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娜明日向你索要,如何应付?”
王倩道:“当日在史达林官邸,所有人都看见,我拿出这两份原件,史达林接过去看了,就交给雷格耶夫,并示意雷格耶夫快拿原件走人,被李大哥以劝酒之名拦住,雷格耶夫又将原件交给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我去敬元帅酒,元帅又把原件给了雷格耶夫,雷格耶夫冲下楼开车送走两份原件,再存至史达林办公室。史达林被这样的胜利冲昏头脑,激动得亲自送我们上飞机,可一回去,发现两份原件里面竟是白纸,雷格耶夫可能要吃点苦头了。只是尼娜敢来,不等她开口,我便会向她索要这两件原件!蒋公大可放心!”
蒋介石道:“有王长官出马,真是滴水不漏,太好了!”
王倩道:“尼娜这一次主动请来中国,除了公事之外,还有私人目的!”
蒋介石和宋美龄惊问:“什么私人目的?”
王倩又看了一眼李虎,说:“尼娜爱上李大哥了,她是来跟我抢李大哥的!”
李虎冷笑道:“她来她的,我决不见!”
王倩问蒋介石:“蒋公,您觉得李大哥避而不见好吗?”
蒋介石对李虎道:“老弟,你避而不见,于国不利。”
这时候,一个内勤敲门进来,要凑近蒋介石说话,蒋介石道:“什么事,勿需回避!”内勤看了一眼王倩,从衣袋里掏出一份请柬,当然是王书恩来邀请蒋介石夫妇参加李虎和王倩今天下午的婚庆大宴。
王倩铁青着脸,说:“我父母真是疯了!还民国酒楼!”
第二百章 临场作戏
蒋公馆内。
王书恩自作主张在民国酒楼订下盛大婚宴,这可给王倩出了天大的难题:李圆通未死之日,曾在抗大宾馆为儿子李凯的婚事大操大办,结果是惨淡收场,代表蒋介石的替身老何率赴宴众大员去民国食堂吃了午饭了事。现在王倩身为民国楷模元首顾问,其父王书恩却置盛宴广邀宾客于民国酒楼,这将令蒋介石难服悠悠众口。
王倩道:“我去民国酒楼辞了酒宴,再一家一家辞了宾客!”蒋介石看了表,说:“时间来不及了,你父亲早算计好了,再说这样做,于礼不合!”
王倩道:“这个婚宴决不能进行,陪都有直通莫斯科的克勃勒份子,这样一张扬,尼娜明天兴冲冲地奔李大哥来,会遭受当头一棒!”李虎发现王倩完全是一个先国家后个人的人,看样子明天又得陪满嘴布什克的尼娜瞎逛了。
宋美龄见众人为难,想出一个主意来。原来,1936年2月在南京成立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妇指会,宋美龄担任指导长至今,妇指会不仅组织妇女支援参与抗战,也维护妇女权益,同时,为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孤残,救助逃难者等等,做了大量工作。今日晚饭时候,宋美龄又得去陪都南门参加施粥,南门一带云集着大量乞丐和逃难者。
宋美龄道:“我们妇指会一直坚持在南门施粥,这些因战乱而失去生机的同胞们沦为乞丐,我看着他们天天喝粥,心中很不是滋味!酒楼里的佳肴距离他们是多么遥远!我估计王老先生的请柬发送的对象除了少量他医门同道之外,大多数仍是国府官员,不妨由大令和我出面,去民国酒楼把这个婚宴改成一个慈善之宴,带领大家去南门喝粥,却把酒楼上的食物打成包装去送给这些受难的人,你们认为如何?”
蒋介石对王倩道:“好!就这么办,由我来宣布,这个活动是我假借你王长官婚庆的名义要搞的!”
蒋介石穿上军旅戎装,并挂上了一把短剑。蒋公馆两辆小车开出,直奔民国酒楼。
尽管邻近的抗大宾馆因为李圆通势力的覆灭而停业,民国酒楼仍然生意惨淡。酒楼陈老板仗着和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的堂兄弟关系,不顾蒋介石“抗战国难之期严禁在大酒楼大宾馆大快朵颐”之国民政府令,开办了这家酒楼,原以为凭陈氏兄弟的面子可以大捞一把,可人都是现实的,没有哪个国府大员愿意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来光顾,国府大员们要满足口腹的贪欲都在自己家中进行,你老蒋不让在酒楼大快朵颐,老子们便在家中小快朵颐,把厨师请到家中,邀朋请友,三五一小聚,十五一大聚,依旧是纸醉金迷,中国人就这出息,有三四两重权势便有五六寸厚嘴皮七八寸厚脂膏。
王书恩平日我行我素,对国府中事并不了解多少底细,竟然敢为了女儿婚事来到民国酒楼订宴席。酒楼陈老板兴奋不已,接到请柬的国府大员们更是窃喜,想:你王倩是国府顾问,一言一行都代表老蒋,你的婚宴可以在民国酒楼进行,那就意味着“抗战国难之期严禁在大酒楼大宾馆大快朵颐”之国民政府令宣布取消了,对于这些大员们来说,衣食温饱根本不在考虑之列,也不必担心钱从何来,只图活得痛快,活得酣畅淋漓,在大酒楼里呼风唤雨,吃得不如意,大骂服务员一顿,何等舒爽!
蒋介石夫妇和李虎王倩到达民国酒楼,早已是宾客云集,正在相互打拱吹捧,不亦乐乎,宋美龄悄悄去找酒楼陈老板,王倩也乘人不注意找父亲王书恩去了,李虎因与外长宋世杰相熟,凑在一起,避开了众人的注意。司仪一声喝道:“蒋先生驾到!”
全场登时肃静,人群破开一条通道,让一身戎装的蒋介石通过走上酒楼深处的演唱台,李虎辞了宋世杰悄悄从人群中穿过站到离蒋介石最近的地方,一众大员很少有人认识李虎,均以为李虎是蒋介石的卫士。
司仪又大声唱道:“请蒋先生训话!”
大员们个个都是老油条,已经看出不对劲:按常理,老蒋应该身着长袍便服前来参加婚宴,可现在老蒋身着戎装,腰悬短剑,这种架式还只在“七·七”事变后才见过一回,看样子老蒋又在玩挖坑埋人的手段了?一个个心中打起小鼓。
蒋介石干咳一声,这是坏事开头的信号,其实众大员虽心中并非十分害怕,法不择众,何况请客的人还是王倩的父亲,但一个个必须伪装成害怕和追悔莫及的样子,不能让老蒋察觉到我是老油条。蒋介石果真大声训斥道:“我想称一称诸位国家栋梁对国家的忠心,我想看一看国难之期诸位是否真心实意遵守‘严禁在大酒楼大宾馆大快朵颐’之国民政府令?我特别委托民国酒楼陈老板和王倩长官之父王老先生设了今天这个所谓婚宴之局,我要看看究竟有多少不来参宴的人,结果令我失望至极,我看到的结果是:接到请柬的全都来了……”
众大员纷纷低头做深度悔悟状。
蒋介石停下来喝陈老板递上来的白开水。陈老板向一众大员团团作揖,并鞠下一躬,对着扩音器大声说:“我陈寿生没有对众位长官说出实情,对不起了,得罪了!”
这时候,王倩之父王书恩也走上前台来作揖鞠躬道:“我王书恩受命于蒋先生,骗诱各位至此,对不住,太对不住了!”
蒋介石继续道:“诸位可知我今日为何戎装佩剑?日寇还在我们国土上作恶横行,前方将士还在浴血抗战……”说到这里,蒋介石猛见李虎正在和一个衣着十分朴素的孕妇说话,那孕妇看见蒋介石望向她,竟挺着肚子径直过来向蒋介石点头当鞠躬,说:“谢谢蒋先生保媒,让我和叶海涛成了夫妻!”
孕妇一说,蒋介石立马明白这位孕妇就是替身老何向他提到的燕小豆,替身老何必须把所有代做的事情告诉蒋本人,蒋介石自然知道关于燕小豆的事情。蒋介石拉着燕小豆来前台,大声道:“请诸位看清这位女士,他是前线王牌狙击手叶海涛的妻子,名叫燕小豆,她已经有孕在身,可是她的丈夫依然在前线杀敌!”
一众大员全都轻轻鼓掌向燕小豆致敬。
蒋介石道:“十数年抗战,中国灾难深重,民不聊生!我的夫人宋美龄女士现在要去南门施粥,我请诸位移驾南门去喝粥,而这些酒楼的佳肴,就请陈老板也送去南门,我们去看清楚他们的苦难生存!”
第二百零一章 南门施粥
话说蒋介石号召一众国府大员去南门喝粥,众大员为表现各自清廉,哄然响应,猛烈鼓掌叫好,蒋介石高举双手往下猛压空气,让大家安静,指着燕小豆对众人说:“这里站着尊贵的孕妇,不要惊醒她腹中的婴儿!”蒋介石待人群安定,对燕小豆说:“小豆,你就不用去南门了,我让陈老板好好招待你,一切费用都由我个人来出!”
陈老板趋前说:“蒋先生,您不必记着这小事了,蒋夫人早已把所有开销付给我了!”
蒋介石向陈老板点头道:“陈老板,国事艰难,每个人都得勒紧裤带,政府的禁令让你生意难做,要想生意好起来,就多为抗战出力,早日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陈老板唯唯称是。酒楼伙计赶来报告,说往南门去的餐车整装待发。蒋介石一挥手:“走!”一众国府大员纷纷随蒋介石下楼,王书恩夫妇和一帮医生同道亦尾随而去,李虎辞了燕小豆大步而下保护义兄蒋介石去了。王筝与燕小豆话别,嘱咐安心养胎也走了。
宋美龄坐王倩驾驶的nash车上,缓缓而行,引领浩浩荡荡的一路餐车驶向南门,餐车上是菜肴和一桶一桶的白米饭。来参宴的国府大员们都有私车,亦尾随着有李虎护驾的蒋公馆小车缓缓与众餐车同行。
南门。青石板铺砌的路面,见证了曾经有过的繁荣,南门之外,一路石级峭钭而下伸向滚滚长江。旧时商业重心在北方,重庆城本质上是一座江北城市,出南门过江或东西溯行,历来是最为繁华之地,值抗战之际,这里成了逃亡者流浪者乞丐的集散地。宋美龄领导的妇指会一直坚持在南门施粥,救孤助残,扶老携幼,鼓励年轻乞丐参军报国等等。
南门立柱上拉着迎风的横幅,上面写着宋美龄娟秀的楷书:
“您不是一无所有,您拥有中华民国!”
“您不是无路可走,拿起枪保卫祖国!”
“您不要抱怨生活,脚下是自强之路!”
“您不要心灰意冷,我们彼此是温暖!”
“中国是正义之邦,抗战胜利已在望!”
几口装满白粥的大缸一字排开,饥饿褴褛的人群从四面八方从各个胡同里蜂拥而出,他们吃惊地发现,瘦削的国之元首蒋介石,一身戎装捧着一只大碗引领着一队衣冠楚楚的达官贵人正站在一号粥缸前领粥,举起粥仰着脖子鼓动坚硬的喉结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其它粥缸旁边都放着浓香四溢的佳肴餐车和满满一桶白米饭,唯独一号粥缸旁边没有。
蒋介石举起已被喝得精光的大碗,双眼中滚动着泪光,想起慈母带着他逃荒乞食的岁月,眼前的每一个饥民都是自己的缩影,望着对自己的举动吃惊并踟蹰不前的饥民,有些饥民羞愧于乞食,低下了头。蒋介石大喊道:“老乡们,因为战争,因为天灾人祸,因为贪官污吏,你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这既不是你们的光荣,也不是你们的可耻,人生着一副日日需要更新食物的肠胃,没办法的事情,必需吃!你们不要因为我和这些国府长官出现在这里,连吃的勇气都没有了!连国民政府都从南京逃难来到了这里,我蒋某人在这里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难民,你们不要拘谨,放口嘴巴和肠子,吃!从酒楼运来的菜饭有限,要特别照顾你们当中的母亲,携儿带女的母亲,怀孕着的母亲,政府无能,蒋某人无能,让母亲遭罪了!”
言毕,蒋介石鞠躬到地。
饥民们深受感动,纷纷将他们当中的母亲们连同她们的孩子们孕妇们请出来站到队伍的前列,宋美龄、王倩和王筝在二号粥缸发放粥、米饭和菜肴,王倩看着长长的母亲队伍,特别是挺着肚子的孕妇们,莫名地心酸。王倩正在捉摸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么多流浪孕妇的吃住以及生产,她问王筝的医院最多可以收留多少孕妇?宋美龄接道:“医院无法承受这么多孕妇,还得依靠当地民众伸出友爱之手,这个工作由我们妇指会来做!”
王倩扬起头来,正要答话,劈眼看见一个戴着破瓜皮帽的人混在饥民们中从衣袖管中伸出一个枪口,瞄准了正在和饥民们打招呼的蒋介石,王倩横空而起伸开双手,落在蒋介石身前,那个刺客双手发抖,李虎站在刺客身后,刺客的枪也到了李虎手中。王倩附在蒋介石耳边说了几句什么,蒋介石喝退闻风而来的蒋公馆卫士,举手道:“一点小误会,大家勿要惊慌!”
南门施粥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王倩从李虎手中要过那名刺客,刺客竟跟在王倩身后上了王倩的nash车离场而去。戴笠跑过来问蒋介石,蒋介石挥手,说:“此事王长官接手,你就不宜过问了!”
王倩将刺客径直送回王公馆自己父母家中。刺客不服气道:“王长官,我知道您是民国楷模,又是江五师叔的至交,所以我才不敢开枪!”
王倩冷笑道:“许大哥,你的年龄还要长我一两岁,我可不敢倚仗五姐在你面前托大,我告诉你,抢走你手枪的人是铁钳手李虎,你的师傅在日恐怕也会忌讳这个名字。”
刺客名叫许志远,是王亚樵的弟子,许志远当然听说过九刑十八狱的总舵大哥李虎,王亚樵生前多次提起李虎,说若能与李大侠合作,刺蒋大计必可成功。许志远不屑地说:“李大侠一世英雄,却替老蒋卖命,真令人失望!”
王倩道:“许志远,我今日救你出来,若再有半分延迟,你便会落到戴笠手中,后果你是知道的。我之所以救你,完全出于对令师的敬重与惋惜,另则看在你江五师叔的份上,至于你的人品如何,我一无所知,我奉劝你老老实实在我家中呆上一两天,我们回衡阳时便带上你一道,我将你交给你师叔,让她来点化你,现在我却要将你锁了,伸出手来!”
许志远知道王倩一身本事,自己若反抗,必不讨好,但堂堂男人束手让一个女人就擒,万万不行,说道:“王长官,你和李大侠坏我刺蒋大事,我并未计较,你还是放我出门,否则,我宁死不从!”
“出了我家大门,神仙也难救你,你师傅死在戴笠手中,戴笠岂会轻易放过你,得罪了!”王倩话到手到,许志远岤位受制,双手反折,被王倩锁了个结实。
第二百零二章 宋美龄说教
陪都之夜。
蒋介石夫妇光临王公馆,蒋介石听取王倩的意见,冤家宜解不宜结,遂临夜来见刺客许志远,兼之晚饭在南门灌一碗稀饭并不顶用,顺便来王公馆再蹭顿饭吃。各国府大员当然也不会只喝半碗稀饭了事,回到家中必会再行吃喝,可那些饥民就只能在肠子里摇晃着粥水过夜了!蒋介石青年时也曾勇猛过人,辛亥革命,在光复杭州战役中,二十四岁的蒋介石拍下绝命照留给母亲,然后率领敢死队身先士卒猛攻浙江巡抚衙门,活捉浙江巡抚曾韫。随着年龄渐长地位渐高,蒋介石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小了,蒋介石见李虎将许志远身上的绑绳松了,面上装得镇定,心中却不免紧张。
王夫人和小女王筝将饭菜酒席置妥,呼众人入席。蒋介石仍在挂念南门饥民当中那些受苦的母亲们,遂硬将王夫人和宋美龄推至上席位坐,自己与王书恩坐右侧位,李虎押着许志远坐蒋介石对席,王倩姐妹坐下席位。
席上,蒋介石问许志远:“你为何要取我性命?”许志远答:“为师傅报仇!”
蒋介石问:“你师傅杀了那么多人,那些人的亲人却没有一个象你一样来找你们报仇,你不想想为什么?” 许志远道:“我师傅杀的都是该杀之人!”
蒋介石怒喝道:“宋子文部长的秘书唐腴胪也是该杀之人吗!你师傅手下的人把唐腴胪错当成宋部长将其击杀,我的夫人就是宋部长的妹妹,她现在可不可以杀了你替唐腴胪报仇啊!”
许志远道:“当然可以,我现在落在你们手中,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宋美龄向许志远举杯,说:“许先生,我是一个女人,只会救人,永远都不会杀人!你师傅王亚樵几番要置我丈夫于死地,我们多次找人说项与他讲和,他仍是一意孤行,誓要将他看不顺眼之人一一斩杀,蒋先生为国家元首,不是泥巴捏的!”
许志远抗声道:“我师傅杀的都是不愿抗日的胆小鬼卖国贼!”
宋美龄道:“正因为亚樵先生多次浴血杀敌,是条热血汉子,我们才心怀敬意。谁人卖国?谁人抗日?又该怎样抗日?你和亚樵先生恐怕所知甚少?你们只知道跟着一帮不明事理的人叫嚣东北不抵抗华北失守国军大溃败蒋介石无能,却忘记东北易帜张汉卿三十万大军归顺国民政府,却不问问这些抽大烟的军阀部队有多少战斗力?却不问问日本陆军部本来计划与希特勒东西夹击北俄,是谁人让日军改变主意进攻中国?亚樵先生只知道赶死队猛攻猛打,却不知道日军巴不得和我们来个总决战,你知道把全部国军一次投入战斗的后果吗?你知道杀掉蒋介石的后果吗?东条英机和现在的小矶内阁害怕的不是王亚樵,更不是你许志远,他只害怕一个中国人,那就是我的丈夫蒋介石!
“我宋美龄不是一个显摆功劳的人,但今天我就显摆给你许志远看一看!你知道东北失守国军一路溃败的原因吗?那是因为日军不仅地面战斗力比我们强,还占有空中优势,是在我的力邀之下,陈纳德将军来到中国组建航校,组建飞虎队,这才拥有了与日军抗衡的空中力量;是我赴美国国会演讲,赢来全美人们对苦难中国的友谊,让罗斯福把援助世界反法西斯的重心从欧洲移向亚洲,从此,我们的抭战有了强大的后援!我与我的丈夫并肩作战,我与我的丈夫无愧于这个国家,事实已经证明先抑后扬以空间换时间的抗战策略是正确的。
“而且,我要告诉你,现在中国面临的最大侵略者,不再是穷途末路的日本,而是磨刀霍霍的史达林,这个恶魔已经强占了唐努乌梁海,还要一口呑并我们三百三十三万平方公里领土,请问许先生,你们斧头帮的杀手们,是否愿意为国出力,去把史达林干掉?”
许志远吃惊地望着宋庆龄,他知道:刺杀史达林,就算师傅在日,也办不到。许志远倒还诚实,低头道:“史达林该下油锅,可我们力所不能达!”
宋美龄冷笑道:“许先生,你忘记了有一个办法可以达?”
许志远是个老实人,还真问道:“许某愚眛,请蒋夫人明说,只要能杀掉史贼,许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宋美龄道:“你可以发动民众请愿,要求我的丈夫对俄宣战,活捉史达林,如果他办不到,你就学你的师傅,刺杀他?”
王筝噗嗤笑出声来,被王倩掐住生生噎住。
许志远站起来向宋美龄鞠躬道:“蒋夫人,志远知错,多谢您开我茅塞!我愿接受政府制裁!”
宋美龄道:“许先生,史达林被人供奉为伟大领袖,你师傅的许多手下现在都拜倒在史达林门下,你不想去吗?”
“夫人,别再为难许先生了,”蒋介石向宋美龄摆手,又对许志远言道:“亚樵兄与我同年,他憎我一生,我敬他一生。他生前收下弟子众多,如今对他信守忠义却只见许先生一人,你有什么想法,何去何从,我都会答应你?”
许志远道:“我愿随李大侠和王长官去衡阳找我师叔江五大侠。”
【附件:宋美龄1943年美国国会演讲】
议长先生,美国参议院各位议员,各位女士、先生,受到诸位所代表的美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欢迎,令我感动莫名。我事先不知今天要在参议员发表演说,只以为要到此说声”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各位”,并向贵国人民转达敝国百姓的问候之意。不过,在来到此地之前,贵国副总统告诉我,他希望我和各位说几句话。
我并不善于即席演说,事实上根本称不上是演说家,但我不会因此怯场,因为前几天我在海德公园参观过总统图书馆,在那里看见一些东西鼓动了我,让我感觉各位或许不会对我的即席演说要求太多。
各位知道我在那里见到什么吗?我看到了许多,但最让我感兴趣的,莫过于一个放着总统先生(译注:即罗斯福总统)演说草稿的玻璃箱,里头从第一份草稿,第二份草稿,一直到第六份草稿。昨天,我碰巧向总统先生提及此事,我说我很高兴知道,以他如此知名又公认的演说家,还必须写这么多份草稿。他回答说,有时他一次演说得写12份草稿。因此,今天本人在此发表的即席演说,我确信各位一定会包容。
贵国和敝国之间有着160年悠久历史的情谊,我觉得贵国人民和敝国百姓有许许多多的相似点,而这些相似点正是两国情谊的基础,我也相信并非只有我有这样的感觉。
在此,我想说个小故事,来说明此一信念。 杜利特尔将军和部下一起去轰炸东京,回程时有些美国子弟兵不得不在中国内陆跳伞,其中一人后来告诉我,他被迫从飞机跳伞,踏上中国的土地时,看到当地居民跑向他,他就挥着手,喊出他会说的唯一中国话:”美国,美国。”也就是”美利坚”的意思,(掌声)美国在中国话的意思是”美丽的国家”。这个大男孩说,敝国人民听了都笑起来,拥抱他,像欢迎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他还告诉我说,当他看到我们的人民,感觉 他已经回到了家;而那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掌声) 我来到贵国时是个小女孩,我熟悉贵国人民,我和他们一起生活过。我生命中成长的岁月是和贵国人民一起度过的,我说你们的话,我想的和你们一样,说的也和你们一样。所以今天来到这里,我也感觉我好像回到家了。(掌声)
不过,我相信不只是我回到了家,我觉得,如果中国人民会用你们的语言与你们说话,或者你们能了解我们的语言,他们会告诉你们,根本而言,我们都在为相同的理念奋战(如雷掌声);我们有一致的理想;亦即贵国总统向全世界揭示的”四个自由”:自由的钟声、联合国自由的钟声,和侵略者的丧钟响彻我国辽阔的土地。(掌声)
谨向各位保证,敝国人民深愿亦渴望为实现这些理想和贵国合作,因为我们希望这些理想不会流于空言,而是成为我们的子子孙孙、全人类的真况实境。(掌声)
我们要如何实现这些理想?我想,我可以告诉各位一个我刚想到的小故事。各位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我们有五千年历史。我们被迫从汉口撤退,转入大后方继续抵抗侵略的时候,蒋委员长和我经过一处前线,就在长沙。有一天,我们上衡山,山上有一处有名的遗迹,叫”磨镜台”,是两千多年前的古迹。诸位或许有兴趣听听这古迹的故事。
两千年前,台址近旁有一座古老的佛寺。一名年轻和尚来此修行,他整天盘腿坐禅,双手合一,口中喃喃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唱念佛号,日复一日,因为他希望成佛。 寺里的主持于是也跟着拿一块砖去磨一块石头,时时刻刻地磨,一天又一天地磨,一周又一周地磨。小和尚有时抬眼瞧瞧老和尚在做什么。主持只是一个劲儿拿砖磨石。终于有一天,小和尚对主持说:”大师,您每天拿这块砖磨石头。到底为什么呢?”主持答道:”我要用这块砖做镜子。”小和尚说:”可砖块是做不成镜子的呀,大师。””没错,”主持说:”就像你成天光念阿弥陀佛,是成不了佛的。”(掌声)
因此,朋友们,我觉得,我们不但必须有理想,不但要昭告我们有理想,我们还必须以行动来落实理想。(掌声)
所以,我要对诸位参议员先生,以及旁听席上的女士和先生们说,没有我们大家的积极协助,我们的领袖无法落实这些理想。诸位和我都必须谨记”磨镜台”的教训。
非常感谢大家。(全场掌声,议员与来宾起立)
第二百零三章 至高境界
陪都入夜时,莫斯科正当午。
金秋十月,莫斯科的金秋是一片红色的海洋,红色的枫叶在零下的寒风中纷纷飘落。史达林和尼娜踩着察里津诺庄园里厚厚的落红一道散步。尼娜虽是斯大林的外甥女,但领袖的外甥女自然不再是普通人类人性中的外甥女,与其他们仰望领袖的人们一样,尼娜对于斯大林这个舅舅也同样无限仰慕,希望接近他,了解他,向他请教革命的道理和知识。
二人在庄园的长条椅上落座,尼娜在她和舅舅之间摊开一包零食,除了一堆俄式的零食之外,竟然还有一袋中国的红薯片,用煮熟的红薯切成片晒干,再浆上红薯液和芝麻,晶莹透亮,迷死人地可爱好吃。史达林顾忌地看了看四顾,尼娜道:“领袖同志,为了向您请教,克勃勒驻守在半径两公里之外的一个圆圈上,一只老鼠也休想进来,您大可以放心地吃!”
史达林高兴极了,扑向红薯片猛吃,吃到只剩下一半才招呼尼娜:“你也吃,这好东西怎么来的?”
尼娜笑:“王倩从中国带来送给我的,您吃了资产阶级反动派送来的食物啦!”
史达林一脸严肃,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千万要保密!”
尼娜道:“放心好了,我亲爱的舅舅!只是您吃了我的东西,必须让我了解您?我明天就要和莫洛托夫去中国了,我还想尽最后的努力去争取李虎,所以想从您这里得到力量?”
史达林警惕地问:“你具体想了解什么?”尼娜道:“我想听您成长故事,当然最想了解的还是您的内心世界,您每一天过得是快乐还是烦恼?”
史达林抓一把红薯片,大口地嚼着,如同牛吃草一般咀嚼,不愿意把美味过早地送入肠胃中,他绕着长条椅来回踱步。史达林已经没有亲人,“史达林”这个名字也是他在狂热的少年时代为激励自己而取的,意为“钢铁人”,而人类自身的构成始终都是一分为二的,人有“钢铁”的时候,也必有软弱的时候,愈是“钢铁”,则愈软弱至深,史达林终日伪装成领袖,也就非常渴望有一个地方可以彻底卸下伪装渲泄一下真实的自我。
史达林突然止住踱步,刀锋般的目光盯住尼娜,问:“尼娜,我可以把我自己的真实内心连同前辈导师的真实故事讲一些给你听,你听过之后只有两种选择,如果你依然信仰布什克,你以后将成为我更亲信的人而得到重用,如果你从此不再相信布什克,你将不能活着离开这个庄园!你还要听吗?”
尼娜坚定道:“我要听,我跟您一样,您是钢铁人,我也是,我要把自己熔化成铁水,浇铸在布什克的永恒信念里!”
史达林坐下来点头道:“尼娜,你是多么好的苗子,革命事业将由你来发扬光大!我先讲我的故事,我是一个地主和女仆的私生子。我的生父为了名声,收买了一个补鞋匠,让他和怀孕的女仆我的母亲结婚。但此事还是曝光了。童年时的我常被嘲笑为杂种。后来,我的生父又被谋杀了!”
尼娜很吃惊地问:“我妈妈不是您的姐姐吗,怎么会是这样?”
史达林道:“孩子,我那时候要真有个关心我的姐姐就好了,你现在知道真相也无妨,你母亲只是当时我们家一位富有的邻居的女儿,她给了童年到少年时的我最美好的关怀,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理想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报答你母亲,由于贫富悬殊,我尽管对你母亲有着朦胧的爱慕,但决不敢去多想。
“我那所谓的父亲是个不得志的鞋匠,酗酒成瘾,常常暴打我。我母亲时常呵护着我。我幼时腿有点瘸,母亲利用我喜爱花朵的特点鼓励我学习走路。
“我16岁的时候得到一笔奖学金,到第比利斯的一家俄罗斯东正教的神学学校学习。在上火车的时候,我哭着问母亲:‘如果进了城,爸爸逼着我做鞋怎么办?我想读书,死也不做皮匠!’母亲吻着我,抹去我的眼泪,说,‘谁也不会拦着你念书。’
“母亲的愿望是我将来能做神父,说不定还能高升主教。不过,我显然志不在此。我后来被学校开除,走上造反道路。我1913年给自己起了名字,叫史达林。我对神国之路毫无兴趣。我继承了有关宗教是精神鸦片的观点,在学校强制推行无神论教育,大批东正教的教士、修士和修女被我和我的组织处死。
“我掌权后让母亲搬进了沙皇驻格鲁吉亚总督的宫殿,但她只占用了一间屋子。我和母亲保持通信往来,但很少见面。1935年,我才去看望了一次母亲。母亲问我到底当多大的官儿,我回答说:‘我跟沙皇差不多。’母亲叹息道:‘你要是当了神父就更好了。’
“母亲在1937年病逝,死时我不在身边。当时,我正忙于大清洗,有大批的死刑判决要由我亲自签署。至于你的母亲和父亲,在我的安排之下,成了我的姐姐和姐夫,从格鲁吉亚的乡下,搬入了克里姆林宫。”
尼娜听得热泪滂沱,问:“您后来有了地位,为什么不追求我母亲?”
史达林深情地望着远方,望着格鲁吉亚的方向,说:“尼娜,你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圣殿,是我唯一不愿去惊动和毁灭的一个地方!我现在问你,你还信不信布什克?”
尼娜昂首道:“坚决地信!”
史达林道:“好,很好,太好了!我现在念一首诗给你听!
“在诅咒和命运的刑具中,
一个灵攫取了我的所有;
整个世界已被抛诸脑后,
我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