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在最顺利的时候接连失去亲人
赵载推门进来时,常行健正坐在办公室里发呆。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发呆是人的大脑对于外界事务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有两种人经常喜欢发呆:一种人太闲的人,闲得没事,只好发呆打发时间;一种则是因为太忙碌的人,过于疲劳,用发呆来作短暂调节。常行健的发呆显然属于后者。他发呆的时间一般不长,也就一两分钟。在这一两分钟的时间里,他总算可以抛开所有的事情,让大脑变得一片空白。这一两分钟也是他最幸福的时光。
这段时间以来,常行健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发呆。发呆对于他这样的人,其实是一种奢侈。他的大脑似乎是一台永不停息的机器,只有在睡着了的时候才放缓转动的速度。不知什么时候起,他的生活就定格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开会,研究资料,找人谈话,安排工作,出去视察。他目光炯炯,语音铿锵,动作有力,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种威严,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是指令。他可以决定一大群人的命运,可以指挥着成千上万人干这干那,可以让很多人因为他的一句话而寝食难安,或者欣喜若狂。他甚至可以决定着一个县,一个城市向哪种方向发展。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他是一种重要人物。这个世界上,有着数不清的生灵,光是智慧生物人类都布满了这个星球的每个角落。然而,称作“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他们之中,大部分也都是被人指挥、受人摆布的角色,他们大都蝇蝇苟苟,成天忙忙碌碌,为了一顿饭而大打出手,为了几块钱而汗流浃背。只有少数人,像常行健这样的人,才是可以决定他人命运的人。人们鞍前马后地伺候着,小心翼翼地吹捧着,千方百计地讨他们欢欣,小心翼翼地为他们服务。他们,才算是真正的“精华”和“灵长”。然而,多年以前,他也并不是这样的人。
三十六年前,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却是第一个儿子。那个时候,他的身份是农民的儿子。他一出生,面对的就是黝黑的土地、碧绿或者金黄的稻田,他和伙伴们一起撒尿堆泥巴,他满身泥土,一脸脏泥,回家时常常会被累得不行的父亲爆打一顿。那个时候,他的名字是“三伢”。
他有着和别人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母亲,所不同的是,他的这个父亲比较好强。他不甘于永远做一个农民,他也要做人上人,至少要让自己的孩子做人上人。于是,他用了几千年来,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改变家族命运的方法:让孩子读书。于是,父亲就让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也是唯一的儿子进了学堂。这个时候,他的名字成了常行健,虽然曾经一起玩的小伙伴们也还时常喊他三伢。他有着和父亲一样倔强的脾气,他不甘于人后,于是他发奋读书。他的档案里一直有着非常光荣的记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劳动积极分子……各种荣誉证明了他的勤奋,他没有荒废自己年轻的生命,始终像一个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着各种可以吸收的东西,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经过十多年的苦读,他终于跳了龙门,成功地实现了父亲的理想,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他进入了那所造就了很多大人物的名牌大学,成了一名大学生,天之骄子。这个时候,他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人的身份开始复杂起来。他还是农民的儿子,而他的身边却多了很多不同身份的人:官员的儿子,商人的儿子,工人的儿子,工程师的儿子……所有的这些人之中,他的身份仍然是最低下的。于是,他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来改变自己的身份,让自己进入上流社会。于是他成绩更加优秀,并成了学生会干部,又在身边的那一群人中成为佼佼者。
大学四年级时的那个春节,他回到家中,那年的除夕之夜,他和父亲进行了一次谈话。那次谈话决定了他以后的走向,后来他终生都在践行这次谈话中的诺言。当时父亲问他,你以后打算干什么?不得不说,这就是他父亲的了不起之处,同样是一个农民,别的人想着儿子进了大学,可以端上了国家饭碗,可以悠闲地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写写字,就已经很满足了,而他却不。常行健呢,当时也笑了笑,反过来问父亲,你希望我以后干什么?于是两个男人相视一笑,他们几乎同时回答道:做官。他问父亲,你为什么希望我做官?父亲回答道,要做人上人,不再受别人欺负。父亲又反问他,你呢,是为什么呢?他回答道,我为底层人服务,让他们过得好一些,不受别人欺负。
这个时候,父亲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已经成功地超越了自己,成了一个有更高追求的男人了。
半年以后,常行健拒绝了留校当辅导员,也拒绝了保送读研究生,甚至拒绝了留在京城,他作出一个让所有人都不理解的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海川市建阳县,做一个最普通的乡政府的工作人员。父亲没有责怪儿子,他知道儿子的目标,所以也理解儿子的选择。当然,一个优秀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来到这个普通的乡镇,其效应是什么,是可想而知的。他在将自己的身份改为公务员的同时,又一次让自己成了一个地方的名人。
再随后,他就一直顺顺当当地朝前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他逐渐熟悉官场上的所有东西,同时又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并努力地将自己的个性有限地施加到自己能影响到的区域。这个时期,整个中国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与此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也正在悄然地进行着。一些上级官员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金融专业的高材生,他们发现这个年轻人总是卓而不群,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事方式,他注定着不平庸地呆在同类中间,他总能干出点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来。很显然,这样的人物可以成为政府中的新鲜血液,他的存在是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他几乎就是为改革而生的。于是,他的职务开始快速上升。到了二十八岁那年,那就成为建阳县的副县长。这个时候,他在人们眼中前途无量,他的身份成了“官场潜力股”。
两年以后,他又增加了一个身份:丈夫。在与尚雅经过三年半的恋爱后,他们结婚了。一年后,他再次升级,他成了一个父亲:儿子常青出生了。到了这个时候,他的人生才算是完美了。他仕途顺利,家庭美满,父母双全。还有什么样的人生比这更完美呢?
然而,人生从来都不是常青藤,而只是寻常的落叶乔木,历经春夏秋冬,四时寒暑,同样有花开花落,有悲欢离合。而且悲剧常常都在最美丽的时分悄悄来临。首先是父亲,他一生刚强的父亲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睡梦中离去了。他甚至来不及跟亲人道个别。常行健接到通知时,几乎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父亲的去世,对于任何一个男人都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这意味着房子没了屋顶,头上失去了天空。父亲是一种遮盖,他让你知道,在你的生命的前头,还有着一道防护。现在,父亲去了。他虽是一个平常的农民,但对于常行健来说,却有着非常的意义。在他的眼里,父亲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改变历史的伟人。因为,父亲也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历史。
那段时间里,常行健常常发呆。他或许就是这个时候才学会发呆的。尤其是在一天的忙碌之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户边,望着渐渐黑下来的天空时,他就不知不觉地发起呆来。有人说,发呆实际上是一种冥想。这或许有些道理,那个时候,常行健常常恍恍惚惚地回到小时候,父亲背着自己,趟过齐腰深的河水,送自己去学校读书。而后,父亲总是站在河岸边,看着儿子的背景渐渐消失在高高的山岗上,消失在树丛中。发呆也是一种充电,每次发完呆之后,他总是能重新积聚力量,去工作,去战斗。
父亲的去世似乎加速了他的成长,也加速了他在仕途上的脚步。随后的两三年的时间里,他当上了县长、县委书记,成为了一个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员。这个意义是非比寻常的。这意味着,在这一块地方,他就是最高指挥官,他的话就是圣旨,他可以真正决定着这个县的发展方向。这个时候的常行健额头上已经开始出现皱纹,这让他看起来显得更成熟。他的目光更坚毅,眼神里更有信心。信心是一个男人的力量之源。县委书记的经历显然给了他更多的信心。但是,那个时候,他并未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他实在太顺了,几乎在仕途上没有遇到什么挫折。于是,命运决定再次给他一点警告。就在他当上县委书记没多久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晴天霹雳,他的妻子尚雅病倒了,而且是肝癌,晚期。人生真是嘲弄。在他的仕途顺利向上之时,他却连着丧父、丧妻。
他还记得那个晚上,他刚刚开完全县打黑公审大会,匆匆忙忙地赶到医院里。妻子尚雅正静静地躺在那里,她吃力地拉着他手,坐了起来。此时的尚雅已经完全改变了容颜。她是个爱漂亮的女子,虽然大多是淡妆,但总是把自己弄得清清爽爽的。可如今,她姣好的容貌已经变了样,头发因为化疗而大把大把地脱落,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常行健抓着她冰冷的手,努力多给她一丝温暖。尚雅显然是要交代后事的,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儿子常青。常青从出生以来,一直都是她在照顾。常行健平时工作太忙,难得有时间抱抱儿子,和儿子亲热一下。儿子虽然有一个强大的父亲,但这还不够,他还太弱小,需要的是陪伴和照顾。于是,她吃力地对他说,不管工作再忙,还是要抽时间陪陪儿子。她要他保证,每周至少要陪儿子说一次话,给儿子讲一个故事,和儿子一起做一件事。常行健流着泪答应了。
然而,妻子去世没多久,他就食言了。他的工作越来越忙,不得不把儿子托付给岳父岳母照顾。开始的时候,他还能一周勉强陪儿子一次。慢慢地,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时候是当他回到儿子的身边时,儿子已经进入梦乡了。他的小手里还紧紧攥着父亲给他买的小汽车。调到市里以后,他甚至连见儿子的时候都少了。更多的时候,只是打个电话给岳父岳母,问问儿子的情况。岳父岳母非常通情达理,要他放心地忙工作,孩子有他们照顾着。尽管如此,偶尔,他们的言语之间,还是有一丝落寞。尚雅是他们唯一的女儿,女儿去世后,外孙就成了他们最亲的人了。他们全身心的照顾着小外孙,但是,这仍然替代不了一个父亲的角色。常青时常吵着要父亲,要他去幼儿园参加他的演出,要他去参加亲子活动。懂事以后,他就自己对外公外婆说,爸爸忙工作,常青不用爸爸陪。常青能照顾自己。当岳父岳母把这样的话转述给常行健的时,他的心里立即涌起一股热流,他差点儿流泪了。那一刻,他下定决心,下次当儿子在幼儿园表演节目时,他一定站在他身边。然而,放下电话,他还是得操心着面前的一堆工作。他只能在偶尔劳累的时候,才静静地看看摆在身边的一家三口的照片。那个时候,他不再是那个如雷贯耳的常霹雳,不再是决定着他人命运的副市长。他就是一个男人,一个父亲。
看到发呆的常行健,赵载愣了一下。这是一个他不熟悉的常行健。此刻的他,目光不再犀利,而是柔情似水。他似乎刚刚从一场睡梦中醒来。他看了一眼赵载,瞬间就恢复了平常的表情,目光又变得威严起来,他吩咐道,你先把材料放这儿,我看一看,等会儿我们再聊一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