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黄雀在后

第四章 石恒的路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四章 石恒的路

    (31+)

    到了次日一早,石恒就爬了起来,四顾一望,见母亲早就生起了火,抹了抹脸,先把铺盖卷起捆好放到一边,走到一旁烤起火来。(现虽是七月,但汉代用的乾象历,比之现代的公历早了大约一个半月左右,有时更多,要加上闰月。)

    崔氏这时已开始架锅烧水,石恒忙起来帮忙,崔氏说:“恒儿,娘去打水。看着你的弟弟,一会儿他起来,给他盛碗热水,暖暖身子,现在早晚也凉了,不要着了风寒。”

    “娘,儿去吧!”

    “娘一会就回,看好弟弟。”说完,拿起陶罐,就要走。

    石恒又问:“娘,爹呢?”

    “你爹天一亮就走了,说是叫些和他一样的同僚,把你藏的粮食都启出来,大家分一分,也好度日。”说着深深地看着石恒,满脸的欣喜与爱怜。

    石恒一愣,老爹的动作也太快了吧!又听崔氏说:“恒儿,你要记住,助人者,天自助之!”

    石恒看着转身而去的娘的身影,“助人者,天自助之”心中默念着这句话,嘴中也不自觉的说了出来。直到母亲的身影消失不见,石恒想到了,其更深远的东西。别看洛阳的这些官员混的这般落魄,想是在原本的历史中亦有被饿死的,没有在历史中留下姓名,但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家族,而这些大小强弱不同的家族,有在朝为官的,必有在乡为吏,甚至为官的。而这些人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阶级,士族。

    而通过昨日的一碗粥,今日的一碗饭,甚至一袋米,舍小利,而得大恩。是,洛阳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散布天下一十三州,不可为势。但换一个角度去想,日后,天下一十三州,都有了受你之恩的人,再通过这层关系,成为朋友,好友,甚至挚友,再徐以其利,可成亲密盟友。你的耳目就遍布了天下,你的小爪子到哪都可以挠一挠。这是多么的可怕的力量,石恒不尽打了个冷战。

    石恒自问,自己当时储粮,仅为自保。是后世人对历史先知先觉的一个小手段。而通过父亲的行动,母亲的注解,让石恒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面。如果运筹得当,小,富贵荣华,封官得爵自不在话下。大……

    石恒不尽抬头望天。

    大……前有王蟒灭汉立新,后有司马炎灭魏成晋。他们都不是马上开国之君,但依然终成帝业。虽然有些小遗憾,因得国不正,结局都不太好。但石恒作为穿越者,未来人,自可以史为鉴,察纳雅言,以及先进的制度,打造不一样的江山,创造空前的盛世。想到此处,因军阀混战,百姓涂炭,而迷茫的石恒找到了属于他的路。

    石恒笑了。这一刻,天是那么的蓝,云那么的美。石恒感到了自己的灵魂在升腾,在飞跃。站在九天之上,脚踏祥云。目光向北,看到了,袁绍在声色犬马。目光向东,看到了,曹操与谋臣在讨论大事。看到了,刘关张在策马飞奔。目光向南,看到了,在街上孙策看向于吉的恨。看到了,孙权还在蹒跚学步。看到了,在南阳茅屋中苦读的诸葛亮。看到了,在温县照镜子的司马懿。看着这锦绣山河,华夏大地。可一声轻唤,就把石恒扯下了云端。

    “哥哥,你笑的样子,太像咱家隔壁傻妮了。”

    石恒收回心神,有些尴尬,看向石恬,:“臭小子,竟瞎说,你哥我英俊着呢!”说着走了过去,收拾铺盖,又问:“喝水吗?”

    石恬脑袋摇的像个拨浪鼓,:“不要,我要尿尿。”

    事后,石恒帮石恬穿上外衣。石恬看着他说:“哥哥,昨天的米粥真香呀!”说着,就有口水留了下来,举手要搽。石恒忙制止,拿出手绢,:“不能用自己的衣服搽,要用手绢。这个……”说着,在弟弟眼前晃了晃。“知道吗?”

    “知道了,哥。我饿了……”说着一挺小肚子,“听,它在叫呢!”

    石恒听了,有些难受。虽然自己也饿,也是个孩子,但有个几十岁的灵魂。他拉着小弟的手,“乖儿,现喝碗热水,肚子就不叫了。爹爹去找米了,等会儿回来就给你煮粥,让你吃了饱。”

    “真的,吃个饱?”

    “自然是真的,哥哥绝不骗你。”

    石恬抬起小脑袋,仔细想了想,“那……我要吃两大碗。”又摇了摇头,“三大碗,我要吃三大碗。”

    “好,三碗。”

    快乐的时候,时间总是短暂。

    崔氏回来的身影最先被石恬发现,抬起小手,“哥哥,娘。”

    石恒回头亦见,就去接应。崔氏说:“不用了。”但也没有强求,石恒就以接了过去,只觉手中一沉,但没吱声,就听道:“你与弟弟都洗洗,水用完了,娘再去打。”

    石恒怕娘辛苦,就说,“弟弟洗吧,我去井边,水还多些。”

    “井水太凉。”崔氏道。

    石恒赶忙道:“没事,再说我去迎迎爹。”说着,就大步的走了。

    在古代打井是大事,费用亦是不菲,一般百姓人家根本打不起,多是多户人家共用一口。只有大户人家才在自家后院有独用的水井。因皇帝在赵忠的宅坻,大臣们亦以赵宅为圆心居住。而离石愈一家最近的一口井,就是这样的一口。水井不远,石恒很快就到了,举目四望,竟然没人。石恒一脚把放在井沿的木桶踢入井中,看着辘轳旋转,随着“咚”的一声,辘轳亦停。

    石恒走到一边开始摇轳。水打上来之后,石恒先调整呼吸,后一头扎进水里,练习憋气。要说这个习惯还是前世看的一部李连杰的电影(爸爸去哪了)李连杰与他儿子就是这么练的,那时石恒就开始干了,二世为人后,依然如故,因没有钟表,不能准确的知道现在的成绩。但随着练习的日增,等到成年后,石恒到想与锦帆贼甘宁比一比,看看谁的水下功夫好,混个“浪里白条”什么的名号。

    起身之后,石恒又一脚把木桶踢了下去。转身正要走,忽然听到西南方有凿东西的声音。石恒不由诧异,又仔细倾听。“铛,铛,铛,铛”

    都说好奇害死猫,石恒现在就很好奇,不觉就随声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