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霹雳市长

第28章 何万长说,招标的事就仰仗你了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28章  何万长说,招标的事就仰仗你了

    周日下午,海川市郊十公里处的醉江月汤池,几个人正泡在温泉里。

    一个有些秃顶的瘦高个男人微眯着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样子,他摇头晃脑地说,春暖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个醉江月虽比不上华清池,却也是温泉中的极品,只是来洗的不是太真仙人杨贵妃,却是我们这几个凡夫俗子,是不是有些可惜啊?

    旁边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男人笑道,何老师,您学富五车,是海川的名士,您如果都是凡夫俗子,那我们几个,岂不都俗不可耐了?

    那是,那是。另外一个四十来岁相貌英俊的中年男人笑道,还是贾局长说得好。我们两个俗人本来就是沾了何老师的光嘛。

    秃顶男人哈哈笑了起来,好你个郝文明啊,你这个美男子可不是俗品啊。听说以前潘安不敢随便过街,因为他每次过街时,都有女粉丝从街道边窗户里抛绣球、玉佩、同心锁,甚至胡萝卜、大蒜、臭鸡蛋。你这个美男子,又是财神爷,只怕也接到不少绣球和臭鸡蛋吧。

    一边的另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赶紧附和,那确实不假。海川市流传着一句话:养心去找何老师,养眼要见郝局长。听说很多女人见到郝局长就挪不动脚呢。

    几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秃顶男人正是海川市常务副市长何万长,大肚子男人是海川市财政局局长贾超,人称贾财神,只可惜名字没起好,一个财政局长,偏偏叫假钞。被称作美男子的则是房产局局长郝文明,据说他在省里有人,如今房地产业非常兴旺,他这个局长行情也日渐见长。高个儿男人则是公安局副局长汪向东。

    笑了一通之后,何万长咳嗽了一声,说道,你们几位,跟那位常霹雳打过交道了吗?

    贾超摇了摇头,以前虽然跟他打过交道,但那都是场面上的,没有深交,不了解这个人。

    郝文明想了想说,我也没跟他打过交道,不过以前倒是听说过他的一些事。听说他在建阳县当县委书记时,有一次,召开四大班子的联合会议,还没开始的时候,他突然带人将身为省人大代表、县政协副主席和著名企业家的牛成发带走。这个事当时不是传得沸沸扬扬的吗?还有一件事更离谱。当时市里组织严打的时候,建阳县也积极响应,还召开了一个千人公审大会,结果这位书记大人,居然当着几千人的面,大骂治安不好的根源是“警匪一家”。

    汪向东接口道,这件事我也知道,他就是在那件事过后就被老百姓称作常青天的嘛,不过也有人称他常霹雳。他一上任,我就领教了一回。

    见汪向东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何万长无所谓地笑了笑,你啊,不能这么想啊。人家是副市长嘛,海川市的事情都可以管的。是不是指挥了你一下,你就不舒服了啊?你是公安局的副局长,按说也是他的下属,他指挥一下也是可以的嘛。你们说,是不是啊?

    贾超笑了起来,因为长得胖,笑起来脸上的肌肉疏散开,看起来就像弥勒佛,他一边笑一边说,还是何老师想得开。只怕您是谦谦君子、退避三舍,人家可是步步为营、直捣黄龙了啊。何老师您别忘了,人家可是杜老大亲自点名要来的。

    何万长仍是无所谓地笑笑,杜老大找来的枪嘛,肯定得有用处。只是这把枪不一定那么听话啊。让他逼吧,逼完了我,就该逼杜老大了。那个时候,他可真要“肚子疼”了。

    何万长的这句话很俏比,几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郝文明沉默了半天,这才谨慎地开口道,我听说,常行健是上面看好的人,省里有人帮他说话,听说中央也有人赏识他,说他是新时代官员的代表。唉,这位,一向无视官场文化,不按规则出牌,怎么还有人那么信任他?

    何万长沉吟道,官场文化这东西,可不仅仅是我们**的官场文化,而是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中国官场文化。要说这些东西,过去的也罢,都已经写得很透了。可是,后人仍然按照他们批判的东西去做。为什么?还是黑格尔说得好啊:凡是存在的,都有合理的。

    贾超夸张地鼓了鼓掌,鼓得水星四溅,何老师就是何老师啊,说什么都可以引经据典,光凭这一点,恐怕在河东省都无人能及。

    何万长笑了笑,好了,算了,不说这个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常霹雳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我们还是说说正事吧。我这个喜欢闲聊,更喜欢说正事啊。最近最重要的正事是什么?是招标,电子工业园区的招标工作就是海川市最近最大的政治。

    汪向东讨好地笑了笑,那是,这一块也是归何老师管。何老师您就吩咐吧……

    何万长摇了摇头,归我管?现在早就不归我管啦,我这个领导小组组长早就形同虚设了。上个星期我主动去拜访了一下那位常霹雳,试探一下他的口风,这家伙可真是个油盐不进的家伙啊,比起沈望江来,那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郝文明回答道,那可怎么办啊?那李青林怎么办啊?公开招标,他有把握吗?

    何万长的脸色变得冷峻起来,这是他很少有的表情,这让他的脸显得有些奇怪,仿佛猪八戒换上了孙悟空的脸,变了个人似的。他沉思道,这就难说了。你看看他们,哪里把心思放在投标上了啊。你们再看看这个招标方案啊,要有做过省会级城市大工程的经验,这一条就够他李青林喝一壶的。还有什么,要有适合新时代的全新的设计方案,代表二十一世纪的新潮流。这些东西,说实也实,说虚也虚,这给决策者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说穿了,最终,还是得拍板的人说了算。

    汪向东在一旁急道,那可怎么办啊?那他们岂不是又要踏破何老师的门槛了?李青林昨天还给我打电话来着,他说不好意思老是麻烦何老师,只好打电话给我了。这家伙看起来很急啊。

    何万长冷笑了一声,急又有什么用,他就不能自己想想办法啊?这些人,都是我们平时把他们惯坏了。向东,你有什么主意?

    汪向东想了一会儿,说道,政府那边,有何老师在,我们又插不上话。我们只能在外围做做工作了。何老师在内,我们在外,里应外合,或许还能有救。

    何万长盯着他的眼睛,他的眼里有几分阴冷,怎么个里应外合,说具体点儿!

    汪向东说道,里嘛,就是杜老大那儿,何老师再吹吹风,看能不能说动他,招标这么大的事不能放在他常某人一个人身上,杜老大如果干涉起来,一切都好办了。外嘛,就看我的了,我的那帮人也不是吃素的。

    贾超在一旁接口道,向东说得对啊。杜老大也不是铁板一块,对吧。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使些非常手段嘛,上次何老师略施小计,把常霹雳和欧老二扯在了一起,就大获成功了。这次,我觉得还可以使出点更厉害的……

    何万长笑了笑,我的财神爷,你就不要卖关子了,有话就说出来嘛。

    贾超笑道,咱们不是还有纪委吗?下面有市纪委,上面有省纪委,只要来那么一下,至少可以让他掂量掂量嘛。您说呢,何老师?

    何万长看了看这个胖乎乎的贾局长,人家都是瘦人诡计多,这位弥勒佛一样的胖子肥肥的肚子里却装满了计策。自己身边的这几个铁杆,汪向东有勇,郝文明稳重,贾超却是有谋,各有所长。于是他轻松地笑了起来,仿佛刚才的阴沉一下子就被扫光了,人家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要是三个诸葛亮加在一起,那该顶个什么啊?哈哈,你们这三个诸葛亮有什么锦囊妙计可都要拿出来啊,再藏着掖着,黄花菜都凉了啊。

    几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汪向东有些讨好地说道,我们要是诸葛亮啊,那何老师就是如来佛了,我们都是凡人,您才是神仙,啊。何老师,您就发话,该怎么干就怎么干!您说,要我怎么做?我就是掉了一层皮,也要帮何老师办好这件事。

    别这么说,要办事,也是为海川市办事,不是为我何某人办事啊。我何某人何德何能啊?何万长意味深长地看了汪向东一眼,汪局的能力我是清楚的,这个招标的事,我们都只是动嘴皮子,具体事情还是得仰仗汪局你啊……

    贾超接口道,那是,那是,乔局经常生病,最近据说又住院了。汪局主持工作,不仰仗你仰仗谁啊?再说了,这海川市的治安,迟早还不得你汪局说了算?

    汪向东赶紧摇头,不敢当,不敢当,还要靠何老师和诸位领导栽培。

    何万长摇了摇,好了,诸位,尽兴了吧?肚子也饿了,是不是去解决民生问题了?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要变天了。

    几天之后,海川市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入口处,几辆汽车正停留在那里。常行健西装革履,一身正装地守在那里,焦急地向省会方向张望。过了一会儿,几辆黑色轿车从远处驶了过来。到了路口,几辆车放慢了速度,常行健看清了这几辆车,正是市政府派出的几辆车,这才松了一口气。没过一会儿,几辆车停了下来,一个戴眼镜、头发有些花白的老者率先从车上走了下来。常行健上前,一把握住了他的手,说道,苏院长,您辛苦了。

    老者的脸上带着微笑,说道,常市长,劳你这么远来迎接,不敢当啊。

    常行健一脸恭敬地答道,苏院长,虽然当年我学的不是建筑,但是,我可是多次听过您的讲座呢。我也是您的学生啊。学生接老师,理所应当嘛。

    老者不再客气,他转身,向常行健介绍随行的几个人,一听名字,常行健就知道,这些都是国内响当当的人物,赶紧上前一一握手,然后请他们上车,随后,车队飞快地朝海川宾馆驶去。

    这位老者,正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苏隐教授,他是国内顶尖的建筑学专家,正是受常行健委托,苏教授才领衔组织了一个评审团,就此次电子工业园区的招标工作进行评审。随后,在海川大酒楼一楼,杜子腾在那里接见了苏隐和几位国内知名专家。令常行健没有想到的是,沈之琳居然也出现在酒会上。

    趁着杜子腾和专家们寒暄的机会,常行健问她道,你怎么来了?今天的酒会,你是怎么知道的?

    沈之琳抿着嘴笑了笑,你啊,这个问题还用问吗?我可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高材生啊,苏教授正是我当年的硕导啊。

    常行健这才点点头,说道,坏了,那你们白虎集团岂不是要沾光了。

    沈之琳不屑地笑道,他们沾光的,是因为有我这个一流的建筑师。

    这时苏隐显然也发现了沈之琳,朝她笑了笑,沈之琳赶紧走上前,叫了声,老师。

    在老师跟前,她就像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学生,略带羞涩地微笑着,一副楚楚动人的样子,这个样子突然让常行健心里一动,仿佛触动了他的某根神经,但具体是哪一根,他却也说不清。

    苏隐看了看沈之琳,笑道,之琳啊,我们也有好几年没见面了啊,你都长大了,啊,我也老了。

    沈之琳赶紧说道,老师,您在我心里永远都不老。看到您精神这么好,我真的很高兴。

    一旁的杜子腾笑道,苏院长,这位沈小姐现在可是我们河东数一数二的建筑师啊,真是名师出高徒啊。我们得感谢苏院长为我们海川培养了这么好的人才。各位,我代表海川市委、市政府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感谢各位对海川工作的大力帮助!

    说着,他率先举起了杯,大厅里立即响起了一片碰杯的声音。

    常行健偷眼看了一眼何万长,发现他也正在看自己,请省名著名的专家来组成评审团,这是常行健最得意的一个妙招,事前他也没有跟何万长商量,只是向杜子腾作了汇报。杜子腾对这个主意表示赞赏,说这样好,可以避免很多的人为因素在里面。以前沈望江也打算组建专家评审团,可专家都是省内的,人还没开始请,就传来一堆沸沸扬扬的消息。这次,常行健不动声色地就请来了国内一流的专家,这让杜子腾感到满意。和平时不同的是,常行健这次多了个心眼,得知专家已经在路上时,他才给何万长打了个电话,通报了请专家评审团的情况。已经既成事实,何万长此时也无可奈何了。

    此时,两人的眼睛对视了一下,算是短兵相接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却包含着很多内容,至于哪些内容,恐怕只有他们俩知道。随后,何万长嘴角稍微动了动,就算是微笑了,而常行健则微微点了点头,就把目光转到杜子腾那里去了。

    酒会上的主角自然是杜子腾。他似乎很适应这个角色,满面春风,和不同的人说着不同的话,他如鱼得水,妙语如珠。而且因为显然事前作了准备,他似乎对每位专家都有所了解,对各位专家作了具体的贴切的夸奖,弄得专家们个个都精神抖擞。

    而常行健作为此次专家评审团的始作俑者,则静静地坐在一旁。他关心的是下一步的工作,如何与这些专家合作。他还需要准备一个市政府递交给专家评审团的评审要求。这些要求只能是概然性的,纲领性的,既不能对专家们造成束缚,又必须让专家们的评审结果符合电子工业园区最终的要求。

    酒会的时间并不长,杜子腾知道这些专家们毕竟不同于官员,他们并不喜欢太多的场面上的东西,于是,在适当的时间里,他就作了酒会结束的发言。专家们也尽兴地回宾馆休息了。

    在杜子腾离开后,常行健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沈之琳在一旁叫住他,她笑道,师兄,你把苏老师请来当评审团的团长,是不是在为我着想啊?

    常行健愣了一下,问道,你话怎么说?

    沈之琳说道,师兄,你是真糊涂呢,还是装糊涂?我可是白虎集团的高管兼首席建筑师,且不说苏老师会不会偏向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所有的东西都师承苏老师,他总不会对自己的学问不满意吧?

    常行健这才回过神来,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么,要不要我临时改变一下主意,换个团长?

    沈之琳撇了撇嘴,得了吧,师兄,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幽默了?

    她看了看四周,突然又压低了声音,师兄,下周能不能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来?我有要事找你。

    常行健想了想说,师妹啊,下周可是我最忙的时候啊,你看看,专家们都来了,我们还要和他们一起来制定一个评审的规范性东西来。总不能凭感觉来评审吧。你说呢。

    沈之琳固执地说道,师兄,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啊,其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这个评审工作。

    常行健无可奈何地说道,那好吧,你就喜欢卖关子。那就下周三的晚上吧,就在燕归来,怎么样?

    沈之琳这才满意地和他握手告别而去。她的手在常行健的掌心停留了几秒种这才抽开,常行健感觉到了她的掌心有些汗津津的。他的目光跟随着她的背影,突然有些失神。几秒钟后,他就回过神来,正要抬腿往外走的时候,他突然看到巨大的玻璃落地窗外,似乎有一双眼睛正一直盯着自己。因为反光,他看不清外面人的样子,但这双眼睛他却似乎有些熟悉。等他走到门外时,这双眼睛连同它的主人,早已经消失在夜幕中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