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找到水清寒,林风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说服水清寒跟自己说一下关于自己这一类人的事情。
“林董,我们老板性格比较怪癖,自从开了拍行之后就很少抛头露面了,商务合作洽谈的事情也几乎都是我在打理,所以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林董见谅@!”天启拍行的管理在合同上印上了天启拍行的印章之后,将那青铜剑交给了林风:“还有这柄青铜剑,我们老板说不管价格多少,但是只有有缘人可以得到,看来林董就是有缘人了,在这里先恭喜林董了。”
这句话,林风自然没有放在心里面,这是作为商人的一个技巧,尤其是古玩这一行里面,你说一件古玩的成本也就那么一点,邀不了多少,可是为什么可以出那么高的价格?
还不是因为兴趣喜好?以为信仰?因为历史?
所以关于有缘人这种扯淡的说法在林风的眼里面看来只不过是一种营销的手段而已,如果他不跟自己这么说的话,自己花了这么多钱就买了一把剑回去,心里面能好受吗?
不过在古玩这一行里面也不能抱怨价格有多高,毕竟这种事情向来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
拿到了用木质包装包装好的青铜剑之后,林风便走出了后台,这个时候刘老板也已经签好了合同,只见他笑嘻嘻的走了过来,有些歉意的说道:“林董,不好意思了,临时接到莫董打来的电话让我拍下这块地,说是你要用到,因为拍会已经开始了我已经来不及通知您了,所以就直接拍下了,你看我们找个地方转移一下合同就好了。”
林风点了点头,看来果然是这样,莫小念这妮子就会给自己整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不过不得不说这段时间以来莫小念虽然一直呆在家里面,但在家里面的莫小念也可以说是帮了自己不少忙,就比如说这一次,如果没有莫小念帮自己拍下这块地的话帧及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找到合适的绿色生态用地,这样对于自己的项目来说就有一些耽误时间了,一个项目拖的越久就会对公司的利润造成损失。
和刘老板签完合同转移了第一块绿色生态建筑用地的归属权之后,林风便找到了那第二块绿色生态用地的吴老板,按照自己和吴老板的约定,这八十亿的成交价格里面有自己的四十亿。
吴老板看见林风过来,脸上的笑意全无,这事放在谁的身上估计都是这样,毕竟好好的八十亿就要送给别人四十亿,如果是林风而且还是不可逆的话,林风也不会多高兴。
不过那吴老板也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如果他毁约的话,林风完全有能力整的他秦家荡产;现在交出这四十亿,说不定以后有好事的话自己还能够捞到。
想到这里,那吴老板便爽快地说道:“林老板,嘿嘿,我刚刚和他们的工作人员已经交易完成了,这张卡里面有六十亿,还有那二十亿就当是我的一点小意思,如果以后还有这种事情希望林老板能多带带我!”
林风惊讶的看着王老板,他不知道是什么促使着王老板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本来说好的是一人分一半,也就是四十亿,这家伙倒是挺自觉,把他的那四十亿又分了一半出来孝敬自己,要知道这二十亿对于谁来说可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像王老板这样的铁公鸡,他竟然会愿意拿出二十亿出来。
不过对于这样的赠礼,林风自然是不会不好意思了,理所当然的接下来了。
旁边的李秘书和竹竿都爱十分的惊讶林风竟然可以将这一次活动的收益提高这么多,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在项目开始之前就已经盈利了八十亿,这简直就是一种神话。
晚上回道怡情别苑的时候,刚进门莫小念就送给了林风一个拥抱:“某人今天赚的有点多啊,是不是有分红啊?”
“切,我不知道要干多久,才能把这么多的股份全部都偿还完呢!”林风将莫小念抱到了外面的摇椅上:“你今天股市收益怎么样?我听公司里的几个懂事最近都是愁眉苦脸了,问清楚了原因之后才知道他们是故事亏了,说是最近股市动荡的额比较多!”
“那是他们傻!”莫小念翻了翻白眼:“股市的钱虽然好赚,但总会陷进去,很多人都避免不了陷进去,所以往往都是在股市里面倾家荡产,但你见过愁眉苦脸过吗?”
“你是忘了股市动荡你受到损失的时候!:”林风捏了捏莫小念的小鼻子,他还记得自己刚搬来没多久的时候,莫小念就因为一次故事的动荡和自己闹了好几天,那时候林风完全不知道莫小念是因为什么和自己闹的,还墨明棋妙了好几天,后来莫天行才告诉自己,如果股市动荡的时候可千万不要招惹莫小念,否则的话后果是严重的。
不过刚说到这,林风就看到莫小念的脸上开始躁动起来,这是莫小念要发怒的迹象,早就已经把莫小念的脾气摸的差不多的林风这个时候赶紧说道:“嘿嘿,乖宝贝不激动哈,今天晚上你想吃什么,无论你要吃什么,我都给你做!”
“我要吃你!”莫小念恶狠狠的说道。
林风坏坏的一笑,直接将莫小念给抱了起来往卧室走去:“嘿嘿,你要吃我啊,你要吃我就早说啊,我现在就让你吃了我好不好!”
“混蛋,混蛋你快放我下来,你个坏蛋!”莫小念惊呼一声:“你个坏蛋,我今天亲戚来了不准这样。”
“没事,偶尔闯一闯红灯也是可以的嘛!”林风坏笑着直接将莫小念扔到了柔软的大**上:“嘿嘿,晚餐开始之前,你就是开胃菜。”
………………
第二天,林风**满面的来到了公司,绿色生态项目组的项目经理已经在会议室等着林风了,林风将昨天从刘老板那里交易来的第一块绿色生态用地的图纸和资料交给了他们,让他们开始以这一块建筑用地从新设计,用最快的速度开始动工。
与此同时公司内部也已经知道了昨天晚上林风在天启拍行举行的一次拍会上打击了隆盛房地产公司,让对方以八十亿的价格买走了第二块绿色生态用地又以低价收购了堆一块绿色生态用地的事情,林风的威信再一次上升了一个高度。
第三百三十二章 困境
此刻的雷德尔上尉站在船台前,一身华服、戴墨镜太阳帽口罩,全副武装的样子让人看不出他白人的本来面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密,德国海军派小小的上尉前来督建,也是为了不引起外界的注意。
四艘战舰建造过程中保密成了第一守则,船台四周都被严密的封锁,不计成本的竖起了高高的钢结构围墙,从钢铁厂、零件工厂到造船厂,一切流程都要在海军情报部的监视下完成。四艘大型战舰的建造需要重重环节,能够泄露秘密的地方太多,一旦泄密,也只能宣称华国正在为自己的海军开建四艘战列舰,而不是为德国建造。
亲眼看着战列舰从钢板变成钢铁怪物,雷德尔每次看到它们心情都不能平静,而且会在心里默念一遍战舰的性能数据。暂时被命名为g级战列舰的它们,属于五岳舰的范畴,虽然比五岳级超级战列舰稍小,但绝对领先英国人的无畏舰。
g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2910吨,满载排水量33020吨,长19米、宽米、吃水米,主机功率000马力,航速2节,续航能力8600海里/节。八门双联装十五英寸/42倍口径主炮,十二门六英寸口径副炮,四具33毫米发射管。住装甲带舯部12-330毫米,船尾101-12毫米,上部主装甲带12毫米,主甲板装甲63-12毫米,前部横向装甲12毫米,纵向防水舱隔板101-12毫米,炮塔装甲正面330毫米、侧面29毫米、顶部114毫米,司令塔装甲29-6毫米。
可以想象,这四艘战列舰一旦进入北海,就将带领德国海军彻底撕碎英国人的包围,现阶段将没有一艘战列舰是它们的对手。自从进入五岳舰时代后。各国都在拼命建造新兴战列舰,德国和英国再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英国人数量庞大的前五岳舰在五岳舰面前都成了古董,远征舰队的失利证明了这一点。
令人庆幸的是。在德国海军本土建造的五岳舰还没有完工时,华国承建的四艘五岳舰即将下水。如果它们回国,德国海军将在历史上首次超越英国海军,这一切值得雷德尔在华国一年半多时间的付出。
“还有一个月它们才会下水,现在不用着急。雷德尔先生,要不要到我的办公室里喝杯咖啡?”身边的华国海军情报部联络员李查上尉说道。
“哦,非常感谢,请!”一年多的时间让雷德尔练出一口流利的中文,其中大半的功劳都得归这位华国搭档所有。
凉爽的房间内,喝上一杯咖啡让雷德尔的心情平复:“我不得不赞叹你们的国家,不但能生产空调这种神奇的电器,还可以在一年半时间内完成四艘战列舰的建造。德意志民族和华夏民族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
“过奖了,空调这种东西还是太贵,听说生产成本很高。造船厂财大气粗,不差钱才购置了一批。一般老百姓还是买不起这种电器,而且现在国家的资源大多用在北方、菲律宾等地的开发建设上,分配到空调这种奢侈品上的不多,也就导致了成本升高。”
“李查上尉跟我说这些没关系吗?不怕泄露机密?”保密意识已经深入雷德尔骨髓,所以听到李查的话后敏感的往泄密上面想。
“报纸、广播都公开了,不需要保密。再说这种国家战略层面的开发建设怎么可能掩盖,有心人只要略微探查,就知道目前华国的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相对的投入军事领域的资源就会减少。”李查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只怕英国间谍会注意到华国钢铁产量和消耗量之间的差别。从而发现这四艘战列舰的建造。”
“调查局那些特工们会教训他们的,不说这些了。听说你后天就要被调回国内?不等到战舰下水的那一天再走吗?”
雷德尔无奈的摇摇头,苦笑道:“我也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将我调回去,也许是督建工作完成。剩下的会有更高级别的人接手吧!”
两天后雷德尔上尉果然乘上了回国的邮轮,不过让他心情变好的是,他乘坐的是华国远洋航运公司最新的豪华游轮——总统级邮轮的首艘“总统号”。
“从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到能生产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华国只用了七年时间,什么时候德国自己的造船业可以达到这种水平啊!”雷德尔感叹一下。与前往美洲、欧洲的游客一起登上邮轮,上海黄浦码头上,欢送邮轮者人山人海。
自己是少数前往欧洲的旅客,在这艘总统号上,大多是前往美国的生意人、打工者等等,华国与美国密切的经贸往来造就了双方运输量的增大,与欧洲之间反而因为关系紧张交流很少。远洋航运公司的三艘总统级邮轮将全部用于美洲航线和菲律宾航线,只是这三艘邮轮的建造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在现阶段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三艘超级邮轮将分薄海军的资源,而且目前的航线也不需要如此巨大豪华的邮轮。远洋航运公司向海军妥协,因此总统级邮轮将只有总统号一艘。
世界最大的称号实至名归,这艘总统号的问世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震惊,就如同超级战舰一样。英国人高呼世界最大邮轮应该有英国建造,在华国问世是对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再次挑战。海战失败,现在双方争夺的焦点转移到民间,谁能建造出更大的邮轮,谁就能争取更多的威望。
总统号全长269米,宽28米,标准排水量46328吨,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米,动力为9000匹马力,航速每小时24海里,可搭载3600名乘客和船员,动力装置包括两台往复式四缸三胀倒缸蒸汽机以及一台低压式蒸汽轮机,驱动三个螺旋桨。
乘坐德国邮轮前来的德国海军中将提尔皮茨、陆军中将小毛奇无奈的守候在港口外侧,等待风光的总统号离港,然后才能进入港口。
天空中七架f01战斗机的表演机编队飞过总统号上空,机身后七条彩带迎风飞舞,同时洒下大量彩纸,与港口释放的几万只气球遥相呼应。
“不过是一艘邮轮,华国人用不着这么招摇吧!”小毛奇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嫉妒心理。
提尔皮茨的表情不同于小毛奇的轻佻,面目严肃,他从中想到的更多:“这不奇怪,华国已经通过击败远征舰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们有底气、也有能力显示自己的强大。而且这还是世界最大的邮轮,更能说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建造更多的超级战列舰。”
“德国总有一天会达到这个高度,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不会遥远,等四艘战列舰回国后,我们就拥有了挑战英国人的实力!”
提尔皮茨只能对小毛奇的无知表示遗憾,这位陆军中将怎么能了解海军的无奈?进入五岳舰时代后,英国人狂妄的叫嚣德国建造一艘五岳舰、英国就要建造两艘,华国建造一艘五岳舰、英国就要建造三艘。即使华德两国加起来也不是英国造船工业的对手,之前的海战华国不过是仗着优先建造五岳舰的优势,面对英国的前无畏战舰舰队才能取得胜利。一旦英国人建造出海量的五岳舰,华国和德国绝不是他的对手。
“小毛奇中将,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来这里,不仅仅是因为接收四艘战列舰,更重要的是解决德国资源不足的问题。”
自从华德密约签订后,德国欣喜若狂的接收了华国海量的技术资料、战车飞机实物,然而研究后发现,要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工业生产,不但需要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大量的资源。战舰、战车、飞机需要更多的钢铁,驱动那些兵器需要海量的石油,而这些都是德国缺少的。钢铁还好一点,德国钢铁产量仅次于美国,但石油、橡胶等则需要完全进口,一旦战争开始,德国将因为缺少那些资源而陷入崩溃。
这么一说小毛奇立刻反应过来,随即变得非常无奈,之前他还对坦克等装甲部队嗤之以鼻,但华国陆军用实战证明了装甲部队的强大,德国陆军编制里的骑兵仿佛**之间失去了作用。小毛奇等陆军将领大部分成为坚定的坦克派,只是这些钢铁怪物就是吞噬资源的怪兽,以德国狭小的国土,实在无力承担。(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订单
1907年3月,德国外交部派出的使团在武汉与华国签署采购协议,两国外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外界公布了这批外贸订单。
价值两亿华元的订单包括粮食、化肥、矿产、橡胶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批军火,包括可以武装三个装甲师的武器装备、两百架f01式战斗/侦察机、五十架轰一型轰炸机和相关配套零件。
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这批货物将在三个月后装船运到德国,届时华国海军将组建护航舰队,护送运输这批物资的运输船,同时将对德国进行友好访问。
华德两国勾搭在一起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开始勾搭。两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前一段时间德国还声称要收缩海外力量,将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全部给了华国,并归还青岛。那件事发生后外界一致认为两国将走到一起,但之后两国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直到这次采购协议的成功,才再次引起外界关注。
英国和法国都对此次采购表示最强烈的愤慨,英国人表示将拒绝华国护航舰队和运输船队通过苏伊士运河,法国则表示将在法属印度支那增派驻军,并加快本国先进武器研发进度。
不过三天后英法两国的抗议偃旗息鼓,平息他们愤怒的,是数额同样巨大的军火采购。当华国驻英法外交人员分别表示两国可以向华国采购军火后,两国立刻提交武器采购清单,包括超级战列舰在内的武器清单比德国人的胃口大得多。不过最终成形的采购清单没有包括超级战列舰,只有坦克、装甲车、战斗机、轰炸机等,英国为自己的采购清单付出了一千五百万英镑的财富,法国人财大气粗。一口气拿下了五千万英镑的武器装备。
本国新式武器的研发速度缓慢,德国又在这个领域突然领先,巨大的压力迫使英法不得不捏着鼻子向华国。华国主动向英法示好。被两国高层解读为华国正准备向英法服软,虽然华国战争了*同盟。但这个国家也基本上被全世界孤立,战术上华国是胜利了,战略上他们输得一败涂地。
也就是说,为了改变被孤立的外交局面,华国主动向世界的老大交保护费。在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同时,英法两国爽快的接受了华国的好意,毕竟,两国在南亚、东南亚还有巨大的利益。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那里放置巨大的军力以对抗华国。现在不但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新式装备,进而可以进行仿制,又缓和了东南亚和南亚的局势,还可以破坏华德两国的合作,一箭三雕!
另一边,华国和德国外交部按照剧本互相抗议了一番,这是早已准备好的计划,华国为德国的武器装备在性能上普遍比英法两国得到的好一倍还多,德国也知道不可能阻止英法两国研制或获得新式装备,不如趁此机会搞一次战略欺骗。
武汉市郊外庄园。吕梁正在宴请提尔皮茨和小毛奇两位德国客人,两人随德国外交部使团秘密前来,之后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在造船厂和武汉之间转悠。提尔皮茨的任务是检查四艘战列舰的情况,与华国商定战舰归国方案和线路,商定最后的移交事宜。小毛奇的任务是为德国陆军一批装备,带在华国学习装甲战术的军官回国。
“两位,现在你们的任务基本结束,明天就是护航舰队和运输船队启程的日子,我敬两位一杯,祝两国的关系更上一层楼!祝两国的前途一帆风顺!祝威廉陛下安康!”
“祝总统阁下身体安康!”两人轻抿一口,小毛奇看看同伴。像是下定决心一样对吕梁说道:“总统阁下,鄙人非常欣赏贵国的军人。他们和德意志军人一样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精锐的。意志坚定、服从命令、素质高超,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对总统陛下绝对的忠诚。”
“谢谢小毛奇将军的夸奖,我欣然接受。别人看到的都是华军拥有的先进武器装备,但我认为华军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那些操作武器的军人,人才是军队的核心,优秀的人才配备先进的武器,这样的军队就会战无不胜!”
“是的,贵*队在海上和陆地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只是,请恕我直言,贵国和我们德意志帝国都面临着困难的局面。俄罗斯帝国横在亚欧大陆北方,对你我两国都形成很大的压力,他们可以轻易动员几百万人的军队,犹如灰色洪流、淹没一切。而英国在全世界建立的霸权非常牢固,恐怕那一次远征舰队的失败还没有英国伤筋动骨,这个国家在全世界布满了殖民地、海军战舰,从直布罗陀、地中海、埃及,到阿拉伯海、波斯湾、马六甲、南非,几乎整个世界所有的节点都被英国控制,而且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区也在英国人手中。同样,法国人也在世界范围内抢夺殖民地,他们在印度支那的殖民地直接顶在贵国柔软的腹部。英法两国在我们华国、德国等自由民主国家身上缠绕着沉重的铁链,通过海军战舰在我们脖子上带上枷锁,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提尔皮茨不想继续绕圈子,直言不讳道,他和小毛奇都是直来直去的军人,倒是很合吕梁的胃口。难道是德国人知道自己的性格,所以才派这两个人来和自己交谈的?
“这些都是事实,而我们华国也在努力挣脱英法等列强的束缚,几次对外战争都是这种努力的体现,而不是所谓的与整个世界为敌!”
“不,华国绝对没有和世界为敌,起码,德意志人将和华国人站在一边!”意思很明显,威廉二世派提尔皮茨和小毛奇与自己会面,肯定是想试探着与华国结盟。一个强大的远东国家,在战争开始后将牵制英法俄巨大的军力,俄国人将不得不在远东布置大量的精锐军队,以防范华军北上。英国不得不派出大量海军战舰保护新加坡、缅甸和印度的安全,法国也将派出大量部队保护印度支那的安全。
按照华国的军力,英法俄至少要拿出本*力的三分之一以上才能挡住华军的全力进攻,这样一来,德国面临的压力将减轻数倍,这样的盟友,值得德国付出,就算让威廉二世跪下拣肥皂都心甘情愿!
“德国是要和华国结成同盟吗?”吕梁比提尔皮茨和小毛奇更直接。
“这难道不是最佳的选择吗?”小毛奇反问道。
“华国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战争胜利后,东南亚、印度和澳大利亚全部划归华国。”
“这样的承诺虚无缥缈,毫无作用。不瞒两位,现在华国百废待兴,虽然屡次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但单薄的国力让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国家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一旦与德国结盟,就会再次遭受英法等国的封锁孤立,这对我们的发展不利。所以,现在结盟是不可能的事,但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不过,我承诺,华国所有的商品都将向德国敞开,你们需要什么,我们就会什么,童叟无欺!”
华国确实进入了战略收缩期,向英法军火就是最好的证明。吕梁不缺少资金、不缺少技术、不缺少资源,只缺少时间,他要等待北方工业基地建成、北方交通路线打通,全国工业化初步完成,才有底气面对更大规模的挑战。
他的敌人,一个是拥有全球霸权的日不落帝国,拥有超然的舰队和造船能力,有全世界的殖民地无穷无尽的资源;一个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拥有两个大洋的阻隔,承受战争初期的阵痛后,可以爆发出恐怖的战争实力。
这种敌人必须有完全的准备,吕梁也不知道原世界的那次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华国的出现改变了太多原有的轨迹。德国因为华国的支援变得更强,英国因为远征舰队的失败变得有些虚弱,但是美国人因为华国的挑战加入军备竞赛。战争或许会提前,也可能会延后,不可预料,吕梁能做的只有尽快的完成战争准备。
失望而归的提尔皮茨和小毛奇登上护航舰队,他们将跨越大洋、回到德国,两人相信,即使没有与华国结盟,变幻的局势也会将华国推到德国一边。对此他们并不担心,唯一困扰他们的,还是资源短缺问题,回去后或需要修改作战计划,将罗马尼亚列为重点攻击目标。另外里海沿岸的巴库油田是世界上产方量最高的油田,也可以从那里获得石油补充。(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 科威特到手
湛江军港码头,海军装备部部长苏振一脸不舍的看着舰队远去,旁边湛江造船厂厂长陈清拍拍他的肩膀,有些得意,又有些尴尬。得意是因为四艘战列舰中的两艘是在湛江造船厂建造,三万吨级的战舰,也是造船厂的第一次,能顺利造出来,说明造船厂的技术积累、工人水平都达到相当的层次。尴尬,当然是因为骗了苏振。
苏振猛地回过头来,揪住陈清的衣领:“把我骗得这么惨,你得补偿我!”
“苏部长,是我对不起你,不过那四艘战列舰的建造属于绝对机密,真的不能说!不过苏部长你想想,我们既然能为德国生产四艘战列舰,也能为自己的海军建造更先进的战舰。不是不造、时候未到,苏部长安心的等着吧。”
放过陈清并不代表原谅他,那可是四艘超级战列舰啊,八门十五英寸主炮,如果全部加入华国海军,将使华国海军五岳舰数量领先英国。现在呢,只能临时去一个华文名字,穿过大洋抵达德国后就将成为德国海军的主力舰!
建造时被命名为g级战列舰的四艘战舰,驶出船台后没有经过海试,直接前往德国汉堡港,途中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找出问题后再在德国造船厂进行改装。战舰问世后自然对外公开,更名为“挑战级”战列舰,四艘分别为“挑战号”、“勇猛号”、“黎明号”、“大战号”。(即将转交给德国,所以随便取名字)
公布了四艘挑战级战列舰下水、并将进行护航/访问任务后,大批记者蜂拥前往护航舰队的出发地——广州港,想尽一切办法靠近四艘战列舰,试图拍下最清晰的图片。在严密的封锁下,记者、间谍都只能在一千多米外拍摄图片,不过,这些模糊的图片足以说明问题,各国技术专家们可以根据战舰的外形、主炮的大小等推测这艘战列舰的性能数据。
推测后得出的结果非常令人失望,华国造船工业在五岳级战列舰后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一次开工四艘三万吨级的战列舰,即使英国人也要咬紧牙关。再次将华国工业实力的评估提高等级后,情报部门将推测出的性能数据交给军方,压力山大的军方则将其转交给造船厂,询问是否能够建造出同样水平或者超出挑战级战列舰的战舰。
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不合格,战舰就生产不出来,更别说类似战舰所需要的动力系统、装甲、主炮等都需要技术专家们攻克。
各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华国护航舰队张扬的驶向欧洲,本想给护航舰队找些麻烦的英国人,在舰队出发前一个星期却得到华国外交照会,如果英法为护航舰队提供沿途补给港口,华国将卖给两国的军火数量提高一倍。
英法虽然眼馋那些优秀武器,但更喜欢制造那些武器需要的技术,比如英国人提出的条件就是华国向英国提供飞机发动机技术、坦克发动机技术、五岳级战列舰发动机和主炮技术,法国人则提出要得到完整的坦克制造技术、陆军155毫米榴弹炮制造技术,华国火炮在历次战争中都体现出超越时代的水平,将敌人火力完全压制,甚至可以说是华军胜利的关键。法国人的眼光很毒,他们的条件也符合其战略需要。
这种核心技术一旦交出去,英法美等国就可以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强大的制造能力,爆出比华军装备数量更多的武器。如果华国也是按部就班的攀登科技树,那吕梁绝对不可能将其交出去,不过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吕梁手里有更先进、压倒性的新式装备,只能北方几大工业基地建成,就会开始对军队换装。
华国同意出售的回复让人惊讶,不过再看看华国提出的条件就释然了。代表华国与英国谈判的华国外交官梁敦彦提出英国退出在波斯湾北部伊拉克,其势力范围由华国接手。英国人当然不会答应,伊拉克战略位置重要,关系到英国人的全球布局,关系到印度的安全,关系到阻拦俄罗斯人向南扩张,甚至关系到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伊拉克在这个时候名义上还属于奥斯曼帝国,不过早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奥斯曼,对英法在中东土地上的切割毫无办法,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大多沦为英法的保护国或宗主国,这也是为什么奥斯曼帝国倾向于同盟国,他想夺回巴尔干半岛、埃及、阿拉伯半岛等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
奥斯曼帝国的野心和实力成反比,英华两国在奥斯曼帝国之外分割蛋糕。英国人严词拒绝出让伊拉克南部后,两国的谈判暂停,第二天梁敦彦提出将波斯湾西岸的科威特酋长国出让给华国、并补偿华国缅甸北部地区,英国人的反应更强烈,不是为了科威特,那个沙漠中的国家还没有那么重要。
让英国人愤怒的是缅甸,华国觊觎印度的野心昭然若揭,之前的缅甸独立战争好不容易压制下去,缅甸自由军在缅北苟延残喘。现在华国又想在缅甸做文章,难道之前支持缅甸自由军的事以为英国不知道吗?
“要不拿走科威特,要不你们的护航舰队就不要想通过苏伊士运河,也不要沿途得到任何一个港口的补给!”英国外交大臣斯特朗决定赌一把,不过心里紧张得很,英国人得到那些技术的愿望,要超过华国护航和访问的愿望。
很幸运的是,华国终于妥协了,那名难缠的华国外交官梁敦彦在请示国内后同意在科威特转让协议上签字。从1907年4月1日起,科威特酋长国成为华国保护国,1899年签订的《科英协定》废除。
1907年3月28日,华国外交人员抵达科威特,经过一番交易后,与科威特埃米尔穆巴拉克-本-萨巴赫签订《科华协定》。在该协定中,华国承认科威特是一个内政独立的国家,不干涉其内政,保护期不受外界侵略,并向其提供财政援助。科威特埃米尔保证,不把国家的任何部分租给或转让给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或臣民,未经华国同意,不允许任何外国的代表驻在他的国家。
一个月后华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签订《海湾协定》,规定科威特在奥斯曼政府的主权范围之内,但政府不以任何方式干涉其事物,亦不派兵到那里去,奥斯曼帝国承认科威特是在华国保护下的独立国。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一个装甲团的武器装备、零件再加五十架战斗机。
军火换领土的行动让美国人眼红不已,扩张欲望膨胀的美国现在只有一块小小的古巴殖民地,远东地区的菲律宾因为财团和政府之间的龌龊而出卖给华国。现在再看华国先是获得德国人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后获得菲律宾,现在又把触角伸到了中东地区,虽然都是些荒无人烟的地区,但仍旧值得羡慕啊!
在这些地区的价值体现出来之前,确实是些不毛之地,只有吕梁和基因人们知道那些地方到底有多重要。获得太平洋上的德国殖民地后,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