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辛亥之钢铁基地

第 54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一件大事,就是吕一提到的德国代表团,这可是一块大肥肉,还关系到华国长远战略,必须重视,其重要性不比旧金山的谈判低多少,吕梁决定亲自迎接那些德国佬。

    11月23日下午,一艘德国商船在广州港靠岸,港务人员特意清出一个码头,并在外围设置隔离带,五十人的德国考察团下船后立即进入三辆豪华客车,在十几辆武装军车的护送下前往陆军广州第一招待所。

    威廉二世对华国的重视体现在各个方面,这从此次考察团成员的组成就可以看出。考察团团长为德国现任宰相霍亨洛厄,副团长为威廉二世的长子威廉皇储,其余人包括了政界、军界、企业界人士,其中甚至有一战时期德军总参谋长、普鲁士贵族、陆军中将小毛奇,新任克虏伯家族的掌控者古斯塔夫,德国最大的汽车公司本茨汽车公司的老板、汽车发明人卡尔本茨,无一不是现在德国的精英。

    但在客车上却看不出这些精英应有的面貌,可能是长期海上漂泊让人疲惫,商船的环境毕竟比不上国际海运公司(摩根旗下)的超级邮轮,这些人养尊处优,很难忍受略显恶劣的商船环境,这也是为了保密必须付出的代价。

    与古斯塔夫坐在一排的本茨老先生更显疲态,但他的虚弱更多的来自肉眼看到事物带来的不安,神秘的东方古国,自从列强的巨舰大炮敲开国门后就不再显得那么神秘,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落后、落后和落后。本茨知道自己所在的华国有所不同,但没想到现实与自己的想象差距如此之大,大到令人震惊!(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月票和打赏,历史类的小说写得很慢,手速很难上去,一天最多码三章,也没有存稿,作者君尽力每天多写一些!

    第二百零七章 会谈开始

    德国人的低语逐渐弥漫在能搭乘二十人的豪华客车里,从码头到目的地的招待所需要一个小时时间,并不是因为交通堵塞,而是陆军第一招待所本就在广州市郊区,濒临陆军一处军营。乘车的空隙让德国乘客们有时间观察车内车外的景象,像每一个到达广州的人,他们的眼中充满惊叹,并不由自主的与自己的国家进行对比。

    “这简直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宽阔的水泥道路、笔直的绿化带、高耸的大楼、数不清的商店,还有道路上来回奔驰的各种汽车,这让我体会到了严谨的美感和发达的经济,这个国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落后,起码在广州如此。”从环城道路上经过的车队,一侧可以看到不远处广州城的繁华,古斯塔夫不禁对本茨老先生感叹道。

    “是的,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去伦敦时的景象,不过这里比伦敦有朝气,有点像纽约那个暴发户的大都市。其实更让我感叹的,是这里竟然拥有数不清的汽车,道路状况也无比良好,看得出都是在几年内新建的。说起公路交通,我们的柏林比不上这个城市。”

    年纪不小的本茨似乎很有兴致,忘记了旅途的劳累,说到这里看古斯塔夫若有所思的样子,继续说道:“职业的兴趣让我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汽车,比如我们乘坐的着一辆‘豪华客车’,不论是设计还是装饰,还是澎湃的动力,都让我感受我德国汽车工业的落后,看外边的小型车、卡车等等,这说明华国拥有强大的汽车生产能力,绝不是完全从美国进口。要知道就算在纽约也不一定看到这么多的汽车,那个旧金山的安布雷拉公司还没有完全满足美国汽车市场的需求,怎么会大量出口华国?由此可以推算,华国具有很深厚的工业生产能力,也许具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然无法做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汽车。”

    与非常专业的本茨和古斯塔夫之间的谈话相比,威廉皇储精神更好,在与宰相霍亨洛厄的谈话中更多的涉及皇帝陛下的嘱咐。

    威廉皇储:“宰相大人,华国人会同意我们的条件吗?”年仅二十三岁的皇储陛下肯定不希望让自己的父皇失望。对于此次会谈,威廉二世抱着很大的期望,并任命自己的长子当人副团长,显然是想锻炼皇储的能力,这让皇储陛下感觉到沉重的压力。当然还有被重视后的兴奋。

    霍亨洛厄微笑着回应:“皇储陛下,低下的华国人怎么会拒绝伟大的德国之要求?”内心深处,霍亨洛厄对于此次考察是拒绝的,皇帝陛下怎能因为一件装甲战车和华国大使的虚言就信以为真,派出如此庞大的考察团,这不是耽误国内的事情吗!可惜,现在德国就是威廉皇帝的一言堂,自从俾斯麦被解职后,国内就再也没有人能对抗皇帝陛下的意志,即使自己身为宰相。也不过时皇帝的传声筒罢了。

    “不错,伟大的德意志人在父皇的带领下已经成为世界强国,我们拥有世界第一陆军,世界第二海军,并在全世界与英国展开竞争,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败英国,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威廉皇储越说越兴奋,当然霍亨洛厄不会反驳、打断皇储的兴致,因为这也是他的想法,也是全德意志人的想法。

    “我们德意志民族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民族。威廉陛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人,皇储陛下继承了德意志人的优秀基因,一定会和威廉陛下一起带领我们打败敌人,获得阳光下的土地!”霍亨洛厄不吝啬自己的奉承。因为这是他成为宰相的最**宝。

    坐在后排的小毛奇中将撇撇嘴,前排宰相大人的话让他想呕吐,德意志的未来靠的是军队,靠的是铁与血,而不是你们这些无耻的政客!

    不想听到阿谀奉承的小毛奇将目光转到车窗外,两侧是乘坐着不同车辆的护卫士兵。他们精神饱满、身体健壮,虽然身材比德国士兵矮小,但看得出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在单兵素质上小毛奇给他们打了八十分。

    再看他们的装备,三名士兵乘坐着一辆挎斗摩托(当然小毛奇不知道这是什么车),骑车的士兵背后是一支步枪,看样子与英国的恩菲尔德步枪很相像,腰间别着木柄手榴弹——这种装备在日俄战争和九州之战中被世界所熟知,并立刻进入各支军队的装备序列,上身是交叉缠绕的子弹兜,另外腰间还有一支手枪,士兵头上戴着有护耳的钢盔,军装整齐合身,看起来非常帅气。骑手后面的士兵同样的装备,坐在挎斗上的士兵操作着一挺轻机枪,这种武器在全世界为马克沁疯狂的时候显得与众不同,它不是弹链供弹,而是有一个长长的弹匣,看起来重量也轻不少。同样是由于九州之战,这种被称为轻机枪的武器也被世界熟知,德**工正在仿制这种武器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成品参考,仿制进度较慢。另外军方也在研究这种武器的使用,小毛奇认为在班排中拥有马克沁足矣,这种轻机枪的火力持续性差,射程也短一些,在防守中不如马克沁好用,而在进攻作战中士兵只要勇敢的冲锋就行了,没有必要携带沉重的机枪。

    装备嘛,打八十五分,如果所有的华国士兵都拥有这个水平的装备,那就可以与德国士兵相媲美了,就是不知道火炮的情况如何。从九州之战看,华军派出的两个军拥有较强的火炮,甚至超过了克虏伯公司的火炮,真是奇怪的国家、奇怪的军队。

    小毛奇宁可用“奇怪”两个字,也不承认华国拥有超过德国的军队,英国人的高傲是称霸海洋几百年带来的,德国人的高傲则源自于其陆军的强大,在欧洲,在全世界,德国陆军都是最强的!起码小毛奇这么认为。

    各怀心思的德国考察团成员终于抵达招待所,这里已经被一个营的士兵戒严,小毛奇有幸近距离接触了华国士兵,和护卫们一样,他们从军容军貌、士气装备上都令人赞赏,即使是最挑剔的德**官也找不出毛病。

    招待所专为德国考察团准备,负责接待的是华国总统府特使叶子名,此人曾是张之洞的幕僚,此次带着华国官方工作人员和大量士兵护卫接待德国考察团,等第二天再带领考察团前往既定地点,在那里将由吕梁亲自接待。

    “诸位,今晚请在此休息,我们的服务人员将随时听候各位的安排,考察具体行程将在第二天由我们的总统大人与各位会谈时再做决定。”既然是秘密会谈,德国考察团也不便对华国的安排多说什么。这个招待所显得有些单调、简单,与考察团的身份并不匹配。华国接待负责人叶子名的解释是这里最有利于保密,而且隶属于军方的酒店,在环境方面肯定要简单一些。

    无所谓了,明天再向华国总统提出抗议好了,高傲的德国人强忍艰苦的招待所,吃过简单的晚饭,一边苦苦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24日早上八点,在护卫车辆的拱卫下,三辆豪华客车驶入招待所十五公里外的第三军步兵第一师军营,吕一带人等候在军营办公大楼前,这不是正式外交场合,也不必注意太多的细节,但总不会让一国总统亲自等候迎接。

    休息一日的考察团成员养足精神,下车后面对吕一的自我介绍和欢迎,团长霍亨洛厄走上去客套几句,看得出来,他们对吕梁没有亲自迎接心怀芥蒂。

    会客室外,考察团终于看到了华国的总统大人,吕梁微笑着走上前去,与霍亨洛厄握手表示迎接。

    “欢迎贵国考察团前来华国,我是华国总统吕梁,请各位前往会客室就坐。”

    除了霍亨洛厄外都阴沉着脸的众人在会客室按照标牌指示坐下后,霍亨洛厄站起来介绍到:“本人是现任德国宰相,此次考察团的团长霍亨洛厄;这位是我国的威廉皇储陛下,考察团的副团长。其余人都是我国政界、军界、商界代表,我们受我国皇帝陛下的委托,前来华国商讨两国合作事宜。”(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唇枪舌剑

    会客室并不大,左侧是德国代表十人,右侧是华国代表十人,其余人员都在接待室内等候,初次会谈也不需要代表团所有人都参与。

    “首先,我代表我国人民对诸位的到来表示欢迎,这是德国与华国友谊的开端,相信随着合作和交往的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会更加稳固。其次,本人为我们接待条件的不足向诸位表示歉意,华国建国时间短,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建设国家,大部分的精力和财富都用在了使国家强盛上,对于环境的享受有所忽略。”

    吕梁的话毕,想要抗议接待条件差的霍亨洛厄不得不放下不满,他是一个政客,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总统阁下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一路所看所听,加上慕尼黑展览会时贵国展示的物品,都表明贵国正在上升期,而且还打赢了对日本的战争,让东北几十万日军动弹不得,让身处日俄战争困境中的日本政府雪上加霜,这样的魄力值得我们尊敬。”霍亨洛厄虽不提接待条件,但心中的不满尚未消散,这回在言语上讽刺,直指华国在日俄战争时趁虚而入,意为华国投机取巧。

    并不是霍亨洛厄忘记了皇帝的嘱托,而是身为德意志人的高傲让他无法在面对一个东方人时进行对等的谈判,在潜意识中,德国高人一等,必须让华国人体会到被压迫的感觉,即使对方是一国之总统。

    吕梁没有多少心眼,但同样能听出对方话中的讽刺意味:“多谢宰相大人的夸奖,正如贵国俾斯麦宰相所言,只有铁与血才能让德意志人获得充足的生存空间,我们华国也是秉承这一原则。在九州之战中,我国的太平洋舰队出动‘泰山号‘超级战列舰’和几十艘装甲巡洋舰,一举击溃日本联合舰队;我国动用几百艘蒸汽机船运送近十万名士兵登陆九州,短时间内击溃日本在九州的十几万军队;我国陆军的装甲集群在九州岛横冲直撞,未尝一败。我国的空军出动轰炸飞艇、双翼战斗机、侦察机等占领了九州岛的天空。敌人无所遁形。我相信这些都是考察团前来华国的目的。”

    说完这些话吕梁发现自己的口才和思维敏捷度见长!暗暗佩服自己的同时观察着霍亨洛厄的表情,丫的是来求我们华国的,这是求人的态度吗,必须给点颜色看看。

    霍亨洛厄当然知道吕梁的话是什么意思。首先拿出俾斯麦来,暗讽俾斯麦才是真正的德国宰相,自己不过是皇帝的傀儡,没有多少话语权;其次以超级战列舰、装甲战车、飞机、飞艇等的战绩来提醒自己,因为那些都是闻名世界的战争兵器。也是威廉二世所疯狂追求的东西,来之前皇帝陛下多次强调一定要获得那些兵器的技术或者完整装备。这一点掐住了自己的软肋,也让霍亨洛厄意识到自己是来求人的!

    霍亨洛厄猛地惊醒,对啊,自己来是希望得到那些东西的!紧接着又在心里暗骂,什么时候德国沦落到这种地步,竟然要向东亚病夫求助!

    吕梁的话刚刚说完,在坐的十名德国人中有几人身体微微抖动一下,说明他们的内心并不平静。提皮尔茨海军中将代表着德国海军加入考察团,其目的正是华国舰队中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尤其是“泰山号”战列舰。

    世纪之交的世界海军正经历一场大变革,更强大的鱼雷、更大威力的主炮、更坚实的装甲让海军作战的理念发生急剧变化,当初提皮尔茨坚信近距离交战的英雄场景,甚至在世纪前的海战中还能看到冲角这种武器。但在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里,由于无畏舰革命,海战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样式。提皮尔茨不知道的是英国第一艘无畏号即将于明年下水,来自远东海面的战斗让人首先认识到了什么事“全重型火炮战列舰”,而且不可思议的战舰吨位和超强的主炮让人绝望。

    “泰山号”,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造船厂。什么样的工业实力才能生产出这种战舰?提皮尔茨甚至怀疑这是上帝的杰作,让华国人幸运的捡到了。

    霍亨洛厄毕竟只是个投机的政客,不能完全体会那些兵器的价值,在提皮尔茨的内心中。只要一艘“泰山号”那样的战列舰就可以完爆英国所有的战舰,泰山舰(全重型火炮战舰面世后世人对这类型战舰的称呼),德国必须拥有,因为它让之前所有的战列舰都进入了古董的范围!

    与提皮尔茨心情相同的是小毛奇代表的德国陆军,那些战车,在九州岛也有德国人的战场观察团的。他们目睹了战车集群的突破,简直就是陆地战列舰!用雄厚的装甲抵挡子弹的冲击,用战车上的火炮摧毁挡在路上的敌人,这是最完美的进攻型兵器,德国陆军要想更加完美,就必须拥有这种兵器!

    可惜,战后德**工业立刻着手研制战车,其进度却可以用爬行来形容,从发动机到整体布局,再到火炮设置等等,每一个都是难以逾越的沟坎,这也是为什么威廉二世对此大感兴趣,只在慕尼黑展览会露面就吸引了如此庞大的考察团。

    “是的,我们就是为了那些东西而来,德国需要他们,无论付出任何代价!”威廉皇储甚至直接站起来,双手摁着桌子大声对吕梁说道。

    旁边的霍亨洛厄拽拽皇储的袖子,大哥啊,就算我们需要,也不能表现的如此急切,这不是让华国人看笑话吗?我这个打工的正为你们皇室争取利益,你这是捣乱啊!

    “皇储陛下的话正代表了我们的心情,德国对这些东西的需求非常迫切,我们不但需要整件装备,更需要制造这些装备所必须的技术、设计,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你们的东西是我们德国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

    又是一个捣乱的,霍亨洛厄想把自己的脑袋埋在桌子底下,我说卡尔本茨阁下,你也是经历多年风雨的老者,闻名世界的发明家、企业家,难道不知道讨价还价吗?

    “我想看一看贵国的‘泰山号’战列舰,即使远远的看一眼,请务必满足我这个小小的心愿!”提皮尔茨直接来了个一鞠躬。

    “贵国拿出装甲战车在慕尼黑展览,除了这款战车外,我们还需要拥有火炮的战车,以及装甲部队的编制、补给、战术等一切。”小毛奇也忍不住了。

    场面的混论让霍亨洛厄彻底崩溃,在场的这些人哪一个都不在乎霍亨洛厄的想法,每一个人都比霍亨洛厄尊贵,除了一个宰相的身份,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他们尊敬。

    你们当然想要了,但必须拿出相应的代价,我想武装德国没错,但也不会白送。吕梁看着热烈的场面心里暗爽,那些超级武器装备让这些德国人彻底失态,看霍亨洛厄抓耳挠腮的着急样子吕梁就觉得好笑。

    “总统阁下,本人不知道贵国如何拥有的那些超级武器,也不知道贵国是否具有那样的科技实力、工业实力,但请恕我直言,贵国展示了那些武器装备后,注定会让全世界瞩目,不仅仅是我们德国。就像我们考察团里这几位一样,英国、法国、俄国、美国,他们焦急的内心不比我们差。要知道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财富,又没有保护财富的能力,那他将注定失去那些财富,来自对手、强盗的撕咬将会使这个财富拥有人死无葬身之地。而德国,却是一个足够友好的朋友,她会拿出相应的代价,换取那份财富,并在自身壮大后替华国分担强盗觊觎带来的压力。”

    不得不说一个成熟的政客绝对是聪明人,他们可以无耻,可以狡诈,可以没有底线,但在智商上绝对超越大部分人。霍亨洛厄的一番话不但让自己考察团的成员冷静下来,暗暗自责自己的心急,还直接指出了华国现在面临的不利局面,这番话,正插在吕梁的软肋上。

    对方说的很对,而且现实情况要更糟糕一点,装甲战车还差一点,超级战列舰和那些伴随作战的装甲巡洋舰的问世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湖面上掀起巨大的波浪。对于英国来说,世界第一海军是他们称霸世界、维护殖民地利益的根本,他们决不允许世界上出现另一只超越英国的海军,不论是在北海、地中海还是远东海面。

    吕梁猜测,如果不是没有摸准华国海军的虚实,英法等过早就找上门来了,就像霍亨洛厄说的那样,华国正像怀抱财富的小孩,在充满强盗的大街上招摇过市,华国的处境比表面上危险得多。所以,吕梁才迫切的需要武装德国,让德国迅速强大起来,以分担华国受到的压力。(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利益契合点

    吕梁猜测,如果不是没有摸准华国海军的虚实,英法等过早就找上门来了,就像霍亨洛厄说的那样,华国正像怀抱财富的小孩,在充满强盗的大街上招摇过市,华国的处境比表面上危险得多。所以,吕梁才迫切的需要武装德国,让德国迅速强大起来,以分担华国受到的压力。

    不能小瞧任何一个政客啊,从大众角度看,正是这些政客领导着国家,吕梁几年不遇的耍心眼被人家一眼看破。

    不过,这不影响双方之间的合作,华国不是因为两国之间的感情才找上的德国,德国也不是因为对华国保有好感才派出的考察团。吕梁和德国人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正是因为双方有共同的利益。

    “宰相阁下的描述让我深感佩服,对于我国是否拥有让诸位放心的科技实力、工业实力这一点暂且不谈,大家会在之后的考察中进行验证。现在我要说的是,华国与德国之间存在巨大的利益契合点,华国需要在远东崛起,重现华夏民族在东方的荣光。德国需要寻求阳光下的生存空间,实现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华国在远东面临日本帝国、沙皇俄国、英法殖民势力,多方围剿,崛起艰难。德国的处境不比华国好多少,陆地上东面有俄国虎视眈眈,西面有希望报仇雪恨的法国,海上还有英国强大舰队的堵截,全是世界强国。”

    “所以,我们双方面临的局面相似,国民的抱负相似,双方又远隔亚欧大陆,德国在远东也没有多少势力,我们不存在利益上的巨大冲突。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问题,德国曾多次入侵华夏,并在租界青岛、拥有巨额赔偿,这些都可以在谈判中解决。相比我们远大的目标。那些都不是问题。”

    “本人作为华国总统,最希望看到的,是贵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与华国开展对等的交流、合作。这是实现双方利益的前提,如若不然,个人的偏好将会对合作造成巨大的阻碍,这不是两国人民希望看到的,也不是贵国威廉陛下希望看到的。”

    霍亨洛厄摸摸大胡子。看到考察团平静下来,心想自己与华国总统的对话终于让那些自大的人认识到了不足,也算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至于这位总统阁下,直入主题,描述简单明了,让人信服,却不像是政客,而像个军人。

    “总统阁下所言甚是,我们愿意与贵方对等交流合作,也希望在考察期间获得较好的居住条件。正如总统阁下所说。我皇威廉陛下非常迫切的希望与贵方展开合作,双方具有相同的利益,却没有多少矛盾冲突。我们位居亚欧大陆两侧,却面临相同的敌人——英法列强。我方考察团此次考察的目的主要集中于贵国的汽车、武器装备、装甲部队、空军和海军战舰,另外贵国的工业能力也是我方的考察重点,也许会在贵国签订不少的订单。”整个会客室里只有吕梁和霍亨洛厄的声音回荡,其他人则认真倾听,终于进入正题,这是大家最关心的。

    “这一方面我方会尽可能的满足贵方的要求,还请宰相阁下列出考察意向明细。我方会根据这个明细制定详细的考察地点、线路,并实施最严格的保密措施。”会谈到此已经差不多了,从略有分歧,到找到利益共同点、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并没有耗费多少口水,时不我待,不论是德国还是吕梁,都有一颗焦急的心。

    德国考察团将早已制定好的考察意向传给华国接待小组,然后考察团建议参观这处军营,吕梁同意。并让军方陪同。剩下的事不需要吕梁全程陪同,在考察结束后的签约谈判再参与。

    小毛奇和古斯塔夫已经急不可耐,考察军营的建议就是他们提出的,事实上也只有小毛奇和四名陆军考察团成员、古斯塔夫和三名军工界成员有兴趣,考察团其余人配合华国接待小组制定考察计划和路线。

    德国陆军少尉汉斯与他的上司小毛奇一个德行,从汉堡登船开始就喋喋不休,向同伴倾诉加入考察团的怨言。

    加入小毛奇带领的参观军营小组后,汉斯一面走,一面对身边的同伴——陆军中尉斯托斯说道:“华国人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让我等伟大的德意志陆军参观,难道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是华国人的大辫子,还是卑躬屈膝的身躯?”

    “小声点,汉斯少尉,德意志帝国需要用尽所有办法实现国家崛起,单单华国那些装甲战车就值得我们跑一趟,更别说那艘超级战列舰了!”斯托斯中尉低声对汉斯说道,斯托斯的前面还要加上一个“冯”字,他出身子贵族家族,其祖父冯、斯托施是曾率领德意志帝国第一支海军的陆军将领(传统陆地国家的德国,两名陆军将领率领海军,直到1889年!),可以轻易接触高层信息,这不是平民军官汉斯能知道的。

    不过汉斯和斯托斯是军校同学,关系不错,虽然斯托斯晋升更快,但两人的关系没有疏远。斯托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道:“难道来时华国安排的那种大车(豪华客车)、护卫士兵乘坐的汽车都没有引起你的警惕吗?”

    参观团乘上吉普车,汉斯在后面嘀咕着:“不过是些小玩意,能有多大作用?”

    军营西侧训练场,参观团下了吉普车,随着华**方的接待员缓缓前进。

    汉斯少尉的面容逐渐严肃起来,不说装备,单看这些士兵就是精锐。他们身体健壮,训练量超过德国普通士兵,每一个命令都能得到彻底的执行,说明他们服从性很好——斯托斯中尉说过东方人都具有优良的服从性、就像那些俄国牲口一样。在军队中,服从命令就是战斗力的保证,服从代表着纪律,纪律就是所有德国人最注意的事。

    即使训练量很大,华国士兵的脸上也没有多少抱怨,反而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这就不单单是服从性能解释的了。汉斯看到训练中一名士兵受伤,不远处两名背后贴着红十字标志的医疗兵迅速抬着担架向前,简单检查医治后抬离训练场,其余士兵继续训练,没有受到丝毫干扰。

    这样的军人值得汉斯尊重,因为从整体上看,三千多名士兵在巨大的训练场上训练,而且动作娴熟,显然不是临时组织表演的。

    刚才是体能训练场,众人仔细看过后走到了搏击训练场,在此时的战争中,近身搏斗仍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斗技能。冲锋的士兵进入敌军阵地后,通过步枪上的刺刀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刺杀技能占优的一方将占据有利地位,在德军中刺杀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但让汉斯不解的是,华**人不但训练刺杀,还训练多种搏击技能,大部分是汉斯不认识的。只见华**人两两一对、张牙舞爪,出手似乎有种套路,而且出手速度和力量也不错。

    德国人不明白那是干什么,也不是很感兴趣,很快离开。其实华夏武术协会已经组建一年多时间,前身是广东武术协会,这种华夏传统搏击技能并没有引起国外的注意,即使每年一届的华夏武术大会都在华国引起巨大轰动。

    不论是民间还是军队,武术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民间用其强身健体、强壮心灵,军队用其增强搏击技能。军方认为,只有敢于面对面搏斗的战士,敢于刺刀见血的战士,才是真正的勇士,才不会在任何情况下轻易崩溃。甚至军方还会邀请霍元甲、严咏春、梁赞、黄飞鸿等武术大师定期前往军队驻地进行教学,这些武术大师的弟子有很多加入军队,成为军队骨干。

    射击训练场,这是汉斯最期待的地方,终于可以近距离接触华**队的实战,从九州德国战地观察团口中说出来,和自己亲眼见识,绝对有巨大的不同。

    事实上,汉斯、斯托斯、小毛奇,甚至古斯塔夫带领的军工人士都被华军军队的装备所吸引。这里没有装甲战车,但其他的单兵装备、火炮装备同样吸引人。军方注意的是装备的战斗力,古斯塔夫等人注意的则是这些装备的结构、材料、设计,并思考德**工企业能否生产出同样、甚至更好的装备?(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我要,我还要!

    步枪引不起德国人的兴趣,华**队使用的步枪明显是仿自英国恩菲尔德步枪和德国毛瑟m1898式(gew98)步枪。事实上汉斯看到一支华国士兵操作毛瑟步枪还以为是1888式委员会步枪(汉阳兵工厂改造后的“汉阳造”)。

    汉斯在征得华**方同意后来到一挺轻机枪面前,身前的士兵起身让位,汉斯呈卧姿、简单学习一下这种机枪的操作技巧,然后接过一个弹匣、拉动枪栓后扣动扳机,金属声音响起,汉斯觉得自己的力量足以控制这挺机枪的后坐力。先是点射,然后是长点射、三发连射,各种射击方式一一验证。

    “报告中将,这种机枪重量比马克沁轻很多,可以轻易在阵地上转移。射击速度和火力持续性、射程都比马克沁机枪差一些,但是,作为重机枪的补充火力,这种机枪还是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的。”打完三个弹匣后,汉斯站起来对在一旁观看的小毛奇汇报道。

    实际射击效果和汉斯的汇报改变了小毛奇对这种武器的看法,的确,这种武器最大的优点就是重量轻,可以随着士兵进行机动,在进攻中能发挥奇效。不错,这种武器是我们德国人需要的,一定要获得实物进行仿制。

    其实华国士兵训练场上展示的装备在日俄战场、九州战场上都有体现,在日俄双方进行旅顺攻防战时,手榴弹这种单兵武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俄国人吃了手榴弹不小的亏。

    “h24型木柄手榴弹,弹重千克,战斗部重千克,全长365毫米。直径70毫米,***装药,5秒引爆。从爆炸头内部的引爆器垂出一条拉绳进入中空的握把,末端以一颗小陶瓷球为尾,并以一个可铉除的底盖固定。使用手榴弹时,先旋下底部盖子使球与拉绳调出。拉动拉绳会使一支铁杆穿过引爆器,并点燃引信使其燃烧。”华国士兵仔细的为参观团介绍手里的兵器,之后汉斯拿过一支,按照对方介绍,掷出一颗手榴弹。

    十几米外的大坑中声浪传出,爆炸威力让小毛奇等人满意,这也是一件单兵利器,小毛奇甚至已经想出了利用手榴弹的多种作战方式,要。这个也要!

    当小毛奇带着汉斯和斯托斯趴在华国士兵身上研究每一件装备,甚至军服、军靴、钢盔、水壶等单兵装备时,古斯塔夫已经跑到炮兵训练场上,克虏伯是世界上最出名的火炮生产商,生产的火炮一直领先世界,现在看来,必须要从华国这里吸取营养了。

    从小口径的步兵炮,到大口径的榴弹炮。古斯塔夫在这里流连忘返,在获得克虏伯的控制权后。古斯塔夫详细学习了火炮知识,虽谈不上精通,但起码的知识还是了解的。而且自己身边就有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从工程师惊讶的表情和不住的嘟囔可以看出,华国火炮确实领先克虏伯火炮。

    半个多小时后,那名工程师抬起头来。激动得对古斯塔夫说道:“先生,我们公司必须全部拥有华国的火炮技术,从火炮钢材、整体结构、火炮观测到炮弹装药等等方面,华国火炮全面超越克虏伯,不夸张的说。超越我们起码十年!”

    已经没工夫考虑华国哪来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