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的官场生活

第076章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076章

    丁伟将阿依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们很客气地寒喧。我挥了挥手,让丁伟忙自己的去,见没了“外人”,阿依就随便起来,“嗯,看你这个市委,虽说不破烂,倒是旧得可以,再看城市,同眉江比起来,那真是天上人间啊!”

    我愣了愣,方才醒悟,一边为她倒水,一边说:“是呀是呀,眉江在天上,雪州在人间。不过,在人间显得更真实啊!”

    “你是说,你们的潘书记把眉江的楼房是修高了,但让他自己也有些下不来了。是不是?”

    “这是你说的,我可没说。”

    “你狡猾狡猾的。”阿依笑道。

    我止住笑,认真地问:“阿依你说,咱们的潘总是不是……?”

    “静之啊,你也有点世故了。你何不直接问呢?可是,我也和你一样,不太清楚,说不定有一个人知道一二。”

    “谁?”

    “你那位女同学、省公安厅副厅长罗兵啊!”

    “恐怕还没到她那里吧?”我知道,事情一到公安机关,基本上就是进入司法程序了。

    “公安同纪委,有时是会协同作战的。”

    “那个范围很小。”说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嗨,其实我们这样在背后议论潘书记,是不应该的,还是打住吧。说说,说说你这么个大忙人,怎么有空到雪州的?”

    “再忙也能抽时间啊!哪像你,一扎入雪州就不见了影子。”

    “你是在责怪我了?”

    “不敢不敢。”阿依故作谦恭,又道,“谁叫你是个大书记呢?我还记得,你们《雪州日报》刊登的你在上任之初向雪州人民许下的诺言,要做到什么‘人在雪州,身在雪州,心在雪州’,从这段时间看,你是做到了,至少在我这里,是做到了……”

    看来阿依是真有怨言了。对此,我什么也没说,而是绕开话题,笑着说:“我知道,阿依来雪州,肯定是为雪州人民送温暖来了。是不是?”

    阿依这才开了颜面,“静之,你是学得越来越滑头了。”

    “哦,是吗?可我不学着点,你是不是又会想,若干年前那个傻傻的李静之,能够作雪州市委副书记吗?如果能,我还需要这么多年的锻炼吗?那时就可以了。”说到这里,我很专注地瞟了阿依一眼,只见她的眼角已有了细细的鱼尾纹,这让我心里很不好受。

    这个傻女子啊,守着一棵不会开花的树,她的那份痴情,既让我欣慰,又让我惭愧。我知道,我欠她的,这一辈子恐怕是还不起了。时间每过去一天,我这种负债的感觉就一天重似一天。

    显然,我短短的沉默引起了她的警惕,“你说,你在想什么?”

    “没,没想什么啊!”

    “唉,什么事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她是在回答我先前的提问。

    “是呀,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我从沙发里站起来,缓步走过去,拿起话筒,“哦,是谢峰呀!”

    谢峰在电话里告诉我,报社的副总编辑胡春华请我聚聚,让他帮忙约一下。

    我看了看阿依,略一沉『吟』,对着话筒说:“好啊,正好省报的刘副主任来了,你们就一同接待吧!”

    “好的好的,我这就告诉胡总。”

    见我放下话筒,阿依说:“我还有话同你讲呢,叫那么多人干什么?”

    “哦,都是你们系统的,《雪州日报》的同行,应该没什么吧?”

    “对我来说,当然不会有什么。不过,对你好像就不一样,如果我没有说错,你这会儿已经习惯那种前呼后拥的场面了。”

    “你怎么会这样想,你觉得我变得有那么厉害?”阿依听我这么说,没什么反应,我又道,“什么前呼后拥,我才来多久,还是知道注意影响的……”

    “你知道这样就好!”阿依略加考虑,继续说,“换届马上就要进行了,进行之前,对于市长人选,还会在雪州的现任领导干部中搞一个民主测评。你知道的,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海选’。当然,民主测评不能起决定作用,但还是省委考察任用干部的依据。”

    我点点头,突然问:“那你说,潘……不会有什么?”

    阿依闻言,把头一偏,俏皮地说:“李书记,你认为我什么都知道啊!我刚才说的,也只是说了那一级干部产生的程序,并没有针对『性』的,只不过……只不过,见你在副厅的位置上熬了这么多年,替你想想罢了……”

    我淡然一笑,“可是,我不敢多存奢望啊!你想想,市里还有一位江副市长,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他比我,似乎更有优势。”

    阿依想了想,“那倒未必。”

    我要听的话,基本上都听到了。特别是潘泓铮的问题,省里好像还没有要“动”他的意思,这样,我就可以全力以赴应付即将进行的换届选举了。

    换言之,通过这次谈话,我下一步的目标更加明确了,那个目标,只能是市长,而不是市委书记。

    身在云遮雾绕之中,能够获得这样的信息是重要的,雪州目前的政局传言那么多,要理清头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晚6:00,我乘坐阿依的车出了市委,向临江阁酒楼驶去。见阿依熟练地驾驶着白『色』的宝来轿车穿行在车流中,我不禁叹道:“省报真是有钱了啊,为你们这一级干部都配车了。”

    “你说的什么呀,什么配车,这是我的私家车。”

    “刚买的?”

    “是啊,现在呀,同你在省报的时候不同了,消费观念都变了,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生活就是不一样。虽然,公干的时候,单位可以派车,但也要看单位有没有车可派吧!现在呀,我想到哪里,想走就走,再也不用等了。你看我这个副处,在用车上,同你这个副厅差不多了吧!”

    “嗯,比我还方便呀!”

    “不过呢,这是我花自己的钱,买来的方便呀!”

    “你哪有那么多钱?”

    “你是怀疑我到外面收受红包了?我告诉你,现在省报的职工待遇好多了,买这车的钱都是这些年存下的工资,我老爸还赞助了我5万块呢!”

    “刘省长赞助了5万?”

    “是啊,他的工资高,支出又少,不赞助我赞助谁呀?你知道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讯工具缺一不可,特别是搞新闻这一行的。”

    “嗯,你这也是与时俱进啊!”

    “人人都在与时俱进嘛,当然也包括你。”

    不知不觉,临江阁到了,阿依泊好车,同我一道乘电梯上了楼顶。

    在顶楼的花木和草坪中央,竖着一把很大的遮阳伞,伞下,胡春华和谢峰站了起来,同时叫了一声:“李书记!”

    我点点头,侧身将阿依向他们作了介绍。

    胡春华道:“阿依主任的大作我是经常读到啊,就是久闻其名不见其人,今天终于见到了。嗯,真是文如其人,文如其人啊!”他或许还不知道阿依是刘一亭的女儿。

    “刚才李书记在电话里说是省报的刘副主任,一时也没对上号,如果说是阿依小姐,我早就知道是谁了。胡总的意思是说,阿依文章写得漂亮,人也长得漂亮。”谢峰接着说。

    阿依望了望他,微微一笑,表现出了一种应有的谦逊和矜持,但心里一定是*潢色 高兴的。从文的人,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字,都有那么一点虚荣心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