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初见献帝
(31+)
等不多时,忽有一小黄门走出府门。瞥了一眼石恒,见只是个小孩儿,尖着声音道:“就是你要面奏陛下?”
石恒作揖答道:“秉宫监,正是在下。”
“跟我来吧。”说完,瞧也不瞧石恒,就转身向里走去。
石恒闻言心中暗喜,连忙跟上。
宦官在前面走,石恒在后面跟着。可死太监可没有等着的意思,一会儿就脚步飞快,石恒不得不小跑才能跟得上,眼看着七拐八拐的,这样非跟丢了不可,石恒心中千万头马飞奔而过。但还是先瞧了瞧,见左右无人,忽狂跑到太监的面前,略一拱手,平缓呼吸后,道:“宫监大人,且先慢行。”
“哟,就瞧不出来你人儿不大,胆子却大。你拦着洒家,所为何事呀!”太监丝毫没有把石恒放到眼里,手托拂尘,语言轻慢的道。
石恒心想,这死太监恐怕是故意的,咬了咬牙,还是笑道:“大人,小人前日得了件美玉,不知真假。听闻大人颇通此道,特请大人帮着鉴赏鉴赏。”说着,就从衣袖中取出物件双手奉上。
宫监只拿眼瞥了一下,就知道是个好东西,咽了口唾沫。伸手拿了过来假装鉴赏,却面不改色的说:“真的如何?假的又如何?”
石恒心中暗骂。这可是何进藏着的物件儿,哪能有假。面上却笑着说:“假的就请宫监大人帮着扔了,免得污了你的法眼。”
“好。这个小忙,杂家帮了。”
听闻此言。石恒忙闪身让到一旁,道:“大人先请。”
内官将玉件藏入袖中,满脸笑意。领身前行,速度自然慢了许多。石恒自然心领神会,赶紧跟上,并道:“敢问大人,陛下刚才听闻家父有事奏报,心情如何啊?”
内官拿眼夹了一下石恒,笑着轻声说道:“自曹将军奉迎陛下来至许都,使社稷得存,陛下自是高兴的。”说到这儿,又阴阳怪气的道:“可听到你父亲的时候吗……”
听话听音,石恒听了就心里一紧,暗骂你个死太监,收入好处还不好好说话。有些着急的笑着说道:“大人,家父的事,陛下听了说些什么啊?”
内官用手轻拍了一下额前,“瞧杂家的记性。”说着,停下脚步,笑眯眯的看的石恒。
石恒被笑得心里直发毛,这可多亏了两千年来史书对太监的描写,贪财,奸诈,欺上瞒下,搬弄是非等等,反正除了好色,其他所有坏事儿,没有他们不干的。尤其是在东汉末年的十常侍,石恒穿越过来后,可没少听到他们的丰功伟绩,所以石恒是加了万分小心的,现在他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弄的石恒心里七上八下的,只好强扯着嘴角,笑着说:“大……人,怎么了?”
内官看到石恒,冷汗都下来了,一脸的忐忑和茫然,对这个大约十几岁就敢贿赂自己的小屁孩儿心里起了轻慢之心,故意说道:“小公子,陛下听到了是你父亲的时候说呀……”
石恒再是穿越者,也是第一回见着太监,看电视是一回事,亲身经历是另一回事。就这么一会儿,被玩儿的已有些乱了分寸。忙接口道:“说什么了?”
内官笑着说:“你猜……”
是人就有三分火气,石恒生气了,但后果不严重。深吸了一口气,石恒要结束这该死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只见,石恒摘下了腰间的玉佩,双手递到了内官的面前,强笑着说:“大人,这件也品鉴品鉴吧!”
内官接过了玉佩,随意的翻过来调过去的看着,眼睛却亮出了闪烁的光芒。只听他说道:“小公子,你这随身带的假货真多呀!”
石恒是忍无可忍了,但还需再忍。拱了拱手,想笑着说却笑不出来的道:“那就还请大人帮个忙扔掉吧!”
虽说欲隆难添,但死太监想是对今天的收益满意了。见他将玉佩,收入袖中。笑道:“陛下说……”说着,看向石恒。
石恒也看着他,但这回石恒长教训了,一言不发。
内官见石恒不上当,没了意思。笑道,“恭喜小公子了,陛下可是记着乃父的。陛下说,在洛阳的时候,你父将多余的粮食分给了百官,救了很多人的命。董将军与百官都在陛下面前为你父美言呢。”
石恒听到这儿,心里像放下了块大石头,暗暗松了口气。但看到面前的太监,忙又打起精神,不敢有丝毫松懈。但却不再多言。
内官见石恒不接话,又说,“小公子,咱们快走吧,陛下还等着呢。”
之后的路上,两人不在多言,石恒不愿说了。内官也不想说单口相声,所以很快就到了皇帝的书房。
内官道:“小公子,你在这等着,洒家去禀报一下。”
石恒回道:“是。劳烦宫监了。”
等不多时,宫监走出来,高唱道:“宣中散大夫石愈之子,石恒觐见。”
石恒闻言近前,在门外脱鞋着袜,向屋内走去。
现在献帝虽然落魄。但放眼天下,敢不在其面前谨守君臣之礼的,也不出一手之数。石恒草民,自然大礼拜见,三跪九叩之后,三呼万岁。
“平身吧。”
石恒闻言,再拜,“谢陛下。”
站起身后,石恒依然要弯着腰,更不可直视皇帝。只见石恒双手高举手札,道:“陛下,我父身染重疾,卧病在床。但日夜烦忧国事,恐在其位,不能谋其政。空耗禄米,有损陛下仁德。故欲辞官归乡,望陛下恩准。”说完,又跪了下去。
这时,自有小黄门来接过手札。石恒感到手中一轻,立马就叩下头去。
献帝看过奏章,放到一边。又抬头看向石恒,道:“平身,赐座。你跪着怎么回话。”
“谢陛下。”说完,石恒才直起身子,但微微低点头,借空拿眼偷看献帝。
只见身穿长服的刘协脸颊清瘦,眉眼清秀,可以说是个美少年。石恒不由想到:后世对他的评价,两个字,懦弱。
而今见到真人,石恒不由向心中问道,眼前的这个人他真的懦弱吗?
现在石恒作为与他同时代的人,石恒知道他现在还不是。就在去年关中大旱,献帝下诏,开仓放粮。时侍御史侯汶,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使饥民不得缓解。献帝得知后,令其在殿上亲自煮粥,而知其弄虚作假,拿下后杖打五十。
这样的皇帝,在太平年间绝对是个好皇帝。
但作为中国古代三大非亡国之君之一的末代皇帝。刘协的一生,经历了董卓,李,韩暹,曹操,曹丕这些权奸。他要是不懦弱,他能活下来吗?而他不想懦弱的每一次挣扎,都会令套在他脖子上的绳套,再欲紧一分。
衣带诏就是他的挣扎,董贵人及腹中的龙种双亡,就是那个绳套勒紧的结果。
想到这些,石恒抬头看向献帝。心中说道,你真是个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