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带着憨夫去种田

带着憨夫去种田_分节阅读_60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呵呵,李家嫂子说哪儿的话,你和李掌柜就一句话说要酒,我一定给留够!”陈氏边给旁边的客人打着酒边笑道:“少了谁也不能少了李掌柜的!”

    “老板娘,再买两斤油!”这边陈氏刚接过廖氏的酒罐那边客人又在喊了。

    “对不住了,嫂子,咱先给他把油打了!”陈氏朝着廖氏抱歉的笑了笑。

    “去吧去吧,先打他们的,我近呢,又闲着!”廖氏笑着回应。等客人走后,廖氏对陈氏道:“这酒好卖,连带着粮油生意也有了起色吧!”

    “嫂子说得太对了!”陈氏边提着酒壶边说道:“嫂子,我总算是明白了,人挪活树挪死,我们那口子当初还反对再卖酒,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施这才找了韩掌柜,你看看,现在不逢场时也能卖了粮油,以前可只有关门的命!”

    “十里八乡的人谁不知道王家的酒好呢,听说当日吃过洗三酒席的很多人都在后悔,说没有偿偿那酒的味道,否则,说不定卖酒的好事就轮不上你家的!”廖氏笑道:“一个个的也不想想,这酒岂是卖什么的都可以兼卖,比如说,咱家卖干货也摆上酒,朱家卖木材也摆上酒缸,还不让人笑掉大牙!”突然间问道:“唉,我说,你光顾着和我说话了,你打了多少提酒了了?”

    “啊!”陈氏这才反应过来,望着酒罐尴尬笑笑:“嫂子,你罐子装多少斤的,我也记不得打了多少酒了?”

    “装十斤呢!”廖氏走了进去,从陈氏手中拿过罐子将酒全倒进酒缸又递了过去:“重打吧,先打三斤给他喝着,真装满了给他喝得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还不美死他了!”

    “噗嗤”一声笑了,陈氏道:“嫂子,这三斤准备几天喝完啊?”

    “十天!”廖氏干脆的回答道。

    “我说,李掌柜也太可怜了吧,三斤酒喝十天,还不够打湿嘴巴呢!”一个男人的声音从店外传来:“侯家的,给我来三斤,先喝着三天再说!”

    “你懂什么!”廖氏瞪眼看出去时见是朱木匠:“喝酒伤身,酒后误事,小心喝多了酒你连脉都画不直!”

    “哈哈哈,绝对不会,绝对不会!”朱木匠大声笑道:“这酒啊,越喝越上口,越喝越有精神,酒喝多了,不用瞄线也能下锯,线直着呢!”

    猫儿酿的酒好卖是意料之中的事,盘活了一个侯家的粮油店却是意外了。

    “少奶奶,你看猫儿那边要加人吗?”猫儿酿酒的速度远远比不上侯家卖酒快,胡嬷嬷的意思是将作坊正式建起来。

    “熬糖煮酒都是有祖传手艺的,问问猫儿愿不愿意招徒!”娇娘同意让侯家卖酒,但酒都是猫儿评分低的,那些高分的一缸都没动,全藏在酒窖里的。如果猫儿愿意扩大生产,这酒就可能走出水口山镇了,不愿意她也不勉强,娇娘想酒出名不是以这种方式来的。

    结果猫儿只求让他传授给自己十岁的儿子,并说儿子在未出师之前不要月钱。年前韩清又跑了一趟屯田,将老杜和猫儿的家人都赎了回来,两家的女人和孩子都在山脚的村庄里帮忙干活,好不容易有机会传授儿子了,他才不愿意让机会平白的落在外姓人手中。娇娘点头应了,手艺越是祖传越保密,出来的东西越精贵值钱。

    好不容易熬到了满月,按照胡嬷嬷的意思这满月酒也要大办的,被娇娘阻止了。看看洗三礼就知道了,来的人都是些乡邻,一个月送两次礼,还不将人穷死,不办酒席大家都乐得轻松。

    “娇娇儿,你满了四十天娘就回去了啊!”娇娘这孩子是个倔犟的,做个月子的禁忌都是自己和郑嬷嬷时刻看守着才行,要不然非得犯忌不可。若不忌好月子,现在年轻还看不出,等一上年纪各种月子病就出来了,那时后悔药都没地儿找去。明天总算满四十天了,看着她坐满了四十天月子这才放心。

    “娘,家里有杏儿看着,你就多住些时日吧!”娇娘知道冯长春不受待见后又有了一个叫茵儿的,好在她是个心不大的,要不然家里又是鸡飞狗跳了。爹娘已没了夫妻的情分,与其在家相看两厌还不如在这儿躲个清闲。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别人的金窝银窝,都不自己的狗窝,那儿到底是我的家啊!”季氏摇摇头:“得回去了,别的不说,我得给渭儿守好那个家。”一个胡嬷嬷都能忠心守护着王渊,自己作为亲娘受再多的委屈也得为亲儿子守好徐家。幸好茵儿生的是一个女儿,要是儿子,估计他都会把新宅院给了那孩子,一连折腾了几年,年岁渐长,自己就冷眼静看,徐富贵再能折腾,那个家早晚还得交到儿子手中。

    “娘,过两年等小弟成了亲你就到我这儿来住!”娇娘很心疼自己的季氏,和离又不能和离,儿女面前还得强装欢颜。

    “渭儿那孩子也让人操心啊!”提起儿子,季氏又是焦心:“文不成武不就,这些年的书念得也没长进。”相对于大女婿京城当差;二女婿小小年纪中举,儿子简直就是在混日子:“铺子上的事儿你爹又不让他插手!”自己管的毕竟是内宅之事,是小事,真正商行的事徐富贵不是遮着就是掩着,大有放弃了渭儿的意思。

    “娘,不如让小弟来我的铺子上跟着韩江吧!”娇娘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对,娘,我的铺子虽然小,方便小弟从头做起,以后出来也能独挡一面!”再不济舍了徐家的家业,娘用自己的私房钱给徐渭置办一项产业,只要人有能力一样能做大做强,这一点娇娘和季氏的想法是不同的。

    徐富贵既然放弃了徐渭,对儿子上学堂还是荒废再不管,毕竟曾经也在张夫子面前丢了无数的脸了。不是那块料再磨再打也不成器,他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了徐涯的心上,结果发现又是一个废物。盛怒之下又将希望寄托在茵儿身上,不想茵儿给生了一个女儿,年岁越大,失望无边的漫延,好在走出家门时,世人还会恭维他两句,皆因为有两个有出息的女婿。

    徐渭的到来,让娇娘将酒坊的事提到了日程上。

    “姐,你要开酒庄?”就说自己这个三姐才是最好的,关键时刻能拉一把。从无到有,三姐一个女人都能撑起一片家业,都能创下一片天,自己好歹是男儿,还能弱了去?好好的跟她学了,一定能成。

    “水口山镇有一个侯家卖酒已足够了,我若再开,不但挤兑了他,而且也没有出息!”摇摇头,娇娘道:“咱们做生意,天时地利人和必不可少,而且还得看长远。酒庄是需要做成产业的,我只做酒坊!”喝酒就得吃肉,与其说酒庄,不如说是酒楼,又是铺子又是人手的,挺麻烦。

    “那要怎么做?”徐渭是雄心壮志,只等姐姐一声令下,听候差遣随时准备大干一番。

    这年秋,有两个消息传进了徐富贵的耳朵。

    一是二女婿得了圣恩外放永安县七品知县;二是自己的儿子徐渭不学无术,在昌州城内大小酒庄饭馆吃吃喝喝纨绔无边。世人一边恭贺他,一边笑他有钱供儿子吃喝,令郎口福不浅。

    “胡闹,简直是胡闹!”儿子没上学堂,只说去了三女儿铺子上帮忙,帮什么忙,徐富贵在五福院大发雷霆:“娇娘那边本就是一个烂摊子,你还指望能学什么,你这不是教他,是害他啊,你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养不教父之过!”季氏看了一眼男人,这是续大打徐渭之后的第一次发火,夫妻二人也算是第一次面对面“探讨”儿子的教育问题:“老爷,我是一个内宅妇人,渭儿本该由你教导,且不说他在娇娘那边有什么,就算有个不妥,造成今天结果的原因还在你身上,若说是胡闹,老爷,你扪心自问,你又何尝不是在胡闹呢?”

    “你是所托非人!”面对季氏的指责徐富贵面不改色:“赵扬你不托,王博不你托,你将他交给娇娘,王渊那是一个憨子,你这是要让徐渭成为了一傻子是吧?”

    “老爷,如果你真心疼渭儿,那就由你亲自去教导,谁会把儿子交给女婿去教导!”季氏无比的嘲讽,他是想让儿子靠着两个女婿出人头地,而且,他从内心里拒绝听到王渊的任何事情,以至于这孩子失踪快一年了也不知道,有这样的岳丈真是让人所不耻。

    徐家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争吵,冯长春听到这个消息时已是三日之后了,对此是拍手欢呼,她现在无比的后悔,后悔设计连累了表婶,没了表婶在身边就如缺了胳膊少了腿,连徐家的一个消息都难得到了。老爷不喜,儿子不聪明,她很不甘心,想着昔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更是伤心不已。

    “姨娘,老爷已三天没去五福院了!”盛德院旁边的碧云苑是生了女儿后搬进去的,太太喝了她的茶升为了姨娘,身边的小丫头春儿悄声说道。

    “春儿,当奴才就得有奴才的本分,休得去听这些闲言碎语!”茵儿亲自裁剪着一件衣衫:“你在我身边时间也不短了当知道我的脾气,再有下次休怪我无情!”

    “姨娘,奴婢知错了!”春儿也知道茵儿是怎么上了老爷的床,同样也知道林苑小居住着一个不得宠的冯长春,徐家看似有机会,但老爷的恩宠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个姨娘老实过得也累,讨好了太太又讨老爷,还亲自替老爷裁衣物,都不知道用心去争宠,要是能生下个小少爷位置就稳了。

    “你有什么样的心思都挂在脸上呢!”茵儿看了一眼春儿:“你若愿意,我不拦着,但是,我警告你一句,太太不傻,少爷不憨!”

    “奴婢不敢!”春儿低眉,要说憨傻,徐家都说三姑爷是憨的,三小姐是傻的,可是,梅儿姐姐说三小姐福份最好,生了一对龙凤双生子。

    茵儿看了一眼春儿,没再说话,用心的做起了手上的活儿。

    人得知足,人也得看长远。老爷肚子里没有墨水,脸面看得比命还重。但是,太太不同,太太是个聪明人。想当年,能和知府的叶夫人交好早早的定下姻亲,虽然说最后三小姐嫁的是一个憨子,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才多久的时间王家又起来了。而这次,太太去王家陪了三小姐一个月子后欣然同意将少爷送去,可见里面一定有很深的讲究。她不信少爷如世人所说的只管吃吃喝喝,就算是吃吃喝喝,老爷没有给过一文钱,这钱也是王家给的。能供养一个吃喝玩乐的小舅子,可见憨姑爷家底一定很厚。

    “姐,吃货回来了!”远远的,徐渭朝着娇娘大声喊道。

    “果然是吃货,看,都长高了一截,长胖了一圈了!”娇娘笑着对怀里的女儿道:“智慧啊,你看看你小舅,再这样吃下去都快赶上你爹了!”

    “姐,姐夫有消息了吗?”很少提起王渊,既然是三姐提的,徐渭自然要问。

    “没!”那就是一个负心汉,孩子都半岁了,只言片语的问侯都没有。果然是失踪的节奏:“他那时候就肥成一头猪了,你再吃下去可不和他一样了!”

    “姐,不待你这样骂人的!”究竟骂自己是猪呢还是骂自己憨呢?徐渭从娇娘手中接过小胖妞“姐,智慧更像一头小猪呢,才多久,长得这么好了!志远呢?”

    “志远在里屋睡觉呢!”娇娘瞪了徐渭一眼:“说话没个遮拦,智慧是女儿,哪能这样骂她。小孩子是见风长,吃了睡睡了吃,能吃能睡就能长!走吧,要没有收获,你这几个月花的银子就从你的工钱里扣!”

    “有,有收获!”徐渭吓了一大跳,自己不到半年的时间用掉了四百两银子呢,真扣工钱,还得给姐做长工算了,一进屋连忙掏出一个小本子,某年某月某日某店,所吃喝何物,花费多少,一一记载。

    “一共走了昌州所辖县镇一百零八个酒庄”边翻看着小本子娇娘边问着详情。突然停下来,盯着徐渭久久的看了又看:“我说,小子,你行啊,吃肉的钱比喝酒的多用了一倍多!”

    “姐,别这样看着我,我可没藏私!”徐渭苦着脸道:“我原本就不喜欢喝酒,每到一处也只能买二两酒,偿个味道探个行情而行,哪能如肉一样吃得畅快!就这样也落了一个纨绔浪荡公子的名号!”

    “就只偿一口酒?”这也能探出行情:“余下的呢?”

    “都便宜了小林子那小子了,这一圈吃下来都成了千杯不倒了!”徐渭看向门外:“姐,他比我吃的喝得还多,要扣工钱就让他抵在你家当长年!”

    “行啊,你舍得我也同意,咱家现在就缺人手!”瞪了徐渭一眼:“我让你打听的事儿呢?”

    “姐,没有,所有的酒庄都是大缸小罐,没有你说的那种包装!”徐渭连忙向门外道:“小林子,快,将爷一路上买的宝贝抱上来!”

    “少爷,这些又不值钱,三小姐说不得给你扔了!”什么宝贝啊,全是都陶罐,一路走一路买,还得小心的伺侯着怕碎了。小林子抱进屋时故意对娇娘告状。

    徐渭小心的一个个掏出来放在桌上,娇娘一个个仔细观看。

    “怎么样,姐?”没有期待中的表扬,徐渭有些忐忑。

    “不行,没有我想要的!”娇娘摇头叹息,拿了两个看了看:“这两个出自同一家陶罐作坊?”

    “是的,永安县安陶作坊!”徐渭眼前一亮“姐,是不是这个就可以了?”转了这么几个月也算没有白费。

    “不行,还差得远了点儿!”娇娘想了想道:“先歇两天,我画个样子,你带去那个作坊让他们按我标准做,若做成了,咱们就寻他家的用!”

    “姐,这么远,若真成了还得换种方式!”徐渭皱眉:“一来一去人工成本贵不行,运输也是个大难题!”天知道这些陶罐易碎,自己护它们比护宝贝还宝贝,真要常年累月的让他小心翼翼从永安县运送到水口山村,还不得要了自己的小命。

    “不错,小子,长本事了!”娇娘何尝没想到这一点,只是她更知道陶罐作坊不是随处都可开的:“这样吧,先送去看能不能做成,然后再带一个有本事的师傅过来,咱们看情况而定!”

    永安县安陶作坊,看着送过来的纸稿大师傅头都大了。

    “小哥,这东西,怕只有官窑能做出来了,我们这种小民窑,就算能做,也支付不起成本啊!”陶陶罐罐模具都一样,肚大颈小圆口,可是,纸上的样子精美的如大户人家插花的瓶子,关键是,旁边写的小楷简直就是出难题,不仅烧花要如瓶身上的雅致,而且还要彩釉,青花彩釉,这哪是小小民间作坊能有的成本,要有制作成本,就是小小的作坊而是大窑工厂了。

    “大师傅,要不你先按这个样子制作几个,至于彩釉之事咱们再议!”徐渭听这话时嘴角抽了几抽,自己那个三姐要的东西永远是精品,小小的陶瓶都只能官窑才做得出来。看来此次又是要完不成任务了。

    好在作坊大师傅听说可能会有一笔大生意能成交,而且来回食宿的费用也不用自己出,他欣然同意一并前往。

    两个半成品,一个大师傅,娇娘叹了口气,这个时代,想要做点事儿还真是难了。不过,有人就有一切,接下来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大师傅的查看了。

    “姐,那大师傅说咱们山边有一片土粘性好,适合做陶!”徐渭跟着跑前自然也学了一点:“那片土呈灰白色,大师傅说有很好的可塑性,姐,咱是不是又要开陶器作坊了?”

    “看来还只能开作坊!”这可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年代,需要一点儿什么都得大动干戈折腾不休。自己不就是只想要一个装酒的陶瓶吗,又得折腾一个作坊,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心有多大呢!

    娇娘和胡嬷嬷亲自去看过了,这片山土恰好在自家地的边缘,相邻的是一个姓叶的人家的山。

    “少奶奶,明天我就去和人谈,买下这片地!”胡嬷嬷胸有成竹,对娇娘要干的事她从来是全力支持,没有半分疑惑和反对。

    “有劳嬷嬷了!”点点头,希望是有的,作坊会开起来的,酒也会如自己意料之中一般卖出去的。

    王家买了山地,又作了陶罐作坊!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传遍了整个水口山镇,而韩江在铺子几乎是说干了口水。

    “张掌柜的,不是我们不卖,这事儿八字才一撇,具体要怎么个操作法还等少奶奶发话!”

    “好,刘掌柜,韩某记下了,一定一定,若我王家陶罐开卖,一定算你一个!”

    “成,成,成,孙掌柜,你见外了,有钱大家赚,若少奶奶有意找人代销,我一定告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