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炎龙随笔

第1章 出身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1)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出身决定你能走多远!最近j个小事让炎龙老师有了这个感慨,不绝对但绝对有道理。

    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被单位提拔当了个副主任,也不懂的感恩领导,认为好好g活就是最好回报,现在想想,太傻了。

    但根源是什么?

    成长环境,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根本不懂这些,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劣根x,越是大户子nv,越懂人情世故,因为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已经成了潜意识里的习惯。

    很多农村出来的人都是如此,认为“巴结领导”是一件耻辱的事,天生就和领导是对立派的,父母已经把这些信息灌输到了孩子的潜意识里。

    我刚参加工作时,我总觉得所有领导都是贪污犯,因为在农村就是这么流传的,当我走入社会,接触的越来越多,我慢慢发现,农村人的高度,根本理解不了很多东西。

    前些天出发到外地,对方派了个年轻人接待我们,住在一家大酒店。

    我问年纪比我大的同事,你说这小伙子住没住过五星酒店?

    他说,肯定住过,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充满了自信、才华、财富!

    我越来越觉得,无论男孩还是nv孩,都应该富养,要让他有足够的经历,不至于做个井底之蛙,要有足够的生活宽度,既能适应农村生活,又熟悉都市繁华……

    炎龙老师自己就深有感触,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什么都没经历过,见什么都胆怯,即便是憋着尿了,路过大酒店,也不敢进去撒泡尿,对城市人有着天生的畏惧感,就是送咱个大城市的姑娘,咱都不敢泡。

    如今,也算经历过不少了,感触颇多,孩子绝对不能重走我的路,我要带他多经历,让他有足够的自信去游刃有余,有韧x!

    平时聚会,经常有新面孔出现,他们有着不错的收入,甚至小有成就,但是特别的胆怯,生怕说错了话,对人特别恭敬……

    其实只要有高人指点,就能瞬间开悟,我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工资600元,当时我认识个大哥,他chou烟、喝酒、喝茶,跟着他,我去过不少饭店、吃过不少以前没吃过的东西,有一段甚至天天晚上混在一起,一切都是他买单,因为他能签字报销……我觉得,我们俩在一起,他是领导,他买单是应该的,因为他不用花自己的钱,我也从来没觉得不妥。有一天,他喝多了酒,他问我,什么时候请我吃顿饭?我说,你吃饭那么贵,我请不起。他说,不需要太贵,两个青菜也行。就是这么一句话,点醒了我,从那以后,不管跟他,还是跟别人,只要我能参加的酒席,一律去买单。

    穷人跟富人在一起吃饭,应该谁买单?

    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富人买单,因为菜太贵,富人有钱。

    其实,这么理解就错了。

    第一、富人是不会占人便宜的,吃了你一顿饭,一定会回报你更多,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你,感觉你是有尊严的。

    第二、买单其实就是表明一个姿态,我是和大家平等j往的,不是蹭吃蹭喝的,也是圈子成员之一。

    最近我就很少买单了,多数情况,我都属于被请的,包括跟哥们一起吃饭,我基本没买过单,有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我又变了呢?

    为什么会变?

    首先,是骨子里的本质,天生的占便宜心理。

    其次,是没有摆正自己的姿态,总觉得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平时j乎不花钱,都有人负责,我慢慢的就被培养成了没有姿态的人。

    平常,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j往?

    比较简单、比较俗气、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一个人的“日常”买单习惯!

    这也是我的j友选择:只j往善于付出的人。

    为什么特别突出“日常”呢?

    假如大家找领导办事,哪怕再小气,你也肯定会买单。

    再比如送礼,大家出门时,炎龙老师建议你后备箱里随时准备着礼品,随时准备送出,有次我因事到楼下打开我们当地一位很有名气老板的奔驰,发现后备箱全是礼物,准备送给谁呀?!

    有时候,我也可以收到礼物,但是我不喜欢带回家,因为我怕烦,弄这么多东西太费劲,我觉得礼物的价值在于流通,所以我喜欢互换礼物,a送给我的,我送给b,b送给我的,我送给c……

    其实这每一件礼物,看似免费,都是我用更高的价钱买到的,因为送礼者肯定比收礼者更聪明,我喜欢的东西,我更希望自己拿钱去买,因为没有人是sb。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也有人只追求精神财富,看淡了物质财富。

    听过身边的两个故事,有个老师,得癌症了,最后j天依然奋斗在教学第一线,走的时候还给同事写了个小纸条,他有个遗愿是带着孩子去爬一次泰山,单位派车送他一家去爬山,他坚决要求把车费补给单位。

    还有个哥们更有意思,请领导吃饭,开车上坡熄火了,半坡起步有些吃力,他跟领导说,你下去帮我推车去……后来才发现,他是刹没放下。

    但是身在社会,有j个人能做到置身人情世故之外?

    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咱的命运,飞不高了,家庭环境、成长背景都是如此,出身很重要,不是说大家要看你的出身,而是因为出身造就的个人x格、个人魅力。

    炎龙老师读高的时候,才知道刘德华是谁,我去大学报到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电脑,那是2001年,当时就已经19岁了,x格基本成型,很难重新塑造。所以,我一直都希望自己占领一个高点,让儿子站在我肩膀之上,我们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点,这不单是财富的继承。

    跟什么人在一起玩,自己x格慢慢就会变成什么人。如果家庭没有创造这样的环境,那就尽量去多结j这样的朋友,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因为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变的越来越明了,虽然离真明还有很大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