水稻,还大面积种植葡萄、柑橘,饲养猪、鸡、鸭以及各种鱼类为了搞好销售这一环节,还在专家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市场调查小组便利的交通和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让这个村很快在攸县一带都小有名气仅仅两年,莲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张文殊等党员的带头下,致富不忘乡亲主动到其它大队传授经验还让大队里的技术员无偿指导和帮助已经带起了两个大队,一共14个村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

    中央听到这个消献先是高兴,意识到民选干部比指派干部可能更有活力,更能调动当地百姓的积极性但接着一些调查报告又让大家有点警惕

    这些民选干部,大都有非常积极的工作热情,都真心实意想把队里百姓的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提上去,做得还是不错可是一些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首先是发展比较忙目,大多数民选干部受教育程度不高,凭着热情干活,有些地方喊出“排除一切困难,也要把xxx的生产建设搞上去”实际执行起来,变成了“采取一切手段,把生产建设搞上去”有些项目非常浪费,有些地方脱离了实际情况,开始搞比较大型的项目,甚至出现组织村纠察队暴力对付一些反对的村民

    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开始抬头,比如自己修建的道路,不许外来车辆入内或者收取费用≡己修建的水利工程,不许临近的村民应用,甚至用来卡下游的灌溉水

    就是做得最好的张文殊他们,在推广自己的经验的时候,也比较盲目,照办照抄十几个村全部种植葡萄、柑橘,还有可能要继续推广一些村用优良的稻田种植这些比较容易来钱的经济作物一些村民有钱了,开始张罗建房子,占用的大多都是耕地我们国家的粮食现在只能说刚好自给自足,这样发展,从长远来说没有好处

    而在下派干部的地方,绝大多数干部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然没有那么大的闯劲,但是和上级联系比较密切,发展不是那么随便,收到的技术支持也比较多,也有一些生产和建设搞得很好的地方

    中央权衡再三,觉得还政于民,这是我们党的诺言,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虽然现阶段民选干部有很多弊端,但是主流还是好的,起码这些人都比较真心实意的工作因此决定,在53年再次开始试点进行民主选举基层干部,但是对学历、年龄、工作经历有一系列的规定要求上级机关加强试点地方的监督和指导

    同时,大多数厂矿和企业开始试行民主选举制度

    农业是国家的基船工业是国家的柱石这时的中国,建立了13个大型工业基地,在工业基地里,工人占了全国的70%,达到1000万人,生产总额占了全国工业生产的90%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和关注的对象

    这些工业基地一直都有良好的发展势头,管理也比较到位因此中央对工业改革非常谨慎

    但是随着私有化慢慢完全退出,慢慢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官僚主义抬头以前由于一些民族资产本家在里面,大家有个竞争的对象干部们最怕听到的是:“你连别人资本家都比不过”工作和管理积极性很高,也都想早日实现完全国有化

    现在经过十年的改造,民族资本家逐渐淡出,一下很多人没有了对比和竞争,加上公有制分配还很不规范,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吃大锅饭的现象也在少部分人中出现了还有一部分人仗着资格老,贡献大,开始吃老本、吃资历从52年开始,这些表现渐渐明显起来

    还好,绝大部分人经过了战争的考验,而且解放以前生活都很差,还能积极主动的工作但是已经有一些埋怨的声音了我觉得这是好事,起码说明我们的国有大企业还不是一言堂,有不同的声音传出来,也有人发现了这些弊端

    对此,中央相当一部分人是抱着比较宽容的态度认为建国了,胜利了,出过力的人们应该有所回报至于官僚主义,注意管理就行了只要没有大的纰漏,我们的工业还是向前发展的就行了要求过高,容易打击一些老同志的积极性,带来不稳定

    这些想法有道理,但是只是将消基本寄托在一些同志的自觉自律上,没有想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杜绝和预防这些现象的发生〉得轻一点,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不客气,就是姑息养奸

    我一直对此不敢苟同,但是要纠正过来,也不能太心急,不能太严厉,要照顾很大一部分老同志的面子太急太重了,肯定会有人感觉物伤其类,胜利了党和国家就靠不上这些“老”人们了

    中央大多数人都有这个想法,其中总理、彭总、我、刘少奇、邓小平、刘清白等人感觉还是需要进一步改革但是包括主席在内的大部分人觉得改革进度太快,不利于稳定,建议推迟一段时间

    真正促成中央大部分人决定工业改革的,主要是三件事

    一是53年6月4日,山西大同的工业基地,由于煤矿工人操作失误,一个矿井出现了部分塌方,当场死亡5人,有131个工人被困该煤矿负责人想将此事盖赚自行组织营救,但是进展缓慢

    一直到第四天,基地领导才得知此事,并上报中央组织一批专家进行抢救,到第6天下午,才将幸存人员救出,但是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02人在全国引起震惊建国以来☆大的一起官僚主义害人的惨剧

    还有一件事,是大瑶山铁路隧道工程从51年1月开始施工,到53年7月,工程伤亡人数统计达到237人的惊人数字其中从52年7月到53年6月,施工伤亡达到173人这样下去,工程完成,伤亡人数可能会上千人大大暴露了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大大降低了一些工人和干部开始对如此高的事故伤亡率表示埋怨

    我们参加隧道工程设计的德国裔、日裔中国专家也对此非常不理解中国投入了几十个亿,有近千名专家参与了勘查和隧道施工的设计、指导,换来这样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另外就是53年底,一份商业统计情报显示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进度,离发达国家有一段距离照这样下去,中国要在50年内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平,几乎不太可能

    还有一些其它的比较小的原因,比如一些产品不合格率开始上升,重复生产、资源浪费的现象开始露出端倪事情不是很严重,但是频率比较高

    这些事实让中央难以接受,尤其是主席←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全心全意想把国家搞上去有些时候不免有些急躁,动作大了一些但是建国才十年,战争结束不过8年,暴露出如此之多的问题让他非常恼火和困惑按他的意思是要狠狠的杀杀这些官僚们

    决定之前,中央开过很多次会议≡于惩治一些官僚,大家意见不大,但是开始有相当一部分人认识到现在的有些体制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主席找过很多人谈心,尤其是我〉实话,主席对我来说,是一个偶像,近乎于神当然,我不会宣扬自己的这种想法◇彭总,对主席还是非常客观的主席的的绝大多数决议,我都是赞成的,主要是确实比较精辟,尤其是战争年代就算有些不同意见,我也都是以聊天的方式,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供他参考出于对我的信任,大多数时候他经过认真思考后,都能接受我的建议

    我们之间,这种影响是相互的不过,由于性格使然,而且毕竟也多了几十年的见识,再加上主席身上很多东西是学不来的,所以改变还小一点但主席和我长期在一起,也知道我确实没有什么权力欲望,又是个直筒子,这么多年来,一直当我是半个儿子我的一些“新奇”观点,让他非常欣赏很多时候我的见解一针见血,再加上他的丰富,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大大提高了他的威望

    有时候我问自己,是不是又在走造神的老路,但是我将竭尽全力,为中华的复兴而努力如果我造的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神,对中国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比如唐太宗?或者一个新的毛泽东?

    这次谈话后,主席对我的改革的建议认真考虑了还找了总理、刘少奇、邓小平、刘清白等人谈过☆后肯定了我们的意见

    1954年春节过后,在全国13个大型工业基地处理了一批玩忽职守的人4月开始施行中层领导和干部的民主选举提出了“以基地为家,做自己的主人”的口号并将工资、奖金和劳动成果挂钩‖年7月,新上任的民选干部提出了干部、工人考核制度到55年开始正式实施

    54年5月,中央又提出“科学规划、科学生产、科学管理、尊重知识”的口号,科技部从国务院独立出来,由我任科技部部长,并主管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年7月我辞去三军总政委的职务,中央给我保留军委第一副主席职务

    55年初,我建议“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科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口号得到中央的支持大型工业基地周围开始建设大型的废物和污水处理系统,一些能源消耗很多、原料利用率不高、对环境损害很大、的工业开始改造

    对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项目我也专门成立了一个攻关小组,花了大力气,倒不是说我们的机动车数量已经到了影响环境的地步,主要是我本身对此非常在意,同时考虑几十年之后,这个技术绝对是可以赚大钱的

    部分新的项目研发也提上日程或者加快进度比如晶体管、人造卫星和火箭技术、以及计算机的研制不过这些技术,花钱太多,而且早几年,晚几年影响不会太大,不如厚积薄发反而我最在意核能的开发和应用这对我们将来的能源供应绝对是一大臂助

    因为如此,科技部的经费翻番,55年达到150多亿并逐年上升

    我不知道这些项目花了多少钱,只知道邓小平无数次对我说:“要节约,要拿回成本,要看菜吃饭……”财经部的刘小华干脆直接对我说:“你能不能少花点钱”

    这让我有点不快,但更多的是压力1956年,科技部、交通部、铁道部一齐努力,搞出一个关于交通和机动车辆的提议在当年的人代会提出来,并获得通过

    大致的内容是,大力反展公路建设,争取每个乡村可以通大型汽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无公害交通工具,限制私家车的数量

    结果就是,全国掀起公路和铁路建设的热潮,一大批公共汽车增加了,绝大多数边远山区都有班车通行(一些过于边缘的地方,开始组织迁移)∧励购买自行车,并在大多数村一级设置公共自行车出租点,交一定的押金或者身份证明可以租用,由村干部负责管理和维修】辆自行车编号,同一乡镇的各村自行车可以相互避出租的费用上交乡镇一级政府,专用于维修和购买车辆以及道路建设

    道路两边每5公里左右设置凉亭,并由附近村民提供茶水‖时,为了鼓励出行和交流,我们的公共福利设施的建设开始提上日程】个村修建体育超主要是篮球场、乒乓球台、有单双杠的沙坑等等这主要是各村自己出钱,数目和规模大小自行决定

    还有就是每个乡镇建一个或者以上的图书馆,两个或者以上的电影院可以是集资或者政府拨款集资的话,由集资地方决定管理人员,收费缴税后归集资地所有,拨款的多由政府指定工作人员,收费交回政府

    这项决议花钱不是很多,实施起来比较快,成效也比较显著这时,一般农村家庭,每个月都有几十元到上百元一个月的收入≡于租用一天自行车收费一毛、两毛来说,绝大多数家庭都可以负担▲且自行车成本只有40元到100元不等,而购买自行车要60元到150元大多数家庭愿意选择租用▲一半自行车,避得好,三年之后还比较新(我家一辆永久自行车用了将近25年)还可以降价再卖出去

    这些建设尤其是受到青年人的欢迎,到了假期,大家骑上单车,组织起来,到附近地方打打球,看看电影,看看书或者郊游就算到了外地,也可以用身份证明租用自行车,一天就可以把一个不大的城市逛一遍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限制私家车,表面上看起来在近期作用不大,以后也就是限制了污染,但实际上,我还有一个打算,那就是限制有钱人或者说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的优越感

    在中国,其实在全世界都是一样,只不过中国可能表现得比较明显富人都有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时间长了就演化为特权渐渐的不公就显露出来了(我们的改革开放,谁都说好,但是在这方面,却是没有注意≈在国内电视一些家居宣传竟然出现什么豪门、豪庭之内的名称,不能不让大多数普通人觉得心里不舒服)

    限制私家车,起码在一个方面限制了这些人表达优越感的渠道,尽量让富人也大众化起来另一个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当然,也有副作用,就是我们的汽车工业更加注重大型车辆的研发,小型轿车只有一个牌子——红旗不过,从我多出来的几十年的“见识“,在很长一段时间,这方面影响不大▲且我们可以在大型汽车、卡车上做文章,创造出一些名牌

    我的意思是,今后在全国范围内,让老百姓居住上楼房主要在农村,就是将老百姓集中起来,选出一片地修建5层以下的楼群,让他们搬进去赚大部分由国家补贴,小部分分期付款这样利于管理,也减少耕地的占用还可以留出一些地方,今后人口增加了,加盖楼房

    不过,这一点花的钱绝对不少,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我和科技部一些专家只是作了一个构想,也和主席等人谈到过,暂时没有作为提议

    国家还有一个花大钱的地方,就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刘家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工程已经提上日程各地的修堤筑坝从建国以来,更是从没有廷过

    再说到武器的研究和导弹的研制,这也是一个花钱大户要想反展,首先要稳定,要想稳定,首先自己要强大我们是最先研制出核弹的国家,在50年,第一颗氢弹也已经爆炸成功,这个武器的威慑力不言而喻但是打仗还是要靠虫武器,有些东西你叫多了,别人就当“狼来了”,不理你了

    再说,情报显示,苏联的人造卫星进度很快,美国人财大气粗,也不会慢到哪里我们虽然不必要和他们赶时间,但是也不能落后太多因此导弹研究进程中央还是非池注的我们有德国的v系列导弹技术的复印件,还有几个德裔科学家,我们本身的技术力量经过20多年的培养,也非常雄厚如果不是资金作怪,我想进度不会比苏联慢就算如此,我们取得的的成果也是非常惊人的

    钱!钱!钱!这时候,中央对日本催缴赔款的力度增大了日本政府无奈之下,又对我们作出了一些妥协日本成为我们仅次于苏联和东欧的第二大衡市场56年,在长崎开始建立一个导弹基地

    美国人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在日本的影响越来越鞋非常后悔为什么不要日本的赔款←们开始组织民间人士,以个人名义向日本索要赔偿,妄图向日本施加压力这种出尔反尔、趁火打劫的做法,反倒让日本人更加痛恨

    1956年8月,日本天皇在北京正式向中国人民道歉,并强调渴望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考虑对中国完全开放c后在中国的要求下,裕仁对亚洲受日本侵略祸害的国家的人民道歉

    中国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在亚洲的影响日渐扩大

    战后十年,是中国探索的十年,是改革的十年,是打基础的十年,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是毕竟还是成功了,没有作出什么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