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在塞班岛(美国在美西战争后将北马里亚纳群岛卖给德国)、帕努鲁鲁、新几内亚等地修建军事工事,虽然进度缓慢,但一直没有停止。也许当空军发展到一定程度,美国人就会发现这些岛屿的重要性。
对于科威特同样如此,类似捡漏的成功让吕梁心情大好。对于华军来说,军队需要海量的石油资源来推动,目前已经出现了油料短缺的迹象,海底采矿车数量有限,开采的海底石油还不够惠州石化厂一家公司的消耗。另外在北方的东北、山东等地的油田也正在开采之中,根据估计,北方油田开采后仅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和军方三分之二的需求。所以战略石油储备已经建立起来,每年都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石油,为了防止美国石油供应在战时断绝,必须开辟新的石油来源。
科威特就是最佳的选择,从协定签署后,华国就在组织数量庞大的开采队和工程机械,他们将乘坐五艘运输船,同部分行政人员和一个步兵团的军队,随护航舰队一起抵达科威特。
组成护航舰队的有四艘挑战级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和七艘驱逐舰,出发前舰队舰身通体涂成白色,被称为“大白舰队”。这支舰队的威慑力不亚于当初反华同盟的远征舰队,虽然数量较少,但战斗力十足。要不是华国事先向各国发出通告,估计会引起各国的敌视。
尽管如此,护航舰队驶入南海后附近就出现了英法等国的舰只,一些英法巡洋舰紧随左右,充当外围防御,舰船上不少技术人员就近观察这四艘战列舰。
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话
1907年4月13日,大白舰队和开往科威特的运输船只分离,大白舰队将通过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开往欧洲。由两艘护卫巡洋舰和五艘运输船组成的船队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于4月16日抵达科威特。
英国陆军情报部劳伦斯少校与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告别后,回到自己的居所,行囊已经被手下收拾完毕。自己和手下一百五十名军官士兵,将在华国船队抵达后与其交接,然后离开此地前往加尔各答,之后转船回国。
从英国成为科威特的保护国后,劳伦斯少校就一直呆在这里,负责指挥驻军、向科威特埃米尔交接物资金钱援助,并从酋长那里收获了深厚的友谊。
只是,政府的命令不能违背,尽管劳伦斯极端反对出让科威特,尽管这里除了沙漠之外一无所有,尽管自己和手下的英国人们受够了沙漠白天的炎热和夜晚的寒冷,劳伦斯仍旧认为出让科威特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谁让自己人微言轻呢?他曾多次向伦敦汇报自己的建议,但都被客气的拒绝,伦敦方面为了补偿劳伦斯,甚至让他回国后担任情报部情报一科科长。
“少校,东西都收拾好了,我们现在就可以到港口,等华人一到,咱们就可以登船离开这个鬼地方!”与劳伦斯相比,他的副官显得很兴奋,而且所有的手下都和副官同样的表情。
劳伦斯摇摇头,他无法阻止伦敦的决定,也无法阻止手下们雀跃的心情:“就这么急着回国吗?难道对这里没有一点感情?”
“感情?少校,我不理解您的意思?您对这里有感情吗?我只是受够了每天身体沾满沙子,嘴里都不被风沙放过,晚上还因为缺水无法洗澡,白天还要面对身上发出恶臭的当地酋长。上帝啊,我恨不得现在就回到老婆的床上,让她柔软的身体抚慰我受伤的心灵!”
也能理解,除了恶劣的气候,劳伦斯等人在这里根本没有事做,一年之中没有几艘英国船只靠岸,每次见到英国同胞,这些手下就像见到了老娘一样开心。这里的食物糟糕至极,酋长曾今安排过一次宴会,当地人推崇之极的食物竟然是骆驼肉和炸蝎子!这里的女人全都笼罩在深色的袍子中,即使是言语接触,也会被认为最****的行为!
劳伦斯曾经打算在当地推行英式教育、英式生活方式,但最终失败,除了在酋长家族内部有点效果外,其余地方没有人愿意让女子摘掉长袍,没有人愿意喝红茶、品尝黑暗料理。
形象的说,劳伦斯他们就像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唯一的任务就是站着、戳着、显示大英帝国的存在。他们就是草原五班,劳伦斯就是老马班长。
这么一想劳伦斯果然好受了许多,手下雇佣的几十名当地人牵着骆驼、载着行囊,众人被轿夫抬着向港口方向而去。
抵达后正好看到一艘艘华国船只缓缓靠岸,劳伦斯再次紧皱眉头,从没有一个国家从日不落帝国手里夺取地盘,华国是第一个。他们以为击败远征舰队就可以让日不落帝国服软?他们以为凭借先进的技术就可以称霸世界?英国人迟早会好好教训一个这个不听话的国家!
码头上站着的几名英国人很显眼,他们比当地人高,身穿半袖军装和短裤,头戴难看至极的帽子,这种形状的帽子一直延续到二战时期英国人的钢盔形状,不得不吐槽一下英国人的审美和口味。
“王队长,靠岸后联络科威特埃米尔、寻找居住地点、建立行政机构等事宜就交给你了,我带人组织部队登陆,还有那些沉重的石油探测设备、工程师们,也得我们照顾。”步兵团团长高城中校说道。
甲板上高城对面站着的是华国驻科威特行动队队长王强,此人先是在振国党党部工作,因为成绩突出,在1905年选拔担任宣传部科长,口才一流。王强与高城曾经在江西之战中有过合作,这一次意外再次合作,一路上配合非常默契。
“没问题,看到岸上那几个英国人了吗?他们应该就是英国政府派驻科威特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是来迎接我们的,还是准备滚蛋的?”
“哈哈,应该二者都有吧,他们不会呆在这里太长时间,难道等着看我们羞辱他们吗?”
王强靠岸后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和护卫首先走向劳伦斯,因为对方也向自己走过来。后面的高城中校正在组织卸货,一个步兵团的士兵,加上装备、后勤补给,石油探测队的工程师、工人和大量工程机械、卡车、油料等,这不是今天可以完成的。
王强站在劳伦斯身前一米,两人先是友好的握握手:“本人是华国派来负责交接的负责人,你可以叫我王强。”身边的翻译开动嘴皮子,其实王强的英文说得很溜,但这种正式外交场合怎么能说对方的语言呢?
“劳伦斯少校,英国驻科威特负责人。很荣幸见到你,王强先生!”
“诸位这是要离开科威特吗?”
“当然,谁也无法抗拒上级的命令,即使我很不想离开。临别之前送你一句,好好享受这美好的沙漠生活吧,希望你在晚上睡觉前不要被蝎子蛰到!”
“野兽来了,我们就用武器将其消灭!”
打了几句机锋,劳伦斯见得不到好处,便直接问道:“你们为什么要这片不毛之地?派那么多军人过来,难道想向阿拉伯半岛扩张?英国、法国和奥斯曼帝国都不会允许你们他出科威特一步!你们又何苦远涉万里,来到这片土地上?光是后勤运输就能让你们吃大亏!当然,你不想回答我也能理解,这可以算是军事机密了。”
“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我们要在科威特开采石油!”王强语出惊人,这确实不用遮掩,而且也遮掩不住,庞大的探测队伍、工程机械,肯定会引起外界的注意,有些东西一看就知道是石油探测设备。找到石油后还将在当地修建输油管道、石油存储设备、完善港口设施,之后大量运输石油也将通过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肯定会被英国人知晓。与其偷偷摸摸,不如现在就透露出去,也好看看英国人的反应。
王强当场就看到了一名英国人的反应,劳伦斯听完后哈哈大笑,持续几分钟都没有停下来。这是劳伦斯这一辈子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他觉得下辈子都可以靠这个笑话生活。
“石油?沙漠?你们确定?”见王强点点头,劳伦斯心情极其舒畅,被命令离开的郁闷顷刻间烟消云散。 〖^*〗
“沙漠里如果有石油,我就脱光衣服从科威特徒步走到埃及去!”
双方互看证件,这就算交接完成,劳伦斯懒得向王强介绍当地的情况,王强也不想和这个白人多说一句话。有调查局驻科威特站人员的配合,根本用不着劳伦斯出面。
两人话不投机,正要带人向各自的目的地走去,王强就听到劳伦斯突然冒出一句话:“我迟早会回来的!”
切,王强在走向萨巴赫居所的路上在心里对劳伦斯破口大骂,不过他确实有些不安。在国内听说自己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协助石油探测队探测石油,他也是用了好长时间才恢复正常,并努力劝说自己接下这个任务。
那可是世界闻名的沙漠地区,除了骆驼、沙枣、荆棘、蝎子,王强想不到这片大沙漠还有什么出产。但是命令是从最高一级直接下达的,必须接受,而且听说大总统对此都非常重视,不但派出了大量工程师、工人和工程机械,还派出了一个步兵团的部队守护。
面见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后,萨巴赫派出了几名向导,负责帮助华国人寻找居住点、搭建帐篷、从当地市场上购买物资等等。从第一次会面来看,这位埃米尔还是很识趣的,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的神情。能和当地势力打好交道,就尽量不与他们产生冲突,他们的任务还是开采石油,而不是发动战争。因此王强等人、包括那些步兵团的士兵们临出发前都接受了一定得当地习俗教育。
回到港口后高城正热的跟狗一样吐着舌头,一只手从没放下水壶,隔一小会就喝一口。装卸速度不快,士兵们都不适应炎热的气候,不过这也给了王强寻找居住地点、购买当地物资的时间。
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喷井
正准备登船的劳伦斯奇怪的看着华人从运输船上搬运下大量的工程机械,那些应该就是石油探测设备吧!难道沙漠里真的有石油,华国人应该不会愚蠢的没有准备就运来如此多的设备和人员,看这样子,应该是有准确的情报才开始行动。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华国人想英国讨要科威特这片不毛之地了。
“不行,我得回去,必须找到华国人夺取科威特的真正原因!”劳伦斯自言自语道,身边的副官吓了一跳。
“少校,冷静啊!冲动是魔鬼,难道你还要在这里经受风沙的痛苦?想想吧,英格兰还有你的家人在等你,伦敦大把的贵妇少女供你挑选,为了自己的好奇心,不值得留下!”
“不,不是好奇心,而是对帝国的忠诚。我相信一定能发现华国人的阴谋,如果华国真的开采出石油,对帝国来说也是个重大的消息,或许能让伦敦的官老爷们早点作出准备!”
“这,对不起,少校。我已经决定回国,而且我们接到的命令就是这样,请原谅我不能留下来和你一起!”
副官说完劳伦斯将目光放在其他的军官上,不过从众人躲躲闪闪的神色劳伦斯就知道是什么结局。
自己一个人的话,确实很难开展行动,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劳伦斯下定决心,在身上留下一笔现金后,连行李都不要,直接离开港口。
科威特酋长宫殿,说是宫殿,其实破落的很,土黄丨色的低矮建筑,中间种植着一些绿色植物,一道清泉在宫殿中心汇成十几平方米的小水池。房屋内部铺着贵重的地毯,部分建筑和屋内器具用黄金装饰,也只能做到这种地步了,在贫瘠的沙漠上,能追求的享受不多。
穆巴拉克-萨巴赫盘腿坐在地毯上,白皙的面容、华丽的服饰、略胖的身材显示他的与众不同。品尝着身前的葡萄、骆驼肉、沙枣,他在等待下人的汇报。
十五分钟后,一名下人匍匐在萨巴赫身前:“华人运来了几千名士兵,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是我们的士兵无法阻挡的。奇怪的是华人还运来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小人眼拙,认不出他们的作用。另外,英国人劳伦斯少校临登船前又孤身一人返回,直到英国船只离开都没有回来,小人派人跟随,发现劳伦斯少校从市场上租了两匹骆驼,了一些事物和饮水,向西北方向而去。”
萨巴赫点点头,示意下人离开。作为部落酋长、小国的国王,科威特的生存之道就是在大国的缝隙之间求生存,不论是英国人还是华国人,只要给科威特带来利益,就是萨巴赫的朋友。萨巴赫充分满足这些外国人的要求,以此来保全科威特的完整和王室的统治权。至于大国之间的争斗,他绝对不会干涉。华国人想干什么还不得而知,那就由他们去,而且要什么给什么,尽可能的体现出自己的善意。至于劳伦斯少校,恐怕是有别的打算吧,西北方,那不是沙蝎子的地盘?
从五艘运输船卸货的行动一直持续了两天两夜,巨大的昼夜温差让三百多名士兵患了感冒,还有十五人在帐篷里过夜时被蝎子袭击。幸好随船携带了不少药品,生病的士兵还可以得到女性医疗兵的救治,士气不算太差。
第三天探测队工程师谢广就找到高城,要求挑选一部分士兵跟随护卫,前往目的地进行第一次探测。高城和王强商量后决定在第五天出发,开拔探测需要充足的准备,虽然有当地向导,但对沙漠的陌生、对残酷环境的尊重让高城不敢轻易出发,这也给了劳伦斯充足的准备时间。
随船携带的五十多辆卡车根本派不上用场,高城让人试验了一下,在没有道路的沙漠地带,卡车会轻易陷入流沙之中。从当地采购,华元等纸钞不被当地市场接纳,不得已,王强通过粮食、打火机等小商品,甚至、等,了三百多匹骆驼,还有两百多名当地劳力。终于在第五天早晨的太阳露头之前完成了准备工作,急不可耐的谢广就找上门来。
沉重的探测机械拆成零件后由一百多百匹骆驼负担,剩余搭载补给物资、弹药、工程师等,步兵团士兵军官们只能徒步前进。没办法,当地附近的骆驼已经被收购一空,要想获得更多的驼畜,就得到很远的地方寻找游牧部落。另外当地人也需要留下一批骆驼用于生活,不可能全部给华人。
出发后不久高城就将军装脱得只剩下背心短裤,弹药等还得挂在身上,他和士兵们一样,将军装顶在钢盔上抵消太阳的热量。而且脚下的军靴很不适应沙漠地形,大量沙子顺着流进脚底,根本倒不完。
“谢工程师,你说的那个地方真的有石油?以前你们来探测过吗?”高城找话转移注意力,向身边骆驼上的谢广问道。
一开始还对高城的拖沓不满,不过看到士兵军官们将骆驼让给自己这些工程师,自己在下面受罪,谢广也感觉有些过意不去,火气消失不见,客气的回着高城的话:“那个叫大布尔干的地方在科威特东南部,据总统府办公厅的资料,那里有一个储量巨大的油田。但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什么时候探测的,我们不得而知。命令上要求我们务必在大布尔干自信探测,真不知道上面从哪里来的自信,你相信这片沙漠里有石油吗?”
“你不知道,我更不知道了,我的任务就是保护你们的安全,还有那些石油探测设备。不过照这样下去,我怕还没到大布尔干,我的士兵们就会被这恐怖的沙漠吞噬。”
高城并不是危言耸听,路程过半,就有三十名士兵中暑晕倒,医疗队的女兵表现得非常突出,她们也被酷热干扰,但仍兢兢业业的坚持给士兵们治疗。士兵们也尽量给医疗队最好的条件。
向导说他们非常幸运,没有遇到沙暴,不然这支上千人的队伍就得消失一半!4月1日,探测队终于抵达目的地,一个名叫大布尔干的地方。
选择营地、卸货、伺候骆驼、搭起帐篷、准备饮水和食物,高城还得安排营地的守卫、夜晚值班,当这些忙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气温慢慢下降到零上五度左右。吃过晚饭后众人守在篝火前取暖,篝火的燃料是卡车使用的油料,既然卡车用不上,拿这些油料也没用,不如用来取暖。
第二天一早,工人们就在工程师的指挥下安装机械零件,闲着的士兵也去帮忙。不过高城这次没有身先士卒,他躺在帐篷里哆哆嗦嗦,昨晚他值班时被沙漠的寒气侵袭,终于病倒。
“高团长,这是药,起来喝了它吧!”医疗队队长燕妮端着杯子走进来,她不是对谁都这么客气的,团里的士兵们没事就往医疗队跑,早就让燕妮厌烦了,不过今天早上看到高城中校病倒,燕妮的冰冻的心终于被打动。
“那啥,小姚呢,她怎么没过来?”
“小妮子笨手笨脚,万一没服侍好我们的团长,谁来保护我们的安全?”燕妮笑颜如,高城顿时感觉病好了一半!
就在高城和医疗队队长燕妮大人的感情飞速进展的时候,第三天探测机械终于安装完毕,谢广早已选定了一处打井地点,基础施工、安装井架、安装调试设备。发动机带动钻头深入沙土层,一次钻探开始,好的差不多的高城也在燕妮的陪同下呆在钻井旁。
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钻探设备,谢广带着两名工程师和六名石油工人围在钻井旁,不时的调整一下机械的姿态。
只是这处钻井让众人失望,到了傍晚时分这处钻井被放弃。谢广又选定了三处井位,三个地点同时开工,试图扩大钻探面积。
第四天的时候钻探队还是没有发现石油,高城不得不让一批队伍现行返回基地,伤病员需要更细心的救治,钻探地也不需要几百匹骆驼和上千人全部守在这里,那对后勤的压力太大。最终高城留下了五十匹骆驼、一百名士兵和一百二十名石油钻探工程师和工人,其余的全部返回基地。(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沙漠之蝎
大布尔干油田西北方三十五公里处,小小的绿洲在沙漠中格外显眼,绿洲,意味着生命,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绿洲中的水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为往往会存在部落、村镇,只是这个绿洲,却是附近闻之色变的所在。
一伙马匪将这里占据,作为四处劫掠的据点。绿洲中心的水湖边,一座土黄丨色的建筑里,马匪首领沙蝎子正在研读身前的古兰经,凶悍的外表和所做的事情格格不入。
沙蝎子并不是天生的马匪,贵族出身的他原名奥马尔,接受过教育,也会一点点英语。八年前英国人将科威特纳为保护国,极力反对外族统治的奥马尔目睹科威特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沉沦,后又被英国人占据,向科威特埃米尔建议武装反抗外族的统治,但被拒绝。之后奥马尔叛出家族,独自组建反抗部队,改名沙蝎子,并以劫掠英国人、奥斯曼、当地贵族的驼队维持。
翻过新的一页,沙蝎子抬起头,客人就要到了,不能让他久等。几分钟后,英国陆军情报部少校劳伦斯走了进来,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样子。
“劳伦斯少校是第一次来这里做客吧,以您尊贵的身躯,怎么会来到我这个偏远的地方?”沙蝎子也不起身,盘腿坐在地毯上慢斯条理的问道。
劳伦斯对沙蝎子的态度也不介意,两人本来就是利用与被利用之间的关系。从很早之前开始,劳伦斯就向沙蝎子提供武器弹药,条件是沙蝎子不要把目标放在英国人身上,最好能专门找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麻烦,另外还可以利用这一支武装力量威胁科威特埃米尔,迫使萨巴赫死心塌地的跟着英国人走。沙蝎子则利用劳伦斯提供的武器弹药壮大自己,等到实力足够,就会举起抵抗的大旗,到时英国人就是第一目标,之后赶走奥斯曼人!
端起地上的水壶大喝一通,半响后才喘过气来,紧接着吃了几口沙枣,劳伦斯才说道:“我就要离开这里了。”
“这我知道,怎么,需要我送你点临别礼物?”
“对,华人到来之后你的日子会更不好过,他们不会像我一样送你武器弹药,而且他们在三天前登陆的士兵就有两千多人,容不下你这支沙漠马匪。”
“废话不用你多说,我心里有数,你就说今天来的目的吧!”
“华人三天前登陆,除了两千多名士兵外,还有大量工程机械,据推测是要在这里开采石油,你或许不知道现在石油的重要性,只要知道世界上各大强国都缺不了这种东西就行。”
“我知道石油的作用,我是个马匪,但也是对外界很感兴趣的马匪!”
“那就好,不管这里有没有石油,华人都会加强在这里的统治,驻扎的兵力将不止两千人,你的敌人,不再是我率领的一百余英国人,而是几千名能征善战的华人士兵。”
“你的意思是让我带人找华人的麻烦?如果他们开采石油的行动受到破坏,国内不是会派更多的士兵前来吗?”
“但你同样不能坐视华人的统治越来越稳固!只要你答应这件事,在科威特还有我留下的两处秘密军火库,开始之前我会带你去第一个军火库,事成之后你会获得第二个。”
“有多少武器弹药?”
“步枪三千支、机枪十五挺、手枪一百支,附加子弹五十万发。”
“如果发现被你骗了,劳伦斯少校,你会知道后果是什么吧!”
“当然,我不会把性命丢在这片可恶的沙漠里!”
来到探测地第三天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了高城中校和医疗队队长燕妮的风流韵事,这为艰苦的沙漠生活增添些许乐趣,更刺激着士兵们加大往医疗队跑的频率。
“快点出去,堂堂中校,像那些小伙子一样老往这里跑算什么事!”燕妮对身前的高城笑道,话语虽然是呵斥的意思,但语气中充斥着甜蜜。
“呵呵!”高城摸摸后脑勺,然后傻笑着走出医疗队队长的帐篷,一出门就看到医疗队前排着十几米的长队,队伍一直延伸到医疗队顶棚之外。小伙子们个个露出和高城一样的傻笑,挺直腰杆、黝黑精壮,看这架势身体上什么毛病都没有,心理上就说不准了。
“团长,介绍介绍经验呗!”
“是啊团长,让嫂子帮忙介绍一下!”
高城有些不好意思,作为军官当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找媳妇走在兄弟们前面当然会不好意思。正好工程队一个小伙子过来通知高城,说是一个钻井有情况,于是撒开脚步往那边跑,身后是士兵们一阵阵轰笑。
“老谢,什么情况?”离营地三百多米外的一处钻井,高城坐在一块木箱子上,一面倒着鞋子里的沙粒一面问道。
谢广摸摸头顶,本来就没有多少头发,估计这次任务回去后一根都剩不下:“说不准,我们判断这处钻井会出油,但不能肯定。这里的地质条件和国内很不一样,我们在胜利油田、中原油田钻探的经验都用不上,看看吧,**不离十!”
通过石油探测理论的角度,中东地区地形较其他地区低矮,形成盆地状态,容易使石油累计其中。不过谁知道中东广袤的土地上倒地哪里可以打出油?
正说着,突然听到“砰”的一声,一道黑柱从钻井中窜出,升到十几米高度后散落开来,来不及躲避的众人被洒落下来的黑色液体沾满一身。
高城不理解这是什么状况,但谢广等人却欢呼起来,不顾洒落的石油,高声喊道:“自喷井!自喷井!”
能够形成自喷井,说明地底下石油储量丰富、能量巨大,才会打破压力之间的平衡,使石油喷射出来。
营地里除了四周看守士兵、伤兵外,全部跑到这处钻井,与工程师们一起欢呼,探测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捧起浓稠的石油,感受这种黑色金子的触感。
现在说石油是黑色金子一点也不为过,五年时间,油价从每桶美元涨到十一美元,而且还没有停止增长的趋势。美国凭借世界第一的原油产量,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出口国。俄罗斯凭借巴库油田的开采,获得丰厚的利润,不但逐步稳定了国内局势、部分还清欧洲贷款,还改善了国内经济,尼古拉二世甚至因为石油红利,参与到国际海军军备竞赛的行列,扩大陆军规模,增添新式装备。
至于石油受宠的原因很简单,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发展证明它们比燃煤动力更优秀,随着油料被广泛运用到各种交通工具、工厂、发电等,石油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尤其是本世纪初以来汽车的普及,导致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美国1906年的汽车产量超过五十万辆,华国一年产量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欧洲的汽车生产也在迅速发展,虽然产量较小,但前景光明。
在北伐结束之前,华国内部的石油供应三分之一来自海底采矿车,主要还是从美国进口。北伐结束后石油开采被列为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大量探测开采人员进入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寻找石油。随着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榆林油田等一系列油田的开采,华国石油紧缺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供需之间的矛盾仍然很大。
前段时间吕梁为了调解民间需要和军队需求之间的矛盾说破了嘴,北方几大工业基地的建设需要海量的石油,军队海军战舰训练出航需要油料、装甲部队训练需要油料、空军训练巡逻也需要油料。手里没有资源,说再多的话也是糊了东墙补西墙,治标不治本。
除了国内领土,政府还组织了多支勘探队远赴新疆、菲律宾等地找油,对石油的**现在超过了钢铁。其实不止华国,英法美德等国都在不遗余力的开展石油勘探工作,能在本国国土上找到石油再好不过,本土没有就往殖民地上找,这股寻找石油的热潮甚至超过了美国历史上的黄金热。幸运的是,目前还没有人往沙漠地带寻找,不论是中东还是墨西哥的沙漠,这为吕梁之后的布局提供了优势。至于优势能保持多长时间就不一定了,只要华国在科威特发现石油的消息传出去,英法等国肯定会派出队伍前往沙特、伊拉克等地区,迟早会找到油田。(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骑兵
因此科威特大布尔干油田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也不难理解这些人终于开采出石油后的喜悦。这口钻井出油后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勘探油田储量、检验石油品质、检查单井油量等等,谢广估计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出初步结果。
也就在出油的当天,沙蝎子和劳伦斯少校带着三百马匪出现在科威特小城以西十五公里处,等待前去侦察的骑手返回。
三名裹着头巾、背着长枪、腰胯马刀的骑手冒出地平线,三十分钟后登上沙蝎子和劳伦斯所在的沙坡。
“大人,打探清楚了,华人在六天前就派出了一支三百匹骆驼做成的队伍,人数大约在一千人左右,携带大量补给和工程机械,向西南方向而去,据说是前往布尔干地区。三天前大部分华人返回,但仍有两百人左右滞留在那里。另外,华人在科威特城郊建立军营,机枪大炮铁丝网都有,防备森严,我们时间紧急,没有找到华人的物资仓库。”
这三名探子打探的情报已经相当清楚了,沙蝎子非常满意,挥挥手赏赐他们每人一笔金钱,就让他们下去休息。
“沙蝎子,看来你把这些马匪调教的不错啊,有点精锐士兵的感觉。”劳伦斯笑道,这里面也就只有他敢直呼首领为沙蝎子。
“呵呵,还得感谢你当初送来的三名教官,还有那些武器弹药!”沙蝎子心情相当不错,手下三百多名马匪,全部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劳伦斯曾经调遣几名军事教官负责训练自己的手下,并按照英军编制编组,当然,那几名教官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和劳伦斯出发后,先去了他说的第一处秘密军火库,果然找到了一千多条枪、数十万发子弹,更重要的是还有几挺机枪,这是马匪们最重要的火力。
得到情报后沙蝎子带人折向西南,科威特城里华人守护森严,他不想碰那个霉头,不过情报表明华人外出的队伍人数很少,只有两百人左右,其中还有部分工程师和工人。只要计划得当,就可以将其消灭。
第二天下午沙蝎子的队伍抵达布尔干西北方五公里处,亲自带着几名骑手,和劳伦斯一起前去侦察,当天晚上返回。沙蝎子命令队伍吃饭休整,午夜十一点半左右出发,一个小时后抵达华人营地外围。
石油勘探营地四周被一圈沙坡围住,每处沙坡上都有一个班的士兵负责外围警戒,营地周边布置了机枪阵地,沙袋装满沙子作为掩体。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是这里根本无法挖掘战壕,沙子深度达到两米多,挖开中间、四周的沙子就会埋进来。只好用沙袋填充沙子作为掩体,但是沙袋携带量不足,重点照顾机枪阵地后,营地周围只好用骆驼作为临时掩体,也可以抵挡风沙。
沙漠中熟练的骑手都会找沙土浅的地方前进,以免马蹄陷进沙子里,阿拉伯骑兵纵横沙漠上千年,早已总结出成熟的沙漠地形作战经验。沙蝎子侦察后就找到了华人防守的漏洞,沙坡上警戒的士兵换班的时候会出现三分钟的空隙,夜色中骑兵靠近沙坡一百五十米的距离后,等待华人士兵换班,然后从沙坡中间的低矮地带冲过去,只要两分钟就可以摆脱外围警戒的士兵,然后,华人就可以被骑兵们任意砍杀,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能够挡住阿拉伯战马冲击的军队!
一切都像沙蝎子预计的那样,华军士兵换班,三百马匪启动加速、冲过沙坡中间的低矮地带,最后甩开警戒士兵,华人勘探营地映入眼帘,一览无余!
是的,沙蝎子将华人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