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石虔和朱序均点头,表示赞同。
桓温手拍桌案,态度坚决地说道:“速将所有兵力,集结至此!”
而与此同时,躺在病床上的晋帝司马昱有气无力地对谢安,王坦之,谢石,王彪等朝中重臣说道:“桓温迟迟不来,为保太子顺利继位。只好写下遗诏,让其摄政效仿周公。”
还没等谢安说话,王坦之先行说道:“陛下,不可。如若让其摄政,晋国定不久矣。不如将‘摄政’改为‘辅政’?”
谢安点头说道:“臣亦认同。”
晋帝无奈地点了点头。
三天后,晋帝司马昱驾崩。太子司马曜在谢安,王坦之和王彪等人的支持下继位,史称晋孝武帝。
晋孝武帝司马曜对谢安说道:“先帝遗命,命桓温辅政。故有劳谢公带武贲六十人,请其入朝。”
谢安行礼称是,并且心中暗自说道:“一决胜负之时已到。”
身在百石的桓温突见朱序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相国,谢安求见。”
桓温立即从座而起,略有紧张地说道:“此人来此,意欲何为?”
朱序行礼说道:“宣读圣旨。”
桓温说道:“与我同去。”
朱序点头行礼称是。
二人来到大厅后,只见谢安看到桓温之后便行君臣大礼。桓温不明缘由,便问道:“你我皆为朝中重臣,何故行此大礼?”
谢安却回道:“桓公虽非天子,但有易主之能,岂能不拜?”
这句话虽表面上是夸赞自己手中之实权,实则为暗指自己为权臣。桓温虽十分生气,但却不知应说何话进行反驳,故而换个话题问道:“来此有何贵?”
谢安答道:“新帝下旨,恭请桓公入朝辅政,并特赐武贲六十人。”
桓温一笑说道:“既然天子下旨,岂有不遵之理?只是近日老夫身体欠佳,休整几日便进京拜见新君,祭奠先帝。”
谢安似笑非笑地说道:“好。”
五天后,桓温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白地,驶向建康。因此,晋国人人皆知,桓温欲谋皇位准备政变。
晋孝武帝有些害怕地对谢安说道:“爱卿,不知此事可成?“谢安行礼说道:“陛下放心,一切准备就绪。”
晋孝武帝紧张地点了点头。
午后,谢安和王坦之率领朝中文武百官来到建康西郊新亭,面见桓温。让众人大吃一惊的是,新亭内外满是手拿武器杀气腾腾的将士。绝大多数官员皆吓得脸色发白冷汗直流,个别大臣竟然双手发抖不敢抬头,就连见过世面的王坦之也紧张地将手中的笏板都拿倒了,唯有谢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大家向桓温行礼之后,桓温请众人入座。谢安看了一眼带有夹层的墙壁,便微微一笑地说道:“不知相国为何将人藏于墙后,难道有不可告人之秘事?”
本想以摔杯为令,让墙后众位精兵将文武百官杀死的桓温见谢安将此事和盘托出,故而感到十分难堪,心中暗自说道:“暂且留尔等性命,待宴席散后,便了解此事。”于是,他一笑说道:“谢公说笑了。来,饮酒!”说着拿起酒杯一饮而下。
但是谢安却并没有举杯。桓温刚想开口,以此为由指责谢安之时。突然一阵风吹过,将桓温身后的帐帘微微地吹了起来。谢安透过缝隙隐约看到一个人影,便料想应是郗超。于是,他说道:“谢某从前不知何为幕客,如今却知躲在账后偷听者,便为幕客。”
桓温和郗超都十分尴尬。就在这时,朱序走了进来,来到桓温身边耳语说道:“相国,谢石率领六万大军正向此赶来。”
桓温听完之后,吃惊不已。因为他知道上次乞伏司繁之事以后,谢安损失两万人马。却不曾想他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竟又凑齐六万之多。
朱序紧张地低声说道:“我们只有五万将士,若真动手,胜负尤为可知。”
桓温看着谢安说道:“谢公之弟带领大军来此,意欲何为?”
谢安反驳道:“相国率兵前来,所为何事?”
桓温冷冷地说道:“护驾新帝。”
谢安回道:“谢某亦如此。”
桓温强压怒火地说道:“与其鱼死网破得不偿失,不如坐收渔翁之利?”
谢安却义正言辞地说道:“如此不仁不义之事,谢某岂会做之?”
桓温气得一拍桌子,起身喊道:“谢安!敬酒不吃吃罚酒!”
在场诸位朝中大臣,包括王坦之在内皆吓得屏住呼吸不敢多言。但是谢安则坦然自若地说道:“宁愿两败俱伤,让秦苻坚得利。亦不会让尔等称心如意!”
桓温气得用手一指,说道:“你……!”他还没有说完。
谢安继续说道:“我等前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去何从,全凭相国定夺!”
桓温从没有想到谢安竟有如此视死如归的气魄和胆量,更没有料到他会兵行险招。正当他举棋不定之时,郗超掀帘而进,走到桓温身边低声说道:“不如让陛下赐相国九锡?”
桓温听完之后,微微地点了一下头。然后,他笑着对谢安说道:“若谢公代陛下答应御赐九锡,便放诸位回城?”
谢安一听,心中暗自说道:“虽然赐九锡是皇帝奖赏大臣的最高荣誉,但却有个陋习,凡是得到九锡之人常会篡权夺位。但是眼下若不答应此事,桓温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他亦笑着举起右手说道:“谢安在此发誓,回城之后,便请陛下御赐九锡,奖赏相国。若有违之,天打雷劈不得善终!”
桓温这才满意地说道:“来人,送客。”
谢安带着诸位大臣离去。
桓温心有不甘地说道:“若无谢安,桓某早已称帝!”
郗超安慰他说道:“既然答应赐相国九锡,便不枉走此一遭。”
桓温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以此同时,坐在马车之中的王坦之焦急不安地低声问道:“当真要赐九锡?”
谢安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