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凤飞偏偏兮,四海求凰(gl)

凤飞偏偏兮,四海求凰(gl)_分节阅读_11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常乐点点头,脱下礼服的她似乎又变成了那个简单的少女。

    “公主,”姜鹤之又叫住转身的常乐,她想说些什么,可是又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千言万语集在中心,可是最后只吐出二个字:“谢谢。”

    可是常乐这次却没有转身,去是出乎意料的跳到姜鹤之面前,她踮起双脚往姜鹤之唇上轻轻一吻:“不是公主,是王后。”

    看着转身小跑进罄凤台的常乐,姜鹤之低头笑了笑,夕阳把她的影子拉的长长的,而她没有跟上,只有那长长的影子深深的扎进了罄凤台,姜鹤之看着东方渐渐升起的启明星,它每天都是简单的升起落下,而自己也能这样的活着,这样牵着手回家,这样的轻轻一吻,那是多么的恬静美好。

    直到二十年后姜鹤之坐在王坐上想起这一幕,也会忍俊不禁,只是那时常乐早却已不在身边。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某读者君们的提醒去,我突然发现关于常乐的伏笔其实挺拉仇恨的(笑),所以觉得有必要专门出现说一下,此文是正剧……真的是正剧……没有谁那么早死掉

    ☆、秋狩 一

    棕松围场

    姜行仲拉紧身上的毛毯,他躲过了棕松围场卫兵、树林里的野兽,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自己千万不能冷死。此时身旁的人递了一个酒袋,姜行仲囫囵喝了一大口,只觉得喉咙如着火般,渐渐的身上感觉也热火了许多。

    “你哪的?”递酒的人问道,那人胡子拉撒,眼上是一道深深的川字眉。

    “西城门,姜延喜家的。”

    “庶子?”川字眉问。

    “庶子。”姜行仲对着双手哈了口气:“你也是庶子吧,大叔。”

    川字眉喝了一口酒,用手往脖子上笔了笔:“嫡子谁做这事。还不是想跟着老头子成事后能混点地,讨个媳妇。”

    姜行仲憨憨的笑笑:“我只盼能有地分家,我都想好了,倒时候在我家地上种个梨树,然后改成梨姓。”

    “小伙子有志气。”川字眉又把酒递了过去:“那一定要活着回去。”

    姜行仲接过酒,吐了一口气:“好,活着回去。”

    两人在河沟旁的暗壕中相互鼓气,而河沟旁,这样的暗壕一直蔓延下去,谁也不知道究竟藏了多少人。

    古子笙坐在朝凤殿上,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个商人家的儿子今日可以位列众臣之首,虽然今天这朝堂上的人比平时比是少了些,不过今日坐在王坐上,与之四目相对的人,却不是姜鹤之。

    “老夫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和满手铜臭的人坐在一块,而这样的人今日还可以位列众臣之首。”王座上的人讥笑的说着。

    “殿下秋狩,大人监国,而微臣辅政。”古子笙不卑不亢:“你我均为殿下臣子,有何尊卑之分。”

    “古大人说话一口一个殿下,可还真是忠心耿耿啊。”

    “为国君尽忠不是一个臣子的本份吗?”古子笙直直的瞪着姜延英:“难道还能留有为自己盘算的私心。”

    姜延英望天大笑起来:“这话出自商人之子口,可真是可笑之极。那日后姜鹤之归西之时,古大人一定要在王陵前殉忠啊。”

    “老匹夫!怎敢直呼主君名讳!”还没待古子笙说话,身后的一位蛮族武将便掀席而起。

    这当然也引起了宗室党的不满,于席中又有人答道:“这是庙堂!不是你家帐篷。”

    “老子还不稀罕你这庙堂呢!”几个蛮族官员突然站了起来,姜氏派也不示弱,难得今日不是姜鹤之把持朝政,不少武官甚至轰然而起,一时之间剑拔弩张。只有古子笙一丝不动,姜延英也巍峨如山,两人虽不说话可是却均是千军万马的气势,谁都不愿开口停止这场争端。

    棕松围场

    秋狩这个仪式,一开始也是从辛国设立,那时天子统一天下后,国泰民安,没有战争,皇子们整日吟诗作对,舞文弄墨尽然毫无忧患之心,当时天子每年中秋后带皇子们进山打猎,每个皇子带一批人马,七天以后看谁猎的动物最多最大,这样一来可以锻炼皇子们的行兵能力,二来可以推行尚武之风,后来随着皇子们封地建国,这个传统也就流传开来,而符国尚武之风最盛,所以秋狩也就成了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白缨的骑兵营主要负责配合参加秋狩的官员以及使臣们的围猎,姜鹤之的狩猎队伍自然由他亲自负责。检查完马匹与士兵,他回到姜鹤之大帐外进行等候,除了他以外其它的使臣及官员也在帐列好队伍开始等候,这个在秋狩的礼节中叫做“伏守”。

    吉时一到,内侍对空甩鞭,一仗长的鞭子在空中转上一圈又重重的往地上甩去,在棕松草原上鞭声没有边际激荡开来,这个叫做“惊兽”。三鞭之后姜鹤之与常乐从帘后走出,和昨天接见使臣不同,今日姜鹤之一身戎装,精巧的头盔顶立了一只待飞的凤凰,平日里她最爱用的短刀与匕首也换成了一把乌黑色的宝剑,制衣时也考虑过女子肩窄,所以肩甲上做了特别的凤纹,在视觉上让人感觉更魁梧。而常乐虽然不是戎装,可是也是衣着简单,只是身后披着厚实的狐裘披风,黑底的披风上绣着一只金色的凤凰。

    接着两个亲卫牵着马匹从两侧走来,姜鹤之与常乐上马后进入第三个仪式——送征。一般情况下是由王太后来做,若无王太后便让王后执行,总之是要把姜鹤之送到整个秋狩队伍的最前端。

    姜鹤之侧看看她的王后,第二次骑马似乎熟练很多,好像发现被人看着,常乐也侧头看看姜鹤之,自昨天傍晚发生的事情后,两人的关系似乎近了很多。姜鹤之轻轻拉动缰绳,让两匹马靠的更近。不过最让常乐没想到的是,姜鹤之居然当着千万军士面公然牵起了她的手。

    “都是人呢。”常乐小声嘀咕道。

    “我高兴。”

    “我也高兴。”

    一柱香的时间不到,在两排军士大臣的注目下,两人走到了队伍的前阵,姜鹤之终于松开手,将马骑到了常乐的前方,掉转了马头。

    “八月栖栖,戎车以阵,行马大原,王既出征。”姜鹤之背诵着礼文,意思是八月孤单寂聊,那是君主马上要出征。

    “王既出征,旌旗央央,盼兮望兮,载荣而归。”常乐附和,接着从怀中拿出自己的丝巾交给了姜鹤之,姜鹤之随即将丝巾绑在剑柄。这就算礼毕了。虽然只是狩猎,可是所有礼节还是遵照上古出征时的旧礼。

    念完词,姜鹤之扯下胸前的哨子,交到常乐手中:“你若遇到危险,便吹这哨子。”

    常乐认出这是呼叫黑凤卫的东西,便不想接手,毕竟姜鹤之转身后就是这巨大的棕松原。

    “你拿着!”姜鹤之又一改严厉的口气,让常乐无法拒绝。

    “平安回来。”半饷,常乐只说了四个字。

    姜鹤之点点头,提过缰绳,跳转马头往队伍最前方走去。一时间身后的骑着骏马的大队人马将阵势摆开,分成了以姜鹤之为首的九个纵队。五国使臣由尤慎冲、修仲卿为代表的年青一派为首带领了两队人马,姜应伯带上一队人马,辛国太傅常无疾带领一队,其余四队均由符国太宰、左丞、右丞以及兵马大将军各带一只队伍。队伍程扇形散开,朝着不同的方向蔓延进去。

    姜鹤之纵马前行,可是手不离剑,她知道她将古子笙留在了栖鹏,将绍不韦留在了大帐本营,而达吉也远在天边,这一马向前,这一路她只有靠自己。

    直到姜鹤之的背景消失在看不到尽头的棕松原,常乐才转身进了帐篷,下人们依然各行其职,侍女在角落里添加着炭火,内侍在门口收拾酒水,门外传来的号子声是清夫人铲马粪的声音。常乐接过一杯热茶,暖了暖身子。常乐紧紧的握住胸前的哨子,这让她感觉踏实了些。

    栖鹏城

    古子笙觉得今日的朝堂有些不对,这种感觉不是来自背后双方势力的公开较量,而是这种较量变成了过家家一般,你一句我一嘴,完全没个了结。姜延英似乎故意要把这个斗嘴变成满堂风雨,他也料定了自己不阻止姜城一系的人住口,古子笙也不会先动。

    古子笙回头,目光穿过背后撒泼谩骂的大臣们,他注意到门外的柱子下,它的影子已经移动了不少,大概有两个时辰了吧。第一次,早朝开了两个时辰,混乱的开了两个时辰。

    古子笙站了起来,他的目光依然盯着姜延英,他看到姜延英微微抬起的嘴笑,胜利的表情那么明显。

    “停!”

    古子笙感觉自己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霎时,朝堂鸦雀无声。

    “监国大人,两个时辰,您就看着朝堂整整乱了两个时辰?!”

    姜延英没有说话,他依然保持着那个可憎的微笑。

    古子笙回头环顾了一圈,一切变得明了起来:“骁骑将军姜延忠何在?千牛将军姜延恒何在?还有车骑将军、金鹏卫指挥、百蹄卫指挥何在!”

    姜鹤之一系突然醒悟了一般,他们陷入盲目的骂战中,当他们突然醒来似乎已经错过姜延英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或者他们才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棕松围场。”姜延英不紧不慢的回答着。

    “我并不记得他们有受诏或领命。”

    “他们是去勤王的。”

    “按时辰算殿下应该才出行,那围场有白将军的骑后营,还有上万守备。”古子笙咬着牙,这一次姜延英让他感觉到什么是姜城百年来的老辣:“何需勤王?!”

    “古大人,两个时辰,两个时辰你才发现老夫的安排。”姜延英摸了摸胡须,讥笑道:“看来还是高估你了。”

    可是当古子笙正准备带着身后的同党冲出殿门时,一切已经晚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不觉5万字了,争取国庆后能完结

    ☆、秋狩 二

    待白缨反应过来,身后的骑兵已少三分之一,敌人非常聪明,选择由西进攻,此时正值日暮方向,强烈的日光让自己很难睁开眼睛,白缨不明白,一盏茶的时间前,他们还围猎着一头硕大的野猪,而现在一切反了过来,倒是自己的战士不断在少。他发号口令,让还剩下的人在姜鹤之身边围成一个椭圆型。可是这些精锐依然挡不住从西飞来的箭矢,不断的有人倒下,所有人都不敢停马,白缨回首看了看姜鹤之,虽然面色颇为凝重,可是这位主君倒是没有乱了阵脚,想来之间之前所谓的御驾亲征倒不是做做样子。

    “白卿!什么情况?”姜鹤之也拔出腰间的剑,抵御着飞来的箭。

    姜鹤之也觉得奇怪,分别自己是猎人,可是就那么一会的时间,自己却成了猎物一般。

    “臣不知,恐是遇到刺客了。”白缨抽了一下马鞭:“殿下放心,臣舍命也会安全送您回去。”

    话虽这么说,可是姜鹤之看着身边陆续倒下的骑兵,难免也有些担心,自己虽然多次亲征,但是却从来没有上过前线,现在自己却是真真切切的置身于箭羽之中了。

    姜鹤之加快速度,并驾在白缨身边吼道:“往树林走。”

    “树林茂密,恐其有诈啊殿下。”

    “此时就不要用骑兵的思维行事了,走为上!”姜鹤之埋怨了一句,驾着马带头往树林中骑去。骑兵打仗,算是攻无不克,可是却最怕遇到出奇兵,而往往对付骑兵,就是在树林中,第一马不能快奔,快攻之势便没有了。第二树多林茂,容易藏下陷阱。

    还没有跑进树林,箭雨便停止了,看来已经跑出了他们的攻击范围,此时姜鹤之减缓前行速度,让所有人跳下马去。只是让乌鹰带着群马往密林中跑去。

    众人找到了一处深草丛先藏起身来。

    “殿下,怎么办?”

    姜鹤之喘了口大气,她轻轻抬头又往西边看了看,隐约有追兵过来:“先清点下有多少人。”