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带着憨夫去种田

带着憨夫去种田_分节阅读_59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季氏到水口山村后,胡嬷嬷就如闲谈一般将王家的家业和盘托出。

    “难为你了,嬷嬷!”虽然说是聊家常,何尝不是变相的给自己回禀呢,言外之意就是告诉自己,娇娘是王家的功臣,而她要守护着王家,让自己放心。

    “太太,我知道让少奶奶进王家跟了少爷确实是受了委屈。但是自少奶奶怀了身子以后,吃穿用度我都遵照了当年照顾老夫人一般,请相信我,在有生之年,我一定会看护好她们母子,就算我闭了眼,也会交待韩清兄弟们照应,你放心吧,少奶奶以后一定是个有福份的人!”看这趋势,王家就要兴旺起来了,胡嬷嬷也是感慨良多。

    下人们看着少奶奶的亲娘和王家的这个胡嬷嬷这么亲热好生诧异,从此后更是不敢小觑了胡嬷嬷。

    “大姑,来了,张大夫来了!”这天,韩清在街上赶马车回来时,车上多了一个人,隔得远远的,他就兴奋的大叫起来。江铃说过,女人生产是道难关,而少奶奶怀的双胎,更是难上加难。一家人盼张大夫就如盼的救星。

    知道张大夫是昌州城里的千金圣手,季氏也放心了不少。心心念念盼女儿们有好消息,但生产这道难关又让当娘的揪心。胡嬷嬷在县城里请了两个有经验的稳婆,又有张大夫坐镇,这些都考虑得周到贴心,她真的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管事嬷嬷。

    就如看准了时机一般,张大夫来的这晚,娇娘果然发作了。

    整个宅院如临大敌,连大肚子的可儿和李燕都紧张的坐在了外院等消息。有好几次,可儿都想冲进去看小姐,被郑嬷嬷连哄带骂给抓了回去。

    “江铃,你去熬参汤!”

    “罗氏,你负责烧水!”

    “产房里由我和郑嬷嬷看着!”

    “太太,外面就有劳你和周嬷嬷了!”

    临进产房时,胡嬷嬷郑重交待,虽然说王家目前没那些糟心事儿,但小心使得万年船,她不想有任何闪失,所有至关重要的关节都有自己的人把守看护。

    如果可以重来,娇娘真想给王渊那混蛋装上子宫让他怀孕生产。

    老天啊,这生孩子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痛,先是轻微的痛,稳婆说让自己养精蓄锐,别说话,别用力,大仗还在后面等着打。

    痛,间隔越来短,痛越来越加剧。

    “小姐,先吃点东西,等生产时才有力气!”郑嬷嬷端了鸡蛋和汤,由两个稳婆扶着,一点点的喂给她:“小姐,别怕,有我们呢,有太太呢,咱们当女人的都得过这一关,等生了就好了,别怕啊!”

    女人都得这生孩子这一关,说起来,自己倒是有缺憾了,胡嬷嬷看着娇娘痛苦忍不住想到,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自己这辈子没嫁人自然不经生产,倒是看过不少,老夫人生产,叶夫人生三个少爷,如今又看着少奶奶生孩子,一代又一代的,时间催人老,岁月不饶人啊。

    “痛,嬷嬷,我不吃了!”又一阵痛铺天盖地的袭来,娇娘觉得浑身就没一处好的,感觉自己受不住了,一把推开郑嬷嬷的碗:“咣噹”一声,摔在了地上,碎了。

    “碎碎(岁岁)平安,碎碎(岁岁)平安”两个稳婆相互看一眼脸色大变,又连忙安慰着。

    “少奶奶,别怕啊!”碎碗的声音惊醒了胡嬷嬷,她连忙跟着安慰:“你看,太太在外间呢,你要坚强要勇敢,她心系着你的每一刻呢!这两个是县城里最好的稳婆,张大夫是昌州最好的大夫,想想即将见到的两个孩子,想想你就要当娘了,少爷就要当爹了,少奶奶,咱们努力啊!”

    不提王渊还好,一提他娇娘气不打一处来。现代的人生孩子,老公还全程陪同,听说有疼得厉害的抓了老公的手咬。自己倒好,能咬的就只有自己的牙关,听郑嬷嬷说,要是自己喊痛得厉害时,她会拿了手巾让自己咬上,以免伤了舌头。这个当爹的连人在何方都不知道,等他回来说不定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这便宜爹当得真他娘的省心。

    经历了一天一夜非人的折磨,就在娇娘大喊拿菜刀时终于听到了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声。

    “恭喜少奶奶,是个小少爷!”稳婆收拾好第一个孩子递给了胡嬷嬷,一边对精疲力竭的娇娘说道。

    “菩萨保佑,是个小少爷!”胡嬷嬷接过孩子老泪纵横。天知道,自从少爷失踪后自己有多渴望少奶奶能生个小少爷,这样王家就有后了,也不负老夫人的重托了。

    娇娘都没空理会,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痛袭来,第二个孩子挣扎着来到了世上。

    “恭喜少奶奶,这是一个小小姐!”双生子,龙凤胎,大小平安,看来胡嬷嬷许诺的重酬到身了,稳婆喜笑颜开。

    “小姐,咱们家添了一对双凤双生子呢!”郑嬷嬷比之胡嬷嬷更心疼自家小姐,一直在帮忙看护,帮她擦汗,不痛时喂她参汤,痛时恨不能替她分担。自己的手腕还隐隐作痛,小姐生产时掐进去不少吧。

    “嬷嬷,我好累,我要休息一下!”两个小肉才总算出来了,娇娘很想睁开眼睛看一下,却是累得连话都不想说,头一歪就昏睡过去了。

    等她再醒来时,人已经移到了自己的宽大的卧房里,睁眼看到的是季氏担忧的眼神。

    “娇娇儿,你总算醒来了!”季氏的声音略为沙哑。

    “娘,我睡了多久?”不用说,娘一定是熬夜久了娇娘也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了。

    “娇娇儿,今天是四月初八了,你是初六凌晨生的孩子,你说你这一觉睡了多久,久到娘都等不下去了!”季氏边说边擦着眼角的泪花:“你非要吓娘这么一次不可!”

    “娘!”果然最担心你的永远是自己的亲娘,娇娘也是泪水止不住的往外流。

    “太太快别伤心了,张大夫都说了小姐只是太累,睡醒了就好了,没有任何损伤的。你这样伤心小姐也伤心,她可是在月子里呢,不能流泪的,以后眼睛得吃亏!”周嬷嬷连忙劝阻。

    “是呢,太太,咱们家添了小少爷和小小姐,明天就该洗三了,您看要怎么张罗?”胡嬷嬷很是高兴,也是为了转移这母女两人注意力。

    “洗三也是至亲好友来庆贺,一切嬷嬷做主就好!”说起来自己到底是客,季氏想着王家在这儿没亲没戚的,洗三也没什么可张罗的。

    “那我就做主了!”娇娘是不会管这事儿的,季氏也不会插手,胡嬷嬷盘算了一下洗三的客人有多少,也不多,就作坊铺子的街坊邻居的女人们,那些掌柜管事一心想要交结王家,胡嬷嬷也乐意给这个机会:“只是,有一事还得少奶奶亲自定夺!”

    “什么事?”娇娘侧着身子用手指摸着襁褓里的两个小人儿,怎么看也看不够,感叹基因之强大,你说说你俩,你娘长得这么好看你不继承了去,偏偏长得和王渊一个脸庞。九死一生生下两个孩子一点儿也不像自己,就像是豪赌了一把却输了,真是亏得心慌。

    “少奶奶,你还得为小少爷和小小姐取名字啊!”一个人的名字按说都由家中长辈或爹爹取,但是,少爷没了影踪,这事儿,就只能少奶奶来做了。胡嬷嬷在心里叹了口气脸上不显,对屋里人笑道:“洗三的客人问起小少爷和小小姐名字,咱总不可能告诉说还没取吧!”

    ☆、第99章 王家的酒

    “王志远,王智慧”胡嬷嬷重复着娇娘话:“男儿志存高远,女儿睿智聪慧,好,好名字啊!”

    名字再好,也抵不过命好。

    季氏没料到毫无根基的王家孩子洗三却是大办了二十多桌。整个水口山镇上的女人们全都来了,平日里在王家领料回家的妇人们也来了。一副小小的银手镯也好,十个鸡蛋也罢,来者都是客,无论贫富亲疏,大家都来恭贺王家添丁进口。

    “少奶奶命好!”男人回来说过王家宅院修得宽大气派,朱木匠的女人和着要好的三四个妇人围着宅院转了一圈:“有根基的人就是不一样,才多久的时间,由当初的茅草到如今的大宅院,还生了一对可人的儿女,真是别人羡慕不来的福气啊!”

    “是啊!”旁边的女人是李掌柜家的廖氏:“当初看着小打小打的制布作坊,我们当家的都不看好,说这穷乡僻壤的,买个布料是看年看月的。谁知道,有了染坊的壹品堂布料出去很受欢迎,每次货行出去的货很快就销售一空了。”

    “你家那位倒是个能人,早早的搭上了王家的船,听说前两天出去了四辆马车,赚了不少吧!”有个女人还真是羡慕,这是旁边粮油铺子上的陈氏,男人老实,开了个米面卖粮油,逢场还能卖点钱,平日里就只能关门歇业。跟王家也谈不上交情,眼看着李掌柜善于钻营越赚越多,她趁这次机会也来混个脸熟,希望哪一天也能跟着王家发点小财。

    “呵呵,不瞒你们说,能赚点还真的是靠韩掌柜关照呢,要多少布匹提前说了,那边作坊和染坊就加班加点的做出来按时交货了”廖氏略为得意:“我们当家的说了,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信誉,一看王家就知道以后一定会发展壮大,少不得也带着咱们一起发点小财了!”

    “谁说不是呢,你没看咱们水口山镇的女人们现在说话声音都大一点了吗?”陈氏笑道:“这女人啊,自己能挣腰杆就硬,说话有底气,也不用看男人的脸色过日子,连公婆叔嫂们也没闲功夫去说三道四了!”

    “我们那位说了,王家是阴盛阳衰,照这样下去,整个水口山镇风气都会被带坏,全都要阴盛阳衰了!”朱木匠女人笑道:“他说男人若有一个手艺能挣点钱混口饭吃,要是没手艺就地里刨食的现在都要靠女人养家了!这都是因为有了王家的照拂!”

    “王家少奶奶心善,做事儿不亏做工的女人们!”陈氏感叹道:“不信你们私下里打听,一提起王家少奶奶,谁不是竖大拇指夸了又夸。听说管事的是胡嬷嬷,这也是一个能干的女人,所以别看他们家女人主事,但头头是道让人挑不出理儿!也别怪水口山镇的女人们都学得能干了!”

    “呵呵,看看今天来的女人们就知道王家有多受人喜欢!”无论是收割苎麻,还是领料加工,王家就如女人们的钱庄,只要做了活就可以提取银两,钱财都是以少积多,只要不是懒的,做了总有收入。

    明面上的恭维话说了又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不敢说出来的话。那就是,别看王家少爷是个憨的,人生下的两个孩子一看就是不得了:前庭饱满,眼睛雪亮,连名字都起得这么大气,啧啧,憨人是有憨富的,虽然憨子少爷如今生死不明,但王家有了少主,王家有后,未来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因此谁也没有小觑了去。

    等到中午开酒席,席面的丰盛更是让人感叹不已,鸡鸭鱼鹅肉样样齐全,色香味俱全。

    “听说是在县里找了几个大厨呢!”边吃边说道:“我可算是开了眼界了,这有钱人家的席面原来长这样!”

    家里条件稍微差点的女人们则是后悔,早知道带了三毛四毛也一起来,别的不说,打个牙祭总是可以的。

    “咦,这酒?”陈氏没想过要吃什么,打定的主意就是来混脸熟长见识,为此席面上的任何一样东西她都没有放过。别桌的女人们都推辞不要酒,这一桌陈氏却是端了酒杯小啜了一口。

    “怎么,你还能喝出酒的好坏?”廖氏笑道:“我忘记了,你家铺子上也曾经卖过两年酒,后来就不卖了,你应该是内行!”

    “还不是因为穷,不逢年过节的谁家有那闲钱喝酒啊!”陈氏重新端了酒品了品,下一句话她没有说出口,因为当年卖的酒味道淡如水,有闲钱的人喝了几次就再不来买了。不过,若换成是这种酒的话?一想到此,陈氏内心有了小小的激动。

    “也对,不过,这两年大家又开始有钱了,你要不要再考虑卖酒?”廖氏好心劝道:“男人就好两样,一是酒,二是女人,能吃饱喝足了肯定愿意花钱来买了!”

    “呵呵,李家嫂子,你说这话怪吓人的,男人有钱了就愿意花钱买酒也就罢了,要买女人,你还不让李掌柜跪搓衣板了!”陈氏觉得这次王家之行太值了,不用廖氏提醒,等回到家里,一定要给男人说酒的事儿。

    “买他的吧,无论买再多,反正我是老大!”廖氏哈哈大笑:“买了女人回来我给他当丫头使,一个也别想要沾边,看他怎么办!”

    “还是你厉害!”朱木匠的女人抿嘴笑道:“把个李掌柜管得服服帖帖的,说东不敢往西,喊买鸭不敢买鸡,挣了这么的家业都捏在你手中了,李家嫂子,要不教教经验呗!”

    “呵呵,朱家的,我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家的能有今天,还不靠我娘家扶持才起的步。而这货行里帐房都是我安排的人,他们只听我的,我家那位说起来也是跟我跑腿而已,有什么事儿和收入都在我眼皮下,他还能干什么?”廖氏嘿嘿一笑:“你家的就不一样了,他是靠自个儿的手艺挣钱,今天出去赚三回来说赚两,未必然你还会去主家对质询问?所以说,这经验就是,你要以不变应万变,沉着应对,让他翻不出你的五指山,哈哈哈!”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陈氏的思路被廖氏打断,心不在焉的奉承了两句。

    吃过洗三的酒席后,女人们纷纷告辞。陈氏要不是顾及着廖氏和朱木匠的女人早都跑回家了。

    “你是说王家的酒醇香浓厚,味道特别?”男人老实忠厚:“你也不想想,王家那样的大户人家,连厨子都是在县城里请的,这酒还能差了去?更不可能像普通人家一样买了酒回去后还兑水,你也是这几年没沾酒了所以才感觉特别吧!”

    “兑水兑水!”陈氏一听这话就知道他在损自己,当年卖酒,是自己强烈要求兑水做假,结果越卖越卖不动,为此男人也抱怨了好久,今天又老话重提:“你就只记得过去的事,我现在给你说正事,王家的酒可不是买的,我们在山上是看到有酒坊的,那酒味飘出来时都能醉人!”

    “大户人家讲究,要喝酒肯定也有本钱自己酿,这很正常!”男人木愣愣的甩过来两句话:“难不成,你还想像李家一样去找王家,让她们将家酿拿出来给我们卖?”

    “我说你人姓侯,怎么脑子笨得像头猪?”陈氏是恨铁不成钢:“为什么不可以?李家能替王家卖布,咱们家粮油铺子为什么就不能替王家卖酒了,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就不去把握了呢?”

    侯姓男人到底是禁不住女人的念叨去找了韩江,韩江回话是要问问少奶奶。

    “大姑,少奶奶这酒到底要不要卖的?”韩江最先问的自然是胡嬷嬷,少奶奶在月子里呢,大事小事事事都是大姑说了算,布行作坊自己也能做个主了,只是,还没有开卖的酒韩江拿不准娇娘的心思。

    “他想在我们作坊购酒销售?”果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个洗三酒席就让人惦记上了。娇娘思索了再三,按自己的意思,这酒还得自己去销售,而且不是这么个卖法。

    “嗯,那侯掌柜说经营着米面粮油太单一,想要多一个品种,正巧喝了志远智慧的洗三酒后觉得咱们酒好,就寻上门问问!”胡嬷嬷对娇娘道:“就看你怎么安排,若是想卖,咱自己开铺子的话,明天我就让人去拾掇;若不卖,让江儿回了他就是了!”

    “娇娘啊!”季氏在一旁也听了个明白:“按说这事儿娘不该管,只是,眼下你和嬷嬷都要照顾孩子,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摊子铺大了你们也忙不过来。做生意的人最忌讳吃独食,有钱大家赚!”

    “娘,我明白了!”娇娘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儿,如果王家在水口山镇一家独大,所有的钱财都自己赚了个精光,钱聚人散,若有什么事儿,能站出来帮自己的人可能就会少;同样的理,钱散人聚,一个李家,一个侯家,再以后不管哪一家,有钱都让他们跟着赚一点,有事就能一呼百应,如洗三酒席一样得了人心,王家才能在水口山镇立足。从长远来说,更是一种积福,福报近在自己远在子孙。

    “唉,我说,咱们都去吃了洗三酒席,单单你吃出了味,居然真卖起了酒!”廖氏亲自提了酒罐跑到粮油行给男人买酒:“听说你卖王家的酒,这人吵着闹着让赶紧来买,生怕没喝上这么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