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红楼同人)[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分卷阅读94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宝钗只不理他,被逼得急了方说:“如今只得你我二人,我也不妨和你说说真心话。我若真个是看人身份,也就不会想着要拉香菱一把了。先前那姚先生胡言乱语,多有蛊惑人心之举,但是有句话仔细想来却颇有趣。她曾说,其实女儿家生来是平等的。我虽不解这话,却也隐约觉得有些意思。何况,尼姑庵里的尼姑,也有不少都是好人家儿女,你又何必拿身份压人呢。”

    那声音猛然间愣住。它这才想起,薛家是金陵四大家族,紫薇舍人薛公之后,世代领着官商之位,与之来往的也是达官显贵,士绅名流。在宝钗心中,甄士隐只不过是个无权亦无钱的小乡绅,和薛家人避之不及的冯渊并无甚么分别。这正如一个人站在半山腰向下眺望,因站得太高,离的太远,区分不出山脚下的灌木和杂草是一个道理。

    “是。我和香菱朝夕相处这么多年,感情自然深厚。可是你也莫要忘了,当年我初次见到她,就私下里设法偷偷照顾她,那时和她的交情也算不上深厚吧?虽则有你一直在耳边唠叨,所谓的耳提面命,但若不是我本意亦是如此,阳奉阴违并非什么难事。”宝钗慢慢说道,“何况,收留智能儿和助着香菱离开薛家大不相同,为了后者,我可是受尽了母亲的埋怨和唠叨。至于前者嘛,我虽平素不愿惹事,但区区水月庵,倒也不算难打发的。那里的主持贪财,差个人假借了名义去许老尼姑几两银子,自然也就摆平了。你放心,必然不会连累了香菱。”

    那声音极少见宝钗如此锋芒外露,沉默了好长时间才说道:“你和从前有些不一样。”

    宝才好奇问道:“难道你从前认识我?我从前究竟是什么模样?”

    那声音想了一想,慢慢说道:“人家说你不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从不关心底下人的死活,是真正的冰美人,看似温和实则冷漠。”

    宝钗笑道:“我若真个冷漠无情,早将金锁丢丢出门去,岂不耳根清净?”

    那声音吓了一跳,这才不说话了。

    宝钗却意犹未尽,感叹道:“此一时,彼一时。当日师父孙嬷嬷教我谨言慎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今连她都为女儿谷之事积极奔走。我虽不看好此事,亦帮不上什么忙。但既有女孩家如此求上门来,岂能袖手旁观?”

    第72章

    宝钗说到做到,果然次日就遣了陈义去办此事。水月庵虽然和显贵之家有往来,是刘姥姥眼中惹不起的庞然大物,连马贩子王短腿收留智能儿都自觉担了不小的系,处处小心翼翼,但在宝钗眼中,却也没甚么了不起。

    陈义甚至连自报家门都不必,那惯会看人下菜碟儿的老尼姑早从来人穿戴、气度上猜出必是豪族出身的健仆,忙小心翼翼陪着说话。待套问来历时,陈义只含糊着说是外省人,因从旁路过,自家小姐见这小尼姑生得颇为伶俐,遂要她相伴身边,故而特遣了人跑这么一趟,理清瓜葛。

    老尼姑起初还想拿乔,陈义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怎会被她糊弄了去。当下三言两语,说得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又抛下五十两银子,老尼姑立即笑逐颜开,拍胸脯说到官府销案以及智能儿还俗之事包在她身上,保证不会有任何妨碍。

    “就这么简单?”姚先生偶尔和孙穆一起来香菱家中走动,为开铺子之事筹划,从旁听到此事后,难免大为惊讶,“既然如此,前番何必瞻前顾后?”

    孙穆笑而不语。她这个金兰姐妹为人直爽,却有些眼高手低的毛病,尤其对柴米油盐之事一无所知。须知时下买一个丫鬟不过几两银子,纵使智能儿有些姿色,人又长的伶俐,但逃走了那么久,老尼姑早对她熄了念想,如今竟平白有五十两银子入账,便如同平白捡的一般,如何不喜?宝钗能轻易做成此事,一则来是舍得花钱,没把区区五十两银子放在眼里,二来是派出的人精明能,该扯虎皮拉大旗的时候扯虎皮,该??饩?氖焙蛲吠肥堑溃?识?拍懿环汛祷抑???趵牙选11懔獾热丝雌鹄瓷跄训囊患?虑楦?旌谩?br /≈

    智能而从此就和香菱为伴,日日深居简出,倒也没惹什么是非。她人长得聪明,活又麻利,又不挑三拣四,很快便得到了刘姥姥和香菱等人的喜爱,倒比从前她当尼姑时,更加如鱼得水。

    偶尔闲来无事时,智能儿也会跟刘姥姥和香菱闲聊,说些她从前在尼姑庵里的事情,说老尼姑常常把他们当成奴婢使唤,不知不觉间就潸然泪下。智能儿又说尼姑庵里的龌鹾事,刘姥姥连连叹息,王刘氏啧啧称奇。香菱毕竟是没出阁的姑娘,虽是点到即止,却早已红了脸,想躲到屋里去,偏姚先生拉着她的手不放,大声道:“这有什么?你是该多听听这样的事,好长长见识,知道男人们都是一群什么货色。这个时候觉得害臊,避而不听,到了将来真吃亏的时候,就是悔之晚矣了。”

    孙穆见香菱确实害臊得厉害,笑着解围道:“总要循序渐进的好,倒不可急在一时。”

    姚静点头道:“说得是。幸亏香菱离开了贾家,须知那地方的人都毒的很,一个两个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刘姥姥忙反驳道:“不能吧。薛大姑娘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咱们现如今都领着薛大姑娘的恩惠哩。单说如今贾府的管家夫人王夫人,还有那凤姑娘,都是最怜贫惜弱不过的人。”

    姚静起初听到王夫人的名字时候,就有些不屑的神色,待到听到凤姑娘的名字,更是气得笑起来:“王熙凤哪里算是什么怜贫惜弱?天底下没有比她毒的妇人了!调包计,呵呵。好,我且不说这个,说了恐怕你们也不信。单说她在水月庵做下的好事,如今现有认证的,智能儿,你且说说,那琏二奶奶是如何逼死了张金哥并长安守备家的公子!”

    智能儿是何等乖觉之人,见姚静面色不善,却只推说不知。待到姚静和孙穆告辞之后,才偷偷扯了扯刘姥姥的袖子,两人走到无人之处,将其间情由和盘托出。不过是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上了一户张姓富户人家的小姐,小名唤作金哥的,就要强娶了去。谁知金哥早已许了人家,就是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收了聘定。其后这事闹将开来,守备家要和张家打官司,进京来寻门路,张家便借助水月庵的老尼姑静虚走了王熙凤的门路,给长安节度使云光传了话。为了此事,王熙凤索要了三千两银子。

    刘姥姥多少是得了王熙凤恩惠的人,自然不肯随意说她的坏话,事到此处,尚维护她道:“阿弥陀佛。这事倒也怪不得她。既是那老尼姑求上门来,求得狠了,她也不好不应承。至于那三千两银子,想来为了打赢官司,要打点的地方甚多。何况张家也肯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就没什么了。”

    智能儿忍不住冷笑一声道:“若是事情就此了结也就罢了。谁知那守备家是忍气吞声,应允退了亲。结果张金哥和守备之子却都是极多情重义的人,一个自缢而亡,一个投河而死。姥姥你说说看,这可是活生生的两条人命。故而那甚么姚先生说琏二奶奶逼死了人,倒也有几分道理。你道我如何晓得?那给张家牵线搭桥的老尼姑正是我师父。我有什么不知道的?姥姥,你听我一句话,我虽然一错再错,落到今日这步田地,但当年好歹也是常在贾府里走动的,知道不少他们家的底细。咱们的薛大姑娘是个好人,贾府中人,无有不赞她的。可那琏二奶奶就不一样了,底下人皆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明着是一团火,暗地里是一把刀。咱们还是莫要惹她才好。”

    刘姥姥听了,沉吟半晌,方道:“虽是如此,然她总算对我有恩,我也不好说她的不是。俺们庄稼人,哪里有什么讲究,只知道有恩报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