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辛亥之钢铁基地

第 67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华军师进入河南,一旦出事,北洋军得拿出一个军、三个师的部队对抗,那可是北洋近三分之一的部队。

    按照华军实战的表现和北洋军自身会操的结果,包括段祺瑞等高级将领都一致认为,华军一个师可以抵挡北洋军三个师的进攻并不落下风。三个华军师的部队组成的进攻力量需要北洋军全军压上才能抵挡,两个军的华军部队组成的进攻力量,北洋军只有举手投降这条道路可以选择。当然,这是在比较乐观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所以,最终只有一个步兵团的部队被允许进入信阳守护中转点的安全,双方达成一致后,早已准备好的华国救援队伍立刻出发,并在半个月内大大缓解了河南的灾情,至少使因为饥荒而死亡的人数大大减少。

    对日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后续工作牵制华国太多精力,要不是北伐准备尚未完成、顾忌国际干涉势力,吕梁根本不用费这么大劲绕圈子。至于对北洋方面开展和谈,也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在他看来,北洋集团和袁世凯绝不会放弃到手的权利,如果采取和谈的方式,将会残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北洋残余,不但不利于之后的政局稳定,还会成为发展经济、对外扩张的阻碍,所以,朝廷和北洋必须消失,国家必须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也就是说,不能出现其他的声音,尤其是在这个国家崛起的关键时刻。

    就在吕梁静等计划中准备完成的五月时,袁世凯挑选出精锐的谈判团,兴高采烈的抵达会谈地点的上海,尽管仍有怀疑,譬如杨度就认为这是吕梁抛出的诱饵,意在拖延时间,但这也是北洋集团不得不吞下的诱饵,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与其等待华军前来接收,不如通过谈判争取一定的利益。

    北方代表团由深受袁世凯重用的梁敦彦为团长,副团长为另一名留美幼童唐绍仪,其中也有在北洋集团浸yin多年的老政客,可谓人才济济。不过代表团中却没有朝廷的代表,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多看朝廷一眼,那些王爷贝勒、汉族高官,自从慈禧去世后话语权迅速旁落,被北洋全权接收,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权利,不过是等死的蛆虫罢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军情六处

    华国的主要敌人从来不是北洋集团、满清朝廷之流,不愿意看到华国崛起、并且有能力阻止华国的,正是在远东有着巨大利益的西方列强。

    早春的伦敦,英国皇家海军上校曼斯菲尔德-卡明走出自己的寓所,早餐的面包和牛奶让他感觉肚子有些肿胀,如果再有一点鳕鱼冻、禁忌的大姨妈豆腐、大便面包那就更好了,不过早餐还是不宜吃太多吧!拍拍自己的腹部,这一阵子心情着实不错,导致饭量大增!

    即使街头上灯光通明,能见度依然很差,卡明仔细看了看,大约十米外是一辆有轨电车,不过再远就看不清了。而且空气中有一股刺鼻、辛辣的气味,这让卡明有些担心肚子里的食物——会不会就此呕吐出来?

    以前卡明还会抱怨几句伦敦这鬼天气,咒骂一下郊区数不尽的工厂,但现在他不想因为大雾破坏自己的好心情。因为,刚刚四十岁的他成为了英国最新的情报机构“秘密情报局”的负责人,负责海外的间谍工作,通常人们将其称为军情六处,或者mi6。

    卡明可以说是临危受命,最近几年来,英国的情报工作屡屡出现差错,尤其是在远东地区,可以说英国在远东的困局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情报没有跟上造成的。另外,随着德国和英国矛盾日益激化,有志之士认识到战争不可避免,更有效率的军事情报组织应当及早建立,取代平平淡淡、毫无建树的保密局。(原时空在1909年成立,由于远东的压力提早出现,勿喷。)

    提出建立新的军事情报组织的,正是卡明上校,他认为德国海军必然会挑战英国海军的地位,在汉堡等造船厂肯定有一批战舰正在建造之中。为了保证英国海军超然的地位,必须获取详细的德国海军战舰计划、进度、服役情况等情报,因此向上级提出建立海军情报组织,这条建议直达唐宁街十号。巧合中带着必然。新的秘密情报局授权由卡明组建和领导,另外还有一个秘密保安局,负责反间谍和国内安全工作,二者互不统属。但又紧密联系。

    乘坐美国出口过来的汽车抵达威斯敏斯特桥南边的一幢大楼内,抬起手腕看了看自己的瑞士手表,卡明上校有些恍惚,该死的,为何引领工业革命的英国国内会出现这么多外国的工业产品?

    摇摇头。现在不是思考那些东西的时候,时间是早上七点四十五分,距离他安排的早会还有十五分钟,时间还够自己走到办公室、喝一杯咖啡,然后整理一下会议思路。

    十五分钟后,卡明准时进入早会场所,十三名部门负责人将目光汇集到他的身上。卡明微微一笑,点头示意,这些人是秘密情报局成功的关键,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没有老头子的腐朽,充满了干劲和朝气,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很听话,因为是自己将这些人从低微的岗位上找出来的。

    “史蒂芬,材料整理出来没有?”卡明要求每个情报局的人有序而有效,就像他当初担任巡洋舰舰长时候,每一条命令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

    档案部部长史蒂芬说道:“整理完毕,属下按照上校的要求,将这段时间情报局工作的重点整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向德国境内调派情报人员。搜集包括海军、陆军、行政、工业、农业、资源等方方面面的情报;二是情报局机构的完善、设备的购买,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三是情报人员的训练,还有训练方案的制定等;四是对海外方面情报工作的开展,包括殖民地和其他地区。在印度等殖民地地区,我们的情报还是需要当地官方的配合,相信这方面开展相对容易,其他地区,美国、法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土耳其、西班牙、奥匈帝国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地区,另外。远东的华国也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可以说,我们的俄任务相当艰巨。”

    卡明总结道:“对德国方面还要注意对每一个高层情报的收集,不论是政坛还是军方,不要光关注装备方面,人的作用甚至比装备更大。情报局资金没问题,至于设备方面,我会盯紧那些研究机构,德国还不好说,远东的华国可以确信拥有领先于我们的情报设备,包括窃听器等,我们需要抓紧时间。海外地区---”

    卡明说到这里一顿,看向情报部部长本杰明,本杰明接过话茬:“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可以确信德国人派出大量间谍潜入英国境内,具体人数不详,但可以肯定,他们不可能在毫无目的的情况下就潜入我国,或者说在很早之前就有德国间谍潜伏在我国。当然,反间谍任务是军情五处的,咱们只需要在他们抓捕间谍后得到情报就可以。不过,最让人震惊的,是我们在远东地区的情报漏洞。”

    “首先是在1900年,联军从清国的北方运输一批数额巨大的财富,目的地是英国的伦敦,这笔财富装载的是联军共有的财富,但在远东的台湾海面奇妙消失。当时我们组织了大规模的搜查,但毫无结果,最终只能放弃。现在回头再看,这件事很有可能是振国党搞的鬼,我们不知道他们何时拥有的超级战舰,不知道他们何时拥有那种名为‘南海级’的装甲巡洋舰,如果当时他们就拥有那种战舰,就有实力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因为保密局情报的缺失导致我们没有在当时就发现问题。”

    “其次是在1901年左右,远东出现了一个名为振国党的华国革命组织,他们在发动武装起义后才被外界知晓,可惜当时的保密局并没有重视这个组织,甚至在远东的英国官员也没有重视,直到他们占领广州并将革命扩展到广东全境后,才引起重视,并试图搜集关于这个组织的情报。得到的情报很简陋,没有关于这个组织详细的机构,没有其掌握的武装力量情况,最关键的是,没有掌握其在广州布置的岸防工事情况,导致我们的远东舰队损失惨重,从而失去了最佳的干涉时机。”

    “第三,缅甸爆发的独立起义到现在还没有扑灭,大英帝国每年要在缅甸投入几千万英镑,以确保印度的安全。军事上的讨论我不便说,那里有黑格等将领领军,相信一定会将其消灭。我单说情报方面的问题,现在可以确定缅甸自由军是由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目的是拖住我们在远东的力量,使华国可以放手干涉日俄战争。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大英帝国蒙受了巨大的羞辱,从情报上看,我们如果一开始就发现了华国和缅甸的运输线路,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扑灭缅甸的战火。”

    “第四,也是情报上最大的缺失,华国干涉日俄战争,唐宁街十号没有得到丝毫预警,这是保密局被解散的直接原因。当时保密局呈交的报告是华国将集中兵力进行北伐,所以唐宁街的工作也是围绕阻止华国北伐来进行的,当然,这是一次战略诈骗,而我们上当了!从战术上看,华国拥有了超级战舰、先进的装甲巡洋舰,这是战争中最大的变数,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战舰可以媲美华国超级战舰。获得超级战舰的详细情报,包括来源、性能、数量等是首相直接下达给我们的任务。”

    本杰明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一口气说完这么多关于华国的情报,这也是出自卡明上校的授意。战略全局上说,德国是情报局的首要目标,从现在来看,情报局的工作重心却要放在远东的华国身上。

    卡明揉揉额头,华国确实不好对付,不说那些可怕的战舰和五十万陆军,只是华国精锐的情报部门就让人头疼!

    在西方情报界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华国拥有一个精锐而强大的情报部门,这可以从华国历次行动中寻找到蛛丝马迹。比如当年日本人出兵广州,这也是英国在幕后支持的,不料华国竟然准确掌握了日本军队登陆的地点,并根据这个情报进行了相应的部署,使日军大败亏输,再次失去了干涉振国党掌握政权的良机。再比如日俄战争时期,华国不但准确掌握了东北战场上日俄双方的态势,并据此选择最佳的时间参与到战争中,还知道英国在远东地区的海军实力不足以挑战华国太平洋舰队,最终放心大胆的掺和进去。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华国海军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伏击了日本海军舰队,如果光以海军侦察战舰来解释这个巧合,那也太不把海战当回事了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五章 风起伦敦

    划定了工作重点,接下来的事情更加繁琐而苦难,等待卡明的,是来自英国首相和内阁的询问,如果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相信自己的职位也不会稳固。

    早会持续了一个小时,布置完工作任务后,卡明回到办公室整理一下汇报材料,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迎接更高一级官员的询问,这与自己主持的内部会议截然不同,在那里自己是汇报的一方,情报局局长的名头根本算不上什么。

    梳理一下自己的小胡子和头发,仔细看看肩头西装上有没有头发丝和头屑,十分钟后卡明才满意的从镜子面前走开,携带材料踏上专车。情报局初建,自己还没有一个秘书,总是有点麻烦啊,配置一名女秘书,不但养眼,还倍涨面子,嗯,必须尽管交待此事!

    唐宁街十号,信任英国首相、自由党领导人亨利-坎贝尔正坐在内阁会议室里等待内阁成员的到来。与索尔兹伯里首相一样,他也很讨厌狭小闷热的内阁会议室,可惜上一届首相保守党的贝尔福在此办公,并奠定了它作为首相府的形象。作为新任首相,政治上要求自己必须呆在唐宁街十号办公。

    从情报局大楼到唐宁街十号并不远,可是卡明上校进来时所有的内阁成员和亨利首相已经等在那里。卡明上校尴尬的点头示意,然后坐在了狭小会议室的一个小角落里,比起这些财政大臣、枢密院大臣、下院领袖、外交大臣来,自己还真是个小脚色,没有命令,就只有听着的份。

    亨利首相满意的看着及时抵达的大臣们,自己挑选的内阁成员还是不错的嘛。此时的亨利可谓意气风发。前任首相贝尔福因为缅甸战争悬而未决、远东利益大量丢失、日俄战争日本失败等原因黯然下台,保守党无力回天,在新的首相选举中败给自由党,而且输掉了在下议院中的大部分席位。

    贝尔福的下台、保守党选举的失利,不仅仅是因为帝国一连串的不幸,最重要的是自由党领袖亨利-坎贝尔的巨大声望。亨利首相带头同意德兰施瓦和奥兰治河殖民地实行自治。从而获得了布尔人对大英帝国的忠诚,彻底解决了布尔问题。另外,这位苏格兰出身的选角人主张大英帝国扩大对远东的影响力,增加远东军费开支,用最短的时间解决缅甸问题,力保印度的安全,另外加强对德国、奥匈帝国的渗透、拉拢法国和俄国,限制华国在远东的扩张等,完全戳到了英国人的痒处。赢得选举理所应当。

    首相大人巨大的声望让自由党和异常强大的内阁归于统一,亨利可以最大限度的推行自己的决策,而这一次内阁会议,就是亨利就任后的第一把火,目标,远东华国。亨利认为,只有解决了华国的问题,英国在远东的困扰将迎刃而解。进而使英国将全部精力放在对付崛起的德国身上。

    分别听取了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等人的汇报,会议进入了冗长而单调的氛围。一开始非常紧张、每一字都认真听讲的卡明感觉四肢酸麻、头脑呆滞,只是渺小的身份让他不敢轻举妄动。这次内阁会议自己只是前来旁听,亨利首相亲自安排的,虽然不知道目的是什么,但老实听着就好了。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将在五年内成功下水第一艘超级战舰,根据海军工程师的设计。排水量达五万吨的超级战舰很难做到,口径超过380毫米的火炮问题不大,但适合战舰使用的大口径舰炮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的趋势,缩减指标后。我们第一艘超级战舰排水量将在三万吨-四万吨之间,主炮口径为305毫米,战舰结构同样采用我们的无畏级战列舰重火力战舰结构。从华国‘泰山号’来看,这种结构是最适合重炮对轰的战舰结构。我们的超级战舰正在设计中,预计将在今年的五月份开工,三年后下水,最长将在1910年服役。而且我们一开工就是三艘,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数量上形成对华国海军的优势。”海军大臣麦肯纳说道。

    “德国海军的情况呢?”亨利首相问道。

    麦肯纳示意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当然,比起这些老头子来说,刚满三十岁的丘吉尔确实算得上是小伙子,不过内阁成员们都认识这个小伙子,而且与其父亲关系匪浅,并不介意这个年轻人站起来回答首相的问题,反而还期待他能给出什么样的表现。

    担任海军大臣助理的丘吉尔因为在布尔战争中成功越狱而在英国国内名声大噪,从政后,他先是加入保守党,但在贸易问题上走在了政府的对立面,坚决反对贸易壁垒政策,坚持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因此与保守党决裂,坐到了反对党的议席中。自由党上台后丘吉尔被任命为殖民地事务部次官,并推动南非取得自治地位,后来成为海军大臣助理。

    出身名门意味着仕途顺畅,再加上丘吉尔高人一等的能力,更是如鱼得水,在叔爷辈的大臣们面前,丘吉尔丝毫没有怯场:“与德国海军上将海因里希亲王相比,威廉二世和提皮尔茨更像是海军狂人。”这几个德国人大家都不陌生,不需要丘吉尔详细介绍。

    “威廉皇帝是马汉的疯狂崇拜者,也是挑起赢得矛盾的罪魁祸首,在他的支持下,造舰狂人提皮尔茨接连修改海军法、组建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在华国‘泰山号’和我国无畏级战舰问世后,提皮尔茨又提出海军补充法案,决定步我国海军之后尘,开始建造同样的全重火力战舰,也就是世人所说的‘五岳舰’。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处于与德国人的军备竞赛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其赶超。”丘吉尔的任务是说明情况,而不是提出建议,如果按照他的想法,英国海军必须拥有超过德国一倍的主力战舰才能保证对德海军优势。

    亨利首相点点头,丘吉尔小伙子表现不错,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他的目光在会议室中扫了一圈,然后停留在角落里的卡明上校身上:“卡明上校,你是否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德国海军方面的情报?”

    肉戏来了,卡明抬起头来,幸亏他早有准备,惊讶的神色一闪而逝:“是的,首相阁下,诸位大人,由于秘密情报局初建,我们手里获得的情报有限。现在我将掌握的情报向诸位大人汇报一下。”

    海军大臣麦肯纳皱皱眉头,这个卡明本是海军的人,而且只是个上校,负责海军情报工作。平日里自己不屑一顾的人,竟然堂而皇之的和自己坐在一个屋子里向首相汇报,似乎平起平坐的样子,让人有点不爽啊!倒是年轻的丘吉尔对卡明很感兴趣,两人之前就是好友,平时也多有交流,在很多方面的观点都有共通之处。

    “我国新开发的无畏舰对于德国震动很大,这意味着之前提皮尔茨力主建造的战列舰成为废铁。在德国1904年的海军补充法案中,计划建造四艘无畏级战列舰,其排水量大约为一万八千吨左右,主炮口径在280毫米左右,航速为19节,与我国建造中的战列舰有些差距,但是德国战舰明显侧重防御,虽然不知道它的装甲厚度,但应该高出我国战舰。这些情报虽然是情报局特工不惜代价获取的,但还需要核实,因此只能暂作参考。”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的特工发现德国人最近与华国人过从甚密,海因里希和提皮尔茨曾今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消失在我们的视线内,另外还有威廉皇储、小毛奇等人,在同一时间消失,去向不明。但是有可靠的情报表明,在慕尼黑博览会中,华国参加展会,但奇怪的是很快取消。在海因里希等人重新出现后不久,德国境内的华国人就多了起来。当然,这些都是猜测,还没有确切的证据,情报局会进一步跟进。我最害怕的是德国人从华国人手里获得超级战舰的建造技术,如果是真的,那对我们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另外华国手里还有装甲战车的技术,一旦被德国得到,其强大的普鲁士陆军将如虎添翼。”

    德国造舰计划大家都有耳闻,即使从卡明那里听到技术指标也没有多在意,以德国造船力量,还不足以与英国抗衡,遍布英吉利四周的海量造船厂可以造出海量的战舰,淹没整个世界。但是德国与华国进行合作的怀疑却让人大吃一惊,确实如卡明所说,如果德国获得超级战舰的建造技术,或者说直接获得一艘超级战舰,那么英国的优势将荡然无存!该死的德国佬,该死的华国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六章 唐宁街一号文件

    卡明成功的挑起了内阁成员对于华国的痛恨,财政大臣奥斯笨紧接着说:“华国对我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远东是大英帝国全球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经济上看,华国是我们的资源产地和市场倾销地,我们经过几次战争,成功打开了这个封闭国家的大门,并击溃了这个国家内部的市场网络,使我们的产品可以进入千家万户。”

    “只是,在华国控制的南方,英国的工业品陷入完全滞销状态,最大头的棉布制品损失最惨重,国内许多工厂因为对华国纺织品滞销而经营困难,甚至出现工厂破产,导致国内失业率上升。另外对华销售的重点鸦片,也因为华国的打击而停顿,位于印度的鸦片产地、鸦片制品厂、运输船队等相关产业上百万人失去了工作。”

    “华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初是我们传统势力范围,也是华国最富庶、市场最好的地区,失去那里,是对我国巨大的打击。在长江以北的北方,根本无法替代南方的地位,尤其是在股票风波之后,因为有产者的损失导致市场崩溃。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在清国,只有资源可以利用。”

    殖民地事务大臣哈蒙德补充道:“而且我们还得投入大量精力,以阻止华国进入北方,扶持袁世凯的北洋势力。从华国建国到现在,我们组织的英法银行团已经向袁贷款超过八千万英镑,这个贷款是由我们政府担保的,我担心在远东收不回这笔投资,最终将负担到我们头上。”

    奥斯笨也担忧的说道:“如果真由我们偿还,那对我们的财政是巨大的打击,要知道我们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一亿英镑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继续投入资金,直到搞垮华国,以拯救我们的投资。”亨利首相总结了一句,然后接着说道:“之前对于华国的政策我们不予评论,追究过去的事是弱者寻找借口的行为,现在需要我们做的,是如何填补这个漏洞。华国问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是我们稳定远东和南亚殖民秩序的要求,也是我们集中精力应对德国挑战的要求,更是大英帝国全球战略的要求。”

    “卡明上校,请说一下你们掌握的关于华国的情报,我要听到的是关于华国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详细的情报,数据不准确没关系,但一定要涉及到。”

    卡明有点紧张的点点头,他手里是有关于华国的情报的,让他紧张的是,首相亨利大人明显是想借自己来引导会议的走向,他想对付华国,所以才要了解华国。

    在内阁成员的注视下,卡明缓慢而清晰的说道:“我就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三方面来阐述。首先在政治方面,华国振国党完全控制国内政权,并拥有巨大的声望,振国党党魁兼华国总统吕梁,三十六岁,很少在外界露面,但是在民间受到平民神邸似的崇拜。振国党通过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多次战争的胜利,稳固了对政权的统治。虽然他们声称华国是自由民主的国家,而且采用的体制中也拥有议院、每五年进行一次总统选举,却没有一个可以与振国党相提并论的政党。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华国都将由振国党控制,也就是由吕梁控制,这是一个本质上度才的国家。”

    “经济上,它与华国的超级战舰一样神秘。众所周知,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要想进入先进的工业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时间、资本、政权统一性、技术和推动进步的市场缺一不可,可在振国党控制的地区,这些都没有成为他们进行工业化的阻碍,似乎进入工业化是一件无比容易的事情,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每一个国家都像华国那样进行,那么大英帝国的统治秩序将顷刻间烟消云散。尼古拉二世陛下也不用因为国内工业产能的不足而从英法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奥斯曼土耳其也不用因为国家的落后而屡受俄国的侵略。这是最让人不解的地方,同时也是对情报局最大的挑战之一。”

    “详细的说,华国在工业上实现了巨大的成就,他们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从广州到上海,从上海再到成都,遍布各地的工厂可以生产工业革命以来所有出现的产品,而且从规模到质量上都在飞速提升。截止到1906年,华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法国,直逼我国,这意味着他们拥有足够的钢铁生产铁路钢轨、枪械和战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可恶的美国人每年向华国出口大量的钢铁,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阻止这件事继续下去,将对华国造成很大的影响。至于大规模工业化需要的资金也是一个无法解释的秘密,振国党似乎拥有所罗门宝藏,资金用之不竭。而且他们似乎不需要技术方面的积累,就拥有领先世界的工业科技,这一点更让人无法解释,按照民间科幻小说作家的猜想,华国是从天外文明中获得的那些东西。工业生产需要海量的资源,从棉花到羊毛,从铁矿石、煤炭到新兴的石油,奇怪的是情报人员并没有在华国境内发现规模巨大的矿场,而且华国南方也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棉花。所有这一切,都让华国笼罩上一层厚厚的幕布,让人无法看透。”

    “在农业方面,华国普及了高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等,让人口众多、耕地狭小的华国拥有了海量的粮食储备,不但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可以大量用来饲养牲口、酿制饮料和出口。粮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形容其重要性都不为过,我们的情报人员获得了不少高产作物,只是无法获得高产粮种,华国对于高产粮种的控制达到了偏执的程度,从走出仓库到埋进田地,军队、警察和无处不在的民兵让人无法下手。”

    “军事上,华国海军拥有一艘‘泰山号’超级战列舰,十五到二十艘‘南海级’装甲巡洋舰,‘南海级’可以称其为主力舰,只是其装备的主炮口径却达不到主力舰的标准,华国装备这种战舰让人捉摸不透,因为他们很难参与到主力舰的对决中。另外海军还拥有一支潜艇部队,数量在二十到三十艘之间,技术成熟,作战水平不容小觑。据我们猜测,华国应该还有第二艘‘五岳级’战列舰,很有可能已经下水,这是从华国造船厂附近的运输量还有华国海军制定的演习计划推算出来的,但是不能肯定。如果华国拥有两艘超级战列舰,那么我们需要在远东地区拥有十艘以上的无畏舰才能与之抗衡。”

    “华国拥有五十万左右的常备陆军,装备精良,还有一支世界首创的装甲部队。最让人关注的还不是那支装甲部队,而是华军装备的火炮明显超出西方火炮一个数量级、甚至数个数量级,我不是火炮专家,但情报局为此专门询问了我国的火炮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华国火炮之先进水平超过英国十年以上。以华国如此强大的陆军,如果想通过陆地进攻,起码得准备两百万人以上的军队,否则无法成功。”

    口干舌燥的卡明向亨利点头示意已经说完,坐下后也不禁为华国的实力震惊,默默的看是一回事,对着众人说出来又是另一种感受。

    “难道真是天外文明的帮助,或者说振国党、吕梁都是外星人?”有人开始浮想联翩,每一件事、每一个东西都不是现在的西方可以达到的水平,不能不让人往外星人或者宗教上面靠拢。

    “现在不是幻想的时候,击败华国,就可以得到一切我们希望得到的东西,到时候那些都将属于我们大英帝国,不论是超级战舰,还是高产粮种,亦或者所罗门宝藏!”亨利首相咬着牙说道,使众人从幻想中回过神来,精神重新集中到亨利身上。

    有心对付华国的亨利,听完卡明的汇报后竟然产生了一丝无力的感觉,不过,越是这样就越要将华国摧毁,将这个不可控的国家消灭在萌芽状态!

    “西方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我们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东方异教徒重新站起来,中国龙已经统治世界太长时间,现在是西方当家作主的年代。如果不想再一次看到蒙古人挥舞着弯刀纵横欧洲的场面,那么我们就必须做些什么了!”

    “我的想法是组织一次西方国家的高层秘密会谈,暂时放下矛盾,收紧拳头,集中对付这个华国龙,你们认为呢?”

    “同意。”所有人异口同声,消灭华国不仅是文明之间的战斗,还牵扯着无尽的利益,没有人不对华国的那些东西流口水。

    第二百五十七章 华山号

    春风料峭,舟山军港的二号码头,五岳级战列舰的第二艘“华山号”的入役仪式正在进行,几千名海军官兵身穿洁白的军服,列队战舰主炮炮塔下,接受华国总统吕梁的检阅。

    “敬礼!”官兵们用自豪的目光看着逐渐靠近的总统大人,希望他能注意到自己的努力,只是总统大人似乎心不在焉的样子,难道强大的战舰、巍峨的主炮都无法吸引他吗?

    经过一年零七个月的建造、六个月的海试,华山号终于成为华国海军主力战舰的一员。在这艘战舰的建造过程中,核心部分,比如动力、主炮、关键部位装甲等由钢铁基地建造,其余部分全部由华国造船厂承建,最终在湛江造船厂完成组装。另外,完善的海军官兵培养体系,使得华山号可以第一时间获得优秀的官兵,并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战斗力。

    第二艘五岳级战列舰入役标志着华国海军具有了对外进攻的能力,两艘超级战舰,一艘保养、一艘战备,可以让海军随时都有一艘战列舰在海上航行。在战时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两艘战舰可以同时出击,一艘五岳级的威慑力就能让西方列强不敢轻举妄动,两艘呢,估计他们会战战兢兢吧!

    西方列强应该害怕,事实上也明显的流露出害怕的情绪,甚至可以说惊恐。华山号的下水仪式之前华国报纸就已经公开报道,有图有真相,包括战舰吨位、主炮口径等个别数据被公之于众。在西方高层对此保持沉默的时候,民间舆论对其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关注,在欧洲和北美掀起了一阵超级战舰之风暴,狼来了的声音不绝于耳。

    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泰晤士报一项以保守著称,并紧跟英国政府的脚步,称得上是官方报纸,它在华山号入役的前一天就发表了评论员文章:远东不再是文明的荒漠,一头巨龙正在苏醒。并发出让世界震惊的吼声——五岳级超级战舰对世界秩序的影响极为深远,拥有一艘泰山号的华国几乎称霸了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